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岩荷禅師語錄卷之三

關燈
少?”曰:“不隔。

    ”峰舉拂子雲:“還隔者個麼?”曰:“若隔争得到者裡?”峰亦打趁。

    其僧住後,每見人必诟罵雪峰。

    同行聞,特去相訪,遂與點破。

    其僧每于中夜焚香,向雪峰遙禮。

     雪峰老漢向萬仞崖前垂手,千尺井底救人,費盡腕頭氣力,洎合勞而無功。

    者僧三撘不回,亦似純鋼鑄就。

    末上因甚瓦解冰消去?敢問諸人淆訛在甚麼處?未到盡驚山險峻,曾來方識路高低。

     趙州因僧問:“如何是毗盧圓相?”曰:“自小出家,不曾眼花。

    ” “大小趙州隻解全身遠害。

    若是入廛垂手,敢保未在。

    設有人問:‘如何是毗盧圓相?’‘碟兒大,碗兒小。

    ’山僧恁麼答話,且道與古人還有優劣也無?”卓拄杖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城東有一老姥,與佛同生,不欲見佛。

    每見佛來,即便迴避。

    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

    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總皆是佛。

     老姥雖然氣宇如王,未免一生擔版。

    我即不然,任他佛來魔來,總與個普同供養。

    何故?大海若不納,百川應倒流。

     趙州因尼問:“如何是密密意?”州于尼腕上捏一捏,尼雲:“和尚猶有者個在。

    ”曰:“卻是你有者個在。

    ” 當時此尼若是個人,但雲:“衆眼難瞞。

    ”管教者老漢藏身無地。

     昔有婆子供一僧,常令二八女子給侍。

    一日,令女子抱定雲:“正恁麼時如何?”僧雲:“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

    ”女回舉似,婆婆雲:“我二十年隻供得個俗漢。

    ”遂遣僧去,燒卻庵。

     婆子雖有定亂之謀,且無容人之量。

    我若見僧恁麼道,更加一分供養。

    何故?為人須為徹。

     盤山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慈明雲:“向上一路,千聖不然。

    ”妙喜雲:“向上一路,熱碗鳴聲。

    ” 向上一路,步步踏着。

     昔有僧到曹溪時守衣缽,僧提起衣曰:“此是大庾嶺頭提不起底。

    ”曰:“為甚在上座手裡?”僧無對。

     代雲:“一任舉似諸方。

    ” 昔有老宿問一座主:“疏鈔解義,廣略如何?”曰:“鈔解疏,疏解經。

    ”宿曰:“經解甚麼?”主無對。

     代雲:“洎合錯下注腳。

    ” 長慶因僧問:“衆手淘金,誰是得者?”慶雲:“有伎倆者得。

    ”曰:“學人還得麼?”雲:“太遠在。

    ” 别雲:“無伎倆者得。

    ” 别後語雲:“汝有伎倆在。

    ” 法眼問永明潛雲:“教中道:隔壁聞钗钏聲,即名破戒。

    現前笙歌雜,還珠紫骈阗,且道是破不破?”明雲:“好個入路。

    ” 别雲:“眼裡無筋一世貧。

    ” 庵提遮女問文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因甚卻被生死之所流轉?”殊雲:“其力未充。

    ” 别雲:“現大人相。

    ” 頌古 世尊未離兜率,已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火裡蟭螟吞大象,雲中鐵鹞産泥牛。

    情枯執謝超三際,正體堂堂靡不周。

     世尊拈華。

     鹽自鹹兮蜜自甜,那堪矢上又加尖?拈花若謂傳心印,迦葉而今笑更添。

     《經》雲:“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從前汗馬渾閑事,罷卻幹戈百草頭。

    漢地不收秦不管,一身還有一身愁。

     文殊令善财采藥。

     門門有路透長安,滿目青黃豈易觀。

    了卻從前三不是,文殊早被善财瞞。

     經題火字。

     文彩全彰鑒者稀,幾人于此辨端倪?十成好個金剛鑽,攤向街頭賣與誰? 《維摩經》:“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 一二三四五六七,煩惱菩提是何物?風前剪斷葛藤窠,一言勘破維摩诘。

     百丈野鴨子話。

     湖光澹蕩碧天秋,父子相将草裡遊。

    無限落花随水去,不令人見轉風流。

     臨濟示衆雲:“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實,有照有用。

    ”便下座。

     羲皇畫卦亦奇哉,朕兆才分理事該。

    若識五行颠倒用,吉兇禍福絕安排。

     南院啐啄同時話。

     箭鋒相拄芥投針,見處何如用處親?佛口蛇心風穴老,一言賺殺幾多人。

     三聖雲:“我逢即出,出則不為人。

    ”興化雲:“我逢人則不出,出即便為人。

    ” “出不出,為不為,明眼人前莫屎沸。

    便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