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石屋珙禅師語錄卷之上

關燈
足。

    不得踏着常住地。

    若踏着常住地。

    定犯着波羅夷罪。

    第二。

    十二時中。

    不得向鼻孔裡出氣。

    若向鼻孔裡出氣。

    定犯着波羅夷罪。

    第三。

    件事且莫說。

    且莫說。

    留在七月十五日也未遲。

    甕裡何曾走卻鼈。

     上堂。

    日日日東出。

    日日日西沒。

    出沒知幾回。

    又是五月一。

    咄哉門外人。

    把手牽不入。

    拽杖獨歸來。

    門開空歎息。

     示衆。

    古德道。

    結夏半月日了也。

    水牯牛作麼生。

    有者道。

    結夏半月日了也。

    寒山子作麼生。

    福源道。

    結夏半月日了也。

    己躬下事作麼生。

    莫是早晨起來洗面。

    洗面了吃粥。

    吃粥了吃飯。

    吃飯了放參。

    放參了打眠。

    是己躬下事麼。

    莫是東廊上西廊下。

    寮舍裡山門頭。

    鼓扇是非。

    是己躬下事麼。

    莫是看諸子百家。

    長篇短章。

    高談闊論。

    傍若無人。

    是己躬下事麼。

    莫是經卷上抟量。

    語錄上蔔度。

    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是己躬下事麼。

    莫是禮幾拜佛。

    看幾卷經。

    燒兩個指頭。

    燃幾炷頂香。

    诳惑世人。

    希求利養。

    是己躬下事麼。

    莫是長連床上。

    閉眉合眼。

    昏昏沉沉。

    懵懵懂懂。

    空過時節。

    是己躬下事麼。

    如此反不及三家村裡拖鋤頭漢。

    栽田種地。

    養口資身。

    卻無罪過。

    我輩沙門釋子。

    仗如來慈蔭。

    不耕而食。

    不蠶而衣。

    高堂大廈。

    廣殿修廊。

    十指不沾水。

    百事不幹懷。

    種種現成。

    般般便當。

    隻為現成。

    隻為便當。

    卻乃縱情放逸。

    非法貪求。

    不修僧業。

    不清戒律。

    不明因果。

    不畏罪福。

    寬裡做債。

    造地獄因。

    閻家老子。

    沒人情無面目。

    一善一惡。

    主籍分明。

    一發與你打算。

    莖齑粒米。

    滴水寸絲。

    盡要酬還。

    福源與麼告報。

    也是為他閑事長無明。

     上堂。

    一塵起大地收。

    四月十五日。

    結卻布袋頭。

    一葉落天下秋。

    七月十五日。

    解卻布袋頭。

    正當自恣。

    何證何修。

    草鞋底北郁單越。

    拄杖頭南贍部洲。

    朝悠悠暮悠悠。

    無拘無束。

    自在自由。

    老豐幹忽然出來道。

    我與汝同往五台禮文殊。

    又且如何。

    搖手雲。

    你不是我同流。

     中秋上堂。

    黑月難見。

    白月易見。

    黑白未分已前。

    眼見何如心見。

    所以道。

    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卓拄杖雲。

    昨夜蟾宮桂子開。

    好風吹下天香來。

    昭王白骨埋青草。

    無人為掃黃金台。

     上堂。

    澄一念虛明。

    未脫三乘羁鎖。

    認八處出現。

    正迷自己靈光。

    直饒平白地上轉身。

    荊棘林中移步。

    腳跟下好與三十棒。

    何故。

    不因樵子徑。

    争到葛洪家。

     天壽聖節上堂。

    箕翼長明。

    地天長泰。

    風不鳴條。

    雨不破塊。

    君乃堯舜之君。

    俗乃成康之俗。

    王母晝夜雲旗翻。

    海山四月蟠桃熟。

     上堂。

    十月初一日開爐。

    諸方說寒道熱。

    福源一味尋常。

    不會安排施設。

    深深埋兩個炭團。

    滿滿堆一爐黃葉。

    莫嫌火種無多。

    隻要暖氣相接。

    放下重簾。

    密糊窗縫。

    又誰管你屋上濃霜。

    庭前深雪。

    但得自家屋裡一團和氣。

    外邊冷言冷語不須聽。

    由他自歇。

    諸禅德。

    本色住山人。

    且無刀斧痕。

     上堂。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

    不生不心。

    所以道。

    山僧居庵時。

    隻見居庵時境界。

    門對千峰。

    心間一境。

    朝看白雲冉冉。

    暮聽流水潺潺。

    煮藜藿于折腳铛中。

    穿破衲于尖頭屋下。

    自由自在。

    無束無拘。

    娑羅樹影落天湖。

    檐萄華香浮台石。

    是非不到。

    名利杳忘。

    住院時。

    即見住院時境界。

    門連湖市。

    地接海州。

    早起晏眠。

    迎來送去。

    整規模于颠危之際。

    聚衲子于寂寞之中。

    漁歌牧笛長聞。

    山色溪光罕見。

    紅塵滾滾。

    白日匇匇。

    且道。

    住湖寺。

    居山庵。

    是同是别。

    良久雲。

    無山不帶雲。

    有水皆含月。

     祈雨上堂。

    記得去年時五月。

    火雲燒田天不雨。

    家家插種望今年。

    不料今年又如此。

    偉哉公侯将相心。

    憂民切切如憂己。

    叩之龍神便感靈。

    來此閻浮澍甘雨。

    霈然不止三日霖。

    天人群生悉歡喜。

    敢問諸人。

    且道承誰恩力。

    以拂子擊禅床雲。

    蘇噜蘇噜。

    ?哩?哩。

     複舉僧問乾峰。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未審。

    路頭在甚處。

    峰以拄杖劃一劃雲。

    在這裡。

    僧舉似雲門。

    門拈起扇雲。

    扇子??跳。

    上三十三天。

    築着帝釋鼻孔。

    東海鯉魚打一棒。

    雨似盆傾。

    頌雲。

    萬仞龍門一拶開。

    傾盆驟雨假風雷。

    袈裟打濕歸來看。

    半是紅雲半海苔。

     上堂。

    鸩毛毒。

    未是毒。

    算來不似人心毒。

    三伏熱。

    未是熱。

    思量無出人心熱。

    阿修羅王。

    常好罵天。

    善星比丘。

    偏要謗佛。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汝之伎倆有盡。

    我之不采無窮。

     七月旦上堂。

    人間秋十日。

    湖寺便生涼。

    竹色溪邊綠。

    荷花鏡裡香。

    即心猶未是。

    作境謾抟量。

    空劫已前事。

    今朝為舉揚。

     解制上堂。

    有佛處不得住。

    樓台月色雲收去。

    無佛處急走過。

    池塘荷葉風吹破。

    三千裡外。

    逢人不得錯舉。

    朗州山澧州水。

    四海五湖皇化裡。

    腰包頂笠萬千千。

    問着盡言山與水。

    忽有不甘底。

    出來道。

    山但言山。

    水但言水。

    有甚麼過。

    良久雲。

    未可全抛一片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

     上堂。

    行腳高人。

    說個參禅。

    說個辦道。

    恰如坐在飯籮裡叫肚饑相似。

    通身是飯。

    你自不肯吃。

    又幹他别人甚麼事。

    十二時中。

    動轉施為。

    全是一條潑天大路。

    且無荊棘瓦礫。

    礙汝腳跟下。

    你自不肯進步。

    又于他别人甚麼事。

    諸佛有甚麼勝如凡夫凡夫有甚麼不如諸佛。

    彼既丈夫我亦爾。

    何得自輕而退屈。

    蓦拈拄杖雲。

    如來說一合相。

    即非一合相。

    明月蘆華何處尋。

    想伊隻在秋江上。

     中秋上堂。

    初三月十五月。

    缺時無圓。

    圓時無缺。

    圓缺不相幹。

    清光常皎潔。

    昨夜蟾宮雨露多。

    天風吹落黃金屑。

     複舉嚴陽尊者問趙州。

    一物不将來時如何。

    州雲。

    放下着。

    嚴雲。

    一物不将來。

    放下個甚麼。

    州雲。

    放不下擔取去。

    頌雲。

    香飄桂子十分月。

    雨滴芙蓉一半秋。

    門外任他時節換。

    穩将衲被自蒙頭。

     上堂。

    學道參禅。

    心地未明。

    己眼未開。

    情塵未脫。

    命根未斷。

    恰如甚麼相似。

    恰如有眼人步入千年暗室中相似。

    目前雖有一切物色相傾。

    竟不知其是青是黃。

    是赤是白。

    是長是短。

    是方是圓。

    懵然無知。

    黑漫漫地。

    若如此。

    在袈裟下。

    如何消得人天供養。

    學道參禅。

    心地已明。

    己眼已開。

    情塵已脫。

    命根已斷。

    恰如甚麼相似。

    恰如大海底輥出一團紅日相似。

    千年暗室。

    一照照破。

    目前所有一切種種物色。

    青黃赤白。

    長短方圓。

    一一明了。

    一一分曉。

    那時正好向二條椽下。

    七尺單前。

    長養聖胎。

    閑閑度日。

    若如此。

    在袈裟下。

    方始消得他人天供養。

    然雖如是。

    更須知道。

    福源門下。

    一條生鐵門檻。

    高而無上。

    廣莫可測。

    在外者。

    要入不能得入。

    在内者。

    要出不能得出。

    也須是着些精彩。

    用些氣力。

    跳過始得。

    若也拟議。

    不是撞頭磕腦。

    便是堕坑落塹。

    莫言不道。

     臘八上堂。

    雪山高且深。

    忍凍吞麻麥。

    如此過六年。

    酌然是快活。

    無端睹明星。

    剛言成正覺。

    拂袖下山來。

    早是低一着。

    更雲度衆生。

    重重露拴索。

    看他世上榮。

    何似山中樂。

    錯錯。

    年年有個臘月八。

     入新僧堂上堂。

    直為柱。

    曲為梁。

    矩中圓。

    規中方。

    匠氏取材之良也。

    歸其圓。

    泯其方。

    舍其短。

    取其長。

    主人立法之妙也。

    所以福源僧堂。

    建柱石于丙子之孟春。

    畢斧斤于戊寅之重九。

    六窗炯炯。

    洞一色之虛明。

    萬瓦鱗鱗。

    絕三種之滲漏。

    低頭不見地。

    還他擔闆禅和。

    仰面不見天。

    卻許蒙頭衲子老竹溪。

    豈止一生行願。

    憍陳如。

    頓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