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嘉興大藏經 洪山俞昭允汾禅師語錄 俞昭允汾禅師住鄂州大洪山寶通報國禅寺語錄卷之四 住北京翊教寺嗣法門人上睿等編 康熙十六年丁巳秋, 巡撫部院張公,方伯徐公,遣使持書至雲杜潼泉山,請師中興洪山。

    三辭不免。

    于十七年戊午二月八日入院。

     至山門。

    雲,施設閑門庭,難道諸方莫越于此。

    踏開向上竅,盡較新洪山一級地。

     佛殿。

    釋迦老子不說說,說得甚顯。

    迦葉師兄不聞聞,聞得最親。

    山僧信手拈一炷香,佛法到者裡也要人伽藍殿。

    正當今日,全藉渠力。

    有照有用,有權有實。

     公王殿。

    至大至剛,惟德是輔。

    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祖堂。

    是你者一隊漢,将錯就錯。

    非你者一隊漢,以訛傳訛。

     據室。

    勘過了打,有理難伸。

    别時再來,堪作甚麼。

    諸人到此立不得,坐不得。

    以手自指雲,若是者漢,别處安置伊不得。

    喝一喝。

     當日巡撫張公,方伯徐公,雲南巡撫王公,守憲吳公,糧憲李公,學憲蔣公,暨府縣文武衆護法,請升座。

    拈香祝 聖畢。

    上首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輪庵和尚出衆,顧左右問雲,聖凡同聚,賓主曆然。

    當日三峰恁麼道。

    靈岩恁麼道。

    未審和尚今日作麼生道。

    師雲,不惜眉毛許近前。

    進雲,祗如黃鹄山。

    還肯點頭也無。

    師雲,知老弟在靈岩也曾脊背汗出。

    進雲,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師雲,作者難瞞。

    庵複顧左右雲,大衆要識先師賓主句,西河師子吼分明。

    便禮拜歸衆。

    乃雲,大道離言,如天普蓋。

    真機密運,似地普擎。

    衆生日用,不知諸聖。

    所以問出德山臨濟,探頭太過。

    睦州雲門,收身欲速。

    山僧今日遇緣即住,得令随行。

    建法幢,立宗旨。

    以佛祖為标準,與佛祖為師。

    以人天為梯航,與人天作眼。

    不解空中着彩,何妨錦上鋪華。

    曆曆孤明,當陽顯示諸人。

    幸是人人慷慨,個個英靈。

    甯迷顧鑒之端,肯滞識情之内。

    妙圓超悟,正在此時。

    遂喝一喝雲,誰敢錯誤絲毫。

    上首複白槌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次日,巡撫部院暨司道府縣文武諸大護法請開堂。

    拈護法宰官紳衿請疏。

    以我為隐乎。

    是處是慈氏。

    吾無隐乎爾。

    無門無善财。

    碧天明月下,青嶂白雲來。

    拈山門請疏。

    賓主曆然,當場展演。

    沒量大人,語默裡轉。

    指法座雲,不自镫王借來,寶通殿裡本有。

    平地休去,未免鈍置。

    諸人更上一層,看有幾多光彩。

    遂升。

    拈香祝聖雲,此一瓣香,爇向爐中,端為祝延 今上皇帝聖躬萬歲。

    伏願金輪永禦,寶祚長隆。

    德冠羲軒,道齊堯舜。

    又拈香雲,此一瓣香,奉為 阖省撫部司道文武,現位護法宰官。

    伏願膺簡在而陟岩廊,則位鎮磐石。

    副具瞻以居方面,乃功濟維城。

    處處暢發凡聖宗旨,頭頭擴揚古佛家風。

    末上拈香雲,此一瓣香,必有說焉,惟自肯耳。

    記丙午佛誕,先師退翁老和尚日午從東岩籃輿登洪山大雄寶殿。

    禮佛周視,感慨系之。

    值年長老明若,懷香率衆請升座。

    會城内外随喜者萬人,晚然光明幢。

    命允汾曰,此處在汝中興。

    今歲戊午,允汾果來住此。

    遂插香雲,爇此栴檀,用酬遠記。

    上首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

    師雲,第一義谛,觀即不無。

    山僧有願,不撒沙頂門。

    具正眼底試出衆相見。

    僧問,今古洪山巨刹,三楚名藍。

    和尚中興,将說何法。

    師雲,滿眼滿耳。

    僧雲,若不問過,争知端的。

    師便打。

    僧一喝。

    師雲,譬如閑斂衣就座。

    乃雲,形問答,立機境,意句交馳,主賓互換,總是宗乘末邊事。

    山僧今日也是知而故犯。

    由為初機,與諸人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舉起拂子召衆雲,見麼。

    祖師提不起處提來。

    擊案雲,聞麼。

    諸佛說不到處說出。

    啟無為之化,行不言之教。

    高低普應,前後無差。

    譬如帝力,不棄一民。

    不謂不知而不容,不謂知之而含育。

    諸人若也迥絕見知,頓超情量,自然常光現前,壁立千仞。

    處生死流,骊珠獨耀于滄海。

    踞涅槃岸,桂輪孤朗于碧天。

    三界拘系不得,而常居三界利生。

    萬類攝授無門,而能為萬類作主。

    有如是自在,具如是威德。

    且知恩報恩一句作麼生道。

    萬裡山河歸有道,一人端拱賀無私。

    複舉僧問投子如何是一大事因緣。

    投子雲,刀司空與老僧開堂。

    師雲,問不違時,答亦中節。

    若于理上會者,僧謾投子不得。

    于事上看,投子已是話行。

    仔細檢點将來,猶涉理事,未為圓通。

    山僧則不然。

    設有人問如何是一大事因緣,但向道,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者裡承當得下,擔荷得行,世出世恩一時報足。

    上首複白槌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下座。

     立兩序上堂。

    舉一手雲,獨掌不浪鳴。

    拍手雲,兩掌鳴掴掴。

    随時任卷任舒,觌體何偏何正。

    高路世表,下視塵寰。

    撮大地如陶家輪,移刹海向眉縫裡。

    如是則法社幸乎得人,叢林自然增氣。

    應緣化物,起舞乘風。

    于以興慈運悲。

    于以解粘去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