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石屋珙禅師語錄卷之上

關燈
春風又上肩。

    是即是祖祢不了。

    逃難逃宿業拘牽。

    四蹄耕白水。

    兩角指青天。

    拍膝一下雲。

    可惜無人知此意。

    風前令我憶南泉。

     退院上堂。

    卸卻項上鐵枷。

    飏下手中木杓。

    合眼跳過黃河。

    騰身沖開碧落。

    獅子趯倒玉闌幹。

    象王擺壞黃金索。

    白雲兮處處相逢。

    青山兮步步踏着。

    喝一喝雲。

    舉頭天外看。

    誰是個般人。

     示衆雲。

    吾佛世尊。

    有四種清淨明誨。

    所謂攝心為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雲何攝心。

    何名為戒。

    若諸世界六道衆生。

    其心不淫。

    則不随其生死相續。

    又道。

    若不斷淫修禅定者。

    如蒸砂石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

    祇名熱砂。

    何以故。

    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

    縱得妙悟。

    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

    輪轉三途。

    必不能出。

    又道。

    若不斷殺修禅定者。

    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高聲太叫。

    求人不聞。

    此等名為欲隐彌露。

    清淨比丘。

    于岐路行。

    不踏生草。

    況以手拔。

    雲何大悲。

    取諸衆生血肉充食。

    名為釋子。

    又道。

    若不斷偷修禅定者。

    譬如有人水灌漏卮。

    欲求其滿。

    縱經塵劫。

    終無平複。

    若諸比丘。

    衣缽之餘。

    分寸不畜。

    乞食餘分。

    施餓衆生。

    又道。

    若諸世界六道衆生。

    雖則身心無殺盜淫。

    三行已圓。

    若大妄語。

    則三摩地不得清淨。

    如刻人糞。

    為旃檀形。

    欲求香氣。

    無有是處。

    淫殺盜妄。

    既已消亡。

    戒定慧學。

    自然清淨。

    若太虛之雲散。

    如大海之波澄。

    得到這般田地了。

    方可以參禅。

    方可以學道。

    你且道。

    禅又作麼生參。

    道又作麼生學。

    從上以來。

    多有樣子。

    福源不惜口嘴。

    略舉數段。

    二祖初到少林。

    參禮達磨。

    斷臂立雪。

    悲泣求法。

    達磨曰。

    諸佛最初求道。

    為法忘形。

    汝今斷臂。

    求亦可在。

    二祖曰。

    諸佛法印。

    可得聞乎。

    達磨曰。

    諸佛法印。

    匪從人得。

    二祖曰。

    我心未安。

    乞師安心。

    達磨曰。

    将心來。

    為汝安。

    二祖曰。

    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曰。

    我為汝安心竟。

    二祖于此悟入。

    這個。

    便是為法忘軀。

    參禅學道第一樣子。

    大梅常禅師。

    參問馬祖。

    如何是佛。

    祖曰。

    即心是佛。

    常領旨。

    直入大梅山卓庵。

    後馬祖聞之。

    令僧去問曰。

    和尚見個甚麼道理。

    便住此山。

    常曰。

    馬祖向我道。

    即心是佛。

    我向這裡住。

    僧曰。

    馬祖佛法。

    如今又别了也。

    常曰。

    作麼生别。

    僧曰。

    如今又道。

    非心非佛。

    常曰。

    這老漢。

    惑亂人未有了日在。

    任他非心非佛。

    我隻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舉似祖。

    祖曰。

    梅子熟也。

    這個。

    便是有決定信。

    無疑惑心。

    參禅學道第二個樣子。

    臨濟。

    初在黃檗會下。

    行業純一。

    首座問曰。

    上座在此多少時也。

    濟曰。

    三年。

    首座曰。

    曾參問也無。

    濟曰。

    不曾參問。

    不知問個甚麼。

    首座曰。

    汝何不去問堂頭和尚。

    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濟便去問。

    聲未絕。

    檗便打。

    如是三度發問。

    三度被打。

    濟白座雲。

    幸蒙慈悲。

    令某問話。

    三度發問。

    三度被打。

    自恨障緣不領深旨。

    今且辭去。

    座雲。

    汝若去時。

    須辭方丈去。

    座先到方丈雲。

    問話底後生。

    甚是如法。

    若來辭時。

    方便接他。

    向後成一株大樹。

    與天下人作陰涼去在。

    濟去辭。

    檗雲。

    不得往别處。

    向高安灘上大愚處去。

    濟到大愚。

    愚問。

    甚麼處來。

    濟雲。

    黃檗處來。

    愚雲。

    黃檗有何言句。

    濟雲。

    某甲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

    三度被打。

    不知某甲有過無過。

    愚雲。

    黃檗與麼老婆。

    為汝得徹困。

    更來這裡問有過無過。

    濟于言下大悟雲。

    元來黃檗佛法無多子。

    愚搊住雲。

    這尿床鬼子。

    适來道有過無過。

    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

    你見個甚麼道理。

    速道速道。

    濟于大愚肋下築三拳。

    愚托開雲。

    汝師黃檗。

    非幹我事。

    濟辭大愚。

    卻回黃檗。

    檗見來便問。

    這漢來來去去。

    有甚麼了期。

    濟雲。

    祇為老婆心切。

    檗問。

    什麼處去來。

    濟雲。

    昨蒙慈旨。

    參大愚去來。

    檗雲。

    大愚有何言句。

    濟遂舉前話。

    檗雲。

    作麼生得這漢來待痛與一頓。

    濟雲。

    說什麼待來。

    即今便吃。

    随後便掌。

    檗雲。

    這風颠漢。

    卻來這裡捋虎須。

    濟便喝。

    檗雲。

    侍者引這風颠漢。

    參堂去。

    這個。

    便是宿因深正。

    有大根器。

    參禅學道第三個樣子。

    長慶棱禅師未悟時。

    看個驢事未去馬事到來。

    如是在雪峰玄沙。

    往來三十年。

    坐破蒲團七個。

    一日卷簾。

    豁然大悟。

    便說個頌子。

    道也大差也大差。

    卷起簾來見天下。

    有人問我解何宗。

    拈起拂來劈口打。

    這個便是不肯造次承當。

    必欲見大休大歇田地。

    參禅學道第四個樣子。

    仰山。

    在百丈會下。

    問一答十。

    口吧吧地。

    百丈曰。

    汝已後去遇人在。

    後到沩山處。

    沩問曰。

    承聞。

    子在百丈。

    問一答十。

    是不。

    仰雲。

    不敢。

    沩雲。

    佛法向上一句。

    作麼生道。

    仰拟開口。

    沩便喝。

    如是三問。

    仰三拟答。

    三被喝。

    仰低頭垂淚雲。

    先師道。

    教我更遇人始得。

    今日便遇人也。

    遂發心。

    看牛三年。

    一日。

    沩山見仰在樹下坐禅。

    沩以拄杖點背一下。

    仰回首。

    沩雲。

    寂子道得也未。

    仰雲。

    雖道不得。

    且不借别人口。

    沩雲。

    寂子會也。

    這個。

    便是去卻知解真實。

    參禅學道第五個樣子。

    保甯勇禅師。

    初入天台教。

    更衣谒雪窦顯禅師。

    顯以為堪任大法。

    乃熟視。

    呵之曰。

    央庠座主。

    勇發憤下山。

    望雪窦山禮拜曰。

    我此生。

    行腳參禅。

    道不過雪窦。

    誓不歸鄉。

    便往泐潭逾年。

    疑情未泮。

    後參楊岐。

    頓明心地。

    岐沒。

    更從同參白雲端。

    研極玄奧。

    這個。

    便是具決定志。

    無退轉心。

    參禅學道第六個樣子。

    雲峰悅禅師。

    在大愚芝座下。

    一日芝示衆曰。

    大家相聚吃莖齑。

    喚作一莖齑。

    入地獄如箭。

    悅聞之駭然。

    便上方丈請開示。

    芝曰。

    法輪未轉。

    食輪先轉。

    後生家。

    趁色力健。

    何不為衆乞食。

    我忍饑不暇。

    何暇為汝說禅乎。

    悅不敢違。

    未幾。

    芝遷翠岩。

    悅納?罷。

    複過翠岩求開示。

    芝曰。

    佛法不怕爛卻。

    今正雪寒。

    可為衆乞炭。

    悅亦奉命。

    化炭歸。

    複上方丈請益。

    芝曰。

    堂司即目缺人。

    今已煩汝。

    悅受之不樂。

    恨芝不去心。

    一日。

    後架桶箍忽散。

    自架堕落。

    豁然大悟。

    頓見芝用處。

    急趨方丈。

    芝見來。

    笑曰。

    且喜。

    維那大事了畢。

    悅不措一詞。

    禮拜了退。

    這個。

    便是為衆竭力。

    不廢寸陰。

    參禅學道第七個樣子。

    更有第八個樣子。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

    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

    卓拄杖一下。

    下座。

     結制小參。

    佛祖門風将委地。

    說著令人心膽碎。

    扶持全在我兒孫。

    不料兒孫先作弊。

    紛紛走北又奔南。

    昧卻正因營雜事。

    滿目風埃滿面塵。

    業識茫茫無本據。

    縱饒挂搭在僧堂。

    直待闆鳴歸被位。

    聚頭寮舍鼓是非。

    收足蒲團便瞌睡。

    癡雲叆叇性天昏。

    石火交煎心鼎沸。

    暫時寂寂滞輕安。

    一向冥冥堕無記。

    百丈清規不肯行。

    外道經書勤講議。

    因果分明當等閑。

    罪福昭然渾不懼。

    或遷一榻一間房。

    放逸總由身口意。

    頭上瓦腳下磚。

    身上衣口中味。

    一一皆出信心檀越人家施。

    未成道業若為消。

    扪心幾個知慚愧。

    今日三明日四。

    閑處光陰盡虛棄。

    一朝老病來相尋。

    閻翁催請死符至。

    從前所作業不忘。

    三塗七趣從茲墜。

    袈裟失卻複再難。

    鱗甲羽毛披則易。

    看他古之學道流。

    直忘人世輕名利。

    煮黃精煨紫芋。

    飯一抟水一器。

    為療形枯聊接氣。

    石爛松枯竟不知。

    洗心便作累生計。

    物外清閑一味高。

    世上黃金何足貴。

    劫空田地佛華開。

    香風觸破娘生鼻。

    選佛場中及第歸。

    圓覺伽藍恣遊戲。

    茲因結制夜小參。

    不覺所言成此偈。

     福源石屋珙禅師語錄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