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八

關燈
作一束。

    倒卓向尿闼下。

    來日相見珍重。

     天童傑雲。

    尋常向諸人道。

    終日在洪波浩渺中。

    舀水相潑渾身無一點濕。

    是他明招踏着者些子。

    自然用出閑閑地。

    惜乎鋒頭少銳。

    引得許多葛藤。

    若是華藏見他道。

    将謂是白飯元來隻是麨飯。

    連腮更與兩掌。

    且教者漢疑三十年。

     明招上堂。

    衆才集便曰。

    風頭稍硬。

    不是汝安身立命處。

    且歸暖室商量。

    便歸方丈。

    大衆随後到方丈。

    招曰。

    才到暖室。

    便見瞌睡。

    以拄杖一時打散。

     薦福璨雲。

    風頭稍硬且歸暖室商量。

    鈎頭有餌。

    大衆随後到方丈。

    黃連随根嚼未是苦。

    才到暖室即便瞌睡以拄杖一時打散。

    可惜黃金如糞土。

    複雲。

    明招先鋒有作。

    殿後并。

    吞可惜衆中無人。

    當時若見道。

    此處風頭稍硬且歸暖室商量。

    便好一時散去。

    教者老漢要歸方丈未可在。

     鄂州黃龍誨機禅師(青七玄泉彥嗣) 僧問。

    禅以何為義。

    機曰以謗為義。

     雪堂行雲。

    三世諸佛是謗。

    西天二十八祖是謗。

    唐土六代祖師是謗。

    天下老和尚是謗。

    諸山是謗。

    山僧是謗。

    於中還有不謗者也無。

    談玄說妙無沙數。

    怎似雙峰謗得親。

     天甯琦雲。

    若有人問南湖。

    禅以何為義。

    向他道以贊為義。

    且道謗底是。

    贊底是。

    眼見則瞎。

    耳聽則聾。

    口說則啞。

    心思則窮。

    天際雪埋千丈石。

    洞門凍折幾株松。

     福州鼓山智嶽了宗禅師(青七鼓山晏嗣) 初遊方至鄂州黃龍便問。

    久向黃龍。

    及乎到來祇見赤班蛇。

    龍曰。

    汝祇見赤班蛇。

    且不識黃龍。

    山曰如何是黃龍。

    龍曰滔滔地。

    山曰忽遇金翅鳥來又作麼生。

    龍曰性命難存。

    山曰恁麼則被他吞卻去也。

    龍曰謝阇黎供養。

    山便禮拜。

     瀛山誾雲。

    今日撞着個買劍客。

    三十文貨與一口。

     白岩符雲。

    黃龍一等做處予奪得宜。

    不媿為岩頭嫡孫。

    然冷地裡不知不覺直為鼓山吞卻。

    還有人辨得出麼。

     鼎州大龍智洪弘濟禅師(青七白兆圓嗣) 僧問。

    色身敗壞。

    如何是堅固法身。

    龍曰。

    山花開似錦。

    澗水湛如藍。

     徑山杲雲。

    若以此明堅固法身。

    生身入地獄。

     愚庵盂雲。

    試問大龍還曾夢見堅固法身麼。

     廣教玉揮拂子雲。

    會麼。

    昨日是三十。

    今朝乃初一。

    展事投機知不知。

    野老愛閑煙樹立。

    無限輪椎劈不開。

    古今空射轅門戟。

    拟不拟。

    如山屹。

    三更半夜過牢關。

    忠言不避風前泣。

     福州報慈院文欽禅師(青七保福展嗣) 僧問如何是妙覺明心。

    慈曰。

    今冬好晚稻。

    出自秋雨成。

     瀛山誾雲。

    知時識節須是報慈。

    若論妙覺明心。

    未夢見在。

    且畢竟作麼生是妙覺明心。

    喝一喝。

     漳州地藏桂琛禅師(青七玄沙備嗣) 問僧甚處來。

    曰南州。

    藏曰彼中佛法如何。

    曰商量浩浩地。

    藏曰怎如我者裡栽田博飯吃。

    曰怎奈三界何。

    藏曰喚什麼作三界。

     沩山喆雲。

    清貧長樂。

    濁富多憂。

     報恩秀於怎如我者裡栽田博飯吃下雲。

    當時便好道。

    恁麼則非但南州也。

     博山來雲。

    者僧羁縻三界。

    帶累他南州禅客俗氣不除。

    如今還有與地藏相見者麼。

    更須抛卻犁耙鋤頭始得。

     大慈言雲。

    大小地藏道個栽田博飯。

    不妨令人疑着。

    無端末上道你喚什麼作三界。

    卻似龍頭蛇尾。

     仁王教雲。

    地藏家風無媿古佛。

    真個千載一遇。

    乃為者僧一拶。

    直得七零八落。

     地藏問僧甚處來。

    曰秦州。

    藏曰将得什麼物來。

    曰不将得物來。

    藏曰你為什麼對衆謾語。

    其僧無對。

    藏卻問秦州豈不是出鹦鹉。

    曰鹦鹉出在隴西。

    藏曰也不較多。

     沩山喆雲。

    者僧親從秦州來。

    為什麼道對衆謾語。

    要會麼。

    作客不殷勤。

    帶累主人拖泥涉水。

     福州安國慧球禅師(青七玄沙備嗣) 上堂。

    我此間粥飯因緣為兄弟舉唱終是不常。

    欲得省要。

    卻是山川大地與汝發明。

    其道既常。

    亦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

    一切無情土木瓦礫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

    一切音響瑕蟇蚯蚓助汝發機。

    若從普賢門入者。

    不動步而到。

    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将一隻折箸攪大海水。

    令彼魚龍知水為命。

    會麼。

    若無智眼而審谛之。

    任汝百般巧妙不為究竟。

     琅琊覺雲。

    雖是善因而招惡果。

     薦福行雲。

    若據山僧撿點。

    安國自己性命亦未知落處。

    在者裡。

    一隻折箸也不消得。

    莫有虎口奪食者麼。

    若無。

    山僧不免向灸瘢上更下一燋去也。

    拍禅床下座。

     東禅觀雲。

    安國一時嚼飯喂嬰兒。

    不知旁觀惡心。

     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青七玄沙備嗣) 僧問。

    生死到來如何回避。

    章曰符到奉行。

    曰恁麼則被生死拘将去也。

    章曰阿[口*耶][口*耶]。

     瀛山誾雲。

    者老漢恁麼放憨。

    直得閻家拱手。

    雖然。

    更須勘道始得。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