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千載以來真風肅秩顧衆曰還端的也未皓月知心少春酺拙宦多。
舉藥山久不升座。
拈曰藥山操其要治其本欲有以振刷古今若利斧析薪自謂必克也逮院主疑而紛纭其議不唯薪不能破而斧将缺矣。
舉藥山因僧問學人有疑請師決疑山曰待晚間為汝決至晚參山曰今日要決疑底僧何在僧便出山下座把住曰大衆者僧有疑便與一推卻歸方丈。
拈曰無功而賞無罪而罰使後人不能無議然則者僧不戴藥山之恩者是為棄民。
舉靈隐文泰禅師上堂塵劫來事隻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觌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卓拄杖隻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拈曰靈隐老祖如是舉揚隻可謾他無眼漢子設遇有伎倆者出曰請和尚試拈出看管取一場敗阙雖然卷帷對月搔霜鬓仙子不來空倚樓。
舉寶應遇禅師因僧問如何是西來的的大意師曰風送泉聲來枕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拈曰龍樓上酣歌馬廄中頒诏蓋是寶應慣常底政令但可惜者僧挂在聲色網裡積劫無翻身日子。
舉天皇道悟禅師問石頭曰離卻定慧以何法示人頭曰我者裡無奴婢離個甚麼悟曰如何明得頭曰汝還撮得虛空麼悟曰與麼則不從今日去也頭曰未審汝早晚從那邊來悟曰某甲不是那邊人頭曰早知汝來處悟曰和尚何以贓誣于人頭曰汝身現在悟曰雖然如何示于後人頭曰汝道阿誰是後人悟從此有省。
拈曰不有飛筆之能焉起斯文之墜石頭天皇蓦地相逢和樂品題千載一遇豈非筆端神妙而斯文有在耶子細看來天皇有個落節處為成一席歡竊受終身累。
舉國師三喚侍者三應國師曰将謂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
拈曰上視下以愛下事上以敬有喚有應無黨無偏且那裡是辜負處為愛白蘋風摵碎碧波月。
舉韶山因僧問是非不到處還有句也無山曰有僧曰是甚麼句山曰一片孤雲不露醜。
拈曰宮中密旨孰敢宣傳阃外政機自精經緯蓋謂韶山得之于心應之于手綽然有餘裕也還知得麼百歲翁兒頭似雪三更深話月明前。
舉洞山垂語曰體得佛向上人方有語話分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法眼曰方便呼為佛。
拈曰荷負重擔據位為人語不知貴賤禮不别尊卑者多于稻麻竹葦要得那畔優遊者邊闊步寶鏡臨台妍醜立辨靈鋒在握殺活自由其二尊宿非苟然也争柰知恩者少。
舉睦州問僧近離甚麼處僧便喝州曰老僧被你一喝僧又喝州曰三喝四喝後作麼生僧無語州便打曰者掠虛漢。
拈曰睦州豐采猶大将用兵有折沖萬裡之勇被個掌鞭底指虛道實惜乎不以軍法正之。
舉香嚴淳拙文才禅師一日讀永嘉證道歌豁然契悟遂入還源之室。
拈曰從此摸得鼻孔未免喚鐘作甕何謂拘禮宦遊多寂寞棄官還家亦不惡。
舉石梯問侍者什麼處去者曰上堂齋去梯曰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之外别道什麼梯曰我隻問汝本分事者曰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梯曰不謬為吾侍者。
拈曰石梯散懷疏惡侍者頑性悍堅當時翻轉面皮不緻陷身清議雖然若是本分事更參三十年。
舉雲岩晟禅師謂衆曰有個人家兒子問着無有道不得底洞山乃問他屋裡有多少典籍師曰一字也無山曰争得與麼多知師曰日夜不曾眠山曰問一段事還得麼師曰道得卻不道。
拈曰心相體信入出無難雲岩固是大人作略若要高名導世清白傳家須是洞山始得。
舉龍潭崇信禅師家為餅鋪日以十餅饋天皇皇每受畢留一餅返之曰吾惠汝以蔭子孫師一日自念曰餅是我持來何以返惠于我别有旨乎于是請問皇曰是汝持來複汝何咎師聞之稍悟厥旨因投出家。
拈曰人奢示之以儉人儉示之以禮天皇節用愛人之心非不博大也然為一個餅子累及龍潭破家蕩産亦有不仁者焉。
舉松庭子嚴禅師參息庵有省呈所得于才和尚才曰蠱毒之家水莫嘗師曰也須吞得吐得始是好肚皮才曰蒼天中更添冤苦在師曰某甲禮謝和尚才曰未在複以種種差别反覆征诘大豁疑礙。
拈曰萬庵老人雖是吞得入吐得出其柰毒氣深入骨髓了也後邊又沾一滴便見毒發悶亂宛轉于地緻累後人不少。
舉僧問曹山子歸就父為甚父全不顧山曰理合如斯僧曰父子之恩何在山曰始成父子之恩僧曰如何是父子之恩山曰刀斧斫不開。
拈曰黃閣浮煙鞭聲至止丹宸浸月天語難聞金鎖掣開始得君臣同契靈樞密運方能父子一心到者裡靈利衲僧作何去就功大多憂應退讓身輕有道可歸耕。
舉龍潭因德山問久向龍潭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曰子親到龍潭德山遂作禮而退。
拈曰周金剛有一拳拳倒黃鶴樓底氣概何故一個笤帚柄向在面前一飏便乃屈膝歸降疑殺天下人。
舉韓愈文公白大颠曰弟子軍州事煩省要處乞師一句颠良久文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颠曰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公乃禮謝三平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拈曰大颠懼危而修政三平好勇而弄兵韓公非理冒榮是為欺上且雲門憑何如此判斷良久敲禅床曰并是實據。
舉凝然了改禅師上堂曰莫向言中取則直須句外明宗若能如是會徹古徹今自由自在還知麼。
拈曰善操舟者驚濤萬狀駭浪千奇蕩漾悠然不觸兩岸匪住中流
舉藥山久不升座。
拈曰藥山操其要治其本欲有以振刷古今若利斧析薪自謂必克也逮院主疑而紛纭其議不唯薪不能破而斧将缺矣。
舉藥山因僧問學人有疑請師決疑山曰待晚間為汝決至晚參山曰今日要決疑底僧何在僧便出山下座把住曰大衆者僧有疑便與一推卻歸方丈。
拈曰無功而賞無罪而罰使後人不能無議然則者僧不戴藥山之恩者是為棄民。
舉靈隐文泰禅師上堂塵劫來事隻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觌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卓拄杖隻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拈曰靈隐老祖如是舉揚隻可謾他無眼漢子設遇有伎倆者出曰請和尚試拈出看管取一場敗阙雖然卷帷對月搔霜鬓仙子不來空倚樓。
舉寶應遇禅師因僧問如何是西來的的大意師曰風送泉聲來枕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拈曰龍樓上酣歌馬廄中頒诏蓋是寶應慣常底政令但可惜者僧挂在聲色網裡積劫無翻身日子。
舉天皇道悟禅師問石頭曰離卻定慧以何法示人頭曰我者裡無奴婢離個甚麼悟曰如何明得頭曰汝還撮得虛空麼悟曰與麼則不從今日去也頭曰未審汝早晚從那邊來悟曰某甲不是那邊人頭曰早知汝來處悟曰和尚何以贓誣于人頭曰汝身現在悟曰雖然如何示于後人頭曰汝道阿誰是後人悟從此有省。
拈曰不有飛筆之能焉起斯文之墜石頭天皇蓦地相逢和樂品題千載一遇豈非筆端神妙而斯文有在耶子細看來天皇有個落節處為成一席歡竊受終身累。
舉國師三喚侍者三應國師曰将謂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
拈曰上視下以愛下事上以敬有喚有應無黨無偏且那裡是辜負處為愛白蘋風摵碎碧波月。
舉韶山因僧問是非不到處還有句也無山曰有僧曰是甚麼句山曰一片孤雲不露醜。
拈曰宮中密旨孰敢宣傳阃外政機自精經緯蓋謂韶山得之于心應之于手綽然有餘裕也還知得麼百歲翁兒頭似雪三更深話月明前。
舉洞山垂語曰體得佛向上人方有語話分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法眼曰方便呼為佛。
拈曰荷負重擔據位為人語不知貴賤禮不别尊卑者多于稻麻竹葦要得那畔優遊者邊闊步寶鏡臨台妍醜立辨靈鋒在握殺活自由其二尊宿非苟然也争柰知恩者少。
舉睦州問僧近離甚麼處僧便喝州曰老僧被你一喝僧又喝州曰三喝四喝後作麼生僧無語州便打曰者掠虛漢。
拈曰睦州豐采猶大将用兵有折沖萬裡之勇被個掌鞭底指虛道實惜乎不以軍法正之。
舉香嚴淳拙文才禅師一日讀永嘉證道歌豁然契悟遂入還源之室。
拈曰從此摸得鼻孔未免喚鐘作甕何謂拘禮宦遊多寂寞棄官還家亦不惡。
舉石梯問侍者什麼處去者曰上堂齋去梯曰我豈不知汝上堂齋去者曰除此之外别道什麼梯曰我隻問汝本分事者曰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齋去梯曰不謬為吾侍者。
拈曰石梯散懷疏惡侍者頑性悍堅當時翻轉面皮不緻陷身清議雖然若是本分事更參三十年。
舉雲岩晟禅師謂衆曰有個人家兒子問着無有道不得底洞山乃問他屋裡有多少典籍師曰一字也無山曰争得與麼多知師曰日夜不曾眠山曰問一段事還得麼師曰道得卻不道。
拈曰心相體信入出無難雲岩固是大人作略若要高名導世清白傳家須是洞山始得。
舉龍潭崇信禅師家為餅鋪日以十餅饋天皇皇每受畢留一餅返之曰吾惠汝以蔭子孫師一日自念曰餅是我持來何以返惠于我别有旨乎于是請問皇曰是汝持來複汝何咎師聞之稍悟厥旨因投出家。
拈曰人奢示之以儉人儉示之以禮天皇節用愛人之心非不博大也然為一個餅子累及龍潭破家蕩産亦有不仁者焉。
舉松庭子嚴禅師參息庵有省呈所得于才和尚才曰蠱毒之家水莫嘗師曰也須吞得吐得始是好肚皮才曰蒼天中更添冤苦在師曰某甲禮謝和尚才曰未在複以種種差别反覆征诘大豁疑礙。
拈曰萬庵老人雖是吞得入吐得出其柰毒氣深入骨髓了也後邊又沾一滴便見毒發悶亂宛轉于地緻累後人不少。
舉僧問曹山子歸就父為甚父全不顧山曰理合如斯僧曰父子之恩何在山曰始成父子之恩僧曰如何是父子之恩山曰刀斧斫不開。
拈曰黃閣浮煙鞭聲至止丹宸浸月天語難聞金鎖掣開始得君臣同契靈樞密運方能父子一心到者裡靈利衲僧作何去就功大多憂應退讓身輕有道可歸耕。
舉龍潭因德山問久向龍潭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曰子親到龍潭德山遂作禮而退。
拈曰周金剛有一拳拳倒黃鶴樓底氣概何故一個笤帚柄向在面前一飏便乃屈膝歸降疑殺天下人。
舉韓愈文公白大颠曰弟子軍州事煩省要處乞師一句颠良久文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颠曰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公乃禮謝三平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于侍者邊得個入處。
拈曰大颠懼危而修政三平好勇而弄兵韓公非理冒榮是為欺上且雲門憑何如此判斷良久敲禅床曰并是實據。
舉凝然了改禅師上堂曰莫向言中取則直須句外明宗若能如是會徹古徹今自由自在還知麼。
拈曰善操舟者驚濤萬狀駭浪千奇蕩漾悠然不觸兩岸匪住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