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一十九 龍二

關燈
一甲之間,但是我敢于以不屈服的決心,勝過你不道德的霸氣。

    希望你三思。

    ”錢塘龍王于是尴尬地說:“我從小生長在宮中,沒聽過正論,剛才說話狂妄,搪突了高明,退回來自我審視,可謂罪大惡極,希望你不要因為這一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而疏遠就行了。

    ”那天晚上又歡宴,音樂如舊,柳毅和錢塘龍王成了知心朋友。

    第二日,柳毅告辭要回家,洞庭龍王的夫人在潛景殿宴請柳毅,男女仆妾等全都不在場,夫人哭着對柳毅說:“我的親生骨肉受您的深恩,遺憾的是還沒有很好報答,就到了告别的時候。

    ”于是讓前泾陽女當席向柳毅下拜緻謝。

    夫人又說:“現在一别,難道還有再相遇的日子嗎?”柳毅雖然當時沒有應允錢塘王的提親之請,但是現在,他很有歎恨的表情。

    宴罷相别,滿宮人都很凄然。

    贈送的珍寶,盡難述說。

    柳毅于是循着來路走回岸來,有十幾個人擔着東西跟在他身後。

    到家之後,那十幾個人才離去。

    柳毅就到廣陵珠寶店去,出賣他帶回來的寶貝,賣了還不到百分之一,錢數已足夠一兆。

    所以淮西的富戶都以為不如他。

    他就娶了一個張氏女為妻。

    又娶了韓氏。

    幾個月後,韓氏又死了。

    他搬家到了金陵,常因為沒有妻室而感慨,有的人就為他另謀配偶。

    有一個媒人告訴他說,有一個盧氏女,是範陽人。

    她父親叫範浩,曾經是清流縣令,晚年喜歡道教,獨自各地周遊,如今也不知在什麼地方。

    她母親姓鄭。

    前年她嫁到清河的張家,不幸姓張的丈夫早死。

    母親可憐她年紀還小,愛惜她賢慧漂亮就想再選好郎君配她,不知柳毅有沒有意。

    柳毅就選擇了好日子舉行婚禮。

    男女兩家都是豪門富戶,典禮所用之物,盡量地豐盛,金陵的各界人士,沒有不敬仰的。

    一個多月之後,柳毅晚上進屋,見自己的妻子很像龍女,而且比龍女還豐腴美豔。

    于是就和她談起他與龍女的事。

    妻對他說:“人世間哪能有這樣的道理呢?”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妻子為他生下一子,他就更看重妻子了。

    孩子滿月,就給孩子修飾打扮換上衣服,召集親友相會。

    這期間,妻子對柳毅說:“你不記得我的過去了。

    ”柳毅說:“過去我為洞庭龍王的女兒傳書,至今還記憶猶新。

    ”妻子說:“我就是洞庭龍王的女兒啊!泾川的冤枉,你使我得到昭雪。

    我蒙受你的恩情,決心求報。

    等到我的叔父錢塘龍王提親你不應允,就離開了。

    天各一方,不能相問。

    父母要把我嫁給濯錦龍王的小兒子,但是我的決心難以改變。

    父母之命也難違。

    被你拒絕之後,分處兩地沒有相見之期,而當初的冤情,雖然能告之于父母,卻不能滿足報恩的願望,就又想跑來向你表白。

    正趕上你幾次娶親,先娶張氏,又娶韓氏,等到張韓二人相繼早亡,你搬家到這裡,所以我的父母就成全了我報答你的心願。

    今天能夠侍奉你,一定要白頭到老,死而無恨。

    ”于是就嗚咽啼泣,淚如雨下,對柳毅說:“才成親的時候我沒說實情,是因為知道你沒有重色之心。

    至今天才說,是因為知道你有感動于我的意思。

    婦人微薄,不值得你立下永遠對我好的決心,所以就借着你的愛子,來托付我的一生。

    不知你意下如何,心裡又愁又怕,不能自解。

    你把我的書信接到手的時候,笑着對我說:‘日後回到洞庭,一定不要避而不見我。

    ’實在不知道那個時候,你難道就有意于今天的事了嗎?後來叔父向你提親,你堅決不應,你是确實不願意嗎?還是因為生氣呢?你說說好嗎?”柳毅說:“這好像是命裡注定的。

    我當初在泾陽之野見到你時,見你受冤抑郁而憔悴,确實有不平之心,心裡想的隻是幫你昭雪冤恨,沒想别的。

    對你說‘一定不要避而不見’的話,是偶然說出來的,哪有什麼想法?等到錢塘逼迫我的時候,隻是因為沒有那樣的道理,才把我激怒的。

    當初我就是以正義的行為為決心,哪有用幫了人家逼人家作妻的道理呢?這是一個不可。

    我平素善于以恪守真誠為志尚,難道能委屈了自己又心安理得嗎?這是第二個不可。

    當時紛紛互相敬酒,我因為直率地抒發胸臆,隻圖痛快,來不及避害。

    但是要分别的時候,見到你有依戀的表情,我心裡就特别後悔。

    但是終于因為人事的限制,不能報謝。

    唉,今天你是盧氏,又住在人間,那麼我當初的想法不用疑惑了。

    從此以後,咱們永遠相親相愛,心裡沒有絲毫的顧慮了。

    ”妻子被深深感動,嬌泣良久不已。

    過了片刻,妻子對柳毅說:“不要因為我不是人類,就以為我沒有情意,我本來就知道應該報答。

    龍的壽命是一萬歲,現在我和你一樣了。

    水陸兩地沒有不能去的地方,你不要以為荒唐。

    ”柳毅贊歎說:“我不知道什麼是皇帝的客人,卻又能吃到神仙的酒宴!”于是夫妻共同到洞庭探親,到了之後,賓主的盛禮難以紀得周詳。

    後來他家住在南海,将近四十年,他家的屋宇、車馬、珍寶、物玩,即使是侯伯之家,也無法相比。

    柳毅的族人全都沾光受惠。

    一年年過去,卻不見柳毅衰老。

    南海的人們,沒有不驚異的。

    到了開元年中,皇上有意于神仙之事,到處求索道術,柳毅不得安甯,就和全家一起歸居洞庭。

    一共十幾年沒人知道他的蹤迹。

    到了開元年末,柳毅的表弟薛嘏是京畿令,貶官東南路過洞庭,大白天裡向水上一望,但見青山從水中升起。

    船上人都望着說道:“這本來沒有山,恐怕是水怪吧?”指顧之間,山和船接近了,就一條彩船從那山中駛來,迎着薛嘏就發問。

    其中有一個人喊他說:“柳公等着你呢!”薛嘏恍然記起柳毅,就急忙跑到山下,抓着衣襟急急忙忙上了山,見上面有一所宮阙和人間一樣,柳毅站在宮室之中,前邊排列着樂隊,後邊羅列着珠翠,古玩珍寶之多,比人間多出許多倍。

    柳毅的談論更加玄奧,容顔更加年少。

    一開始在牆下迎接薛嘏。

    他拉着薛嘏的手說:“咱倆才分别不長時間,而你的毛發都黃了!”薛嘏笑着說:“你是神仙,我是枯骨,這是命啊!”柳毅于是就拿出五十丸藥來送給薛嘏,說:“此藥一丸,可增壽一歲。

    歲數滿了你再來,不要久居人世,自己苦自己。

    ”歡宴之後,薛嘏就辭行。

    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蹤迹。

    薛嘏常把這事告訴别人。

    大概四十年以後,薛嘏也不知去向。

    隴西李朝威叙述這事并歎道:“五蟲一定以靈者為長,有别于這裡見到的。

    人是裸蟲,而去相信鱗蟲。

    洞庭龍王胸懷博大率直,錢塘龍王迅疾磊落,應該有所繼承。

    對薛嘏隻詠歎而未作詳細記載,隻有他可鄰近仙境。

    我認為有意義,就寫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