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其或廉纖不斷。

    未免重布葛藤。

    山僧自落發之後。

    就挂腰包二十餘年。

    跨百城煙水。

    曆萬疊雲山。

    危亡不顧逆順無論。

    祇望向糞埽堆頭尋顆明珠。

    營個小歇場。

    上可以報佛祖鴻恩。

    下可以酬師友厚德。

    拍禅床一下。

    及乎究到此。

    座上誰知席帽下。

    元是昔時人。

    眉毛不增一莖。

    鼻孔不減一竅。

    一身貧徹骨。

    兩手但擎空。

    且如今日。

    既蒙諸師高德。

    遠來惠顧。

    畢竟将何遮掩。

    聽一偈曰。

    水源木本最鐘情。

    細雨扁舟到秀城。

    不用援毫文彩露。

    清茶一盞話深更。

     上堂。

    明暗交參。

    正偏回互。

    異類中行。

    不堕諸數。

    蝦蟆跳入梵王宮。

    白蟻鑽空生鐵樹。

    有般底盡向空劫已前商量。

    卻與自己不曾動着一步。

    為甚如此。

    唱罷金雞天未曉。

    斜飛玉鹭過橫塘。

     請同門兩序上堂。

    一繡之裳未為美觀。

    孤弦之瑟惡可聳聽。

    須得同氣相求。

    同聲相應。

    屈尊就卑。

    鼓揚法化。

    親疏一緻。

    新舊兩忘。

    内外雍肅。

    号令森嚴。

    用睦州心行。

    激勵滹沱受棒挺高庵氣岸呵斥佛鑒鹹齑撾楊岐之鼓。

    逼慈明晚參縱雪窦之辯款。

    太陽佳賓寶壽。

    生姜到老辛辣。

    沩山菜刀殺活。

    自繇縱有英傑到來。

    也知此間門庭高峻。

    僅可向侍者邊領個消息。

    如此可以廓人天正眼。

    播佛祖玄機。

    成叢林不磨之業。

    砥長江趨下之瀾。

    敢保威音王未見者般韪績。

    毗盧師焉知此等風規。

    召衆曰。

    且道據個甚麼。

    有如是奇特。

    更聽一偈。

    翻雲覆雨世紛紛。

    雅奏埙篪喜再聞。

    掌上一絲能系鼎。

    胸中五嶽自生雲。

     結制小參。

    聖制鹹尊十月半。

    龍蛇好向紅爐鍛。

    内莫放出外莫入。

    門外霜風利如箭。

    二時豐約總随緣。

    大事克期要了辦。

    此時若不痛加鞭。

    更待何年尋倒斷。

    是非黑白任枞然。

    晝短夜長不須算。

    雲門普一擊粉碎。

    趙州關一刀兩段。

    好看日面月面。

    莫管東院西院。

    别有清風動地來。

    刹竿頭上将身換。

    資聖如此報君知。

    諸兄不覺通身汗。

    且道為甚如此。

    良久曰。

    巴峽猿從月下啼。

    多情決定深招怨。

     結制上堂。

    拈拄杖曰。

    山僧攜個烏藤子到秀州來。

    盡謂是善知識降臨。

    必為迷途寶筏。

    作險道津梁。

    誰知是個青山白雲堆裡吃黃齑澹飯底長老。

    既無一點墨水可傾。

    也無一句佛法可說。

    聊為應酬。

    秪道得個天晴日頭出。

    雨落地下濕。

    六六三十六。

    九九八十一。

    烏是玄鹄是白。

    雖然如此。

    莫見山僧恁麼道便草草承當。

    殊不知于此薦得。

    止可門外草庵裡受用些米面鹽醋蘇肩息擔。

    未知我門内淺深。

    在若要知門裡句子。

    且到僧堂内高挺脊骨緊绾眉毛長連床上經行路裡。

    輥做一團打成一片。

    迸開娘生面目。

    褫剝鹘臭布衫。

    來方丈裡打算飯錢了。

    細細為汝剖析。

    卓拄杖下座。

     上堂。

    久雨得晴。

    人盡喜出門。

    行路腳頭輕。

    衲僧偏自生煩惱。

    個個攢眉努眼睛。

    事則如是。

    理上又作麼生。

    良久顧左右曰。

    東村王大分明說。

    一定來年米價平。

    喝一喝。

     上堂。

    舉洞山到北岩。

    岩問。

    什麼處來。

    山曰湖南來。

    岩曰觀察使姓什麼。

    山曰不得姓。

    岩曰名什麼。

    山曰不得名。

    岩曰還理事也無。

    山曰自有廊幕在。

    岩曰還出入不。

    山曰不出入。

    岩曰豈不出入。

    山拂袖便出。

    岩來日侵蚤入堂。

    召洞山曰。

    昨日問上座話。

    不稱老僧意。

    一夜不安。

    今請别下一轉語。

    若惬老僧意。

    便開粥相伴過夏。

    山曰卻請和尚問。

    岩曰不出入事如何。

    山曰太尊貴生。

    岩乃開粥同過夏。

    師曰敢問大衆且如何。

    是尊貴底事有下得一語。

    惬山僧意者。

    與你個拄杖子。

    衆無語。

    師良久曰。

    金輪懶向當堂坐。

    何用丹墀擊靜鞭。

     上堂左邊擊拂子曰。

    者裡明得猛風可系。

    右邊擊拂子曰。

    者裡明得虛空可量。

    諸佛出世祖師西來。

    皆明斯旨不為别事。

    子若不信。

    聽我再歌又擊拂子曰。

    人生若有志歡樂當及時。

     上堂。

    請晴雲大師立僧幹将之劍。

    匣以深藏不敢輕試。

    寶之至也。

    南山之豹。

    霧而久伏不敢躁動。

    養之至也。

    惟我衲僧門下則不然。

    橫孤峰而獨宿。

    獻花野鳥。

    追尋無路混阛阓而同廛城東老姥。

    遁迹無門。

    栽培寶鏡。

    堂前覆蔭之樹。

    全在金鋤得力。

    運出無明海裡滔溺之流。

    還他蘭槳通神。

    奮臨濟喝。

    虛空震裂。

    拈德山棒。

    山嶽崩頹。

    蜀道久登者。

    自知趨平避險。

    茅廬初出者。

    難免吃吓擔驚。

    山僧為汝諸人通個方便。

    卓拄杖曰。

    金翅鳥王擘海底。

    魚龍休複困重淵。

     上堂。

    世間道譬如隘路不受二人并行資聖者裡猶八達通衢。

    上至諸佛聖人。

    下及蜎飛蠕動聖凡愚智苦樂逆順。

    輥做一團打成一片。

    隻有一人。

    不在其中。

    且道是甚麼人。

    良久曰。

    少間來與你相見。

     上堂。

    請指源大師。

    為衆小參兼謝衆檀越齋。

    拈拄杖曰。

    秪者個虛空絕量真俗離名。

    居正而不稱尊。

    垂偏而不混物。

    在塵作人倫蓍蔡。

    出世為佛祖權衡。

    花柳巷中豎立橫眠。

    一一展向上機管弦樓下高揮大抹。

    各各談不二法汝等聞鐘響便上法堂遇天寒便衣重裘伸手觀見掌拭面摸着鼻托缽吃着鹽醬椒姜便覺甘辛鹹澹。

    究其元由。

    一一皆承此恩力。

    但無人點破。

    便自論年放曠。

    積劫沉淪。

    所以道譬如琴瑟箜篌。

    雖有妙音。

    若無妙指。

    終不能發。

    蓦擎拄杖曰。

    此是妙指。

    卓一下曰。

    此是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