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宗門拈古彙集卷第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門 淨符 彙集
△未詳法嗣
先淨照禅師問楞嚴大師。
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若被物轉即名凡夫。
祇如升元閣作麼生轉。
嚴無對。
汾陽昭代大師雲。
彼此老大。
寶壽方代大師雲。
今日被禅師一問。
直得口挂壁上。
唐朝因禅師微時掘地次。
見一大塊。
戲運槌猛擊之。
應手而碎。
忽然大悟。
老宿聞雲。
盡山河大地被因禅一擊百雜碎。
靈岩儲雲。
因禅雖向平田淺草蓦地回光。
也是囫囵吞棗。
者老宿因齋慶贊。
未免矢上加尖。
山僧今日打草祇要驚蛇。
個中若有一撥便轉的衲僧。
免教撒土撒沙。
其或未然。
隻得将錯就錯。
以拄杖豎起雲。
看看。
便擲下歸方丈。
僧肇法師赴難姚秦。
臨法場說偈曰。
四大元無我。
五蘊本來空。
将頭臨白刃。
恰似斬春風。
玄沙備雲。
大小肇法師臨死猶[穴/(丬*臬)]語。
肇公雲。
諸法不異者。
不可續凫截鶴夷嶽盈壑。
然後為無異哉。
雲門偃雲。
長者天然長。
短者天然短。
又雲。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乃拈起拄杖雲。
不是常住法。
天甯琦雲。
一家有事百家忙。
喝一喝下座。
肇公雲。
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白雲端雲。
肇法師剛然不知有流動者。
洞山度雲。
二大老也是徐六擔闆各見一邊。
好各與二十拄杖。
且道洞山拄杖子還有分付處也無。
若道無分付處。
不可徒然。
若道有分付處。
二老過在甚麼處。
若缁素得出。
洞山分半院與伊。
諸禅德。
還缁素得出麼。
良久拂一拂雲。
青山隻解磨今古。
流水何嘗洗是非。
喝一喝。
實性大師因同參芙蓉訓禅師至。
上堂。
以右手拈拄杖倚左邊良久曰。
此事若不是芙蓉師兄也大難委悉。
便下座。
黃龍南雲。
實性用不得便休。
卻将佛法以為人情。
緻令千載之下與人作笑端。
且道利害在什麼處。
青龍斯雲。
實大師雖則人情佛法一時周備。
檢點将來。
大似向福建人前賣荔枝。
未免傍觀者哂。
圓通和尚因僧問。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
還見禅床麼。
通曰喚什麼作塵。
僧又問法燈。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
還見禅床麼。
燈曰喚什麼作禅床。
東禅齊雲。
此二尊宿語。
還是明伊問處不明伊問處。
未審還得盡善也未。
試斷看。
聖壽□禅師示衆。
月半前用鈎。
月半後用錐。
僧便問正當月半時如何。
聖曰泥牛踏破澄潭月。
天童覺雲。
兩頭得用。
聖壽作家。
直下忘功。
是誰體得。
放行也互換主賓。
把定也不留朕迹。
還有體得底麼。
玉女夜抛梭。
織錦於西舍。
寶壽新雲。
說甚月半前月半後。
饒你踏得翻踢得破。
檢點将來。
猶未唧[口*留]。
何故。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天台智者大師在大蘇山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於是悟法華旋陀羅尼三昧。
親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
徑山杲雲。
而今未獲旋陀羅尼者。
還見靈山一會否。
若見。
以何為證。
若不見。
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靈岩儲雲。
清波萬裡湛寂凝然。
寶月淩虛光吞群象。
正恁麼時。
喚什麼作旋陀羅尼三昧。
蓦地迅雷一擊猛風四起。
雲散星飛水枯月落。
靈山一會又向甚處去也。
諸人要識智者麼。
乃舉拂雲。
夾路桃花風雨後。
馬蹄何處避殘紅。
公期和尚因往羅漢路逢一騎牛公子。
期問羅漢路向甚麼處去。
公拍牛曰道道。
期喝曰者畜生。
公曰羅漢路向甚麼處去。
期卻拍牛曰道道。
公曰直饒恁麼猶少蹄角在。
期便打。
公拍牛便走。
白岩符雲。
者兩個漢一拳一踢未見輸赢。
大似赤眼撞着火柴頭。
若論羅漢路。
直是遠在千裡。
宋太宗帝幸相國寺。
問僧看甚麼經。
對曰仁王經。
帝曰。
既是寡人經。
為甚麼在卿手裡。
僧無對。
雪窦顯代雲。
皇天無私。
惟德是輔。
天甯琦雲。
若問永祚。
但以手頂戴經雲。
萬歲萬歲。
雪軒成雲。
宋太宗天縱之資。
指出一卷真經了無文字。
可惜者僧不會。
若是山僧但從容對曰。
王言如絲。
其出如綸。
諸禅德。
且道還契他所問也無。
白岩符雲。
我不似雪窦老學究。
既是寡人經為甚麼在卿手裡。
向道專為陛下流通。
他若是個作家君王。
更道流通一句作麼生。
便合掌雲護國仁王經卷當第二。
帝幸開寶塔。
問僧卿是甚麼人。
對曰塔主。
帝曰。
寡人塔。
為什麼卿作主。
僧無對。
雪窦顯代雲。
阖國鹹知。
獅峰遜代僧雲。
某甲今日謝恩有分。
帝因僧朝見乃問卿是甚處來。
對曰廬山卧雲庵。
帝曰。
朕聞卧雲深處不朝天。
卿因甚到此。
僧無語。
雪窦顯代僧雲。
難
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若被物轉即名凡夫。
祇如升元閣作麼生轉。
嚴無對。
汾陽昭代大師雲。
彼此老大。
寶壽方代大師雲。
今日被禅師一問。
直得口挂壁上。
唐朝因禅師微時掘地次。
見一大塊。
戲運槌猛擊之。
應手而碎。
忽然大悟。
老宿聞雲。
盡山河大地被因禅一擊百雜碎。
靈岩儲雲。
因禅雖向平田淺草蓦地回光。
也是囫囵吞棗。
者老宿因齋慶贊。
未免矢上加尖。
山僧今日打草祇要驚蛇。
個中若有一撥便轉的衲僧。
免教撒土撒沙。
其或未然。
隻得将錯就錯。
以拄杖豎起雲。
看看。
便擲下歸方丈。
僧肇法師赴難姚秦。
臨法場說偈曰。
四大元無我。
五蘊本來空。
将頭臨白刃。
恰似斬春風。
玄沙備雲。
大小肇法師臨死猶[穴/(丬*臬)]語。
肇公雲。
諸法不異者。
不可續凫截鶴夷嶽盈壑。
然後為無異哉。
雲門偃雲。
長者天然長。
短者天然短。
又雲。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乃拈起拄杖雲。
不是常住法。
天甯琦雲。
一家有事百家忙。
喝一喝下座。
肇公雲。
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白雲端雲。
肇法師剛然不知有流動者。
洞山度雲。
二大老也是徐六擔闆各見一邊。
好各與二十拄杖。
且道洞山拄杖子還有分付處也無。
若道無分付處。
不可徒然。
若道有分付處。
二老過在甚麼處。
若缁素得出。
洞山分半院與伊。
諸禅德。
還缁素得出麼。
良久拂一拂雲。
青山隻解磨今古。
流水何嘗洗是非。
喝一喝。
實性大師因同參芙蓉訓禅師至。
上堂。
以右手拈拄杖倚左邊良久曰。
此事若不是芙蓉師兄也大難委悉。
便下座。
黃龍南雲。
實性用不得便休。
卻将佛法以為人情。
緻令千載之下與人作笑端。
且道利害在什麼處。
青龍斯雲。
實大師雖則人情佛法一時周備。
檢點将來。
大似向福建人前賣荔枝。
未免傍觀者哂。
圓通和尚因僧問。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
還見禅床麼。
通曰喚什麼作塵。
僧又問法燈。
一塵才起大地全收。
還見禅床麼。
燈曰喚什麼作禅床。
東禅齊雲。
此二尊宿語。
還是明伊問處不明伊問處。
未審還得盡善也未。
試斷看。
聖壽□禅師示衆。
月半前用鈎。
月半後用錐。
僧便問正當月半時如何。
聖曰泥牛踏破澄潭月。
天童覺雲。
兩頭得用。
聖壽作家。
直下忘功。
是誰體得。
放行也互換主賓。
把定也不留朕迹。
還有體得底麼。
玉女夜抛梭。
織錦於西舍。
寶壽新雲。
說甚月半前月半後。
饒你踏得翻踢得破。
檢點将來。
猶未唧[口*留]。
何故。
有水皆含月。
無山不帶雲。
天台智者大師在大蘇山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於是悟法華旋陀羅尼三昧。
親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
徑山杲雲。
而今未獲旋陀羅尼者。
還見靈山一會否。
若見。
以何為證。
若不見。
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靈岩儲雲。
清波萬裡湛寂凝然。
寶月淩虛光吞群象。
正恁麼時。
喚什麼作旋陀羅尼三昧。
蓦地迅雷一擊猛風四起。
雲散星飛水枯月落。
靈山一會又向甚處去也。
諸人要識智者麼。
乃舉拂雲。
夾路桃花風雨後。
馬蹄何處避殘紅。
公期和尚因往羅漢路逢一騎牛公子。
期問羅漢路向甚麼處去。
公拍牛曰道道。
期喝曰者畜生。
公曰羅漢路向甚麼處去。
期卻拍牛曰道道。
公曰直饒恁麼猶少蹄角在。
期便打。
公拍牛便走。
白岩符雲。
者兩個漢一拳一踢未見輸赢。
大似赤眼撞着火柴頭。
若論羅漢路。
直是遠在千裡。
宋太宗帝幸相國寺。
問僧看甚麼經。
對曰仁王經。
帝曰。
既是寡人經。
為甚麼在卿手裡。
僧無對。
雪窦顯代雲。
皇天無私。
惟德是輔。
天甯琦雲。
若問永祚。
但以手頂戴經雲。
萬歲萬歲。
雪軒成雲。
宋太宗天縱之資。
指出一卷真經了無文字。
可惜者僧不會。
若是山僧但從容對曰。
王言如絲。
其出如綸。
諸禅德。
且道還契他所問也無。
白岩符雲。
我不似雪窦老學究。
既是寡人經為甚麼在卿手裡。
向道專為陛下流通。
他若是個作家君王。
更道流通一句作麼生。
便合掌雲護國仁王經卷當第二。
帝幸開寶塔。
問僧卿是甚麼人。
對曰塔主。
帝曰。
寡人塔。
為什麼卿作主。
僧無對。
雪窦顯代雲。
阖國鹹知。
獅峰遜代僧雲。
某甲今日謝恩有分。
帝因僧朝見乃問卿是甚處來。
對曰廬山卧雲庵。
帝曰。
朕聞卧雲深處不朝天。
卿因甚到此。
僧無語。
雪窦顯代僧雲。
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