卷第四十二

關燈
門下無非過量境界。

    自在禅定。

    乃喝一喝曰。

    豈不是過量境界。

    又謦欬一聲曰。

    豈不是自在禅定。

    阿呵呵。

    将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雲居莊雲。

    顯示過量境界自在禅定。

    還他真淨老人。

    若是衲僧門下。

    猶欠悟在。

    徑山則不然。

    拈拄杖卓一卓雲。

    得之於心。

    事事無礙。

    應之於手。

    法法圓成。

    靠拄杖雲。

    他家自有通霄路。

    不向如來行處行。

     寶峰法界三觀六頌。

    其一曰。

    事事無礙。

    如意自在。

    手把豬頭。

    口誦淨戒。

    趂出淫房。

    未還酒債。

    十字街頭。

    解開布袋。

     一指海雲。

    寶峰老漢奇特甚奇特。

    冷眼看來隻是個破戒比丘。

    山僧則不然。

    事事無礙。

    如意自在。

    食不論頓。

    睡懶解帶。

    見惡不瞋。

    見好亦愛。

    一生從來。

    不會捏怪。

    大衆。

    且道山僧底是寶峰底是。

     隆慶府泐潭洪英禅師(南十二黃龍南嗣) 因僧參禮拜起。

    便垂下袈裟角曰。

    脫衣卸甲時如何。

    潭曰。

    喜得狼煙息。

    弓弰壁上懸。

    僧卻攬上袈裟曰。

    重整衣甲時如何。

    潭曰。

    不到烏江畔。

    知君未肯休。

    僧便喝。

    潭曰驚殺我。

    僧拍一拍。

    潭曰也是死中得活。

    僧禮拜。

    潭曰将謂是收燕破趙之才。

    元來是販私鹽漢。

     瀛山誾。

    雲将軍節制屈殺偏裨。

    當時者僧何不道賊賊便出。

     如庵彰雲。

    者僧沖鋒抗敵。

    不覺腦後着戈。

    泐潭雖能布長蛇大陣。

    怎奈無生擒活捉之機。

    顧左右雲。

    者裡還有不顧危亡單刀直入者麼。

    如無。

    看山僧向餓虎口中奪食去也。

    拈拄杖一齊趂散。

     黃檗積翠永庵主(南十二黃龍南嗣) 問僧審奇。

    汝久不見。

    何所為。

    奇曰近見偉藏主。

    有個安樂處。

    永曰試舉似我。

    奇乃叙所得。

    永曰。

    汝是。

    偉未是。

    奇莫測。

    歸以告偉。

    偉笑曰。

    汝非。

    永不非。

    奇愈疑。

    走積翠。

    質之南公。

    南亦大笑之。

    永聞作偈曰。

    明暗相參殺活機。

    大人境界普賢知。

    同條生不同條死。

    笑倒庵中老古錐。

     陽山頂雲。

    三個老漢。

    綿裡有針。

    泥裡有刺。

    明賞暗罰則不無。

    若是衲僧巴鼻。

    天地懸隔。

    何故。

    不合說是說非。

     白岩符雲。

    者三個漢向平地上鋪錦阱。

    者僧一往看來。

    分明被他活陷。

    然以山僧撿點。

    恰是他父子三人被者僧将條斷貫索一串穿卻。

     舒州白雲守端禅師(南十二楊岐會嗣) 上堂。

    若端的得一回汗出。

    便向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

    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

    雖有瓊樓玉殿。

    卻被一莖草蓋卻。

    作麼生得汗出去。

    自有一雙窮相手。

    未曾輕易舞三台。

     徑山杲雲。

    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

    決定可信。

    瓊樓玉殿被一莖草蓋卻。

    莫被他熱瞞。

    徑山恁麼道。

    為已得一回汗出者說。

    未得一回汗出者。

    切不得動着。

     伏龍長雲。

    善知識者是大因緣。

    解粘去縛蓋是尋常。

    奪食驅耕須還敏手。

    白雲張千鈞之弩。

    豈因鼷鼠發機。

    大慧垂四海之鈎。

    隻為獰龍上釣。

    且道無明者裡作麼生。

    既有一雙窮相手。

    不妨容易舞三台。

     天甯琦雲。

    拈卻一莖草。

    瓊樓玉殿在什麼處。

    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

     笑岩寶雲。

    白雲大慧俱善抑揚當時則不無。

    怎奈撲鼻臭汗氣在。

     寶壽新雲。

    白雲雖然為衆竭力。

    猶未十分稱的。

    殊不知一莖草全是瓊樓玉殿。

    說甚端的不端的。

    瓊樓玉殿即是一莖草。

    更要現個什麼。

    直饒鳳山另展機謀。

    運出奇才。

    折合将來。

    也隻得一半。

    何故。

    隻見錐頭利。

    不見鑿頭方。

    還知新長老落處麼。

    幸是五湖南畔客。

    相将攜手出雲樓。

     資福廣雲。

    瓊樓玉殿被一莖草蓋卻。

    古今有之。

    若於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

    隻恐白雲徒有此語。

    何故。

    不見道。

    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

     佛日晳雲。

    隆安者裡即不然。

    不須汝諸人汗出。

    但隻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白雲上堂。

    古人留下一言半句。

    未透時撞着鐵壁相似。

    忽然一日觑透。

    方知自己原是鐵壁。

    如今作麼生透。

    複曰。

    鐵壁鐵壁。

     獅林則雲。

    白雲被鐵壁觑透。

    打失一隻眼睛。

     伏龍長喝一喝雲。

    用鐵壁作麼。

     寶掌白彈指一聲雲。

    百雜碎。

     白雲因僧問。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去此二途請師别道。

    雲便喝。

    僧曰從來疑着和尚。

    雲便打。

    僧曰作家宗師。

    雲曰也不消得。

    僧禮拜。

     伏龍長雲。

    者僧道從來疑着和尚。

    是肯語是不肯語。

    白雲便打。

    是賞伊是罰伊。

    選佛若無如是眼。

    直饒千載亦奚為。

     白雲因提刑郭公甫谒。

    上堂。

    夜來枕上作得個山頌。

    謝公甫大儒廬山廿載之舊。

    今日遠訪白雲之勤。

    而今舉與大衆。

    請已後分明舉似諸方。

    此頌豈唯謝公甫大儒。

    且要與天下有鼻孔衲僧脫卻貼肉汗衫。

    乃曰。

    上大人。

    丘乙己。

    化三千。

    七十士。

    爾小生。

    八九子。

    佳作仁。

    可知禮也。

     友可玄雲。

    白雲本欲令提刑脫卻貼肉汗衫。

    殊不知更為伊添上一重了也。

    諸人試撿點看。

     金陵保甯仁勇禅師(南十二楊岐會嗣) 上堂。

    若說佛法供養大衆。

    未免眉須堕落。

    若說世法供養大衆。

    入地獄如箭射。

    去此二途。

    且道保甯今日當說什麼。

    三寸舌頭無用處。

    一雙空手不成拳。

     百丈泐雲。

    保甯參禅不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