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正宗。
還他興化父子。
有者道你不久為唱導之師。
賊。
你會了不入不會不入。
賊。
當時下得者兩個賊字。
免見狼當。
殊不知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白雲靜雲。
赤身挨白刃。
扷劍攪龍門。
須還他英靈漢子。
興化既移星換鬥。
克賓乃将錯就錯。
且道他二老恁麼。
意作麼生。
雪後始知松柏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守廓侍者(南六興化獎嗣) 問德山。
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山曰作麼作麼。
廓曰。
勅點飛龍馬。
跛鼈出頭來。
山休去。
明日山浴出。
廓過茶與山。
山撫廓背一下曰。
昨日公案作麼生。
廓曰者老漢今日方始瞥地。
山又休去。
雪窦顯雲。
然精金百煉要須本分鉗錘。
德山既以己方人。
者僧還同受屈。
以拄杖畫一畫雲。
适來公案且置。
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大衆拟議。
一時趁出。
黃龍南雲。
德山持聾作啞。
雖然暗得便宜。
廓公掩耳偷鈴。
怎奈旁觀者哂。
報恩秀雲。
豈止偷鈴。
如九重淵底骊龍颔下抉珠。
正值龍睡。
若覺時。
必為齑粉。
沩山喆雲。
若不登龍門。
焉知滄海深。
直饒浪激千尋。
怎奈龍王不顧。
雲居元雲。
大凡一賓一主須是知音。
同死同生方堪受敵。
廓侍者獨立於懸崖石上。
翻身倒捋虎須。
周金剛安坐於大海波心。
背手逆擒麟角。
在檀特山前列陣。
向占波國裡争鋒。
分明有輸有赢。
且道誰得誰失。
請諸人斷看。
報恩秀雲。
若問萬松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便與攔腮一掌雲。
在者裡。
直教飛龍跛鼈縮項攢蹄。
侍者德山亡鋒結舌。
雖然。
還識德山老漢麼。
少年曾決龍蛇陣。
老倒還聽稚子歌。
南堂欲雲。
德山固是作家爐鞴本分鉗錘。
怎奈廓侍者是煅過了的金。
從他以己方人。
畢竟無屈可受。
靈岩與麼批判。
莫有為雪窦作主者麼。
博山來雲。
德山一條棒尋常血滴滴地。
到者裡因甚不用。
還會麼。
暗裡抽橫骨。
明中坐舌頭。
古南門雲。
猛虎口裡橫身。
毒蛇頭上揩癢。
一出一入一挨一拶。
不妨好手。
雪窦恁麼舉。
從上諸聖且置。
者一隊漢向什麼處去。
可憐無限弄潮人。
畢竟還落潮中死。
資福廣雲。
探頭太過者堕坑落塹而不知。
輸機誘敵者奔南敗北而不辭。
妙略神算終古無雙。
待得眼開劍去久矣。
白岩符雲。
廓公一期俊俏。
不玷旁觀。
德山養子之緣。
殊費乳血。
若是諸聖去處。
咄。
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蓮柎策雲。
廓老輪鞭深入。
其奈搏擊無功。
德山兩度班師。
祗解暗中屈敵。
放過則二俱作家。
檢點則總欠一着。
然雖如是。
不是沙場行陣久。
揭天犪鼓喪紅塵。
守廓因行腳到襄州華嚴。
嚴上堂曰。
大衆。
今日若是臨濟德山高亭大愚鳥窠船子兒孫。
不用如何若何。
便請單刀直入。
華嚴與汝證據。
廓出禮拜起便喝。
嚴亦喝。
廓又喝。
嚴亦喝。
廓禮拜曰。
大衆。
看者老漢一場敗缺。
複喝一喝拍手歸衆。
嚴便下座歸方丈。
時風穴作維那。
上去問訊。
嚴曰。
維那汝來也。
叵耐守廓适來把老僧扭捏一上。
待集衆打一頓趁出。
穴曰。
趁他遲了也。
自是和尚言過。
他是濟下兒孫。
本分恁麼。
嚴方息怒。
穴下來舉似廓。
廓曰你着甚來由勸者漢。
我未問前早要棒吃。
得我話行。
如今不打。
搭卻我者話也。
穴曰。
雖然如是。
已徧天下也。
天童悟别華嚴方息怒雲。
老僧若作華嚴。
連棒打出。
則風穴不敢傳言送語矣。
福嚴容雲。
華嚴龍頭蛇尾。
不能令廓公契服。
若是山僧。
當時見他道大衆看者老漢一場敗缺。
聲未絕連棒打出。
不惟兩個作家。
益見華嚴令不孤行。
南澗問雲。
二虎之下獸不容蹄。
兩刃之間人不容足。
華嚴一期施設可謂主令森嚴。
不知守廓是透脫牢籠底漢。
橫沖直撞收展自如。
遂緻者老漢卸甲倒戈龍頭蛇尾。
千載之下甯免遭人檢點。
敢問諸人那裡是他華嚴敗缺處。
蓦拈拄杖雲。
匡扶須藉英靈手。
顯發還他過量人。
資福廣雲。
戰如雷霆。
解如風雨。
乃衲僧遊戲事。
而華嚴又欲聲鐘以難廓公。
何也。
為是陣後興兵。
為複别有道理。
具眼者試請道看。
淨慈岩雲。
華嚴最初亦未嘗不開個鋪面。
奈何龍頭蛇尾。
故令太阿倒授而漢盡得楚。
徒成千秋遺恨。
乃今學語流謂。
華嚴不解作主到底。
若在今日某人不待守廓拜起。
便與痛棒打出。
不惟可免養虎傷身。
管取寰中獨踞。
如斯杜硬。
蓋為從前學處不玄。
向後又不遇人。
是以出言吐氣總不慚惶。
得不為識者笑。
白岩符雲。
諸方各出手眼。
盾堅矛利不無所長。
若要與華嚴守廓二老相見。
未敢相許。
白岩不顧犯忌。
敢為直言道。
風穴在二老手裡生遭陷沒。
固不待言。
又豈知他華嚴守廓一上神通非同小小。
還委悉麼。
除卻華山陳處士。
誰人不帶是非行。
汝州西院思明禅師(南六寶壽沼嗣) 因同參颙公出住南院。
往訪之。
才見人事了乃曰。
某甲從許州來。
無可人事。
收得江西剃刀一柄獻和尚。
南院曰。
汝從許州來。
為甚麼卻收得江西剃刀。
西院遂於院手上搯一搯。
南院曰侍者收取。
西院以衣袖拂一拂便出。
南院曰阿剌剌阿剌剌。
沩山喆雲。
西院雖收得江西剃刀。
無處施呈。
直遇同參方始拈出。
如今還有收得者麼。
試呈似山僧看。
如無。
尋常用個什麼。
西院因僧問。
學人有一問在和尚處時如何。
院曰設有也斬為三段。
僧作禮。
院便休去。
會下有一僧曰。
堂頭和尚道即太煞道。
未了
還他興化父子。
有者道你不久為唱導之師。
賊。
你會了不入不會不入。
賊。
當時下得者兩個賊字。
免見狼當。
殊不知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白雲靜雲。
赤身挨白刃。
扷劍攪龍門。
須還他英靈漢子。
興化既移星換鬥。
克賓乃将錯就錯。
且道他二老恁麼。
意作麼生。
雪後始知松柏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守廓侍者(南六興化獎嗣) 問德山。
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山曰作麼作麼。
廓曰。
勅點飛龍馬。
跛鼈出頭來。
山休去。
明日山浴出。
廓過茶與山。
山撫廓背一下曰。
昨日公案作麼生。
廓曰者老漢今日方始瞥地。
山又休去。
雪窦顯雲。
然精金百煉要須本分鉗錘。
德山既以己方人。
者僧還同受屈。
以拄杖畫一畫雲。
适來公案且置。
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大衆拟議。
一時趁出。
黃龍南雲。
德山持聾作啞。
雖然暗得便宜。
廓公掩耳偷鈴。
怎奈旁觀者哂。
報恩秀雲。
豈止偷鈴。
如九重淵底骊龍颔下抉珠。
正值龍睡。
若覺時。
必為齑粉。
沩山喆雲。
若不登龍門。
焉知滄海深。
直饒浪激千尋。
怎奈龍王不顧。
雲居元雲。
大凡一賓一主須是知音。
同死同生方堪受敵。
廓侍者獨立於懸崖石上。
翻身倒捋虎須。
周金剛安坐於大海波心。
背手逆擒麟角。
在檀特山前列陣。
向占波國裡争鋒。
分明有輸有赢。
且道誰得誰失。
請諸人斷看。
報恩秀雲。
若問萬松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
便與攔腮一掌雲。
在者裡。
直教飛龍跛鼈縮項攢蹄。
侍者德山亡鋒結舌。
雖然。
還識德山老漢麼。
少年曾決龍蛇陣。
老倒還聽稚子歌。
南堂欲雲。
德山固是作家爐鞴本分鉗錘。
怎奈廓侍者是煅過了的金。
從他以己方人。
畢竟無屈可受。
靈岩與麼批判。
莫有為雪窦作主者麼。
博山來雲。
德山一條棒尋常血滴滴地。
到者裡因甚不用。
還會麼。
暗裡抽橫骨。
明中坐舌頭。
古南門雲。
猛虎口裡橫身。
毒蛇頭上揩癢。
一出一入一挨一拶。
不妨好手。
雪窦恁麼舉。
從上諸聖且置。
者一隊漢向什麼處去。
可憐無限弄潮人。
畢竟還落潮中死。
資福廣雲。
探頭太過者堕坑落塹而不知。
輸機誘敵者奔南敗北而不辭。
妙略神算終古無雙。
待得眼開劍去久矣。
白岩符雲。
廓公一期俊俏。
不玷旁觀。
德山養子之緣。
殊費乳血。
若是諸聖去處。
咄。
劍去久矣爾方刻舟。
蓮柎策雲。
廓老輪鞭深入。
其奈搏擊無功。
德山兩度班師。
祗解暗中屈敵。
放過則二俱作家。
檢點則總欠一着。
然雖如是。
不是沙場行陣久。
揭天犪鼓喪紅塵。
守廓因行腳到襄州華嚴。
嚴上堂曰。
大衆。
今日若是臨濟德山高亭大愚鳥窠船子兒孫。
不用如何若何。
便請單刀直入。
華嚴與汝證據。
廓出禮拜起便喝。
嚴亦喝。
廓又喝。
嚴亦喝。
廓禮拜曰。
大衆。
看者老漢一場敗缺。
複喝一喝拍手歸衆。
嚴便下座歸方丈。
時風穴作維那。
上去問訊。
嚴曰。
維那汝來也。
叵耐守廓适來把老僧扭捏一上。
待集衆打一頓趁出。
穴曰。
趁他遲了也。
自是和尚言過。
他是濟下兒孫。
本分恁麼。
嚴方息怒。
穴下來舉似廓。
廓曰你着甚來由勸者漢。
我未問前早要棒吃。
得我話行。
如今不打。
搭卻我者話也。
穴曰。
雖然如是。
已徧天下也。
天童悟别華嚴方息怒雲。
老僧若作華嚴。
連棒打出。
則風穴不敢傳言送語矣。
福嚴容雲。
華嚴龍頭蛇尾。
不能令廓公契服。
若是山僧。
當時見他道大衆看者老漢一場敗缺。
聲未絕連棒打出。
不惟兩個作家。
益見華嚴令不孤行。
南澗問雲。
二虎之下獸不容蹄。
兩刃之間人不容足。
華嚴一期施設可謂主令森嚴。
不知守廓是透脫牢籠底漢。
橫沖直撞收展自如。
遂緻者老漢卸甲倒戈龍頭蛇尾。
千載之下甯免遭人檢點。
敢問諸人那裡是他華嚴敗缺處。
蓦拈拄杖雲。
匡扶須藉英靈手。
顯發還他過量人。
資福廣雲。
戰如雷霆。
解如風雨。
乃衲僧遊戲事。
而華嚴又欲聲鐘以難廓公。
何也。
為是陣後興兵。
為複别有道理。
具眼者試請道看。
淨慈岩雲。
華嚴最初亦未嘗不開個鋪面。
奈何龍頭蛇尾。
故令太阿倒授而漢盡得楚。
徒成千秋遺恨。
乃今學語流謂。
華嚴不解作主到底。
若在今日某人不待守廓拜起。
便與痛棒打出。
不惟可免養虎傷身。
管取寰中獨踞。
如斯杜硬。
蓋為從前學處不玄。
向後又不遇人。
是以出言吐氣總不慚惶。
得不為識者笑。
白岩符雲。
諸方各出手眼。
盾堅矛利不無所長。
若要與華嚴守廓二老相見。
未敢相許。
白岩不顧犯忌。
敢為直言道。
風穴在二老手裡生遭陷沒。
固不待言。
又豈知他華嚴守廓一上神通非同小小。
還委悉麼。
除卻華山陳處士。
誰人不帶是非行。
汝州西院思明禅師(南六寶壽沼嗣) 因同參颙公出住南院。
往訪之。
才見人事了乃曰。
某甲從許州來。
無可人事。
收得江西剃刀一柄獻和尚。
南院曰。
汝從許州來。
為甚麼卻收得江西剃刀。
西院遂於院手上搯一搯。
南院曰侍者收取。
西院以衣袖拂一拂便出。
南院曰阿剌剌阿剌剌。
沩山喆雲。
西院雖收得江西剃刀。
無處施呈。
直遇同參方始拈出。
如今還有收得者麼。
試呈似山僧看。
如無。
尋常用個什麼。
西院因僧問。
學人有一問在和尚處時如何。
院曰設有也斬為三段。
僧作禮。
院便休去。
會下有一僧曰。
堂頭和尚道即太煞道。
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