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 安海薛華錦居士請上堂,僧問:「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為甚麼卻向鰲山成道?」師雲:「雪峰未曾得恁麼消息。
」進雲:「秪如後來住菴,有僧敲門,雪峰放身出雲:『是甚麼?』僧亦雲:『是甚麼?』畢竟作麼生?」師雲:「俱是詐明頭。
」進雲:「僧舉似巖頭,巖雲:『我當時若向伊道末後句,天下人不奈雪老何!』如何是末後句?」師雲:「疑殺天下人。
」進雲:「巖頭又道:『雪峰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
要知末後句,秪這是。
』此意如何?」師雲:「年老成精。
」進雲:「今日不但親見雪峰,亦乃親見和尚去也。
」師雲:「闍黎向甚處見?」進雲:「爭奈一枝聖箭直射入九重城裏也。
」師雲:「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進雲:「佛祖機緣蒙師示,超佛越祖望指南。
」師雲:「我不似相樓打樓。
」僧禮拜,師乃舉:「達磨大師雲『外息諸緣』,風不動也;『內心無喘』,樹不搖也;『心如墻壁』,斫卻中心樹子著;『方可入道』,擲下斧頭來。
諸禪德!向此四句裏覷箇七穿八穴,自然撒得開、捏得聚、撲得破、補得起,非但曉得達磨面壁,亦乃知得壁面達磨。
諸禪德!達磨面壁則故是,且道壁面達磨是何意謂?」復笑雲:「喚甚磨作壁?」 林從元居士為父誕日請上堂:「山僧未出方丈門,有僧問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何是法供養?』山僧答雲:『匙挑不上。
』進雲:『未審供養甚麼人?』山僧荅雲:『不落施受者。
』進雲:『爭奈無厭足何?』山僧合掌道:『果然難消!』不見《寶鏡三昧》雲:『臣奉於君,子順於父。
』不順非孝、不奉非輔,人能解奉順無違,便知供養之法最妙。
所以重重無盡,廣闢普賢行門;展轉成緣,莊嚴華藏法界。
然雖如是,也須不被葛藤絆倒始得。
龐居士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圞頭,共說無生話。
』侍郎楊傑雲:『男長當婚,女大須嫁,討甚閒工夫,共說無生話?』看這兩箇俗漢,一人順水推船,不解逆風把柁;一人逆風把柁,不解順水推船。
簡點將來,佛法世法各得一橛。
山僧與麼批判,大似漁人收鷸蚌,偶然得利。
今日是林性端居士誕辰,其嗣君從元登山設齋請山僧陞座,舉揚第一義諦,可謂能知孝道、善順親心。
秪如山僧祝齡一句,為是說無生話耶?不說無生話耶?若人定當得,堪消檀信脂膏;其或未然,且聽一偈:『他家父子真奇特,似脫龐楊印子來;妙契緣生無性旨,曇花劫外帶春開。
』」 上堂,僧問:「當陽一擊乾坤碎,塵剎山河寸地無,還當得宗乘中事也無?」師雲:「腳跟下道將一句來。
」進雲:「曾向水晶宮裏過,十字街頭赤骨眠。
」師雲:「潭底毒龍還馴也未?」進雲:「幾度龍門遭點額,這回不怕潑天潮。
」師雲:「快些還我一滴水來。
」進雲:「凡聖位中留不住,迴途石馬出紗籠。
」師雲:「鳥去分煙色,風來打旋渦。
」進雲:「把斷要津不通凡聖,請師開一線道。
」師雲:「過頭拄杖好驚人。
」僧禮拜,師乃雲:「參禪不制心,業識紛飛苦;僧家不養貓,禪堂多老鼠。
忽被貓兒追到牛角裏時,且道老鼠還有性命也無?」拈起拄杖子作搖勢雲:「若人捉得渠,當下偷心死。
」連卓兩卓下座。
上堂,僧問:「久釣深潭,為何驪龍不見?」師雲:「莫在死水坐麼?」進雲:「乘風破浪意作麼生?」師雲:「擲下釣竿來。
」進雲:「猶在某甲手裏。
」師雲:「還見驪龍麼?」進雲:「抒教滄海竭,變化有神龍。
」師雲:「潑天雲霧起,誰是採珠人?」進雲:「從上諸祖是箇傳語底,未審傳甚麼人語?」師雲:「問取黃面老子。
」進雲:「穴細金針,芒長玉線,請師穿卻諸人鼻孔。
」師雲:「掩襟衣縫綻,拂塵曉風清。
」師乃雲:「說底不是禪,悟底不是道;推倒蒲萄棚,春風寒料峭。
然雖如是,今日若是端師子來,也合喫山僧拄杖。
何也?為他不解扶起,秪解放倒。
忽有箇傍不甘底出來道:『和尚你還會扶起麼?』山僧也與拄杖。
何故?為他矮子看戲,隨人上下。
」 臘八上堂:「釋迦老子沒好醜,笑指南辰當北鬥;雪山六載道何成?縛起虛空為掃帚。
眼見閻浮一切人,通身搕??通身垢;掃佛掃祖掃邪魔,掃凡掃聖掃空有;佛法腥羶盡掃除,世間萬事真芻狗。
看看!今日掃向諸人頭上了也。
某甲稽首和南三界大師,我此一眾嫩葉新條,不堪霜雪,望大師寬蕩滌之仁;開涵養之路,將此一柄掃帚留在無陰陽地上,與後來結箇遠因遠緣。
何故?春來不化松千樹,冬至應生竹萬竿。
珍重!」 解制上堂:「一念萬年,布袋頭昨日結;萬年一念,布袋口今日開。
開秪恁麼開?結秪恁麼結?開結不同時,甕中捉得鱉。
諸禪德!九十日期今已滿,閉門作活事如何?不曾捏殺獼猴子,重疊關山未易過。
末法禪期,真參罕遇,口苔舌醭,誰到未萌?縱他意樹抽枝,未見心花成片。
然雖如是,冷灰裏豈無一粒豆爆?還有不跨石門扶豎晏祖門風者麼?如無,且向蘆花深處宿,月明穿過釣魚臺。
」 元旦上堂:「新歲履端開泰運,諸人分上壽添年;法身雖是無增減,也要隨緣驗不遷。
」卓拄杖一下雲:「拄杖子!你底壽命是增耶?是減耶?你底歲月是遷耶?是不遷耶?卻被拄杖子倒喝一聲道:『和尚莫亂統好。
』山僧秪得結舌低聲。
今日是元旦令節,且下座與諸兄弟向佛殿裏拈一瓣香祝延聖壽。
」 鄭汝交刺史誕日請上堂:「傅大士雲:『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近時有等捏怪邪人道:『虛空世界,萬象森羅,情與非情,盡從我之所生。
』然則生身父母推置何地?若還撞入母胎,披此殼漏出來,則生有所生,豈曰獨生?秪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則知天地非生,我亦非生;萬物無形,我亦無形。
又『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則知萬象非主,我亦非主,四時不凋,我亦不凋。
若道我能生天地萬物,即墮邪見;又認定我此身是父母所生,是天地所賦,則是見沉生滅,不出輪迴。
深嗟末法邪見如林,不信自心作佛,甘作闡提,局夢幻空花之身,詎解緣生無性?抱勝負是非之見,焉能離句絕非?縱心肆意謗佛謗法,若知心即是佛,則謗彼者是謗自心之佛。
心既無形,佛亦非有,心佛俱非,誰受謗者?誰為謗者?教中道:『諸罪雖重,惟謗三寶,不通懺悔。
』以謗佛是損眾生之福田、謗法是傷自己之慧命,永投業浪,枉受漂淪。
今日是鄭汝交居士懸弧令旦,登山設齋,特請山僧陞座舉揚佛法,此一篇說話,大似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然此居士正信三寶、力護法門,福田深種嘉苗、壽嶽堪齊嵩華。
秪如舊歲喚作五十七,新春喚作五十八,且道父母未生已前,春秋卻高多少?壺中日月光華發,壽越須彌過量人。
」 水口興濟寺請小參:「來從淵關來,去從淵關去;來去自奔波,困關渾如故。
不見祖師道:『萬法本閒,唯人自鬧。
』若知鬧底即是閒底,便見燈花燦爛,色不關情;若知閒底即是鬧底,便聽簫鼓駢闐,聲非礙耳!何故?有物為物,則被物物礙膺;塵本非塵,則可塵塵合道。
」舉起拂子雲:「拂子是塵,喚甚麼作道?拂子是道,喚甚麼作塵?」擲下拂子雲:「還知麼?關津雖放過,不許販私鹽。
」 開元寺請小參:「古德〈悟道偈〉雲:『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鸚鵡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慚愧!古人露手露腳,鼓粥飯氣,大似箇白拈賊。
殊不知天關未轉、地軸未旋,徒爾驚群,難極底蘊。
誾上座則不然,展開坐具包群象,抖擻袈裟裏太虛;六臂三頭誇好漢,輪王未與髻中珠。
何故?大方無軌則,應物任偏圓。
」 董巖請小參:「道人用處,如風行空。
理透徹而意自玄,機虛閒而神自王;一任神駒蹴踏,還如靈鶴翺翔。
蓋得無心於事、無事於心,自然虛而靈、寂而妙,不拘修證,寧滯有為?諸兄弟!若欲得此受用,直須繩頭緊把,自然透出重關。
且道透出關外底人是何作略?天容難覆載,器水逐方圓。
」 茶話:「古人慎重大法,發語行事如守瓶口相似,不亂瀉水。
雲居老人道:『得者不輕微,明者不賤用。
』若是逢茶說茶,逢飯說飯,滑弄唇皮,成何了辦?秪饒合得嘴,盧都也是凍殺當年立雪漢,所以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拈開三段,便有出身之路。
出身且置,秪如二祖大師雲:『我自調心,非關汝事。
』與麼道,較當時立雪光景是同是別?肝腸烹鍊過,火鑊冷如水。
」 夢生禪人請茶話:「時十四夜月,喫茶知是茶味,喫飯知是飯味,因甚麼又道:『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畢竟此味作麼生知?不見僧參趙州,州問:『曾到此間否?』僧雲:『已到。
』州雲:『喫茶去。
』又問一僧:『曾到此間否?』僧雲:『不曾到。
』州雲:『喫茶去。
』監院問雲:『和尚因甚麼到也喫茶去,不到也喫茶去?』州喚監院,院應諾,州雲:『喫茶去。
』諸禪德!若知趙州三度茶話,則茶味飯味徹底皆知;其或未然,試聽頌出:『趙州喫茶,通身是口,不論主賓,寧拘好醜?南北東西各一桮,虛空澆濕眉毛皺。
皺不皺!癭婆看月問中秋,夜寒忘卻籠雙手。
』」 恒光禪人請茶話:「教外別傳,不繇文字;四面無門,好箇入路。
敕點飛龍,倒跨猛虎,妙挾兼中,須知回互。
若不回互,譬樞不旋而必蠹
」 安海薛華錦居士請上堂,僧問:「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為甚麼卻向鰲山成道?」師雲:「雪峰未曾得恁麼消息。
」進雲:「秪如後來住菴,有僧敲門,雪峰放身出雲:『是甚麼?』僧亦雲:『是甚麼?』畢竟作麼生?」師雲:「俱是詐明頭。
」進雲:「僧舉似巖頭,巖雲:『我當時若向伊道末後句,天下人不奈雪老何!』如何是末後句?」師雲:「疑殺天下人。
」進雲:「巖頭又道:『雪峰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
要知末後句,秪這是。
』此意如何?」師雲:「年老成精。
」進雲:「今日不但親見雪峰,亦乃親見和尚去也。
」師雲:「闍黎向甚處見?」進雲:「爭奈一枝聖箭直射入九重城裏也。
」師雲:「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進雲:「佛祖機緣蒙師示,超佛越祖望指南。
」師雲:「我不似相樓打樓。
」僧禮拜,師乃舉:「達磨大師雲『外息諸緣』,風不動也;『內心無喘』,樹不搖也;『心如墻壁』,斫卻中心樹子著;『方可入道』,擲下斧頭來。
諸禪德!向此四句裏覷箇七穿八穴,自然撒得開、捏得聚、撲得破、補得起,非但曉得達磨面壁,亦乃知得壁面達磨。
諸禪德!達磨面壁則故是,且道壁面達磨是何意謂?」復笑雲:「喚甚磨作壁?」 林從元居士為父誕日請上堂:「山僧未出方丈門,有僧問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何是法供養?』山僧答雲:『匙挑不上。
』進雲:『未審供養甚麼人?』山僧荅雲:『不落施受者。
』進雲:『爭奈無厭足何?』山僧合掌道:『果然難消!』不見《寶鏡三昧》雲:『臣奉於君,子順於父。
』不順非孝、不奉非輔,人能解奉順無違,便知供養之法最妙。
所以重重無盡,廣闢普賢行門;展轉成緣,莊嚴華藏法界。
然雖如是,也須不被葛藤絆倒始得。
龐居士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圞頭,共說無生話。
』侍郎楊傑雲:『男長當婚,女大須嫁,討甚閒工夫,共說無生話?』看這兩箇俗漢,一人順水推船,不解逆風把柁;一人逆風把柁,不解順水推船。
簡點將來,佛法世法各得一橛。
山僧與麼批判,大似漁人收鷸蚌,偶然得利。
今日是林性端居士誕辰,其嗣君從元登山設齋請山僧陞座,舉揚第一義諦,可謂能知孝道、善順親心。
秪如山僧祝齡一句,為是說無生話耶?不說無生話耶?若人定當得,堪消檀信脂膏;其或未然,且聽一偈:『他家父子真奇特,似脫龐楊印子來;妙契緣生無性旨,曇花劫外帶春開。
』」 上堂,僧問:「當陽一擊乾坤碎,塵剎山河寸地無,還當得宗乘中事也無?」師雲:「腳跟下道將一句來。
」進雲:「曾向水晶宮裏過,十字街頭赤骨眠。
」師雲:「潭底毒龍還馴也未?」進雲:「幾度龍門遭點額,這回不怕潑天潮。
」師雲:「快些還我一滴水來。
」進雲:「凡聖位中留不住,迴途石馬出紗籠。
」師雲:「鳥去分煙色,風來打旋渦。
」進雲:「把斷要津不通凡聖,請師開一線道。
」師雲:「過頭拄杖好驚人。
」僧禮拜,師乃雲:「參禪不制心,業識紛飛苦;僧家不養貓,禪堂多老鼠。
忽被貓兒追到牛角裏時,且道老鼠還有性命也無?」拈起拄杖子作搖勢雲:「若人捉得渠,當下偷心死。
」連卓兩卓下座。
上堂,僧問:「久釣深潭,為何驪龍不見?」師雲:「莫在死水坐麼?」進雲:「乘風破浪意作麼生?」師雲:「擲下釣竿來。
」進雲:「猶在某甲手裏。
」師雲:「還見驪龍麼?」進雲:「抒教滄海竭,變化有神龍。
」師雲:「潑天雲霧起,誰是採珠人?」進雲:「從上諸祖是箇傳語底,未審傳甚麼人語?」師雲:「問取黃面老子。
」進雲:「穴細金針,芒長玉線,請師穿卻諸人鼻孔。
」師雲:「掩襟衣縫綻,拂塵曉風清。
」師乃雲:「說底不是禪,悟底不是道;推倒蒲萄棚,春風寒料峭。
然雖如是,今日若是端師子來,也合喫山僧拄杖。
何也?為他不解扶起,秪解放倒。
忽有箇傍不甘底出來道:『和尚你還會扶起麼?』山僧也與拄杖。
何故?為他矮子看戲,隨人上下。
」 臘八上堂:「釋迦老子沒好醜,笑指南辰當北鬥;雪山六載道何成?縛起虛空為掃帚。
眼見閻浮一切人,通身搕??通身垢;掃佛掃祖掃邪魔,掃凡掃聖掃空有;佛法腥羶盡掃除,世間萬事真芻狗。
看看!今日掃向諸人頭上了也。
某甲稽首和南三界大師,我此一眾嫩葉新條,不堪霜雪,望大師寬蕩滌之仁;開涵養之路,將此一柄掃帚留在無陰陽地上,與後來結箇遠因遠緣。
何故?春來不化松千樹,冬至應生竹萬竿。
珍重!」 解制上堂:「一念萬年,布袋頭昨日結;萬年一念,布袋口今日開。
開秪恁麼開?結秪恁麼結?開結不同時,甕中捉得鱉。
諸禪德!九十日期今已滿,閉門作活事如何?不曾捏殺獼猴子,重疊關山未易過。
末法禪期,真參罕遇,口苔舌醭,誰到未萌?縱他意樹抽枝,未見心花成片。
然雖如是,冷灰裏豈無一粒豆爆?還有不跨石門扶豎晏祖門風者麼?如無,且向蘆花深處宿,月明穿過釣魚臺。
」 元旦上堂:「新歲履端開泰運,諸人分上壽添年;法身雖是無增減,也要隨緣驗不遷。
」卓拄杖一下雲:「拄杖子!你底壽命是增耶?是減耶?你底歲月是遷耶?是不遷耶?卻被拄杖子倒喝一聲道:『和尚莫亂統好。
』山僧秪得結舌低聲。
今日是元旦令節,且下座與諸兄弟向佛殿裏拈一瓣香祝延聖壽。
」 鄭汝交刺史誕日請上堂:「傅大士雲:『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近時有等捏怪邪人道:『虛空世界,萬象森羅,情與非情,盡從我之所生。
』然則生身父母推置何地?若還撞入母胎,披此殼漏出來,則生有所生,豈曰獨生?秪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則知天地非生,我亦非生;萬物無形,我亦無形。
又『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則知萬象非主,我亦非主,四時不凋,我亦不凋。
若道我能生天地萬物,即墮邪見;又認定我此身是父母所生,是天地所賦,則是見沉生滅,不出輪迴。
深嗟末法邪見如林,不信自心作佛,甘作闡提,局夢幻空花之身,詎解緣生無性?抱勝負是非之見,焉能離句絕非?縱心肆意謗佛謗法,若知心即是佛,則謗彼者是謗自心之佛。
心既無形,佛亦非有,心佛俱非,誰受謗者?誰為謗者?教中道:『諸罪雖重,惟謗三寶,不通懺悔。
』以謗佛是損眾生之福田、謗法是傷自己之慧命,永投業浪,枉受漂淪。
今日是鄭汝交居士懸弧令旦,登山設齋,特請山僧陞座舉揚佛法,此一篇說話,大似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然此居士正信三寶、力護法門,福田深種嘉苗、壽嶽堪齊嵩華。
秪如舊歲喚作五十七,新春喚作五十八,且道父母未生已前,春秋卻高多少?壺中日月光華發,壽越須彌過量人。
」 水口興濟寺請小參:「來從淵關來,去從淵關去;來去自奔波,困關渾如故。
不見祖師道:『萬法本閒,唯人自鬧。
』若知鬧底即是閒底,便見燈花燦爛,色不關情;若知閒底即是鬧底,便聽簫鼓駢闐,聲非礙耳!何故?有物為物,則被物物礙膺;塵本非塵,則可塵塵合道。
」舉起拂子雲:「拂子是塵,喚甚麼作道?拂子是道,喚甚麼作塵?」擲下拂子雲:「還知麼?關津雖放過,不許販私鹽。
」 開元寺請小參:「古德〈悟道偈〉雲:『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鸚鵡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慚愧!古人露手露腳,鼓粥飯氣,大似箇白拈賊。
殊不知天關未轉、地軸未旋,徒爾驚群,難極底蘊。
誾上座則不然,展開坐具包群象,抖擻袈裟裏太虛;六臂三頭誇好漢,輪王未與髻中珠。
何故?大方無軌則,應物任偏圓。
」 董巖請小參:「道人用處,如風行空。
理透徹而意自玄,機虛閒而神自王;一任神駒蹴踏,還如靈鶴翺翔。
蓋得無心於事、無事於心,自然虛而靈、寂而妙,不拘修證,寧滯有為?諸兄弟!若欲得此受用,直須繩頭緊把,自然透出重關。
且道透出關外底人是何作略?天容難覆載,器水逐方圓。
」 茶話:「古人慎重大法,發語行事如守瓶口相似,不亂瀉水。
雲居老人道:『得者不輕微,明者不賤用。
』若是逢茶說茶,逢飯說飯,滑弄唇皮,成何了辦?秪饒合得嘴,盧都也是凍殺當年立雪漢,所以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拈開三段,便有出身之路。
出身且置,秪如二祖大師雲:『我自調心,非關汝事。
』與麼道,較當時立雪光景是同是別?肝腸烹鍊過,火鑊冷如水。
」 夢生禪人請茶話:「時十四夜月,喫茶知是茶味,喫飯知是飯味,因甚麼又道:『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畢竟此味作麼生知?不見僧參趙州,州問:『曾到此間否?』僧雲:『已到。
』州雲:『喫茶去。
』又問一僧:『曾到此間否?』僧雲:『不曾到。
』州雲:『喫茶去。
』監院問雲:『和尚因甚麼到也喫茶去,不到也喫茶去?』州喚監院,院應諾,州雲:『喫茶去。
』諸禪德!若知趙州三度茶話,則茶味飯味徹底皆知;其或未然,試聽頌出:『趙州喫茶,通身是口,不論主賓,寧拘好醜?南北東西各一桮,虛空澆濕眉毛皺。
皺不皺!癭婆看月問中秋,夜寒忘卻籠雙手。
』」 恒光禪人請茶話:「教外別傳,不繇文字;四面無門,好箇入路。
敕點飛龍,倒跨猛虎,妙挾兼中,須知回互。
若不回互,譬樞不旋而必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