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方也得。
混衆也得。
獨居也得。
所以雲。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無第二人。
此事若不從自心契悟一回。
縱有見解如說食不飽。
大丈夫兒決不說了便休自相欺诳。
若不踏到底。
定是不肯住。
到底人始不被諸法緣轉。
自有通變解向。
有佛處趂一步。
無佛處放一着。
使一切聖賢挫折他不得。
讨甚巴鼻。
天地陰陽算計拘束他不得。
因果罪福其柰爾何。
直饒佛祖到這裡。
隻得吞聲忍氣。
何況其餘。
蓋為得大總持王三昧也。
切宜珍重。
示衆 此事更無有别事。
祇要當人解慎初。
生死念頭打不徹。
黑山鬼窟做工夫。
有得的多成壅塞。
無得的多落空途。
智慧定堕聰明境。
忘功多又自稱孤。
虧殺杜門壁觀。
費卻許多鹽醋。
不是斷臂安心。
今日豈知來路。
如問拾得姓名。
叉手兩下分付。
果然得力之中。
便是省力之處。
若作道理商量。
笑殺飲光老子。
你看這般手段。
成佛有甚難做。
惟要時人歇得狂。
不依歇處為家住。
果然好事不如無。
莫把無為作回互。
下座。
開田畢示衆 大衆盡心為常住開田。
山僧盡心為大衆說禅。
昨夜三更雷逼逼。
打斷坭龍角半邊。
下座。
歲夜示衆 顧春将至冬已歸。
報汝諸人自省知。
生死關頭未打徹。
話頭莫縱亂交馳。
此回不得安閑法。
業識茫茫無所依。
今古參玄諸英哲。
都來回向盡今時。
盡今時。
悟有期。
吊轉乾坤在己為。
欲與然燈重續焰。
直教火滅與灰飛。
然雖如是。
當知教外一句作麼生道。
西天牟尼去。
東土達磨歸。
師次遷寶方語錄 開堂 白槌竟。
師曰。
大衆會得第一義麼。
若不會。
且向第二義中薦取。
喝一喝曰。
會麼。
若論此事。
貴乎操履。
如行路人有路行路。
路窮上樹。
樹到杪時再進一步。
則與佛祖同住。
祇如這一步作麼生進。
咦。
淩空桂影。
有眼皆窺。
唯除瞽目。
聞而不疑。
春風不在花枝上。
一任靈峰哭子規。
珍重。
上堂 良久雲。
大衆會麼。
若如是會去猶較些子。
其或未然。
縱饒目擊道存敢保未到。
絲竹傳心終成礙膺。
黑漆桶底鑒貌辯色。
無孔鐵槌上逐氣尋聲。
更問何者即是。
氣急殺人。
岩厓寶木棟梁材。
工人徒望。
海島龍駒社稷器。
将帥空吟。
面壁九年成甚事。
覓心不得始安心。
複雲。
大衆。
三十年後莫謂寶方無故評論古今好。
下座。
歲夜上堂 諸佛常覺不迷。
大似黃葉止啼。
衆生常迷不覺。
猶若無繩自縛。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即此猶勝白拈賊。
畢竟作麼生得相應去。
古今之下多少人吞聲忍氣。
更複問是如何。
一尺水一丈波。
會麼。
記得寶方三十夜與諸雲水唱玄歌。
國泰民安樂。
菩提薩婆诃。
浴佛上堂 黃面老人沒傝[仁-二+(天/韭)]。
悲願示生四月八。
一年一次熱湯澆。
舍死忘生而說法。
四十九年一字無。
末後拈花放不下。
惹得傍觀笑微微。
大似打破葡萄架。
灼然所作業不忘。
撞着雲門要打殺。
贻累兒孫相将堕火坑。
尚幸琅琊雲。
将此身心奉塵剎。
不然則達磨一宗埽地而盡。
豈知今日有寶方老漢重為分雪。
祇如此一舉還有報恩分也無。
衆中若有拈得出者。
管教橫身宇宙。
與諸佛眉毛厮結。
有麼。
良久雲。
噫。
真個在家為客易。
果然出外作商難。
珍重。
上堂 大衆禮拜。
燈忽墜地。
首座啟曰。
銀缸撲地亂墜天花。
曲請尊慈重然寶炬。
令昏衢而再朗。
使法殿以常明。
師曰。
金垆香袅霭。
玉燭燦光輝。
寶磬铿锵舉。
人天聚會時。
如是已為山僧說法竟。
何也。
法本自法。
法外何法。
更欲說法。
恐辱大法。
雖然如是。
勉強與大衆商量個論。
法之體亘古獨存。
非色非空。
無名無相。
非隐非顯非暗非明。
非聖非凡非僧非俗。
法之說也。
自古至今。
天地世界森羅萬象。
日月星辰海嶽山川。
四生六道。
未有一時不說也。
所以雲。
塵塵說。
剎剎說。
熾然說。
無間歇。
大衆還信麼。
首座曰信。
師曰汝作麼生信。
座曰。
昨向上藍田裡過。
山水通融盡寶方。
師曰未是信在。
上堂 大衆恭請山僧上堂所為何事。
拟欲求佛法。
單窮趂夾窮。
更要超生死。
無事生出事。
莫若推雲歸洞府。
引月上蒲團。
相共虛明照。
一切不相幹。
當時南泉抖碎虛空七花八裂。
驚起露柱石人遍體通流汗血。
不是淩行婆。
争解同心結。
噫。
一衆知識。
自當藏拙。
上堂 曹洞宗旨寶鏡三昧。
鑒照往來不逃真僞。
觀音來也。
觀音一堂。
普賢來也普賢一隊。
文殊變化有多端。
一時明顯一時晦。
且道何人共他作對。
不然。
但看曹山問德上座曰。
佛真法身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作麼生說個應的道理。
德曰如驢觑井。
曹曰。
道即太煞道。
祇道得八成。
德曰和尚作麼生。
曹曰如井觑驢。
師曰。
作麼生會。
會得如井觑驢。
便明寶鏡三昧。
會得寶鏡三昧。
便會如驢觑井。
會麼。
座曰。
某甲鑒和尚即不堪。
和尚鑒某甲即得。
師曰你作麼生會應底道理。
座曰随緣應感即且置。
和尚喚什麼作物。
師曰。
應物道理寶鏡三昧。
如驢觑井如井觑驢。
會得許入曹洞宗。
不然則觀音普賢文殊也相将攜手笑同歸。
座曰。
若論曹山猶涉廉纖在。
何則。
衲僧家不飲君王宴。
焉賞野花叢。
沒來由跟着驢走。
師曰。
欲知古人遊戲處。
須知足下不生塵。
座曰。
今日又遇和尚。
猶勝曹山七步。
師曰更莫亂商量。
下座。
臘八上堂 臘八逢辰叢林設粥。
所為何緣無非順俗。
衲僧門庭不必如斯。
豈不聞三世諸佛不知有。
狸奴白牯卻知有。
若恁麼三世諸佛已立下風。
況迦文佛乎。
且道狸奴白牯有甚長於諸佛。
首座曰。
為它金烹大冶玉出藍田。
師曰。
然雖如是。
實方不免連狸奴白牯一時趂出三門外。
何以故。
正令行也。
秉綱立紀振叢林。
海晏河清不令行。
好漢盡收歸寶所。
化城推倒不留人。
座曰。
和尚道化城推倒不留人。
在和尚分上即得。
在某甲則不然。
師曰汝作麼生。
座曰。
閑挑布袋渾無事。
笑等街頭一個人。
師曰也是閑弦子。
座大笑。
師下座。
除夕上堂 臘月三十日。
年年即有之。
要似今朝夜。
世間實罕希。
且道今夜有甚長處。
僧曰。
殘雪方開徑。
春風送客歸。
師曰未在。
僧曰和尚作麼生。
師曰汝不鑒乎。
僧曰。
公孫遺布被。
大禹衣輕裘。
師曰。
鑒猶未真在。
此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尊菩薩摩诃薩。
西天東土衆宗師。
曆代古今諸賢聖。
盡在香雲頭上。
一音演唱諸佛說不到底法。
還會麼。
僧曰不會。
師曰。
豈不聞僧問佛印曰。
如何是諸佛說不到底法。
印曰。
蟻子解尋腥處走。
青蠅偏向臭邊飛。
僧曰某甲不會。
印曰。
九萬裡鵬從海出。
三千年鶴遠天歸。
於此領旨則不辜負今夜去。
其或未然。
昔百丈歲夜上堂示衆曰。
汝等經律論固是不知。
入衆參禅禅又不會。
臘月三十夜作麼生折合去。
若折合不去。
一粒微絲披毛戴角。
古人舉此總祗西人得個開交去也。
目今新建期限。
頭首知事典座行人執爨負舂搬柴運水。
畢竟将何補報。
亦要今夜折合去。
假若不爾。
宜於佛印句中謹慎參好。
上堂 良久雲。
大衆有疑上來請問。
無事各自歸堂。
衆無出。
師曰。
噫。
莫道無事好。
金剛與泥人揩背。
汝等作麼生商量。
僧曰。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師曰好事不如無。
曰。
昆侖騎象鹭鸶引。
一場才了一場來。
師曰。
會得夜夜中秋月。
不明日日枉燒香。
複曰。
時當年三夜四。
各自謹守堤防。
若被小人算計。
一定攪亂法場。
前門後戶當仔細。
大家嚴密保安康。
更須知有一好事。
達磨未來東土。
彌陀不在西方。
會麼。
神心按定從空望。
夜半天邊挂夕陽。
上堂 升堂入室是如何。
祇為西來老達磨。
面壁九年不說法。
這一句作麼生道。
法筵龍象衆
混衆也得。
獨居也得。
所以雲。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無第二人。
此事若不從自心契悟一回。
縱有見解如說食不飽。
大丈夫兒決不說了便休自相欺诳。
若不踏到底。
定是不肯住。
到底人始不被諸法緣轉。
自有通變解向。
有佛處趂一步。
無佛處放一着。
使一切聖賢挫折他不得。
讨甚巴鼻。
天地陰陽算計拘束他不得。
因果罪福其柰爾何。
直饒佛祖到這裡。
隻得吞聲忍氣。
何況其餘。
蓋為得大總持王三昧也。
切宜珍重。
示衆 此事更無有别事。
祇要當人解慎初。
生死念頭打不徹。
黑山鬼窟做工夫。
有得的多成壅塞。
無得的多落空途。
智慧定堕聰明境。
忘功多又自稱孤。
虧殺杜門壁觀。
費卻許多鹽醋。
不是斷臂安心。
今日豈知來路。
如問拾得姓名。
叉手兩下分付。
果然得力之中。
便是省力之處。
若作道理商量。
笑殺飲光老子。
你看這般手段。
成佛有甚難做。
惟要時人歇得狂。
不依歇處為家住。
果然好事不如無。
莫把無為作回互。
下座。
開田畢示衆 大衆盡心為常住開田。
山僧盡心為大衆說禅。
昨夜三更雷逼逼。
打斷坭龍角半邊。
下座。
歲夜示衆 顧春将至冬已歸。
報汝諸人自省知。
生死關頭未打徹。
話頭莫縱亂交馳。
此回不得安閑法。
業識茫茫無所依。
今古參玄諸英哲。
都來回向盡今時。
盡今時。
悟有期。
吊轉乾坤在己為。
欲與然燈重續焰。
直教火滅與灰飛。
然雖如是。
當知教外一句作麼生道。
西天牟尼去。
東土達磨歸。
師次遷寶方語錄 開堂 白槌竟。
師曰。
大衆會得第一義麼。
若不會。
且向第二義中薦取。
喝一喝曰。
會麼。
若論此事。
貴乎操履。
如行路人有路行路。
路窮上樹。
樹到杪時再進一步。
則與佛祖同住。
祇如這一步作麼生進。
咦。
淩空桂影。
有眼皆窺。
唯除瞽目。
聞而不疑。
春風不在花枝上。
一任靈峰哭子規。
珍重。
上堂 良久雲。
大衆會麼。
若如是會去猶較些子。
其或未然。
縱饒目擊道存敢保未到。
絲竹傳心終成礙膺。
黑漆桶底鑒貌辯色。
無孔鐵槌上逐氣尋聲。
更問何者即是。
氣急殺人。
岩厓寶木棟梁材。
工人徒望。
海島龍駒社稷器。
将帥空吟。
面壁九年成甚事。
覓心不得始安心。
複雲。
大衆。
三十年後莫謂寶方無故評論古今好。
下座。
歲夜上堂 諸佛常覺不迷。
大似黃葉止啼。
衆生常迷不覺。
猶若無繩自縛。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即此猶勝白拈賊。
畢竟作麼生得相應去。
古今之下多少人吞聲忍氣。
更複問是如何。
一尺水一丈波。
會麼。
記得寶方三十夜與諸雲水唱玄歌。
國泰民安樂。
菩提薩婆诃。
浴佛上堂 黃面老人沒傝[仁-二+(天/韭)]。
悲願示生四月八。
一年一次熱湯澆。
舍死忘生而說法。
四十九年一字無。
末後拈花放不下。
惹得傍觀笑微微。
大似打破葡萄架。
灼然所作業不忘。
撞着雲門要打殺。
贻累兒孫相将堕火坑。
尚幸琅琊雲。
将此身心奉塵剎。
不然則達磨一宗埽地而盡。
豈知今日有寶方老漢重為分雪。
祇如此一舉還有報恩分也無。
衆中若有拈得出者。
管教橫身宇宙。
與諸佛眉毛厮結。
有麼。
良久雲。
噫。
真個在家為客易。
果然出外作商難。
珍重。
上堂 大衆禮拜。
燈忽墜地。
首座啟曰。
銀缸撲地亂墜天花。
曲請尊慈重然寶炬。
令昏衢而再朗。
使法殿以常明。
師曰。
金垆香袅霭。
玉燭燦光輝。
寶磬铿锵舉。
人天聚會時。
如是已為山僧說法竟。
何也。
法本自法。
法外何法。
更欲說法。
恐辱大法。
雖然如是。
勉強與大衆商量個論。
法之體亘古獨存。
非色非空。
無名無相。
非隐非顯非暗非明。
非聖非凡非僧非俗。
法之說也。
自古至今。
天地世界森羅萬象。
日月星辰海嶽山川。
四生六道。
未有一時不說也。
所以雲。
塵塵說。
剎剎說。
熾然說。
無間歇。
大衆還信麼。
首座曰信。
師曰汝作麼生信。
座曰。
昨向上藍田裡過。
山水通融盡寶方。
師曰未是信在。
上堂 大衆恭請山僧上堂所為何事。
拟欲求佛法。
單窮趂夾窮。
更要超生死。
無事生出事。
莫若推雲歸洞府。
引月上蒲團。
相共虛明照。
一切不相幹。
當時南泉抖碎虛空七花八裂。
驚起露柱石人遍體通流汗血。
不是淩行婆。
争解同心結。
噫。
一衆知識。
自當藏拙。
上堂 曹洞宗旨寶鏡三昧。
鑒照往來不逃真僞。
觀音來也。
觀音一堂。
普賢來也普賢一隊。
文殊變化有多端。
一時明顯一時晦。
且道何人共他作對。
不然。
但看曹山問德上座曰。
佛真法身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作麼生說個應的道理。
德曰如驢觑井。
曹曰。
道即太煞道。
祇道得八成。
德曰和尚作麼生。
曹曰如井觑驢。
師曰。
作麼生會。
會得如井觑驢。
便明寶鏡三昧。
會得寶鏡三昧。
便會如驢觑井。
會麼。
座曰。
某甲鑒和尚即不堪。
和尚鑒某甲即得。
師曰你作麼生會應底道理。
座曰随緣應感即且置。
和尚喚什麼作物。
師曰。
應物道理寶鏡三昧。
如驢觑井如井觑驢。
會得許入曹洞宗。
不然則觀音普賢文殊也相将攜手笑同歸。
座曰。
若論曹山猶涉廉纖在。
何則。
衲僧家不飲君王宴。
焉賞野花叢。
沒來由跟着驢走。
師曰。
欲知古人遊戲處。
須知足下不生塵。
座曰。
今日又遇和尚。
猶勝曹山七步。
師曰更莫亂商量。
下座。
臘八上堂 臘八逢辰叢林設粥。
所為何緣無非順俗。
衲僧門庭不必如斯。
豈不聞三世諸佛不知有。
狸奴白牯卻知有。
若恁麼三世諸佛已立下風。
況迦文佛乎。
且道狸奴白牯有甚長於諸佛。
首座曰。
為它金烹大冶玉出藍田。
師曰。
然雖如是。
實方不免連狸奴白牯一時趂出三門外。
何以故。
正令行也。
秉綱立紀振叢林。
海晏河清不令行。
好漢盡收歸寶所。
化城推倒不留人。
座曰。
和尚道化城推倒不留人。
在和尚分上即得。
在某甲則不然。
師曰汝作麼生。
座曰。
閑挑布袋渾無事。
笑等街頭一個人。
師曰也是閑弦子。
座大笑。
師下座。
除夕上堂 臘月三十日。
年年即有之。
要似今朝夜。
世間實罕希。
且道今夜有甚長處。
僧曰。
殘雪方開徑。
春風送客歸。
師曰未在。
僧曰和尚作麼生。
師曰汝不鑒乎。
僧曰。
公孫遺布被。
大禹衣輕裘。
師曰。
鑒猶未真在。
此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尊菩薩摩诃薩。
西天東土衆宗師。
曆代古今諸賢聖。
盡在香雲頭上。
一音演唱諸佛說不到底法。
還會麼。
僧曰不會。
師曰。
豈不聞僧問佛印曰。
如何是諸佛說不到底法。
印曰。
蟻子解尋腥處走。
青蠅偏向臭邊飛。
僧曰某甲不會。
印曰。
九萬裡鵬從海出。
三千年鶴遠天歸。
於此領旨則不辜負今夜去。
其或未然。
昔百丈歲夜上堂示衆曰。
汝等經律論固是不知。
入衆參禅禅又不會。
臘月三十夜作麼生折合去。
若折合不去。
一粒微絲披毛戴角。
古人舉此總祗西人得個開交去也。
目今新建期限。
頭首知事典座行人執爨負舂搬柴運水。
畢竟将何補報。
亦要今夜折合去。
假若不爾。
宜於佛印句中謹慎參好。
上堂 良久雲。
大衆有疑上來請問。
無事各自歸堂。
衆無出。
師曰。
噫。
莫道無事好。
金剛與泥人揩背。
汝等作麼生商量。
僧曰。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師曰好事不如無。
曰。
昆侖騎象鹭鸶引。
一場才了一場來。
師曰。
會得夜夜中秋月。
不明日日枉燒香。
複曰。
時當年三夜四。
各自謹守堤防。
若被小人算計。
一定攪亂法場。
前門後戶當仔細。
大家嚴密保安康。
更須知有一好事。
達磨未來東土。
彌陀不在西方。
會麼。
神心按定從空望。
夜半天邊挂夕陽。
上堂 升堂入室是如何。
祇為西來老達磨。
面壁九年不說法。
這一句作麼生道。
法筵龍象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