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五

關燈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二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青四 瑞州洞山悟本良價禅師(青四雲岩晟嗣) 因僧問。

    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山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曰如何是無寒暑處。

    山曰。

    寒時寒殺阇黎。

    熱時熱殺阇黎。

     投子同雲。

    幾乎與麼去。

     琅琊覺雲。

    我即不然。

    如何是無寒暑處。

    僧堂裡去。

     雲居舜雲。

    大小琅琊作者個去就。

    山僧即不然。

    如何是無寒暑處。

    三冬向暖火。

    九夏取涼風。

     黃龍新雲。

    洞山袖頭打領。

    腋下剜襟。

    争奈者僧不甘。

    如今有個出來問。

    黃龍且作麼生支遣。

    良久雲。

    安禅不必須山水。

    滅卻心頭火自涼。

     寶峰文雲。

    大衆若也會得。

    不妨神通遊戲一切臨時。

    寒暑不相幹。

    若也不會。

    且向寒暑裡經冬過夏。

     上封才雲。

    洞山一句可謂主賓交參正偏涉入。

    諸人如今向什麼處回避。

    無事上山行一轉。

    借問諸人會也無。

     泐潭準雲。

    若為人時冰也暖。

    不為人時火也寒。

     仰山欽雲。

    洞山與麼答話。

    雖則頭正尾正。

    隻是鼻孔落在者僧手裡。

    明眼道流試檢點看。

     烏石道雲。

    洞山隻有殺人刀。

    且無活人劍。

    山僧則不然。

    忽有問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亦向他道何不向無寒暑處去回避。

    那裡是無寒暑處。

    寒時熱殺阇黎。

    熱時寒殺阇黎。

    為什麼。

    三冬炎暑熾。

    九夏雪花飛。

     五磊權雲。

    洞山古佛雖則善赴來機。

    猶欠悟在。

    何故。

    不應話作兩橛。

    若人檢點得出。

    許你具一隻眼。

     清化嶾雲。

    洞山老祖如将摩尼寶王直授凡庸。

    者僧若是眼裡有筋。

    不但三冬枯木秀。

    管教九夏雪花飛。

     道峰清雲。

    袖頭打領。

    腋下剜襟。

    還他洞山老人。

    揀點将來。

    未免向語脈裡轉卻。

    道峰即不然。

    有問如何是無寒暑處。

    隻向道。

    火焰不容蚊蚋泊。

    長連床上任高眠。

     白岩符雲。

    金針密刺就中不犯鋒铓。

    玉線橫抽裡許渾忘斷續者。

    是我洞山老祖垂手接人處所建立的宗旨。

    如今有一類黃口雛禅道。

    洞山與麼答話太涉廉纖。

    若問我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蓦頭與伊一棒。

    何等痛快呵呵者。

    好似個裸形之域。

    笑我漢國衣冠。

    我孔門子弟固不足與之較短論長。

    獨惜其甕裡酰雞争知天日。

    顧左右雲。

    者裡還有識洞山者麼。

    試為我下一轉語。

    良久衆無語。

    乃自代雲。

    霧鎖晴空峰不露。

    雞鳴深夜月流輝。

     五峰甫别真淨語雲。

    若也會得。

    一任向寒暑裡經冬過夏遊戲神通。

    若也不會。

    寒時寒殺。

    熱時熱殺。

    摸索他寒暑不着。

     百丈瑡雲。

    洞山老祖向茫無可據處抉出金剛眼睛。

    直令人人自見。

    可謂九轉還丹也。

    然撿點将來。

    隻有殺人刀。

    且無活人劍。

    今日有問瑡上座。

    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但向道向寒暑處回避。

    他若再問寒暑處作麼生回避。

    直向道瑡上座不可作洞上兒孫不得。

     洞山與泰首座冬節吃果子次。

    乃問。

    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且道過在什麼處。

    泰曰過在動用中。

    山喚侍者掇退果桌。

     同安顯於過在什麼處下代泰雲。

    不知。

     琅琊覺雲。

    若不是洞山老人。

    焉能辨得。

    雖然如是。

    洞山猶欠一着在。

     沩山喆雲。

    諸人還知洞山落處麼。

    若也不知。

    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

    山僧道者果子非但首座不得吃。

    即使三世諸佛也不敢正眼觑着。

     雲蓋本雲。

    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鉗錘。

    要且無補綴底針線。

    待伊道過在動用中。

    但向道請首座吃果子。

    泰首座若是個衲僧。

    吃了也須吐出。

     淨慈昌雲。

    洞山雖然掇退果桌。

    要且塞泰首座口不得。

     照覺勤雲。

    天下衲僧盡道泰首座箭鋒不相拄。

    所以遭洞山貶剝。

    後來沩山喆道此果子莫道泰首座不得吃三世諸佛也不敢正眼觑着。

    宗師家正令當行十方坐斷。

    有定乾坤句辨龍蛇眼。

    不妨難趂。

    當時若是個英靈衲子解捋虎須。

    待道過在什麼處。

    便拈起果子雲和尚畢竟喚作什麼。

    待他拟議。

    劈面便擿。

    何故。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沩山果雲。

    洞山壓良為賤。

    泰首座有理難伸。

    山僧略見不平。

    要為泰公雪恥。

    當時才見與麼問。

    隻向道靈山授記未到如此。

    待他拟議。

    拈果子劈面便擿。

    不惟塞斷洞山咽喉。

    免見後人妄生蔔度。

     保甯茂雲。

    者個說話在今諸方每至冬夜未嘗不拈出注解一上。

    然于正文未嘗道着一字。

    有底道洞山隻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抑屈人作麼。

    有底道泰首座不得果子吃。

    要且盡大地人皆不得吃。

    成人者少敗人者多。

    殊不知洞山有偏正回互不犯的手腳。

    直饒泰首座道不在動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