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關燈
往送入人口。

    而往往當面蹉過。

    或有道當時仰山因甚無後語。

    向他道再參三十年。

     黃檗因百丈問運阇黎開田不易。

    檗曰随衆作務。

    丈曰有煩道用。

    檗曰争敢辭勞。

    丈曰開得多少田。

    檗将镢築地三下。

    丈便喝。

    檗掩耳而去。

     沩山喆雲。

    黃檗開田。

    功不浪施。

    百丈住持。

    令不虛行。

     琅琊覺雲。

    百丈一喝。

    可謂垂絲於萬丈潭中。

    黃檗掩耳。

    獨聳於千峰頂上。

     黃檗行腳在洪州開元寺。

    偶裴相國休公到。

    見壁間畫像問院主曰。

    壁間是甚麼像。

    主曰高僧真儀。

    公曰。

    真儀可觀。

    高僧何在。

    主無對。

    公曰者裡有禅師否。

    主曰。

    近有一僧投寺。

    頗似禅者。

    公遂請相見。

    舉前話問曰。

    真儀可觀高僧何在。

    檗朗聲曰裴休。

    公應諾。

    檗曰在甚麼處。

    公於言下領旨。

     徑山杲雲。

    裴公将錯就錯。

    脫盡根塵。

    黃檗信口垂慈。

    不費心力。

    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

    雖然如是。

    黃檗隻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劍。

    今日大資相公或問雲門真儀可觀高僧何在。

    雲門亦召相公。

    相公若應諾。

    雲門即向道今日堂中特謝供養。

     天甯琦雲。

    斐相國道高僧何在。

    分明換卻眼睛。

    黃檗更召相公。

    剛把缽盂安柄。

    老妙喜與人錯下注腳。

    便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

    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

    蹉過了也。

    天甯則不然。

    亦召相公。

    相公應諾。

    劈脊便棒。

    免教者漢向死水裡淹殺。

     博山奉雲。

    黃檗雖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檢點将來。

    隻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劍。

     黃檗因遊天台。

    路逢一僧如舊識。

    熟視之目光射人。

    乃偕行。

    屬澗水暴漲。

    植杖而立。

    僧率同渡。

    檗曰兄要渡自渡。

    僧乃褰衣蹑波若履平地。

    回顧曰渡來渡來。

    檗曰。

    咄。

    者自了漢。

    我早知當斫汝胫。

    其僧歎曰。

    真大乘法器。

    我所不及。

     慧雲盛雲。

    黃檗有膽無心放過者僧。

    見他渡去好向道。

    你隻解恁麼去。

    不解恁麼來。

    待其渡來。

    拈拄杖痛與一頓。

     黃檗一日捏拳曰。

    天下老和尚總在者裡。

    我若放一線道。

    從伊七縱八橫。

    若不放過。

    不消一捏。

    僧便問放一線道時如何。

    檗曰七縱八橫。

    曰不放過不消一捏時如何。

    檗曰普。

     雲門偃因僧問如何是七縱八橫。

    偃雲念老僧年老。

    如何是普。

    偃雲天光回照。

    如何是天光回照。

    偃雲骼觜少人知。

     黃檗示衆。

    自達磨大師到中國。

    惟說一心。

    惟傳一法。

    以佛傳佛。

    不傳餘佛。

    以法傳法。

    不說餘法。

    法即不可說之法。

    佛即不可取之佛。

    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

     瑞岩愠雲。

    黃檗将達磨大師鼻孔出氣。

    将謂無人檢點。

    山僧不是抑他威光。

    祇要家平戶怗。

     黃檗因裴相國捧一尊像跪請曰乞師安名。

    檗召裴休。

    公應諾。

    檗曰與汝安名竟。

    公乃作禮曰謝師安名。

     雪窦顯代休當時便喝。

     徑山杲雲。

    裴公黃檗可謂如水入水似金博金。

    雖然如是。

    檢點将來不無滲漏。

    今日蔡郎中或捧一尊像請雲門安名。

    即向道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若雲謝師安名。

    更向道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天甯琦雲。

    裴公捧像。

    黃檗安名。

    冷地看來如阿家教新婦相似。

    直是好笑。

    笑須三十年。

    妙喜既不能坐斷。

    未免随例颠倒。

    便喚作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周人以栢。

    殷人以栗。

     黃檗因南泉問。

    定慧等學。

    明見佛性。

    此理如何。

    檗曰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始得。

    泉曰莫便是長老見處麼。

    檗曰不敢。

    泉曰。

    漿水錢且置。

    草鞋錢教誰還。

    檗休去。

     雲峰悅雲。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徑山杲雲。

    路逢劍客須呈劍。

    不是詩人莫獻詩。

     天甯琦雲。

    又是得便宜。

    又是落便宜。

     愚庵盂雲。

    老僧則不然。

    南泉還漿水錢。

    黃檗償草鞋錢。

    不見道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黃檗因六僧新到。

    五僧作禮。

    一僧提起坐具作一圓相。

    檗曰我聞有一隻獵犬甚惡。

    曰尋羚羊聲來。

    檗曰羚羊無聲到汝尋。

    曰尋羚羊迹來。

    檗曰羚羊無迹到汝尋。

    曰尋羚羊蹤來。

    檗曰羚羊無蹤到汝尋。

    曰與麼則死羚羊也。

    檗便休去。

    明日升座曰。

    昨日尋羚羊僧出來。

    僧便出。

    檗曰昨日公案未了。

    老僧休去。

    你作麼生。

    僧無語。

    檗曰。

    将謂是本色衲僧。

    元來祇是義學沙門。

    連棒打出。

     雪窦顯雲。

    隻如聲響蹤迹。

    既無獵犬向甚處尋逐。

    莫是絕聲響蹤迹處見黃檗麼。

    諸禅德。

    要明陷虎之機。

    也須是本分衲子。

     古南門雲。

    黃檗鈎頭有餌。

    者僧随鈎直上。

    雖然。

    既為獵犬。

    因甚羚羊到面前也不識。

    若是個漢。

    待黃檗雲羚羊無聲到汝尋。

    便把住雲者老漢原來隻在者裡。

    恁麼則稍有衲僧氣息。

    黃檗縱有陷虎之機。

    又向甚處施設。

     龍華體雲。

    雪窦龍頭蛇尾。

    帶累黃檗堕在聲迹坑阱。

    當時者僧若是個本分衲子。

    待道羚羊無聲到汝尋。

    便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