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可以截斷衆紛。
何必再三。
南華炳雲。
兩個漢隻解掩耳偷鈴。
不解移風易俗。
或有問南華般若以何為體。
劈脊便打。
待伊眼目定動。
卻問般若以何為體。
靈俐漢忽然蹋着。
必定自知落處。
古南門雲。
雪窦與賊過梯。
古南則不然。
前來也笑。
後來也笑。
明眼衲僧分疎不下。
忽有個漢出來道古南也是與賊過梯。
直向道還我刀來。
大慈因僧辭。
問甚麼處去。
僧曰江西去。
慈曰我勞汝一段事得否。
曰和尚有什麼事。
慈曰将取老僧去得麼。
曰更有過於和尚者亦不能将去。
慈便休。
洞山價因其僧來舉似前話。
山責曰阇黎争合恁麼道。
僧曰和尚作麼生。
山曰得。
法眼益别僧雲。
和尚若去。
某甲提笠子。
汾陽昭代慈雲。
知汝力微。
淨因成雲。
者僧可謂擔頭不泊蠅。
是則固是。
要且隻是個孤生獨死漢。
天童覺雲。
大慈合伴不着。
者僧不如獨行。
也須是恁麼始得。
直饒大慈古佛也不奈者擔闆漢何。
且道者漢别有什麼長處。
寶壽方别僧雲。
某甲無者閑氣力。
大慈示衆。
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
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洞山價雲。
說取行不得的。
行取說不得的。
雲居膺雲。
行時無說路。
說時無行路。
不行不說時。
合行甚麼路。
洛浦安雲。
行說俱到則本分事無。
行說俱不到則本分事在。
天童覺雲。
絕是非。
沒蹤迹。
相逢不識面。
識面不相逢。
諸尊宿各有長處。
如今舌頭上無十字關。
腳跟下無五色線。
要行便行。
要說便說。
若有人問長蘆如何是要行便行。
向伊道。
步。
如何是要說便說。
向伊道。
啊。
廣胤标雲。
者一夥漢一期拈弄各逞己見。
於唱教門中足可稱尊。
若到祖師門下。
各吃拄杖有分在。
雖然。
點石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天台平田普岸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僧參。
田打一拄杖。
僧近前把住拄杖。
田曰老僧适來造次。
僧卻打田一拄杖。
田曰作家作家。
僧禮拜。
田把住曰是阇黎造次。
僧大笑。
田曰者個師僧今日大敗也。
鼓山賢雲。
平田伸縮安閑。
自是慣戰老将。
者僧前倨後恭。
遭他活陷。
真個弄巧成拙。
雖然。
今日讨者師僧亦不可得。
廣州安和寺通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仰山作沙彌時。
一日喚寂子。
與我将床子來。
山将到。
和曰卻送舊處着。
山從之。
和複召慧寂。
山應諾。
和曰床那邊是什麼物。
山曰枕子。
和曰者邊是什麼物。
山曰無物。
和複召慧寂。
山應諾。
和曰是什麼。
山無對。
和曰去。
高峰妙雲。
潦倒安和用心不臧。
仰山命蹇為魅所着。
山僧恁麼道。
也是逆風秉炬。
洪州百丈法正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嘗誦涅盤經。
不言姓名。
時呼為涅盤和尚。
一日謂衆曰。
汝等與我開田。
我為汝說大義。
衆開田了。
禮拜曰。
請和尚說大義。
丈乃展兩手。
衆罔措。
沩山喆曰。
百丈說大義。
可謂今古罕聞光前絕後。
大沩即不然。
但向道開田勞力。
請歸堂歇。
教他天下衲僧亡鋒結舌。
何故。
鶴有九臯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廣教玉雲。
百丈可謂将金彈子博他泥彈子。
雖然剖腹刳心。
未免釘樁搖橹。
山僧今日領衆開田。
大衆請說大義。
但與唱個村田樂。
不特為兄弟釋煩慰勞。
要令天下衲僧個個解黏去縛。
且道是何節拍。
擊拂子雲。
久立珍重。
趙州從谂禅師(南三南泉願嗣) 因南泉上堂。
州出問。
明頭合。
暗頭合。
泉便下座歸方丈。
州曰。
者老漢被我一問。
直得無言可對。
首座曰。
莫道和尚無語好。
自是上座不會。
州便與座一掌曰。
者一掌合是堂頭老漢吃。
五祖戒雲。
正賊走了。
邏賊人吃棒。
又雲。
南泉當斷不斷返招其亂。
雲居舜雲。
諸人作麼生會。
有底道首座落他绻缋。
與麼會又争得。
山僧道趙州大似傍若無人。
趙州遊方時到臨濟。
才入門洗腳次。
濟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曰恰值山僧洗腳。
濟近前作聽勢。
州曰會即便會。
啖啄作甚麼。
濟便歸方丈。
州曰三十年行腳。
今日錯為人下注腳。
法雲秀雲。
衆中商量道趙州不識臨濟作賊。
卻為他下個注腳。
臨濟當時作聽勢。
何不劈耳便掌。
若恁麼。
何曾夢見趙州識得臨濟。
殊不知兩個盡是老賊。
須知一個好手。
敢問諸人。
那個是好手。
具眼者辨取。
教忠光雲。
臨濟有驗人眼。
趙州又飽叢林。
等閑略露風規。
自然頭正尾正。
還會麼。
若不得流水。
還應過别山。
趙州因侍者報。
大王來也。
州曰萬福大王。
者曰未到在。
州曰又道來也。
黃龍南雲。
頭頭漏洩罕遇仙陀。
侍者隻解報客。
不知身在帝鄉。
趙州入草求人。
那覺渾身泥水。
徑山琇雲。
侍
何必再三。
南華炳雲。
兩個漢隻解掩耳偷鈴。
不解移風易俗。
或有問南華般若以何為體。
劈脊便打。
待伊眼目定動。
卻問般若以何為體。
靈俐漢忽然蹋着。
必定自知落處。
古南門雲。
雪窦與賊過梯。
古南則不然。
前來也笑。
後來也笑。
明眼衲僧分疎不下。
忽有個漢出來道古南也是與賊過梯。
直向道還我刀來。
大慈因僧辭。
問甚麼處去。
僧曰江西去。
慈曰我勞汝一段事得否。
曰和尚有什麼事。
慈曰将取老僧去得麼。
曰更有過於和尚者亦不能将去。
慈便休。
洞山價因其僧來舉似前話。
山責曰阇黎争合恁麼道。
僧曰和尚作麼生。
山曰得。
法眼益别僧雲。
和尚若去。
某甲提笠子。
汾陽昭代慈雲。
知汝力微。
淨因成雲。
者僧可謂擔頭不泊蠅。
是則固是。
要且隻是個孤生獨死漢。
天童覺雲。
大慈合伴不着。
者僧不如獨行。
也須是恁麼始得。
直饒大慈古佛也不奈者擔闆漢何。
且道者漢别有什麼長處。
寶壽方别僧雲。
某甲無者閑氣力。
大慈示衆。
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
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洞山價雲。
說取行不得的。
行取說不得的。
雲居膺雲。
行時無說路。
說時無行路。
不行不說時。
合行甚麼路。
洛浦安雲。
行說俱到則本分事無。
行說俱不到則本分事在。
天童覺雲。
絕是非。
沒蹤迹。
相逢不識面。
識面不相逢。
諸尊宿各有長處。
如今舌頭上無十字關。
腳跟下無五色線。
要行便行。
要說便說。
若有人問長蘆如何是要行便行。
向伊道。
步。
如何是要說便說。
向伊道。
啊。
廣胤标雲。
者一夥漢一期拈弄各逞己見。
於唱教門中足可稱尊。
若到祖師門下。
各吃拄杖有分在。
雖然。
點石化為金玉易。
勸人除卻是非難。
天台平田普岸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僧參。
田打一拄杖。
僧近前把住拄杖。
田曰老僧适來造次。
僧卻打田一拄杖。
田曰作家作家。
僧禮拜。
田把住曰是阇黎造次。
僧大笑。
田曰者個師僧今日大敗也。
鼓山賢雲。
平田伸縮安閑。
自是慣戰老将。
者僧前倨後恭。
遭他活陷。
真個弄巧成拙。
雖然。
今日讨者師僧亦不可得。
廣州安和寺通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仰山作沙彌時。
一日喚寂子。
與我将床子來。
山将到。
和曰卻送舊處着。
山從之。
和複召慧寂。
山應諾。
和曰床那邊是什麼物。
山曰枕子。
和曰者邊是什麼物。
山曰無物。
和複召慧寂。
山應諾。
和曰是什麼。
山無對。
和曰去。
高峰妙雲。
潦倒安和用心不臧。
仰山命蹇為魅所着。
山僧恁麼道。
也是逆風秉炬。
洪州百丈法正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嘗誦涅盤經。
不言姓名。
時呼為涅盤和尚。
一日謂衆曰。
汝等與我開田。
我為汝說大義。
衆開田了。
禮拜曰。
請和尚說大義。
丈乃展兩手。
衆罔措。
沩山喆曰。
百丈說大義。
可謂今古罕聞光前絕後。
大沩即不然。
但向道開田勞力。
請歸堂歇。
教他天下衲僧亡鋒結舌。
何故。
鶴有九臯難翥翼。
馬無千裡謾追風。
廣教玉雲。
百丈可謂将金彈子博他泥彈子。
雖然剖腹刳心。
未免釘樁搖橹。
山僧今日領衆開田。
大衆請說大義。
但與唱個村田樂。
不特為兄弟釋煩慰勞。
要令天下衲僧個個解黏去縛。
且道是何節拍。
擊拂子雲。
久立珍重。
趙州從谂禅師(南三南泉願嗣) 因南泉上堂。
州出問。
明頭合。
暗頭合。
泉便下座歸方丈。
州曰。
者老漢被我一問。
直得無言可對。
首座曰。
莫道和尚無語好。
自是上座不會。
州便與座一掌曰。
者一掌合是堂頭老漢吃。
五祖戒雲。
正賊走了。
邏賊人吃棒。
又雲。
南泉當斷不斷返招其亂。
雲居舜雲。
諸人作麼生會。
有底道首座落他绻缋。
與麼會又争得。
山僧道趙州大似傍若無人。
趙州遊方時到臨濟。
才入門洗腳次。
濟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曰恰值山僧洗腳。
濟近前作聽勢。
州曰會即便會。
啖啄作甚麼。
濟便歸方丈。
州曰三十年行腳。
今日錯為人下注腳。
法雲秀雲。
衆中商量道趙州不識臨濟作賊。
卻為他下個注腳。
臨濟當時作聽勢。
何不劈耳便掌。
若恁麼。
何曾夢見趙州識得臨濟。
殊不知兩個盡是老賊。
須知一個好手。
敢問諸人。
那個是好手。
具眼者辨取。
教忠光雲。
臨濟有驗人眼。
趙州又飽叢林。
等閑略露風規。
自然頭正尾正。
還會麼。
若不得流水。
還應過别山。
趙州因侍者報。
大王來也。
州曰萬福大王。
者曰未到在。
州曰又道來也。
黃龍南雲。
頭頭漏洩罕遇仙陀。
侍者隻解報客。
不知身在帝鄉。
趙州入草求人。
那覺渾身泥水。
徑山琇雲。
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