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如瀚禅師語錄卷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嗣法門人傳鵬編
拈頌
達磨因武帝問。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祖曰。
廓然無聖。
帝曰。
對朕者誰。
祖曰。
不識。
拈曰。
武帝争之不足。
達磨讓之有餘。
端的在什麼處。
不識不識。
頌曰。
西天雖盛化。
東土卻伶俜。
拟欲張牙爪。
誰知屈帝庭。
司空璨信心銘曰。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拈曰。
喚什麼作六塵。
喚什麼作正覺。
但見皇風成一片。
更于何處覓封疆。
頌曰。
六塵不惡。
衆生諾諾。
還同正覺。
翻成穿鑿。
休穿鑿。
弄斧班門總是錯。
黃梅信。
一日路逢一小兒骨相奇秀。
異乎常童。
信問曰。
子何姓。
曰。
姓即有。
不是常姓。
信曰。
是何姓。
曰。
是佛姓。
信曰。
汝無姓耶。
曰。
姓空故無。
祖默識其法器。
拈曰。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接。
四祖叨叨問姓。
眼在什麼處。
頌曰。
言行不相應。
灼然此佛子。
雖為再來人。
未必偷心死。
曹溪能。
寓法性寺。
因風飏刹幡。
有二僧對論。
一曰幡動。
一曰風動。
持論不決。
能乃曰。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仁者心動。
拈曰。
大小祖師。
錯下名言。
博山則不然。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不是心動。
有問畢竟如何。
動也動也。
頌曰。
蓦地忽拈來。
風幡論已遲。
隻恐不是玉。
是玉也大奇。
青原思令石頭遷馳書與南嶽讓。
且囑曰。
回時吾有個鈯斧子與汝住山因緣。
拈曰。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思祖固得之矣。
言在飛龍之前。
行在跛鼈之後。
石頭豈能免乎。
雖然。
垂下足處還當得鈯斧子麼。
切忌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頌曰。
貪他一粒米。
失卻半年糧。
要覓住山斧。
還須自主張。
石頭遷因藥山問三乘十二分教。
惟俨粗知常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
因緣。
拈曰。
藥山一樣設問。
石頭馬祖一樣應答。
因什石頭言下不會。
馬祖句下省去。
噫。
石壓筍斜出。
岩懸花倒生。
頌曰。
一是一切是。
一非一切非。
恁麼不恁麼。
兩兩豈相違。
藥山俨久不升座。
院主白曰。
大衆久思法誨。
請和尚說法。
因緣。
拈曰。
古今品評盡謂藥山升座。
壁立萬仞。
及至院主一拶。
忘前失後。
殊不知古佛無家風。
對揚遭貶剝。
何待院主問時始見龍頭蛇尾。
博山恁麼判斷。
還遭人檢點麼。
自首者免罪。
頌曰。
靡不有其初。
鮮能有其終。
藥山與院主。
對坐隔千峰。
洞山價因僧問。
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山曰。
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曰。
如何是無寒暑處。
山曰。
寒時寒殺阇黎。
熱時熱殺阇黎。
拈曰。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
洞山可稱作家秪如寒暑不相幹。
未審是甚麼人行履。
彼既丈夫我亦爾。
不應自輕而退屈。
頌曰。
名顯聲彌隐。
身逃迹愈彰。
洞山寒暑句。
切忌錯商量。
梁山觀上堂。
因真園頭出問。
家賊難防時如何。
山曰。
識得不為冤。
因緣。
拈曰。
梁山酬機千古号稱白璧怎柰二十代後有個。
博山不肯點頭。
當時待問家賊難防時如何。
若道得兩個賊字。
不獨令真公當下脫卻鹘臭。
布衫亦免自己袈裟打濕。
頌曰。
不假槍旗力。
問誰知此恩。
同門常出入。
識得不為冤。
太陽玄上堂。
夜半烏雞抱鹄卵。
天明起來生老鹳鶴毛。
鷹嘴。
鹭鸶身。
卻共烏鴉為侶伴。
高入煙霄。
低飛柳岸。
向晚歸來仔細看。
依稀卻似雲中雁。
拈曰。
太陽恁麼拈示。
足微老婆徹困。
卻是遭人笑怪。
既類之不齊。
混則知處。
又用許多描摸作麼。
頌曰。
夫子不識字。
達磨不會禅。
太陽徒比拟。
紙裡複麻纏。
投子青因僧問師。
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子。
曰。
威音前一箭射透兩重山。
因緣。
拈曰。
射透兩重山。
投子好隻箭。
且道喚甚麼作箭。
逢人不得錯舉。
頌曰。
欲知荊玉異。
須透威音前。
人事雖雲别。
歲寒心愈堅。
芙蓉楷在投子作典座。
子曰。
廚務勾當不易。
蓉曰。
不敢。
因緣。
拈曰。
博山敢問芙蓉。
為人自肯乃方親。
因甚要和尚放他閑去。
若然。
秪恐忙殺。
頌曰。
受祿無功漢。
自應趁出山。
謂憐惜勤苦。
且放爾閑閑。
長蘆了禅師上堂。
處處覓不得。
秪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良久。
雲。
賊身已露。
拈曰。
處處不覓自得。
秪有一處覓即不得。
且道是那一處。
已露賊身。
放過不可。
頌曰。
一處不須覓。
銀山與鐵壁。
直饒親透過。
端的非端的。
普照辨因大明寶問。
離四句絕百非。
請師直指西來意。
照曰。
昨日有人恁麼問。
因緣。
拈曰。
青州用處打着南邊動北邊。
大明可惜不知痛癢。
直饒汗流夾背。
究竟已遲八刻。
頌曰。
明修暗已度。
何必重吞吐。
離卻百非外。
應須自反顧。
王山體示衆。
既有尊貴之位。
須明尊貴底人。
須知尊貴底人不處尊貴之位。
方明尊貴不落階級。
拈曰。
我有三十棒要打太原為什麼不合。
推人落在階級。
頌曰。
得到家山後。
黃金當土用。
未明尊貴人。
難免多珍重。
雪岩滿初參普照。
照曰。
兄弟年少。
正宜力參。
老僧當年念念以佛法為事。
岩避席進曰。
和尚而今如何。
照曰。
如生冤家相似。
岩曰。
若不得此語。
幾乎枉行千裡。
照下禅床握岩手曰。
作家那。
拈曰。
普照善能相頭賣帽。
看風用帆。
秪是膽小。
當時待雪岩曰。
而今又如何。
不妨再道個。
念念以佛法為事。
豈不令者漢一生疑殺。
頌曰。
看風便用帆。
收放不離手。
賺殺滿禅和。
随群千裡走。
萬松秀示衆。
機輪轉處。
智眼猶迷。
寶鏡開時。
纖塵不度。
開。
拳不落地。
應物善知時。
兩刃相逢時如何。
回互。
拈曰。
激揚曹洞。
心髓發明正偏回互。
報恩固稱好手。
還有遭人檢點處也無。
鴛鴦枕上雙行淚。
半是思君半恨君。
頌曰。
孝子諱爺名。
從來出至情。
拟心欲回互。
明鏡已痕生。
雪庭裕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曰。
待乳峰點頭即向汝道。
拈曰雪庭恁麼答話若論西來意猶隔乳峰在。
頌曰乳峰點首處萬派悉朝宗石上春煙起幽禽噪古松。
靈隐泰上堂塵劫來事隻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觌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卓拄杖曰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拈曰靈隐河邊賣水日下挑燈博山當陽捉敗要伊吃棒得麼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頌曰托出鎮海珠光輝徹晝夜分明觌面呈是誰能着價。
寶應遇因僧問如何是西來的的大意應曰風送泉聲來幾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拈曰西來的意本自分明寶應不合将泉聲花影籠罩一上且道作麼生免得待虛空撲落即向汝道。
頌曰祖意談風月鑽龜複打瓦字經三寫後鳥焉已成馬。
少室俱空斌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底事空曰烏龜向火。
拈曰烏龜向火還有向者裡見得者麼顧視左右雲啼得血流無處用不如緘口過殘春。
頌曰空劫已前事還宜話别峰烏龜向火坐争免露塵蹤。
月舟載掩關因閱萬松拈提古宿機緣若面牆者久之忽有省乃曰曹洞宗風有織錦回文之功非針線細密盤旋回互不觸當頭者不能與伊作主也既而翻然出關參無方從公乃大了徹從撫而印之。
拈曰回文織錦原不借他人之力翻然參從豈别有所得耶脫或未信幾度關中招不出将身且向外頭看。
頌曰不識把針人要伊作主宰雖然得大徹猶似隔滄海。
廪山忠祖參宗鏡問曰古人道見性成佛作麼生得見性成佛鏡曰性如舌在口裡要見作麼佛是幹屎橛要成作麼師無語鏡口汝但看佛如何是幹屎橛師由是服勤二載深有悟入一日辭歸鏡付以偈曰宗鏡門下
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祖曰。
廓然無聖。
帝曰。
對朕者誰。
祖曰。
不識。
拈曰。
武帝争之不足。
達磨讓之有餘。
端的在什麼處。
不識不識。
頌曰。
西天雖盛化。
東土卻伶俜。
拟欲張牙爪。
誰知屈帝庭。
司空璨信心銘曰。
六塵不惡。
還同正覺。
拈曰。
喚什麼作六塵。
喚什麼作正覺。
但見皇風成一片。
更于何處覓封疆。
頌曰。
六塵不惡。
衆生諾諾。
還同正覺。
翻成穿鑿。
休穿鑿。
弄斧班門總是錯。
黃梅信。
一日路逢一小兒骨相奇秀。
異乎常童。
信問曰。
子何姓。
曰。
姓即有。
不是常姓。
信曰。
是何姓。
曰。
是佛姓。
信曰。
汝無姓耶。
曰。
姓空故無。
祖默識其法器。
拈曰。
路逢達道人。
不将語默接。
四祖叨叨問姓。
眼在什麼處。
頌曰。
言行不相應。
灼然此佛子。
雖為再來人。
未必偷心死。
曹溪能。
寓法性寺。
因風飏刹幡。
有二僧對論。
一曰幡動。
一曰風動。
持論不決。
能乃曰。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仁者心動。
拈曰。
大小祖師。
錯下名言。
博山則不然。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不是心動。
有問畢竟如何。
動也動也。
頌曰。
蓦地忽拈來。
風幡論已遲。
隻恐不是玉。
是玉也大奇。
青原思令石頭遷馳書與南嶽讓。
且囑曰。
回時吾有個鈯斧子與汝住山因緣。
拈曰。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思祖固得之矣。
言在飛龍之前。
行在跛鼈之後。
石頭豈能免乎。
雖然。
垂下足處還當得鈯斧子麼。
切忌驢鞍橋作阿爺下颔。
頌曰。
貪他一粒米。
失卻半年糧。
要覓住山斧。
還須自主張。
石頭遷因藥山問三乘十二分教。
惟俨粗知常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
因緣。
拈曰。
藥山一樣設問。
石頭馬祖一樣應答。
因什石頭言下不會。
馬祖句下省去。
噫。
石壓筍斜出。
岩懸花倒生。
頌曰。
一是一切是。
一非一切非。
恁麼不恁麼。
兩兩豈相違。
藥山俨久不升座。
院主白曰。
大衆久思法誨。
請和尚說法。
因緣。
拈曰。
古今品評盡謂藥山升座。
壁立萬仞。
及至院主一拶。
忘前失後。
殊不知古佛無家風。
對揚遭貶剝。
何待院主問時始見龍頭蛇尾。
博山恁麼判斷。
還遭人檢點麼。
自首者免罪。
頌曰。
靡不有其初。
鮮能有其終。
藥山與院主。
對坐隔千峰。
洞山價因僧問。
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山曰。
何不向無寒暑處去。
曰。
如何是無寒暑處。
山曰。
寒時寒殺阇黎。
熱時熱殺阇黎。
拈曰。
事存函蓋合。
理應箭鋒拄。
洞山可稱作家秪如寒暑不相幹。
未審是甚麼人行履。
彼既丈夫我亦爾。
不應自輕而退屈。
頌曰。
名顯聲彌隐。
身逃迹愈彰。
洞山寒暑句。
切忌錯商量。
梁山觀上堂。
因真園頭出問。
家賊難防時如何。
山曰。
識得不為冤。
因緣。
拈曰。
梁山酬機千古号稱白璧怎柰二十代後有個。
博山不肯點頭。
當時待問家賊難防時如何。
若道得兩個賊字。
不獨令真公當下脫卻鹘臭。
布衫亦免自己袈裟打濕。
頌曰。
不假槍旗力。
問誰知此恩。
同門常出入。
識得不為冤。
太陽玄上堂。
夜半烏雞抱鹄卵。
天明起來生老鹳鶴毛。
鷹嘴。
鹭鸶身。
卻共烏鴉為侶伴。
高入煙霄。
低飛柳岸。
向晚歸來仔細看。
依稀卻似雲中雁。
拈曰。
太陽恁麼拈示。
足微老婆徹困。
卻是遭人笑怪。
既類之不齊。
混則知處。
又用許多描摸作麼。
頌曰。
夫子不識字。
達磨不會禅。
太陽徒比拟。
紙裡複麻纏。
投子青因僧問師。
唱誰家曲。
宗風嗣阿誰子。
曰。
威音前一箭射透兩重山。
因緣。
拈曰。
射透兩重山。
投子好隻箭。
且道喚甚麼作箭。
逢人不得錯舉。
頌曰。
欲知荊玉異。
須透威音前。
人事雖雲别。
歲寒心愈堅。
芙蓉楷在投子作典座。
子曰。
廚務勾當不易。
蓉曰。
不敢。
因緣。
拈曰。
博山敢問芙蓉。
為人自肯乃方親。
因甚要和尚放他閑去。
若然。
秪恐忙殺。
頌曰。
受祿無功漢。
自應趁出山。
謂憐惜勤苦。
且放爾閑閑。
長蘆了禅師上堂。
處處覓不得。
秪有一處不覓自得。
且道是那一處。
良久。
雲。
賊身已露。
拈曰。
處處不覓自得。
秪有一處覓即不得。
且道是那一處。
已露賊身。
放過不可。
頌曰。
一處不須覓。
銀山與鐵壁。
直饒親透過。
端的非端的。
普照辨因大明寶問。
離四句絕百非。
請師直指西來意。
照曰。
昨日有人恁麼問。
因緣。
拈曰。
青州用處打着南邊動北邊。
大明可惜不知痛癢。
直饒汗流夾背。
究竟已遲八刻。
頌曰。
明修暗已度。
何必重吞吐。
離卻百非外。
應須自反顧。
王山體示衆。
既有尊貴之位。
須明尊貴底人。
須知尊貴底人不處尊貴之位。
方明尊貴不落階級。
拈曰。
我有三十棒要打太原為什麼不合。
推人落在階級。
頌曰。
得到家山後。
黃金當土用。
未明尊貴人。
難免多珍重。
雪岩滿初參普照。
照曰。
兄弟年少。
正宜力參。
老僧當年念念以佛法為事。
岩避席進曰。
和尚而今如何。
照曰。
如生冤家相似。
岩曰。
若不得此語。
幾乎枉行千裡。
照下禅床握岩手曰。
作家那。
拈曰。
普照善能相頭賣帽。
看風用帆。
秪是膽小。
當時待雪岩曰。
而今又如何。
不妨再道個。
念念以佛法為事。
豈不令者漢一生疑殺。
頌曰。
看風便用帆。
收放不離手。
賺殺滿禅和。
随群千裡走。
萬松秀示衆。
機輪轉處。
智眼猶迷。
寶鏡開時。
纖塵不度。
開。
拳不落地。
應物善知時。
兩刃相逢時如何。
回互。
拈曰。
激揚曹洞。
心髓發明正偏回互。
報恩固稱好手。
還有遭人檢點處也無。
鴛鴦枕上雙行淚。
半是思君半恨君。
頌曰。
孝子諱爺名。
從來出至情。
拟心欲回互。
明鏡已痕生。
雪庭裕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曰。
待乳峰點頭即向汝道。
拈曰雪庭恁麼答話若論西來意猶隔乳峰在。
頌曰乳峰點首處萬派悉朝宗石上春煙起幽禽噪古松。
靈隐泰上堂塵劫來事隻在于今河沙妙德總在心源試教伊觌面相呈便不解當風拈出且道過在甚麼處卓拄杖曰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拈曰靈隐河邊賣水日下挑燈博山當陽捉敗要伊吃棒得麼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頌曰托出鎮海珠光輝徹晝夜分明觌面呈是誰能着價。
寶應遇因僧問如何是西來的的大意應曰風送泉聲來幾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拈曰西來的意本自分明寶應不合将泉聲花影籠罩一上且道作麼生免得待虛空撲落即向汝道。
頌曰祖意談風月鑽龜複打瓦字經三寫後鳥焉已成馬。
少室俱空斌僧問如何是空劫已前底事空曰烏龜向火。
拈曰烏龜向火還有向者裡見得者麼顧視左右雲啼得血流無處用不如緘口過殘春。
頌曰空劫已前事還宜話别峰烏龜向火坐争免露塵蹤。
月舟載掩關因閱萬松拈提古宿機緣若面牆者久之忽有省乃曰曹洞宗風有織錦回文之功非針線細密盤旋回互不觸當頭者不能與伊作主也既而翻然出關參無方從公乃大了徹從撫而印之。
拈曰回文織錦原不借他人之力翻然參從豈别有所得耶脫或未信幾度關中招不出将身且向外頭看。
頌曰不識把針人要伊作主宰雖然得大徹猶似隔滄海。
廪山忠祖參宗鏡問曰古人道見性成佛作麼生得見性成佛鏡曰性如舌在口裡要見作麼佛是幹屎橛要成作麼師無語鏡口汝但看佛如何是幹屎橛師由是服勤二載深有悟入一日辭歸鏡付以偈曰宗鏡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