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群生穆穆世主降誕骈萃千祥衲子傾誠流通一句仰看杲日恒垂照常見黃河徹底清。

     果園吼山諸道侶請上堂手攜七尺杖子腰懸無底缽盂趨入百法門中要理多般事業東也譊譊西也啧啧頭上青灰轉拭轉多口邊白醭忽起忽滅谛審沉思深知摩兜堅三緘其喙省卻無窮氣力其奈有于法無厭足者慣能踢破虛空亦解煉石可補盡謂獅子出窟應有震山之吼嘉果出園必聞異樣之馨遍于震旦國中打個合同轉到雲門一時同聲說道上妙無垢智無邊分别辨宣揚深美言第一義相應範上座聽之不覺大笑曰若論第一義不動舌根可以言滿天下費許多周遮作什麼遂卓拄杖曰他時後日不得辜負者個。

     元宵自慧五十請上堂十五日前放過一邊十五日後且莫論量正當十五日杷柄在雲門手裡明眼漢構得來不但履五十之途而知四十九之非亦能險處布筏冷竈添柴穿心碗子顯現神通無底籃兒騰身起舞引得然燈佛忍俊不禁特出衆前高聲唱曰春風拂柳條莺語初調山路非遙隔岸行人把手招兩兩三三度版橋鹹來寺裡慶元宵茶一瓯飯一瓢遂合掌曰難消。

     請上堂踏開萬裡雲頭曆盡千家門戶忽朝戰馬收缰便乃幹戈永息五蘊浮雲不吹而散三途熾焰不撲而滅死生去來無非遊戲迷悟真妄悉是假名所以得此事底猶如妙翅搏風猛虎戴角吃飽飯了東聒西喿敢開大口道師姑元是女人做其或茫然難把遊絲系白日莫教冉冉過青春。

     上堂秋風遍野蟋蟀在庭青山疊疊白石粼粼境上有無盡之心心上有無盡之境無一法可同無一法可異若與麼去都是肯信忽然道個不是境不是心便人人不知罔措喝一喝曰口吃飯鼻出氣阿誰不會。

     上堂舉僧問雲門死向甚麼處去雲門對曰在甚麼處師曰韶陽老漢望尊寰宇氣挺神州具定古今之眼有定古今之辨被人問個去處總屬茫然或有問顯聖死向甚麼處去隻對他道門前流水潺湲綠屋後春山疊亂青。

     上堂有一人春遊萬國秋泛五湖問他途路生涯煙波浩渺一總不會有一人靜對青山獨坐愛閑白晝高眠咨決人物性情世界廣狹悉能了知且道此二人還是舒卷不同耶為複迷悟有殊耶具眼底出來定奪看拈拄杖曰貴不可求從吾所好大聖之操也卓一下。

     上堂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屋裡黑漫漫眼前烏漆漆靈利底踏着總是自家活路癡呆漢動步須防平地吃跌與諸仁注破了也道将一句來良久卓拄杖曰歸堂吃茶。

     應凡禅德送師粹瞻入塔請上堂豎拂子曰癡意逃空怖頭狂走隻為迷了者個擊拂子曰出生諸緣不借其力建立萬法不宰其功秪為悟了者個若謂迷悟不存塵垢銷落猶在半途未為究竟山僧要個迷不礙悟悟不礙迷到處恰好随緣鋪設水投于海鹹同一味薪入于火燒同一焰方是到家人名為真實住顧左右曰有麼有麼春行不得看花伴獨唱仙謠歸去休擲拂子。

     上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釋迦老子隻循其名而未純于實也雲門也有些技術試為一用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三餐飽腹一枕高眠三月采茶四月栽田懶堕退後勤謹争先東邊底冷笑謂臨濟原是小厮兒西邊底闊論薄德山不值半分錢拈柱杖曰隻者個也不徒然小橋閱遍晚山霁敲得新詩譜舊弦。

     望日上堂天上月圓人間半月從古到今同口一舌山僧今日要與和盤翻轉以拂子打圓相曰向者裡清楚得去說甚麼一月半月萬象森羅一法所印塵塵獨朗刹刹分輝無孔笛一音吹出萬籁消聲太平歌一人高唱多人應和雲門有個舊時曲本也要效颦一上拈拄杖曰蟠桃動是千秋優昙花豈常有阆苑先生知否知否卓一下。

     到栖真為宗蓮大師入塔請上堂夏日初長薰風乍扇蒼筠迳杳皓月馳光白鹿峰高清風飛價牛背牧兒啞啞言言暢諸佛本元梁間燕子喃喃句句标祖師心印豎拂子曰總向者裡剖斷得明或律己謂精進幢或利人名解脫道潛行密用換鬥移星事存函蓋理拄箭鋒确有可觀者焉若是畏難怕險避議持疑那邊去底有眼不肯視著者邊來底有足未曾踏着遂将此事沉埋荒草堆頭狼藉綠陰地上雲門到此不妨指其實證其真要使現前諸人出來承紹管業孝者傾心于順奉者竭力于輔方見克家有子可謂知恩報恩擊一下曰三十年後此話大行。

     上堂有禅可參是妄有道可悟是诳說禅說道底也與他一頓拄杖要參要悟底也與他一頓拄杖雲門恁麼道還有過也無良久曰輕恕輕恕便下座。

     上堂半月晚參為循舊例二時普請蓋是常規若論正經佛法絲毫不曾提起近喜久晴得雨栽田已畢内外安和山僧閑暇與大衆傾倒去也新芽蠶豆家制幹糕聽鼓鳴一齊赴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