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日上堂曰昨夜大悟僧出來道看。
僧出曰師姑元是女人做。
若論歸宗。
馬祖下出八十餘員善知識。
歸宗其一也。
此僧若不的的當當到這田地。
怎肯許他。
大衆。
且把這公案左看右看反覆細看。
是個甚麼道理。
還有佛法也無。
還有宗乘也無。
且喜沒交涉。
此是老僧今日最後分付一着。
大衆切宜珍重。
小參 悟心若虛。
空微塵飛不到。
何況諸聖凡。
境迹能依靠。
了是空心者。
解說無生道。
曾令石點頭。
普眼莫能讨。
左也好。
右也好。
大方獨步無煩惱。
說法将近五十年。
於中一字都忘了。
世世生生法界中。
屈尊就下提颠倒。
複舉拂子雲。
看看。
直須頭正尾正始得。
小參 心有一法。
在處不安。
心無一法。
未免颟顸。
有無心不着。
畢竟是何端。
江山礙眼情非瞥。
心境居胸識未乾。
故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透過三句外。
自然與佛無差。
橫行也得。
直行也得。
無能攔擋。
殺也不怕。
活也不怕。
豈解傷鋒。
為伊有通霄路徑。
行於鳥道何處覓蹤繇。
似幻人把捉伊不住。
佛祖尚不柰何。
況天堂地獄耶。
大衆。
須信有這個道理。
祇如不落聖凡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大鵬鼓翅飛龍震。
獅子頻呷大象驚。
小參 一念不生。
諸佛衆生無二相。
三心勿起。
五宗百派總孤明。
十方三世誰安。
六道四生何立。
了無所了。
了得元了自心。
明無所明。
明時祇明本性。
三藏不談别事。
五宗豈闡他乘。
性理未徹。
故起萬種參差。
心地若明。
渾化百家骨董。
玄路登而開義網。
關棙碎而破疑團。
更不滞句随言。
一任昙花開遍野。
竟休循行數墨。
盡從貝葉散彌天。
六載苦行是何緣。
祇為演若。
九年面壁成甚事。
專引逃兒。
正眼觀來。
誠如一夢。
唯有一真一切真。
棒喝徒勞驅使。
萬法總一法。
殺活枉用行持。
千聖不柰他何。
祇是元無所有。
諸方盡力歸仰。
皆因脫體全空。
從教五位排斑。
覓蹤迹了不可得。
三玄門啟。
求影響畢竟難知。
百千文殊。
神力難出那伽。
一個普化。
靈蹤驚翻大地。
争似野狐能變化。
不出黃蘗圈缋。
縱饒牛牯解翻身。
仍受南泉嘔氣。
三千門下。
百萬人天。
檢點将來。
盡皆吃棒。
且道過在甚麼處。
噫。
祇為今時有。
未免古時無。
小參 行不幹徑。
坐弗涉床。
放去無蹤。
收來沒迹。
大抵通方提掇異。
豎拳舞劍越尋常。
差别門庭無軌則。
盡從智行不相妨。
小參 佛法非法貴在悟達。
祖道無道要須親到。
達則決聖凡之是非。
到則斷人天之果報。
達不達。
一念無生定自發。
發後千燈共一光。
不須更議其生滅。
到不到。
一念純真當實造。
造到因緣機熟時。
一定虛空解跌倒。
論甚佛祖。
談甚法道。
十方法界絕行蹤。
陽焰空花何處讨。
小參 汝等諸人既臨法會。
當以法為先。
若不得法。
所修何益。
何者。
是法即汝心是。
古雲。
即心是佛。
即心是法。
法佛無二。
僧寶亦然。
故雲。
萬法從心生。
還知此心麼。
即是目下曆曆孤明晃耀乾坤底。
又古雲。
心法無形。
貫滿十方。
此心在眼能見十方色。
在耳能聞十方音。
如是六門無不鑒覺。
須自省悟。
若不識此心。
縱修十善亦非解脫。
縱得大定亦非究竟。
縱有辯才智慧隻成乾慧。
不免輪回。
汝莫言但要空五蘊。
便度一切苦厄。
不知五蘊本空。
苦厄何有。
經不雲乎。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空即心也。
色受想行識亦心也。
所以凡所見色。
皆是見心。
經雲。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心體。
此心一悟。
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乃至無智亦無得。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若能如是。
何慮不畢。
若不悟者。
但於心法無形貫滿十方中參看。
忽日參透。
光超日月。
大納乾坤。
方是入頭處。
管取有說話分。
自然不被一切有無事縛。
珍重。
小參 昨夜雷轟電掣。
打破虛空。
腦裂不甘。
哀告毗盧。
未能依公斷決。
大衆有知者為伊分雪。
僧曰總在和尚。
師曰聊與一掴。
歲夜小參 時當三十夜。
當知折合處。
雲從龍。
風從虎。
九九八十一。
五五二十五。
西天四七宗。
東土二三祖。
甜瓜徹蒂甜。
苦匏連根苦。
趙州黃蘗不落其數。
參。
小參 憶昔年逢四十歲。
插秧田内不知由。
今時幸值古稀壽。
依舊田中去使牛。
栽禾博飯古之有。
未審誰人共作俦。
若有。
即來與老僧荷鋤提笠。
良久雲。
不然。
依舊老和尚自己支當去也。
四五十年鼓兩片皮。
即今覓一個荷鋤持笠人了不可得。
珍重。
小參 直草不踏。
橫草不拈。
四威儀外絕廉纖。
道人不學道。
何則。
木頭。
禅者不參禅。
何故。
[鹿*瓦]磚。
不是達磨來此。
争知教外别傳。
摘蘆渡江非本意。
九年面壁乃乘權。
禅者切宜勉旃。
小參 一塊乘大海。
大海統全潮。
紅塵匝地如何遣。
白浪滔天作麼消。
衆中設有拏雲擭浪奪鼓攙旗者。
試請着力看。
不然。
優缽非常不亂飄。
臨終小參 人生有受非償。
莫為老病死慌。
笑破無生法忍。
自然業識消亡。
一時雲淨常光發。
佛祖皆安此道場。
故雲我今安住常寂滅光。
名大涅盤。
縱佛祖曲示玄妙差别門庭。
七方八便接誘群機。
總不出大寂滅光而已。
珍重。
普說 學佛道者。
第一不得住學地。
要行到佛祖田地始得。
故善财參一百餘城。
但言我先發菩提心。
雲何教我學菩薩道。
如雲無有一法可得名菩提心。
從上諸祖所得。
豈有少法可得也。
故僧問九峰虔曰。
祖祖相傳複傳何事。
峰曰釋迦悭迦葉富。
僧曰如何是釋迦悭。
峰曰無物與人。
僧曰如何是迦葉富。
峰曰國内孟嘗君。
僧曰畢竟傳底事作麼生。
峰曰百歲老人分夜燈。
你仔細看。
是有學。
是無學。
雖然如是。
直是行到方知有此事。
但行不學十有九到。
但學不行十無一到。
學行兩全十修十到。
僧出曰師姑元是女人做。
若論歸宗。
馬祖下出八十餘員善知識。
歸宗其一也。
此僧若不的的當當到這田地。
怎肯許他。
大衆。
且把這公案左看右看反覆細看。
是個甚麼道理。
還有佛法也無。
還有宗乘也無。
且喜沒交涉。
此是老僧今日最後分付一着。
大衆切宜珍重。
小參 悟心若虛。
空微塵飛不到。
何況諸聖凡。
境迹能依靠。
了是空心者。
解說無生道。
曾令石點頭。
普眼莫能讨。
左也好。
右也好。
大方獨步無煩惱。
說法将近五十年。
於中一字都忘了。
世世生生法界中。
屈尊就下提颠倒。
複舉拂子雲。
看看。
直須頭正尾正始得。
小參 心有一法。
在處不安。
心無一法。
未免颟顸。
有無心不着。
畢竟是何端。
江山礙眼情非瞥。
心境居胸識未乾。
故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透過三句外。
自然與佛無差。
橫行也得。
直行也得。
無能攔擋。
殺也不怕。
活也不怕。
豈解傷鋒。
為伊有通霄路徑。
行於鳥道何處覓蹤繇。
似幻人把捉伊不住。
佛祖尚不柰何。
況天堂地獄耶。
大衆。
須信有這個道理。
祇如不落聖凡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大鵬鼓翅飛龍震。
獅子頻呷大象驚。
小參 一念不生。
諸佛衆生無二相。
三心勿起。
五宗百派總孤明。
十方三世誰安。
六道四生何立。
了無所了。
了得元了自心。
明無所明。
明時祇明本性。
三藏不談别事。
五宗豈闡他乘。
性理未徹。
故起萬種參差。
心地若明。
渾化百家骨董。
玄路登而開義網。
關棙碎而破疑團。
更不滞句随言。
一任昙花開遍野。
竟休循行數墨。
盡從貝葉散彌天。
六載苦行是何緣。
祇為演若。
九年面壁成甚事。
專引逃兒。
正眼觀來。
誠如一夢。
唯有一真一切真。
棒喝徒勞驅使。
萬法總一法。
殺活枉用行持。
千聖不柰他何。
祇是元無所有。
諸方盡力歸仰。
皆因脫體全空。
從教五位排斑。
覓蹤迹了不可得。
三玄門啟。
求影響畢竟難知。
百千文殊。
神力難出那伽。
一個普化。
靈蹤驚翻大地。
争似野狐能變化。
不出黃蘗圈缋。
縱饒牛牯解翻身。
仍受南泉嘔氣。
三千門下。
百萬人天。
檢點将來。
盡皆吃棒。
且道過在甚麼處。
噫。
祇為今時有。
未免古時無。
小參 行不幹徑。
坐弗涉床。
放去無蹤。
收來沒迹。
大抵通方提掇異。
豎拳舞劍越尋常。
差别門庭無軌則。
盡從智行不相妨。
小參 佛法非法貴在悟達。
祖道無道要須親到。
達則決聖凡之是非。
到則斷人天之果報。
達不達。
一念無生定自發。
發後千燈共一光。
不須更議其生滅。
到不到。
一念純真當實造。
造到因緣機熟時。
一定虛空解跌倒。
論甚佛祖。
談甚法道。
十方法界絕行蹤。
陽焰空花何處讨。
小參 汝等諸人既臨法會。
當以法為先。
若不得法。
所修何益。
何者。
是法即汝心是。
古雲。
即心是佛。
即心是法。
法佛無二。
僧寶亦然。
故雲。
萬法從心生。
還知此心麼。
即是目下曆曆孤明晃耀乾坤底。
又古雲。
心法無形。
貫滿十方。
此心在眼能見十方色。
在耳能聞十方音。
如是六門無不鑒覺。
須自省悟。
若不識此心。
縱修十善亦非解脫。
縱得大定亦非究竟。
縱有辯才智慧隻成乾慧。
不免輪回。
汝莫言但要空五蘊。
便度一切苦厄。
不知五蘊本空。
苦厄何有。
經不雲乎。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空即心也。
色受想行識亦心也。
所以凡所見色。
皆是見心。
經雲。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心體。
此心一悟。
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乃至無智亦無得。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若能如是。
何慮不畢。
若不悟者。
但於心法無形貫滿十方中參看。
忽日參透。
光超日月。
大納乾坤。
方是入頭處。
管取有說話分。
自然不被一切有無事縛。
珍重。
小參 昨夜雷轟電掣。
打破虛空。
腦裂不甘。
哀告毗盧。
未能依公斷決。
大衆有知者為伊分雪。
僧曰總在和尚。
師曰聊與一掴。
歲夜小參 時當三十夜。
當知折合處。
雲從龍。
風從虎。
九九八十一。
五五二十五。
西天四七宗。
東土二三祖。
甜瓜徹蒂甜。
苦匏連根苦。
趙州黃蘗不落其數。
參。
小參 憶昔年逢四十歲。
插秧田内不知由。
今時幸值古稀壽。
依舊田中去使牛。
栽禾博飯古之有。
未審誰人共作俦。
若有。
即來與老僧荷鋤提笠。
良久雲。
不然。
依舊老和尚自己支當去也。
四五十年鼓兩片皮。
即今覓一個荷鋤持笠人了不可得。
珍重。
小參 直草不踏。
橫草不拈。
四威儀外絕廉纖。
道人不學道。
何則。
木頭。
禅者不參禅。
何故。
[鹿*瓦]磚。
不是達磨來此。
争知教外别傳。
摘蘆渡江非本意。
九年面壁乃乘權。
禅者切宜勉旃。
小參 一塊乘大海。
大海統全潮。
紅塵匝地如何遣。
白浪滔天作麼消。
衆中設有拏雲擭浪奪鼓攙旗者。
試請着力看。
不然。
優缽非常不亂飄。
臨終小參 人生有受非償。
莫為老病死慌。
笑破無生法忍。
自然業識消亡。
一時雲淨常光發。
佛祖皆安此道場。
故雲我今安住常寂滅光。
名大涅盤。
縱佛祖曲示玄妙差别門庭。
七方八便接誘群機。
總不出大寂滅光而已。
珍重。
普說 學佛道者。
第一不得住學地。
要行到佛祖田地始得。
故善财參一百餘城。
但言我先發菩提心。
雲何教我學菩薩道。
如雲無有一法可得名菩提心。
從上諸祖所得。
豈有少法可得也。
故僧問九峰虔曰。
祖祖相傳複傳何事。
峰曰釋迦悭迦葉富。
僧曰如何是釋迦悭。
峰曰無物與人。
僧曰如何是迦葉富。
峰曰國内孟嘗君。
僧曰畢竟傳底事作麼生。
峰曰百歲老人分夜燈。
你仔細看。
是有學。
是無學。
雖然如是。
直是行到方知有此事。
但行不學十有九到。
但學不行十無一到。
學行兩全十修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