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關燈
小
中
大
宗門拈占彙集凡例
是書之集。自有佛祖以來。千七百則機緣。經作家手。拈掇一過。不啻黃金增色。真能使陳爛葛藤。頓生光怪。則拈掇語當。尤重於機緣。其命名。獨曰宗門拈古者。在是。 是集。宋元以上諸師拈提語。既載統要。而宋元迄今諸師。所未載者。凡一拈一别。一代一征。皆準統要成規。次第續之。其諸師有拈語。而統要乏機緣者。增補之。統要有機緣而乏拈語者。茲不錄。 古今諸方語錄。其拈别代征語。有善本單刻流行者。有載上堂小參等法語中者。有成稿抄錄尚未經梨棗者。有散沒無聞僅考諸行狀碑銘者。皆一一據實而錄。匪敢鑿空。 諸師拈語。既皆璞玉渾金。豈忍割棄。苐於一公案下。璨然一目。雖等是卞璧。而厚薄未免或分。此采擇之不得不注意也。至於辭旨雷同。固可稱雙珠聯璧。然亦不敢并存。恐彼此緻招蹈襲。 是書所重。既歸作家手眼。則去取責任。敢不從公。其能在本公案外。别出手眼。殺活自在。則雖行者白衣。不敢忽而不錄。若僅祇依摸畫樣。無點鐵成金手段。乏縱橫與奪鉗錘。則雖現踞曲[盝-(彖-豕)+?]。名震闾閻。斷不能循其偏私阿谀泛采。 書稱彙集。理必廣收。苐深隐厚藏賢聖輩。兼以地僻途遙。其岸岸孤風。既不屑為人所知。人又豈能盡知之。而所有高見遠識。不獲搜讨者。他日天龍不負自當補入。 字經三寫。烏焉成馬之失。蓋所從來。統要中有機緣脫誤。拈語失真處。稽諸燈錄。裁以祖意。一皆考證的實。決無疑溷。 燈譜世系。既非此書所急。而卷帙次第。乃仍以南嶽青原世代分列者。意在便學者易於撿讨。循世得人。機緣自見。蓋機緣出載。必有其人耳。 公案。凡師資主賓相見。看其機用。應屬誰家。則收入誰家。不是可互相那移者。如淩行婆之斂手哭蒼天。收在浮杯章中。澧陽路上賣餅婆之。三心中點那一心。收在德山章中。則於浮杯德山。難為情矣。又如羅山之問石霜岩頭。起滅不停一則語。載羅山章中。固見其所悟之由有自。若論接機作用。又當收入岩頭章。乃為其妥。知此則公案之撿讨。自不煩於思繹。
淨符稽首
是書之集。自有佛祖以來。千七百則機緣。經作家手。拈掇一過。不啻黃金增色。真能使陳爛葛藤。頓生光怪。則拈掇語當。尤重於機緣。其命名。獨曰宗門拈古者。在是。 是集。宋元以上諸師拈提語。既載統要。而宋元迄今諸師。所未載者。凡一拈一别。一代一征。皆準統要成規。次第續之。其諸師有拈語。而統要乏機緣者。增補之。統要有機緣而乏拈語者。茲不錄。 古今諸方語錄。其拈别代征語。有善本單刻流行者。有載上堂小參等法語中者。有成稿抄錄尚未經梨棗者。有散沒無聞僅考諸行狀碑銘者。皆一一據實而錄。匪敢鑿空。 諸師拈語。既皆璞玉渾金。豈忍割棄。苐於一公案下。璨然一目。雖等是卞璧。而厚薄未免或分。此采擇之不得不注意也。至於辭旨雷同。固可稱雙珠聯璧。然亦不敢并存。恐彼此緻招蹈襲。 是書所重。既歸作家手眼。則去取責任。敢不從公。其能在本公案外。别出手眼。殺活自在。則雖行者白衣。不敢忽而不錄。若僅祇依摸畫樣。無點鐵成金手段。乏縱橫與奪鉗錘。則雖現踞曲[盝-(彖-豕)+?]。名震闾閻。斷不能循其偏私阿谀泛采。 書稱彙集。理必廣收。苐深隐厚藏賢聖輩。兼以地僻途遙。其岸岸孤風。既不屑為人所知。人又豈能盡知之。而所有高見遠識。不獲搜讨者。他日天龍不負自當補入。 字經三寫。烏焉成馬之失。蓋所從來。統要中有機緣脫誤。拈語失真處。稽諸燈錄。裁以祖意。一皆考證的實。決無疑溷。 燈譜世系。既非此書所急。而卷帙次第。乃仍以南嶽青原世代分列者。意在便學者易於撿讨。循世得人。機緣自見。蓋機緣出載。必有其人耳。 公案。凡師資主賓相見。看其機用。應屬誰家。則收入誰家。不是可互相那移者。如淩行婆之斂手哭蒼天。收在浮杯章中。澧陽路上賣餅婆之。三心中點那一心。收在德山章中。則於浮杯德山。難為情矣。又如羅山之問石霜岩頭。起滅不停一則語。載羅山章中。固見其所悟之由有自。若論接機作用。又當收入岩頭章。乃為其妥。知此則公案之撿讨。自不煩於思繹。
淨符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