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嘉興大藏經 天王水鑒海和尚五會錄 天王水鑒海和尚五會錄卷第三 嗣法門人原澄等編 住鄂州黃龍禅寺語錄 康熙七年五月重開黃龍寺七月初六日進寺。

     三門基曰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汝諸人因甚把手牽不入以拄杖畫一畫曰腳下從今紅線斷十方無礙任君行。

     佛殿基曰乾坤作殿還猶小日月為燈未足明争似黃龍者座殿無量劫上已圓成還識殿裡底麼喝一喝。

     方丈曰問佛答佛問祖答祖此是諸方死語安能活人玄要料揀照用主賓并及五家宗旨說得尖新亦是諸方套頭何能緻使學者機用通變海沙翁今日雖則息影斯山退居此室見義甯無勇為拊案一下曰要識活祖師意麼移取黃鶴樓來向汝道。

     上堂指法座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且道是個甚麼物看取上面注腳便升拈香曰此一瓣香山嶽高而難并水源長以莫京奉為 北阙之至尊祝南山之萬壽伏願八方奏凱歸王化萬姓讴歌樂太平此一瓣香至高明時無聲臭極廣大處見精微奉為滿朝文武本省衆官伏願金城永護龍象窟湯池常繞梵王宮乃就座白椎畢僧問黃龍古道場洞賓皈依處今日幸複開面目依舊出如何是常然不動面目師曰楚王城畔汝水東流進曰一朝舉起從前事嘉聲傳布五湖聞師曰黃鶴樓頭吹鐵笛等閑聞得也驚人僧再進語師以拄杖約退曰住住縱饒雲興百問瓶瀉千酬究竟與當人分上總無交涉若是個漢不妨回光自照心眼洞開随處垂手以興祖道瓦礫變作瓊樓玉殿茂草盡成佛面金身不唯祖庭光複亦乃宗風丕振衆中還有恁麼人共相唱和麼。

     複舉先黃龍住此山日上堂有呂岩真人出衆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龍指曰者守屍鬼岩曰争奈囊有常生不死藥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岩溥訝飛劍脅之劍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岩于言下契悟作偈曰棄卻瓢囊摵碎琴于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師曰黃龍機乃天王悟六世之孫溯流而上南嶽讓為八世之祖源遠流長所以靈丹一點起死回生呂公亦是個豪傑之士三舉不第便乃遨遊黃鶴嶽陽樓上自謂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禅及至黃龍诘之窘無以對再拜稽首方得心開黃龍囑令加護遂爾名振傳燈還會麼粟中世界須親見铛内山川莫浪猜。

     寒食上堂割股奉君介子德遺功不賞晉文昏更加猛火焚渠死千古聞聲也斷魂大衆且道介公即今在甚麼處良久曰覓則知君不可見山僧指點杏華村。

     結制上堂一棒一喝着甚死急一語一默轉求轉遠不見道靈光耿耿智體如如今古洞然聖凡靡間若以三月安居九旬禁足正如蠶蟲作繭自纏自縛拈拄杖曰不必區區撈水月誰家竈裡火無煙。

     端午上堂今朝五月五上江下江捶鑼鼓謂是龍舟尋屈原謂是投江祭角黍三闾忠言而不用懷沙作賦何其苦大招小招而不回汨羅江上清風起人生得失夢中看勞勞天問何所有不如收拾歸去來免教狼藉在千古喝一喝。

     中元上堂慎終追遠世人皆然禅和尤且不然若識得自己面目方識得父母面目識得父母面目方識得一切親姻面目所謂本來真父母曆劫不曾離豈可以黃錢白紙腥膻俎豆而為慎終追遠哉要識真父母麼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中秋上堂皎皎桂輪天際寬照我松窗肝膽寒抖擻起來行一遍腳頭腳尾不相瞞。

     上堂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此是我白雲端祖頌臨濟三頓棒底頌子叢林美傳以為照膽神珠沙翁也有一頌雖不敢并駕而驅然亦似東施之捧心一并舉似無端發問三遭打打斷驢腰心不孤不因柳毅傳書信何能得到洞庭湖。

     重陽上堂九日登高俗氣不除龍山落帽潦倒風颠争如者裡眼眼相觀坐對空庭何故明年此會知誰健好把茱萸子細看。

     上堂有時頭戴寶冠身穿纓絡十人見之十人驚怖有時腳穿草鞋身服獘垢千人見之千人歡喜情知衆生要小法不識法王有大乘擊禅床曰人人。

     建法堂上堂祖庭秋冷無人問法道颠危孰可扶高閣高樓成現用法堂法鼓是誰圖男兒浩氣自埋沒先哲恩光亦太孤遺業若還無志複噇茶噇飯滿江湖不是黃龍多饒舌為言爾輩莫心粗法堂今日高豎起任從東壁挂胡蘆。

     到栖賢上堂僧問向上一機請師指示師曰柳舒青眼南堤翠梅破銀腮北塢香進曰春至百花香滿地師王座上語無私師曰汝因甚不會進曰今日始從親薦得乾坤無法可追尋師曰四野黃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