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九

關燈
火。

    飯熟幾多時。

     鼎州德山慧遠禅師(青八雙泉郁嗣) 解夏上堂。

    僧問九旬禁足今已滿。

    自恣之儀事若何。

    山曰。

    猢狲趁蛱蝶。

    九步作一歇。

    曰未審意旨如何。

    山以頌示之曰。

    兩個兒童舁木鼓。

    左邊打了右邊舞。

    剎那變現百千般。

    分明示君君記取。

     瑞岩愠雲。

    答也答了。

    頌也頌了。

    怎奈者僧未肯點首在。

    靈岩路見不平。

    要與德山相見。

    自恣在今朝。

    有花當面貼。

    一句定誵訛。

    猢狲趁蛱蝶。

    蛱蝶飛。

    無處尋。

    空中打坐。

    海底穿針。

    蓦拈拄杖顧視左右雲。

    衆中莫有因齋慶贊者麼。

    卓拄杖雲。

    休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蕲州五祖戒禅師(青八雙泉寬嗣) 因玉澗頌雲門北鬥藏身話曰。

    北鬥藏身為舉揚。

    法身從此露堂堂。

    雲門賺殺他家子。

    直至如今謾度量。

    且問其作頌之意。

    澗乃張目視之。

    戒曰若恁麼會。

    雲門不值一錢。

    公亦當無兩目。

    後澗果如其言。

    戒暮年亦失一目。

    覺範曰。

    今人妄意測度先德之言。

    疑誤後昆。

    亦可以少誡。

     中峰本雲。

    北鬥藏身。

    豈但玉澗頌不出。

    便是五祖戒也隻得向背後叉手。

    暮年各損其目。

    也是好采。

    洪公謂誤謗先宗感果如是。

    休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五祖問僧近離甚處。

    曰東京。

    祖曰還見天子也無。

    曰常年一度出金明池。

    祖曰。

    有理可恕。

    無理難容。

    出去。

     真如元征雲。

    者僧親從東京來。

    他恁麼應對。

    見天子不見天子。

    五祖末上與麼道。

    是賞伊是罰伊。

     蓮華峰祥庵主(青八奉先深嗣) 示寂日拈拄杖示衆曰。

    古人到者裡為什麼不肯住。

    衆無對。

    峰乃曰。

    為他途路不得力。

    複曰。

    畢竟如何。

    以拄杖橫肩曰。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言畢而逝。

     昭覺勤雲。

    也好與三十棒。

    隻為他擔闆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諸人還辨得庵主麼。

    腳跟也未點地在。

     天童覺雲。

    負入不負出。

    本色住山人。

    思大吞盡諸佛。

    普眼不見普賢。

    且道病在甚麼處。

    蓦拈拄杖卓一下雲。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寶壽新雲。

    蓮峰拄杖子攪亂三千大千世界了也。

    還知麼。

    卻化為龍矣。

    還降得麼。

    咦。

     明招補雲。

    庵主老不歇心。

    怎奈土曠人稀。

    相逢者少。

     棗樹第二世禅師(青八黃龍機嗣) 問僧近離甚處。

    曰漢國。

    樹曰漢國天子還重佛法也無。

    曰。

    苦哉。

    賴值問着某甲。

    若是問着别人則禍生。

    樹曰作什麼。

    曰。

    人尚不見。

    有何佛法可重。

    樹曰。

    阇黎受戒來多少時。

    曰二十夏。

    樹曰大好不見人便打。

     雪窦顯雲。

    者僧棒即吃。

    要且去不再來。

    棗樹令雖行。

    怎奈無風浪起。

     南堂欲雲。

    者僧句裡藏鋒。

    棗樹棒頭有眼。

    說什麼去不再來。

    直須棒了出院。

     天奇瑞雲。

    埋兵索戰輸他作者。

    量敵排軍豈不傷軀。

    正眼從來付大謀。

    大衆。

    到者裡如何免得。

    良久雲。

    塗毒鼓邊休側耳。

     古南門雲。

    者僧有前無後。

    棗樹有後無前。

    雪窦明眼難瞞。

    要且蹉過棒頭。

     白岩符雲。

    者僧祇解慎初不解護末。

    棗樹雖善護末要且不解慎初。

    拈拄杖雲。

    者裡還有善始善終者麼。

    設有。

    在白岩門下并須吃棒。

    為什麼聻。

    待你脫卻汗臭衫子。

    謾謾來與你道。

     棗樹問僧發足甚處。

    曰閩中。

    樹曰俊哉。

    曰謝師指示。

    樹曰屈哉。

    僧作禮。

    樹曰。

    我與麼道。

    落在什麼處。

    僧無語。

    樹曰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昭覺勤雲。

    凡為宗師言不虛發。

    者僧既是閩中來。

    有何俊哉。

    謝師指示。

    有何屈哉。

    還見得誵訛麼。

    若見得。

    方信道棗樹在山僧拂子頭上。

    無風起浪好肉剜瘡。

    其或未然。

    老僧罪過彌天。

     棗樹因僧辭。

    乃問。

    若到諸方。

    有問老僧此間法道。

    你作麼生對。

    曰待問即道。

    樹曰何處有無口底佛。

    曰祇者也還難。

    樹豎拂子曰還見麼。

    曰何處有無眼底佛。

    樹曰祇者也還難。

    僧繞禅床一匝而出。

    樹曰善能祇對。

    僧便喝。

    樹曰老僧不識子。

    曰用識作麼。

    樹敲禅床三下。

     昭覺勤雲。

    棗樹有口如啞。

    者僧有眼如盲。

    繞禅床一匝。

    敗軍之将。

    敲禅床三下。

    弓折箭盡。

     白岩符雲。

    棗樹用盡伎倆。

    畢竟不奈者僧何。

    者僧呈盡醜态。

    畢竟脫棗樹籠罩不得。

    二俱不了。

    若到山僧者裡。

    并須吃棒趁出。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