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九

關燈
一時趁下。

     報恩琇於峰便抛下處代僧便就藤邊卧。

    又於便踏倒下代僧雲。

    好心不得好報。

     雪峰指火雲。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

    玄沙雲近日王令稍嚴。

    峰曰作麼生。

    沙曰不許攙行奪市。

     雲門偃雲。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黃龍新雲。

    雪峰雲門交互争輝。

    忽若薪盡火滅。

    三世諸佛向什麼處聽。

    乃雲。

    莫戀白雲深處坐。

    切忌寒灰燒殺人。

     天童忞雲。

    雪峰雲門隻知錐頭利。

    黃龍新老但見鑿頭方。

    山僧要問諸人。

    薪盡火滅。

    三世諸佛畢竟向什麼處聽。

    良久雲。

    鲸吞海水露珊瑚。

    大家依舊嘴都盧。

     廣潤融雲。

    二老提唱綱宗。

    猶欠剿絕。

    一則勞三世諸佛搖唇鼓舌。

    一則勞一世諸佛立在地聽。

    至今移步不得。

    融上座則不然。

    火焰轉大法輪了也。

    并不曾說着一字。

    起身雲。

    久立衆慈。

    伏惟珍重。

     雪峰訪瓦棺茶話次。

    問當時在德山斫木因緣作麼生。

    棺曰先師當日肯我。

    峰曰和尚離師太早。

    時面前有一碗水。

    峰曰将水來。

    棺度與。

    峰接得便潑卻。

     雲門偃雲。

    莫壓良為賤。

     廣潤融雲。

    今時叢林批判者多。

    有雲待舉斫木話。

    便将一碗水潑卻。

    或雲祇消道個不會不會。

    管取雪峰舌斷。

    與麼批判。

    不但離師太早。

    正未遇師在。

    山僧若作瓦棺。

    不妨亦道個先師肯我。

    待至雪峰潑水處。

    便命侍者裝香遙禮德山雲。

    今日若非雪峰師兄。

    何由得見先師大機大用。

    非但據虎頭亦且收虎尾。

     雪峰住後。

    僧問和尚見德山得個甚麼便休去。

    峰曰我當時空手去空手歸。

     五祖演雲。

    如今說與透未過者。

    有兩人從東京來。

    問伊近離何處。

    卻雲蘇州。

    便問蘇州事如何。

    伊雲一切尋常。

    雖然。

    瞞山僧不過。

    何故。

    隻為語音不同。

    畢竟如何。

    蘇州菱。

    邵伯藕。

     保甯茂雲。

    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自己流出還同瓦礫。

    老東山依模脫墼。

    殊不知二大老正是食飽傷心。

    雖然。

    既是東京來。

    因甚卻說蘇州話。

     雪峰因閩王封柑橘各一顆。

    遣使柬問曰。

    既是一般顔色。

    為什麼名字不同。

    峰将柑橘依舊封回。

    閩王複遣問玄沙。

    沙遂将一張紙蓋卻。

     谷隐啟雲。

    雪峰玄沙二大老腳跟欠點地。

    被兩枚柑橘惑亂。

    俱未免為閩王所曬。

     雪峰因僧問。

    學人大事未明乞師指示。

    峰曰是什麼。

    僧于言下大悟。

     鳳日玥征雲。

    且道雪峰有指示無指示。

    若道有。

    雪峰向伊道什麼。

    若道無。

    者僧為什麼便悟去。

     襄州高亭簡禅師(青五德山鑒嗣) 參德山。

    隔江才見便曰不審。

    山乃搖扇招之。

    簡忽開悟。

    乃橫趨而去更不回顧。

     徑山杲雲。

    高亭橫趨而去。

    許伊是個伶俐師僧。

    若要法嗣德山則未可。

    何故。

    猶與德山隔江在。

     天目禮雲。

    諸方盡道水雲一照啐啄同時。

    有甚交涉。

    要見德山高亭麼。

    便下座。

     天甯琦雲。

    衆中商量道。

    高亭見德山。

    不與他說話便去。

    所以妙喜道猶隔江在。

    還曾夢見高亭麼。

    拈拄杖雲。

    便好喚回與一頓。

    且道是賞伊罰伊。

     磬山修雲。

    徑山一擡一捺。

    要且賊過後張弓。

    今人在知識門下三二十年。

    既不隔江。

    合作麼生。

    路遙知馬力。

    歲久見人心。

     白岩符雲。

    德山隔江招手。

    殊費鹽醬。

    高亭橫趨便去。

    已涉途程。

    直饒你向父母胞胎未出已前薦得。

    到山僧者裡。

    拄杖子正未肯放過你在。

     廣胤标雲。

    高亭才拟見德山。

    腳跟下好與三十。

    便饒橫趨而去。

    更賣草鞋始得。

     枝山選雲。

    高亭橫趨而去。

    未免承虛接響。

    德山隔江招手。

    也是因風吹火。

    若到枝山者裡。

    未輕易放過在。

     河渚謙雲。

    德山隔江招手。

    且作死馬醫。

    高亭橫趨而去。

    藥發狂亂。

    莫有不出戶庭坐享太平者麼。

    喚來與山僧洗腳。

     高亭因夾山會下一僧到。

    才禮拜亭便打。

    僧曰特來禮拜何得便打某甲。

    亭又打趁出。

    僧回舉似夾山。

    山曰會麼。

    僧曰不會。

    山曰。

    賴汝不會。

    汝若會即夾山口痖。

     天童華雲。

    高亭一期忍俊不禁。

    争奈拄杖放行太速。

    者僧當時若是個漢。

    莫道高亭夾山。

    便是達磨大師出來也斬為三段。

    何故。

    家肥生孝子。

    國霸有謀臣。

     淨慈明雲。

    高亭夾山門庭施設各得其宜。

    但中間一人較些子。

    應庵與麼道。

    也是鞏縣茶瓶。

     廣胤标雲。

    才難不其然乎。

    高亭不合倚勢欺人。

    夾山那堪壓良為賤。

    者僧一等是為魅所着。

    木庵到者裡路見不平。

    未免拔刀相助。

    何故聻。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