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八 草木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名麗草,亦呼為女草。
江湖中呼為娃草。
美女曰娃,故以為名。
(出《酉陽雜俎》) 葳蕤草,一名叫做“麗草”,也叫它“女草”。
江湖中人叫它“娃草”。
娃就是美女,所以又用“娃草”來稱呼。
媚草 鶴子草,蔓生也。
其花曲塵色,淺紫蒂。
葉如柳而短。
當夏開花,(又呼為“綠花綠葉”),南人雲是媚草。
采之曝幹,以代面靥。
形如飛鶴,翅尾觜足,無所不具。
此草蔓至春生雙蟲,隻食其葉。
越女收于妝奁中,養之如(“如”原作“知”,據明抄本改)蠶。
摘其草飼之。
蟲老不食,而蛻為蝶,赤黃色。
婦女收而帶之,謂之媚蝶。
(出《嶺表錄異》) 鶴子草,是一種蔓生植物。
它的花呈曲塵色,蒂呈淺紫色,葉像柳葉而比柳葉短。
正當夏天開花。
南方人說它是“媚草”。
把它采回來曬幹,可以做成女人面部的化妝品。
它的形狀象飛鶴,翅、尾、嘴、腳,沒有不具備的。
這種草的蔓到了春天生雙蟲,隻吃它的葉。
越地女子把這蟲捉回去放到妝奁中,像養蠶那樣養着,摘媚草葉喂它。
蟲老之後蛻化成蝴蝶,赤黃色。
婦女把這蝶帶在身上,叫它“媚蝶”。
醉草 《屍子》:赤縣洲為昆侖之墟。
其東則鹵水島。
山左右,玉紅之草生焉。
食其一實,醉卧三百歲。
(出《文樞鏡要》) 《屍子》裡有這樣的記述:赤縣洲,是依傍于昆侖的大土丘。
它的東面就是鹵水島。
山左右,生長着玉紅色的草。
吃這種草的一粒果實,就會醉卧三百年。
舞草 舞草出雅州。
獨莖三葉。
葉如決明。
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半。
相對。
人或近之則欹;抵掌讴曲,則搖動如舞矣。
(出《酉陽雜俎》) 舞草出在雅州。
它一根莖三片葉。
葉的形狀像決明。
一片葉長在莖端,兩片葉相對長在莖半腰。
人走近它它就傾斜。
人如果在它跟前擊掌唱曲兒,它就像跳舞那樣搖動起來了。
相思草 秦趙間有相思草。
狀若石竹,而節節相續。
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孀草,又呼為寡婦莎。
蓋相思之流也。
(出《述異記》) 秦地趙地一帶有“相思草”。
這種草樣子像石竹,一節一節地連續而生。
一名叫“斷腸草”,又名叫“愁婦草”,也叫“孀草”,還有人叫它“寡婦莎”。
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思”的意思。
無情草 左行草。
使人無情。
範陽長貢。
(出《酉陽雜俎》) 左行草,能使人無情。
範陽經常進貢。
忘憂草 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憂草。
吳中書生謂之療愁。
嵇康《養生論》雲:“萱草忘憂”。
(出《述異記》) 萱草,一個名叫“紫萱”,又一個名叫“忘憂草”。
吳地的書生們叫它“療愁”。
嵇康《養生論》說:“萱草忘憂”。
睡草 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
一名醉草,亦呼懶婦箴。
出《南海地記》。
(出《述異記》) 桂林有一種草叫“睡草”,見了就讓人睡覺。
一名“醉草”,也叫做“懶婦箴”。
此說見于《南海地記》。
千步香草 南海出百步香,風(“風”原作“楓”,據明抄本改)聞于千步也。
今海隅有千步香,是其種也。
葉似杜若,而紅碧間雜。
《貢籍》雲:“日南郡貢千步香。
”(出《述異記》) 南海出産百步香,百步之外可以嗅到它的香味。
現在海邊有千步香,是南海百步香的種繁育的。
葉似杜若,紅碧間雜。
《貢籍》說:“日南郡進貢千步香。
” 麝草 龜甲香即桂香。
善者紫術香。
一名金杜香,一名麝草香。
出蒼梧桂林二郡界。
今吳中有麝草,似紅而甚芳香。
(出《述異記》) 龜甲香就是“桂香”。
上品是紫術香。
一名叫“金杜香”,一名叫“麝草香”。
出自蒼梧、桂林二郡地界。
現在吳地有一種草叫“麝草”,顔色紅而特别芳香。
治盅草 新州郡境有藥,土人呼為吉财。
解諸毒及盅,神用無比。
昔有人嘗至雷州,途中遇毒,面貌頗異,自謂即斃。
以吉财數寸飲之,一吐而愈。
俗雲,昔人有遇毒,其奴吉财得是藥,因以奴名名之。
實草根也,類芍藥。
遇毒者,夜中潛取二三寸,或剉或磨,少加甘草,诘旦煎飲之,得吐即愈。
俗傳将服是藥,不欲顯言,故雲潛取。
而不詳其故。
或雲,昔有裡媪病盅,其子為小胥,邑宰命以吉财飲之,暮乃具藥。
及旦,其母謂曰:“吾夢人告我,若飲是且死,亟去之。
”即仆于地。
其子又告縣尹,縣尹固令飲之,果愈。
豈中盅者亦有神,若二豎哉!(出《投荒雜錄》)
江湖中呼為娃草。
美女曰娃,故以為名。
(出《酉陽雜俎》) 葳蕤草,一名叫做“麗草”,也叫它“女草”。
江湖中人叫它“娃草”。
娃就是美女,所以又用“娃草”來稱呼。
媚草 鶴子草,蔓生也。
其花曲塵色,淺紫蒂。
葉如柳而短。
當夏開花,(又呼為“綠花綠葉”),南人雲是媚草。
采之曝幹,以代面靥。
形如飛鶴,翅尾觜足,無所不具。
此草蔓至春生雙蟲,隻食其葉。
越女收于妝奁中,養之如(“如”原作“知”,據明抄本改)蠶。
摘其草飼之。
蟲老不食,而蛻為蝶,赤黃色。
婦女收而帶之,謂之媚蝶。
(出《嶺表錄異》) 鶴子草,是一種蔓生植物。
它的花呈曲塵色,蒂呈淺紫色,葉像柳葉而比柳葉短。
正當夏天開花。
南方人說它是“媚草”。
把它采回來曬幹,可以做成女人面部的化妝品。
它的形狀象飛鶴,翅、尾、嘴、腳,沒有不具備的。
這種草的蔓到了春天生雙蟲,隻吃它的葉。
越地女子把這蟲捉回去放到妝奁中,像養蠶那樣養着,摘媚草葉喂它。
蟲老之後蛻化成蝴蝶,赤黃色。
婦女把這蝶帶在身上,叫它“媚蝶”。
醉草 《
其東則鹵水島。
山左右,玉紅之草生焉。
食其一實,醉卧三百歲。
(出《文樞鏡要》) 《屍子》裡有這樣的記述:赤縣洲,是依傍于昆侖的大土丘。
它的東面就是鹵水島。
山左右,生長着玉紅色的草。
吃這種草的一粒果實,就會醉卧三百年。
舞草 舞草出雅州。
獨莖三葉。
葉如決明。
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半。
相對。
人或近之則欹;抵掌讴曲,則搖動如舞矣。
(出《酉陽雜俎》) 舞草出在雅州。
它一根莖三片葉。
葉的形狀像決明。
一片葉長在莖端,兩片葉相對長在莖半腰。
人走近它它就傾斜。
人如果在它跟前擊掌唱曲兒,它就像跳舞那樣搖動起來了。
相思草 秦趙間有相思草。
狀若石竹,而節節相續。
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孀草,又呼為寡婦莎。
蓋相思之流也。
(出《述異記》) 秦地趙地一帶有“相思草”。
這種草樣子像石竹,一節一節地連續而生。
一名叫“斷腸草”,又名叫“愁婦草”,也叫“孀草”,還有人叫它“寡婦莎”。
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思”的意思。
無情草 左行草。
使人無情。
範陽長貢。
(出《酉陽雜俎》) 左行草,能使人無情。
範陽經常進貢。
忘憂草 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憂草。
吳中書生謂之療愁。
嵇康《養生論》雲:“萱草忘憂”。
(出《述異記》) 萱草,一個名叫“紫萱”,又一個名叫“忘憂草”。
吳地的書生們叫它“療愁”。
嵇康《養生論》說:“萱草忘憂”。
睡草 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
一名醉草,亦呼懶婦箴。
出《南海地記》。
(出《述異記》) 桂林有一種草叫“睡草”,見了就讓人睡覺。
一名“醉草”,也叫做“懶婦箴”。
此說見于《南海地記》。
千步香草 南海出百步香,風(“風”原作“楓”,據明抄本改)聞于千步也。
今海隅有千步香,是其種也。
葉似杜若,而紅碧間雜。
《貢籍》雲:“日南郡貢千步香。
”(出《述異記》) 南海出産百步香,百步之外可以嗅到它的香味。
現在海邊有千步香,是南海百步香的種繁育的。
葉似杜若,紅碧間雜。
《貢籍》說:“日南郡進貢千步香。
” 麝草 龜甲香即桂香。
善者紫術香。
一名金杜香,一名麝草香。
出蒼梧桂林二郡界。
今吳中有麝草,似紅而甚芳香。
(出《述異記》) 龜甲香就是“桂香”。
上品是紫術香。
一名叫“金杜香”,一名叫“麝草香”。
出自蒼梧、桂林二郡地界。
現在吳地有一種草叫“麝草”,顔色紅而特别芳香。
治盅草 新州郡境有藥,土人呼為吉财。
解諸毒及盅,神用無比。
昔有人嘗至雷州,途中遇毒,面貌頗異,自謂即斃。
以吉财數寸飲之,一吐而愈。
俗雲,昔人有遇毒,其奴吉财得是藥,因以奴名名之。
實草根也,類芍藥。
遇毒者,夜中潛取二三寸,或剉或磨,少加甘草,诘旦煎飲之,得吐即愈。
俗傳将服是藥,不欲顯言,故雲潛取。
而不詳其故。
或雲,昔有裡媪病盅,其子為小胥,邑宰命以吉财飲之,暮乃具藥。
及旦,其母謂曰:“吾夢人告我,若飲是且死,亟去之。
”即仆于地。
其子又告縣尹,縣尹固令飲之,果愈。
豈中盅者亦有神,若二豎哉!(出《投荒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