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釋教廣品曆章卷第五

關燈
大乘經重單合譯有三十四部(▆有一百九卷十七帙合四經為二軸計一百六十七卷)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一 二帙蒲州一千九百九十一紙)大方廣三戒經三卷(蒲州四十六紙)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亦直雲無量清淨經蒲州六十一紙)阿彌陀經二卷(上卷題雲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蒲州五十五紙)無量壽經二卷(蒲州五十九紙)阿閦佛國經二卷(一名阿閦佛刹諸菩薩學成品經或一卷 蒲州四十紙)大乘十法經一卷(佛住王舍城者 蒲州二十張)普門品經一卷(亦名普門經 蒲州十二紙)胞胎經一卷(一名胞胎受身經 蒲州一十五紙)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亦直雲嚴佛土經亦直雲佛土嚴淨經 蒲州三十四紙)法鏡經二卷(或一卷 蒲州二十五紙)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或雲郁伽長者經或二卷蒲州二十五紙)幻士仁賢經一卷(或雲仁賢幻士經 蒲州一十八紙)決定毗??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 蒲州一十七紙)發覺淨心經二卷(蒲州二十八紙)優填王經一卷(蒲州五紙)須摩提經一卷(蒲州八紙)阿阇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名阿阇世女經亦直雲名阿述達經蒲州一十七紙)離垢施女經一卷(蒲州二十三紙)得無垢女經一卷(一名論議辯才法門經或雲無垢女經蒲州二十五紙)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或一卷又有一本僞經佛性海藏題為文殊所說應審觀之 蒲州二十四紙)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共城六十六紙 蒲州五十七紙)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或四卷蒲州五十七)太子和??經一卷(或雲私休 蒲州四紙)太子刷護經一卷(蒲州五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或一卷或直雲大善權經或雲慧上菩薩經或雲善權方便經或雲方便所度無極經蒲州三十三紙)大乘顯識經二卷(蒲州一十五紙)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一紙)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或無所問字亦雲彌勒蒲州八紙本願經一名彌勒難經)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一名古品日遺日說般若經蒲州一十三紙一名大寶積經)摩诃術寶嚴經一卷(一名大迦葉品蒲州二十紙)勝??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亦真名勝??經或二卷蒲州一十九紙)毗耶娑問經二卷大寶積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二千三百九十二紙四十九會說合成一部凡揔九十三品一十二帙)大寶積經序太上皇制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一(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一(序并翻經朝宮三藏名十七紙十六行)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紙二十二行)大寶積經三律儀會第一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七紙二十三行)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四(十八紙二十行)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九紙十六行)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二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經卷第六(十八紙五行)出離陀羅尼品第二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一大寶積經無邊莊嚴會第二之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七(十七紙三行)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一(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紙七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一(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八紙十二行)大寶積經蜜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三(西晉三藏竺法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十九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四(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一(十七紙一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五(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二(十五紙十九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六(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經經卷第十三(十九紙十九行)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七(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四(十六紙二十一行)大寶積經淨居天子會第四之一(西晉三藏笁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五(十七紙十四行)大寶積經淨居天子會第四之二(西晉三藏竺法護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六(十八紙十六行)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第五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七(十六紙十七行)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第五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十八(十七紙六行)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譯)大寶積經卷第十九(十七紙二十三行)授記莊嚴品第一佛??功德莊嚴品第二聲聞衆品第三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制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十九紙十九行)菩薩衆品第四涅槃功德莊嚴品第五往生因緣品第六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一(十八紙六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二(十三紙十六行)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譯)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三(十五紙十九行)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