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潮州靈山大颠寶通禅師(青二石頭遷嗣)
因韓文公過訪。
問和尚春秋多少。
颠提起數珠曰會麼。
公曰不會。
颠曰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
至山門前見首座。
便舉前話問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颠理前問。
颠亦扣齒三下。
公曰原來佛法無兩般。
颠曰何以見得。
公曰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颠乃召首座問。
是汝如此對否。
座曰是。
颠便打趁出院。
保福展雲。
首座知前不知後。
大颠令不單行。
瀛山誾雲。
首座眼親。
颠師手快。
俱未免被文公勘破。
雖然。
還知大颠打首座意麼。
翻雲全在我。
覆雨更由誰。
寶壽方因僧問。
首座扣齒。
大颠亦扣齒。
不妨空合空水合水。
為甚麼卻行擯斥。
方雲。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僧雲祇如首座又作麼生。
方雲。
但得成人美。
何辭釁一身。
天界盛雲。
既首座扣齒在前。
大颠扣齒在後。
如何大颠反逐首座。
若向者裡見古人能赤手殺人活人。
始堪續佛慧命。
不然。
總是虛生浪死有甚麼受用。
會麼。
龍生金鳳子。
沖破碧琉璃。
百丈泐雲。
賽翁失馬已經得失相參。
假途伐虢未免因行掉臂。
目機铢兩舉一明三。
網疎豈漏巨鲲。
擊析偏嚴暴客。
扣齒出院。
條罪俱陳。
心不負人。
面無慚色。
神鼎澤雲。
殺人須見血。
為人須為徹。
則不無大颠。
檢點将來。
合吃山僧手中棒。
何故聻。
不見道殺人須見血。
為人須為徹。
青龍斯雲。
諸方或曰首座不合答是。
是乃十成死語。
逐塊語。
所以擯出。
或曰首座亦是作家。
大颠令不單行。
要借首座鼻孔出氣。
似恁般見解。
何異群盲摸象。
有甚谛當處。
大衆。
既都不是。
畢竟誵訛在甚麼處。
卓拄杖雲。
不因盡法無民。
怎得山河一統。
天寶真雲。
首座扣齒互唱玄猷。
祇應贊歎有分。
為什麼卻遭擯出。
還知大颠落處麼。
打草祇要驚蛇。
龍華體雲。
一條拄杖兩人羿。
雖然。
當時韓公若是個漢。
連大颠也須出院。
鳳山啟雲。
掀翻海嶽别轉乾坤。
須是大颠老手。
若非首座。
孤掌難鳴。
何故。
不因漁父引。
怎得見波濤。
大颠因韓文公請曰。
弟子軍中事繁。
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颠良久。
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
乃敲禅床三下。
颠曰作麼。
平曰。
先以定動。
後以智拔。
公有省乃曰。
和尚門風高峻。
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
光相得雲。
三平雖善正打旁敲。
未免傷鋒犯手。
文公入處即不無。
佛法省要處未夢見在。
何故。
不合将砂盆底當作古鏡。
若夫大颠良久。
無孔鐵錘不吝面擲。
固為衲僧用處。
然檢點将來。
太殺費鹽費醬。
古塘□雲。
大颠默然。
賊身已露。
侍者敲床。
轉見不堪。
文公雖然悟去。
也是杓蔔聽虛聲。
白岩符雲。
大颠良久已涉繁詞。
那堪侍者勞叨。
緻使大儒浪經跋涉。
省要雲乎哉。
當時直把侍者打了擯出。
也未救得一半。
澧州大同濟禅師(青二石頭遷嗣) 因米胡領衆到。
才欲相見同便拽轉禅床面壁而坐。
米於背後立少時。
卻回客位。
同曰。
是即是。
若不驗過已後遭人貶剝。
乃令侍者請米至。
米才上卻拽轉便坐。
同乃繞禅床一匝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領衆便去。
廣胤标雲。
反古者不可非。
循禮者何足多。
此二老一期相見。
直是眼便手親光前耀後。
然仔細看來。
翻成特地。
何也。
誰謂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
白岩符雲。
偷天之作。
入地之謀。
在二老互擅其長。
主賓相見固足觀瞻。
若論古佛家風。
且各與他三尺覆面布子。
△南三 潭州沩山靈佑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一日見劉鐵磨來。
山曰老牸牛汝來也。
磨曰。
來日台山大會齋。
和尚還去麼。
山乃放身作卧勢。
磨便出去。
淨慈一雲。
沩山老漢平生一條脊梁抝不曲。
被劉鐵磨一推推倒。
直至如今起不得。
若要扶起沩山。
請各下一轉語。
衆無語。
師以拄杖一時趁散。
中峰本雲。
沩山被鐵磨一拶拶倒。
要起起不得。
鐵磨被沩山一推推轉。
要住住不得。
本上座與麼批判。
多少人在背後咬斷拇指。
博山來雲。
案山起雲。
主山下雨。
杓蔔聽虛聲。
熟睡饒谵語。
隻饒弓折箭盡未是作家。
要得同氣相求同聲相應。
看者一隊水牯牛。
複笑雲。
鼻頭總在博山手裡。
愚庵盂雲。
沩山被鐵磨一問。
直得倒街卧路。
雖有牛馬踐踏總不顧也。
且道大會齋去不去。
來日再看。
義山讷雲。
沩山婆子。
者兩個漢雖然一挨一拶拍拍相應。
要且祇在建化門頭。
若論衲僧巴鼻。
猶較三十步。
石塔忍雲。
沩山老子為口勞身。
殊無大人氣象。
鐵磨雖能相機而轉。
要且老婆氣息。
沩山示衆。
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
左脅下書五字曰沩山僧某甲。
當恁麼時。
喚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
喚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
畢竟喚作什麼即得。
仰山出禮拜而退。
雲居膺代雲。
師無異号。
資福
問和尚春秋多少。
颠提起數珠曰會麼。
公曰不會。
颠曰晝夜一百八。
公不曉遂回。
次日再來。
至山門前見首座。
便舉前話問意旨如何。
座扣齒三下。
及見颠理前問。
颠亦扣齒三下。
公曰原來佛法無兩般。
颠曰何以見得。
公曰适來問首座亦如是。
颠乃召首座問。
是汝如此對否。
座曰是。
颠便打趁出院。
保福展雲。
首座知前不知後。
大颠令不單行。
瀛山誾雲。
首座眼親。
颠師手快。
俱未免被文公勘破。
雖然。
還知大颠打首座意麼。
翻雲全在我。
覆雨更由誰。
寶壽方因僧問。
首座扣齒。
大颠亦扣齒。
不妨空合空水合水。
為甚麼卻行擯斥。
方雲。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僧雲祇如首座又作麼生。
方雲。
但得成人美。
何辭釁一身。
天界盛雲。
既首座扣齒在前。
大颠扣齒在後。
如何大颠反逐首座。
若向者裡見古人能赤手殺人活人。
始堪續佛慧命。
不然。
總是虛生浪死有甚麼受用。
會麼。
龍生金鳳子。
沖破碧琉璃。
百丈泐雲。
賽翁失馬已經得失相參。
假途伐虢未免因行掉臂。
目機铢兩舉一明三。
網疎豈漏巨鲲。
擊析偏嚴暴客。
扣齒出院。
條罪俱陳。
心不負人。
面無慚色。
神鼎澤雲。
殺人須見血。
為人須為徹。
則不無大颠。
檢點将來。
合吃山僧手中棒。
何故聻。
不見道殺人須見血。
為人須為徹。
青龍斯雲。
諸方或曰首座不合答是。
是乃十成死語。
逐塊語。
所以擯出。
或曰首座亦是作家。
大颠令不單行。
要借首座鼻孔出氣。
似恁般見解。
何異群盲摸象。
有甚谛當處。
大衆。
既都不是。
畢竟誵訛在甚麼處。
卓拄杖雲。
不因盡法無民。
怎得山河一統。
天寶真雲。
首座扣齒互唱玄猷。
祇應贊歎有分。
為什麼卻遭擯出。
還知大颠落處麼。
打草祇要驚蛇。
龍華體雲。
一條拄杖兩人羿。
雖然。
當時韓公若是個漢。
連大颠也須出院。
鳳山啟雲。
掀翻海嶽别轉乾坤。
須是大颠老手。
若非首座。
孤掌難鳴。
何故。
不因漁父引。
怎得見波濤。
大颠因韓文公請曰。
弟子軍中事繁。
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
颠良久。
公罔措。
時三平為侍者。
乃敲禅床三下。
颠曰作麼。
平曰。
先以定動。
後以智拔。
公有省乃曰。
和尚門風高峻。
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
光相得雲。
三平雖善正打旁敲。
未免傷鋒犯手。
文公入處即不無。
佛法省要處未夢見在。
何故。
不合将砂盆底當作古鏡。
若夫大颠良久。
無孔鐵錘不吝面擲。
固為衲僧用處。
然檢點将來。
太殺費鹽費醬。
古塘□雲。
大颠默然。
賊身已露。
侍者敲床。
轉見不堪。
文公雖然悟去。
也是杓蔔聽虛聲。
白岩符雲。
大颠良久已涉繁詞。
那堪侍者勞叨。
緻使大儒浪經跋涉。
省要雲乎哉。
當時直把侍者打了擯出。
也未救得一半。
澧州大同濟禅師(青二石頭遷嗣) 因米胡領衆到。
才欲相見同便拽轉禅床面壁而坐。
米於背後立少時。
卻回客位。
同曰。
是即是。
若不驗過已後遭人貶剝。
乃令侍者請米至。
米才上卻拽轉便坐。
同乃繞禅床一匝便歸方丈。
米卻拽倒禅床領衆便去。
廣胤标雲。
反古者不可非。
循禮者何足多。
此二老一期相見。
直是眼便手親光前耀後。
然仔細看來。
翻成特地。
何也。
誰謂含愁獨不見。
更教明月照流黃。
白岩符雲。
偷天之作。
入地之謀。
在二老互擅其長。
主賓相見固足觀瞻。
若論古佛家風。
且各與他三尺覆面布子。
△南三 潭州沩山靈佑禅師(南三百丈海嗣) 一日見劉鐵磨來。
山曰老牸牛汝來也。
磨曰。
來日台山大會齋。
和尚還去麼。
山乃放身作卧勢。
磨便出去。
淨慈一雲。
沩山老漢平生一條脊梁抝不曲。
被劉鐵磨一推推倒。
直至如今起不得。
若要扶起沩山。
請各下一轉語。
衆無語。
師以拄杖一時趁散。
中峰本雲。
沩山被鐵磨一拶拶倒。
要起起不得。
鐵磨被沩山一推推轉。
要住住不得。
本上座與麼批判。
多少人在背後咬斷拇指。
博山來雲。
案山起雲。
主山下雨。
杓蔔聽虛聲。
熟睡饒谵語。
隻饒弓折箭盡未是作家。
要得同氣相求同聲相應。
看者一隊水牯牛。
複笑雲。
鼻頭總在博山手裡。
愚庵盂雲。
沩山被鐵磨一問。
直得倒街卧路。
雖有牛馬踐踏總不顧也。
且道大會齋去不去。
來日再看。
義山讷雲。
沩山婆子。
者兩個漢雖然一挨一拶拍拍相應。
要且祇在建化門頭。
若論衲僧巴鼻。
猶較三十步。
石塔忍雲。
沩山老子為口勞身。
殊無大人氣象。
鐵磨雖能相機而轉。
要且老婆氣息。
沩山示衆。
老僧百年後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
左脅下書五字曰沩山僧某甲。
當恁麼時。
喚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
喚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
畢竟喚作什麼即得。
仰山出禮拜而退。
雲居膺代雲。
師無異号。
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