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和尚語錄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境與人會。
百尺竿頭。
一采兩賽。
有麼。
試舉看。
風穴示衆雲。
若立一塵。
家國興盛。
野老颦蹙。
不立一塵。
家國喪亡。
野老安帖。
於斯明得。
阇黎無分。
全是老僧。
於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阇黎與老僧。
亦能悟卻天下人。
亦能迷卻天下人。
要識阇黎麼。
以手左邊拍一拍。
遮裡是。
要識老僧麼。
以手拍右邊雲。
遮裡是。
雲門雲。
遮裡即易。
那裡即難。
跛腳師。
也是醉後添杯。
汝等諸人。
能向天地未形。
生佛既興。
識得二大老。
則有時奪人不奪境。
有時奪境不奪人。
有時人境兩俱奪。
有時人境俱不奪。
當什麼祭鬼神茶飯。
脫或不然。
且聽山僧下個注腳。
若立一塵。
家國興盛。
野老颦蹙。
山河大地。
不礙眼光。
不立一塵。
家國喪亡。
野老安帖。
盡大地要覓纖塵。
了不可得。
於此明得。
阇黎無分。
全是老僧。
三世佛祖。
齊立下風。
於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盡大地人。
仰望不及。
老僧與阇黎。
亦能悟卻天下人。
亦能迷卻天下人。
人貧智短。
馬瘦毛長。
要識阇黎麼。
遮裡是。
四五百條花柳巷。
二三千處管弦樓。
要識老僧麼。
遮裡是。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隻如道遮裡則易。
那裡則難。
又作麼生。
卻須參始得。
山僧到此。
已是口裡膠生。
未免借古人鼻孔。
為諸人别資一路。
拈拄杖雲。
即此見聞非見聞。
無餘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無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如其不然。
又聽一頌。
且看雙放更雙收。
有底歡聲無底愁。
一切聖賢如電拂。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上堂。
聲前句格外機。
無得無失。
無是無非。
無孔由來是鐵錘。
且道是什麼時節。
有什麼事。
試舉看。
僧問風穴。
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風穴雲。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風穴老漢。
與麼道。
是則得路便行。
到手便用。
依舊未出得語默離微在。
若是仰山即不然。
忽有人問。
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也隻向他道。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且道與古人相去多少。
若也點檢得出。
開口不在舌上。
其或未然。
豈不見妙喜頌雲。
忽爾出門先見路。
才方舉足便登船。
十成秘訣真堪惜。
父子雖親不可傳。
雖然妙不可傳。
更聽山僧為諸人。
下個注腳。
僧問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錯。
答雲。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普。
汝等諸人。
能於遮兩句下。
承當得去。
一大藏教。
與一千七百則。
陳爛葛藤。
不消咳[口*敕]一聲。
一筆勾下。
更若不然。
聽取一頌。
脫然語默去離微。
觌面持來付與誰。
荷葉團團團似鏡。
菱角尖尖尖似錐。
上堂。
巇崄中平實。
平實處誵訛。
觌面承當得去。
元來用處不多。
僧問首山。
如何是佛法大意。
山雲楚王城畔汝水東流。
汝等諸人。
能於未開口以前。
見得遮老漢。
函蓋乾坤句。
随波逐浪句。
截斷衆流句。
一筆勾下。
便見慈明道宜陽秀水。
南嶽石橋。
楊岐道筠陽九岫萍實。
楊岐一印印定。
如印印泥。
如印印水。
如印印空。
毫發不移。
以至僧問。
如何是佛。
新婦騎驢阿翁牽。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風吹日炙。
學人乍到寶山。
空手回時如何。
家家門前火把子。
謂之家貧難辦素食。
事忙弗及艹書。
隻如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前柏樹子。
僧問雲門。
如何是佛。
乾屎橛。
僧問洞山。
如何是佛。
麻三斤。
且道相去多少。
還缁素得出麼。
須知道千句萬句。
隻是一句。
百千萬億句。
終無第二句。
還信得及麼。
更聽一頌。
暑往寒來春複秋。
夕陽西去水東流。
茫茫宇宙人無數。
那個親曾到地頭。
上堂。
解語非幹舌。
能言不是聲。
既不是聲。
畢竟是個什麼。
若也已知。
不在忉怛。
其或不然。
試聽舉看。
僧問汾陽。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汾陽答雲。
青絹扇子足風涼。
敢問諸人。
且道與趙州柏樹子話。
相去多少。
若能於此揀辨得出。
便見二大老。
一等垂慈。
不覺舌頭拖地。
若也明辨不出。
青絹扇子足風涼。
不妨拈來頓在面前。
東咬西咬。
東齧西齧。
忽然於沒滋沒味處。
蹉口咬着。
便見盡大地風飒飒地。
便知十智同真。
真同十智。
以至臨濟四料揀。
四賓主。
四照用。
三玄三要。
總不離遮一着子。
便可轉天關回地軸。
申出三頭六臂。
着光明衣。
說報身佛。
着清淨衣。
說法身佛。
且道千百億化身。
着什麼衣。
苟或不然。
且聽一頌。
當陽拈起足清風。
似月團團樣不同。
臘月也知無用處。
暑天消得打蚊蟲。
上堂。
上無敵。
下無比。
拟議思量。
劍去久矣。
見得親。
用得到。
信手拈來。
又卻恰好。
僧問慈明。
如何是佛。
水出高原。
隻遮一句。
一大藏教說不到。
十大論師翻不出。
六代祖師提不起。
天下老和尚嚼不碎。
是汝諸人。
還知落處麼。
眼裡耳裡鼻裡。
聞底見底說底。
一時拈卻。
莫有道得底麼。
若也道得。
三世諸佛。
隻是西天老比丘。
六代祖師。
在你鼻尖上。
天下老和尚。
喚來洗腳。
豈不見沩山秀和尚頌雲。
沖斷雲根瀉出來。
泠泠千古下崔嵬。
未知的的朝宗意。
更聽春深動地雷。
是汝諸人。
還明得的的朝宗之意也無。
莫是沖斷雲根瀉出來。
泠泠千古下崔嵬麼。
或若未然。
更聽春深動地雷。
山僧到遮裡。
已是口啞舌秃謾。
借古詩一首。
為諸人頌出。
穿雲迸石不辭勞。
大底還他出處高。
溪磵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上堂。
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一理足。
萬事周。
一塵起。
大地收。
機先别有活路。
開口不在舌頭。
複有什麼人。
同明如是事。
試舉看。
僧問楊岐。
如何是佛。
答雲三腳驢子弄蹄行。
仰山道。
日午打三更。
要見仰山即易。
要見楊岐即難。
要見楊岐即易。
要會三腳驢子弄蹄行即難。
會得三腳驢子弄蹄行。
更有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在。
是汝諸人。
且道與三腳驢子弄蹄行。
相去多少。
還辨明得出麼。
脫或未然。
更聽一頌。
老杜風前得句時。
等閑開口便成詩。
就中一着沒巴鼻。
卻把驢兒當馬騎。
上堂。
動即影現。
覺即氷生。
見聞俱盡。
視聽如盲。
有麼。
試舉看。
青原思和尚。
問六祖。
作何所務。
即不落階級。
才有所重。
便成窠臼。
祖雲汝曾作什麼來。
倒借一問。
原雲聖谛亦不為。
誰與麼道。
祖雲落何階級。
慣得其便。
原雲聖谛尚不為。
落何階級。
特地一場愁。
祖雲如是如是。
善自護持。
伎倆已盡。
生佛未具。
世界未立。
以前田地。
細入鄰虛。
大包無外。
間不容發。
隻貴直下承當。
領個現成受用。
隻個領字。
已是多了也。
莫教動着纖塵。
便見堆山積嶽。
所以古人道。
至道無難。
惟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是汝諸人。
還得明白也未。
脫或不然。
聽取一頌。
一掬澄潭鏡樣磨。
無風何必自生波。
轉身縱不離初際。
仔細看來較幾何。
上堂。
本無位次。
不涉安排。
泯然自盡。
一種平懷。
黑山下鬼窟裡。
則且置。
見聞外。
聲色先。
試舉看。
藥山在石頭會下坐次。
石頭問雲。
子作個什麼。
答雲一物也不為。
石頭雲。
與麼則閑坐也。
藥雲閑坐即為也。
石頭雲。
子道不為。
又不為個什麼。
雲千聖亦不識。
石頭乃作偈贊雲。
從來共住不知名。
任運相将隻麼行。
自古聖賢猶不識。
造次凡流豈可明。
藥山父子。
可謂針芥相投。
不間毫發。
又如兩鏡相照。
不留影迹。
是則固是。
未免喪我兒孫。
當時見他道一物也不為。
便與劈脊痛棒。
今日門風未到如此。
與麼則閑坐也。
又卻不妨軟頑。
閑坐即為也。
擡腳不起。
子道不為。
又不為個什麼。
泥裡洗土。
千聖亦不識。
元來隻在遮裡。
隻如藥山道。
一物也不為。
且道在什麼處。
安身立命。
石頭道。
與麼則閑坐也。
且道還有計較處也無。
若向遮裡。
檢點得出。
許你於佛法。
有個入處。
若也檢點不出。
豈不見五祖演和尚頌雲。
任運不知名。
輕輕着眼聽。
水上青青綠。
元來是浮萍。
大小五祖。
隻在背後叉手。
仰山即不然。
試聽一頌。
平常閑坐與閑行。
嶺上無心雲片生。
照鏡俱亡人不立。
依前日午打三更。
上堂。
依依稀稀。
彷彷佛佛。
瞞瞞盰盰。
淈淈[泳-永+盾][泳-永+盾]。
取不得。
舍不得。
名不得。
狀不得。
不可得中隻麼得。
且道得個什麼。
試舉看。
洞山請泰首座。
吃果子次。
問雲。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過在什麼處。
泰雲過在動用中。
洞山令人掇退果卓。
五祖戒。
别泰首座雲。
明朝更獻楚王看。
大沩喆雲。
汝等諸人。
還知洞山落處麼。
若也不知。
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
山僧道。
遮果子。
非但泰首座不得吃。
設使盡大地人來。
也不敢正眼觑着。
雲蓋本雲。
雖則洞山有打破虛空底鉗錘。
要且無補綴底針線。
待伊道過在動用中。
但雲。
首座吃果子。
泰首座若是個衲僧。
吃了也須吐卻。
隻如諸大老激揚。
且道自己。
有什麼幹涉。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是什麼物。
既是常在動用中。
為什麼動用中收不得。
洞山問泰首座道。
過在什麼處。
意作麼生。
泰首座道。
過在動用中。
被洞山掇退果卓。
泰首座得果子吃。
不得果子吃。
五祖道。
明朝更獻楚王看。
且道與過在動用中。
相去多少。
大沩雲。
諸人還知洞山落處麼。
且道落在什麼處。
若也不知。
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
自是大沩作遮見解。
遮果子非但泰首座不得吃。
設使盡大地人來。
也不敢正眼觑着。
觑着則瞎。
雲蓋雲。
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鉗錘。
且無補綴底針線。
杜撰不少。
待伊道過在動用中。
但雲請首座吃果子。
不勞拈出。
泰首座若是個衲僧。
吃了也須吐卻。
特地一場愁。
五祖大沩雲蓋三人。
與麼說話。
要見洞山。
大遠在。
山僧今日。
忍俊不禁。
為諸人别行一路。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拈拄杖。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過在什麼處。
卓一下。
當時若下得遮一着。
縱使盡大地。
是一枚果子。
也須粉碎。
更聽一頌。
樹頭金果鐵團栾。
千聖猶難着眼看。
莫謂臨機曾掇退。
當陽托出已和盤。
上堂。
虛而靈。
空而妙。
冷而看。
默而照。
亭亭雪沒青松。
杳杳雲藏白鳥。
正恁麼時。
還有相見分也無。
試舉看。
曹山因鏡清問雲。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時如何。
曹山答雲。
理即如是。
事作麼生。
鏡清雲。
如理如事。
曹山雲。
瞞曹山一人即得。
争奈諸聖眼何。
鏡清雲。
若無諸聖眼。
争鑒得個不與麼。
曹山雲。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後來大沩喆雲。
是則曹山善切磋琢磨。
其奈鏡清玉本無瑕。
雖然不經敏手。
終成廢器。
仰山道。
曹山與鏡清。
與麼挨拶。
與麼敲唱。
固在天地未判。
佛祖未彰。
以前着到。
且道與老洞山。
五位君臣。
還有親炙分也無。
山僧今日。
不顧諸方笑怪。
試為點檢看。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
莫是正位麼。
曹山雲。
理即如是。
事作麼生。
莫是偏位麼。
鏡清雲。
如理如事。
喚作正中偏即是。
偏中正即是。
曹山雲。
瞞曹山一人即得。
争奈諸聖眼何。
鏡清雲。
若無諸聖眼。
争鑒得個不與麼。
曹山雲。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若是偏正兩忘處。
且喜鏡清曹山。
俱踏不着。
所謂兼中到。
不涉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謂出常情。
折合還歸炭裡坐。
殊不知。
正是見滲漏。
情滲漏。
語滲漏。
好吃三十拄杖。
大小大沩道。
曹山是則善切磋琢磨。
其奈鏡清玉本無瑕。
雖然不經敏手。
終成廢器。
還曾夢見二大老麼。
仰山如此說話。
莫别有長處麼。
聽取一頌。
洪蒙未判絕疎親。
畢竟難将事理分。
夜半正明還不露。
金剛腦後鐵昆侖。
上堂。
肘後符靈。
聲前眼活。
有收有放。
全生全殺。
白象昆侖騎。
黑狗爛銀蹄。
畢竟作麼生辨。
九峰普滿禅師。
問僧。
甚處來。
雲閩中來。
九峰雲。
遠涉不易。
僧雲。
也不難。
動步便到。
九峰雲。
還有不動步者麼。
僧雲有。
九峰雲。
争得到遮裡。
僧無語。
九峰雲。
悞殺一船人。
拈棒劈脊趂下。
九峰老漢。
雖是洞山真子。
卻有臨濟作略。
問僧甚麼處來。
境與人會。
百尺竿頭。
一采兩賽。
有麼。
試舉看。
風穴示衆雲。
若立一塵。
家國興盛。
野老颦蹙。
不立一塵。
家國喪亡。
野老安帖。
於斯明得。
阇黎無分。
全是老僧。
於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阇黎與老僧。
亦能悟卻天下人。
亦能迷卻天下人。
要識阇黎麼。
以手左邊拍一拍。
遮裡是。
要識老僧麼。
以手拍右邊雲。
遮裡是。
雲門雲。
遮裡即易。
那裡即難。
跛腳師。
也是醉後添杯。
汝等諸人。
能向天地未形。
生佛既興。
識得二大老。
則有時奪人不奪境。
有時奪境不奪人。
有時人境兩俱奪。
有時人境俱不奪。
當什麼祭鬼神茶飯。
脫或不然。
且聽山僧下個注腳。
若立一塵。
家國興盛。
野老颦蹙。
山河大地。
不礙眼光。
不立一塵。
家國喪亡。
野老安帖。
盡大地要覓纖塵。
了不可得。
於此明得。
阇黎無分。
全是老僧。
三世佛祖。
齊立下風。
於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盡大地人。
仰望不及。
老僧與阇黎。
亦能悟卻天下人。
亦能迷卻天下人。
人貧智短。
馬瘦毛長。
要識阇黎麼。
遮裡是。
四五百條花柳巷。
二三千處管弦樓。
要識老僧麼。
遮裡是。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
隻如道遮裡則易。
那裡則難。
又作麼生。
卻須參始得。
山僧到此。
已是口裡膠生。
未免借古人鼻孔。
為諸人别資一路。
拈拄杖雲。
即此見聞非見聞。
無餘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無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如其不然。
又聽一頌。
且看雙放更雙收。
有底歡聲無底愁。
一切聖賢如電拂。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上堂。
聲前句格外機。
無得無失。
無是無非。
無孔由來是鐵錘。
且道是什麼時節。
有什麼事。
試舉看。
僧問風穴。
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風穴雲。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風穴老漢。
與麼道。
是則得路便行。
到手便用。
依舊未出得語默離微在。
若是仰山即不然。
忽有人問。
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也隻向他道。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且道與古人相去多少。
若也點檢得出。
開口不在舌上。
其或未然。
豈不見妙喜頌雲。
忽爾出門先見路。
才方舉足便登船。
十成秘訣真堪惜。
父子雖親不可傳。
雖然妙不可傳。
更聽山僧為諸人。
下個注腳。
僧問語默涉離微。
如何通不犯。
錯。
答雲。
長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普。
汝等諸人。
能於遮兩句下。
承當得去。
一大藏教。
與一千七百則。
陳爛葛藤。
不消咳[口*敕]一聲。
一筆勾下。
更若不然。
聽取一頌。
脫然語默去離微。
觌面持來付與誰。
荷葉團團團似鏡。
菱角尖尖尖似錐。
上堂。
巇崄中平實。
平實處誵訛。
觌面承當得去。
元來用處不多。
僧問首山。
如何是佛法大意。
山雲楚王城畔汝水東流。
汝等諸人。
能於未開口以前。
見得遮老漢。
函蓋乾坤句。
随波逐浪句。
截斷衆流句。
一筆勾下。
便見慈明道宜陽秀水。
南嶽石橋。
楊岐道筠陽九岫萍實。
楊岐一印印定。
如印印泥。
如印印水。
如印印空。
毫發不移。
以至僧問。
如何是佛。
新婦騎驢阿翁牽。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風吹日炙。
學人乍到寶山。
空手回時如何。
家家門前火把子。
謂之家貧難辦素食。
事忙弗及艹書。
隻如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庭前柏樹子。
僧問雲門。
如何是佛。
乾屎橛。
僧問洞山。
如何是佛。
麻三斤。
且道相去多少。
還缁素得出麼。
須知道千句萬句。
隻是一句。
百千萬億句。
終無第二句。
還信得及麼。
更聽一頌。
暑往寒來春複秋。
夕陽西去水東流。
茫茫宇宙人無數。
那個親曾到地頭。
上堂。
解語非幹舌。
能言不是聲。
既不是聲。
畢竟是個什麼。
若也已知。
不在忉怛。
其或不然。
試聽舉看。
僧問汾陽。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汾陽答雲。
青絹扇子足風涼。
敢問諸人。
且道與趙州柏樹子話。
相去多少。
若能於此揀辨得出。
便見二大老。
一等垂慈。
不覺舌頭拖地。
若也明辨不出。
青絹扇子足風涼。
不妨拈來頓在面前。
東咬西咬。
東齧西齧。
忽然於沒滋沒味處。
蹉口咬着。
便見盡大地風飒飒地。
便知十智同真。
真同十智。
以至臨濟四料揀。
四賓主。
四照用。
三玄三要。
總不離遮一着子。
便可轉天關回地軸。
申出三頭六臂。
着光明衣。
說報身佛。
着清淨衣。
說法身佛。
且道千百億化身。
着什麼衣。
苟或不然。
且聽一頌。
當陽拈起足清風。
似月團團樣不同。
臘月也知無用處。
暑天消得打蚊蟲。
上堂。
上無敵。
下無比。
拟議思量。
劍去久矣。
見得親。
用得到。
信手拈來。
又卻恰好。
僧問慈明。
如何是佛。
水出高原。
隻遮一句。
一大藏教說不到。
十大論師翻不出。
六代祖師提不起。
天下老和尚嚼不碎。
是汝諸人。
還知落處麼。
眼裡耳裡鼻裡。
聞底見底說底。
一時拈卻。
莫有道得底麼。
若也道得。
三世諸佛。
隻是西天老比丘。
六代祖師。
在你鼻尖上。
天下老和尚。
喚來洗腳。
豈不見沩山秀和尚頌雲。
沖斷雲根瀉出來。
泠泠千古下崔嵬。
未知的的朝宗意。
更聽春深動地雷。
是汝諸人。
還明得的的朝宗之意也無。
莫是沖斷雲根瀉出來。
泠泠千古下崔嵬麼。
或若未然。
更聽春深動地雷。
山僧到遮裡。
已是口啞舌秃謾。
借古詩一首。
為諸人頌出。
穿雲迸石不辭勞。
大底還他出處高。
溪磵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上堂。
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一理足。
萬事周。
一塵起。
大地收。
機先别有活路。
開口不在舌頭。
複有什麼人。
同明如是事。
試舉看。
僧問楊岐。
如何是佛。
答雲三腳驢子弄蹄行。
仰山道。
日午打三更。
要見仰山即易。
要見楊岐即難。
要見楊岐即易。
要會三腳驢子弄蹄行即難。
會得三腳驢子弄蹄行。
更有步行騎水牛。
空手把鋤頭。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在。
是汝諸人。
且道與三腳驢子弄蹄行。
相去多少。
還辨明得出麼。
脫或未然。
更聽一頌。
老杜風前得句時。
等閑開口便成詩。
就中一着沒巴鼻。
卻把驢兒當馬騎。
上堂。
動即影現。
覺即氷生。
見聞俱盡。
視聽如盲。
有麼。
試舉看。
青原思和尚。
問六祖。
作何所務。
即不落階級。
才有所重。
便成窠臼。
祖雲汝曾作什麼來。
倒借一問。
原雲聖谛亦不為。
誰與麼道。
祖雲落何階級。
慣得其便。
原雲聖谛尚不為。
落何階級。
特地一場愁。
祖雲如是如是。
善自護持。
伎倆已盡。
生佛未具。
世界未立。
以前田地。
細入鄰虛。
大包無外。
間不容發。
隻貴直下承當。
領個現成受用。
隻個領字。
已是多了也。
莫教動着纖塵。
便見堆山積嶽。
所以古人道。
至道無難。
惟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是汝諸人。
還得明白也未。
脫或不然。
聽取一頌。
一掬澄潭鏡樣磨。
無風何必自生波。
轉身縱不離初際。
仔細看來較幾何。
上堂。
本無位次。
不涉安排。
泯然自盡。
一種平懷。
黑山下鬼窟裡。
則且置。
見聞外。
聲色先。
試舉看。
藥山在石頭會下坐次。
石頭問雲。
子作個什麼。
答雲一物也不為。
石頭雲。
與麼則閑坐也。
藥雲閑坐即為也。
石頭雲。
子道不為。
又不為個什麼。
雲千聖亦不識。
石頭乃作偈贊雲。
從來共住不知名。
任運相将隻麼行。
自古聖賢猶不識。
造次凡流豈可明。
藥山父子。
可謂針芥相投。
不間毫發。
又如兩鏡相照。
不留影迹。
是則固是。
未免喪我兒孫。
當時見他道一物也不為。
便與劈脊痛棒。
今日門風未到如此。
與麼則閑坐也。
又卻不妨軟頑。
閑坐即為也。
擡腳不起。
子道不為。
又不為個什麼。
泥裡洗土。
千聖亦不識。
元來隻在遮裡。
隻如藥山道。
一物也不為。
且道在什麼處。
安身立命。
石頭道。
與麼則閑坐也。
且道還有計較處也無。
若向遮裡。
檢點得出。
許你於佛法。
有個入處。
若也檢點不出。
豈不見五祖演和尚頌雲。
任運不知名。
輕輕着眼聽。
水上青青綠。
元來是浮萍。
大小五祖。
隻在背後叉手。
仰山即不然。
試聽一頌。
平常閑坐與閑行。
嶺上無心雲片生。
照鏡俱亡人不立。
依前日午打三更。
上堂。
依依稀稀。
彷彷佛佛。
瞞瞞盰盰。
淈淈[泳-永+盾][泳-永+盾]。
取不得。
舍不得。
名不得。
狀不得。
不可得中隻麼得。
且道得個什麼。
試舉看。
洞山請泰首座。
吃果子次。
問雲。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過在什麼處。
泰雲過在動用中。
洞山令人掇退果卓。
五祖戒。
别泰首座雲。
明朝更獻楚王看。
大沩喆雲。
汝等諸人。
還知洞山落處麼。
若也不知。
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
山僧道。
遮果子。
非但泰首座不得吃。
設使盡大地人來。
也不敢正眼觑着。
雲蓋本雲。
雖則洞山有打破虛空底鉗錘。
要且無補綴底針線。
待伊道過在動用中。
但雲。
首座吃果子。
泰首座若是個衲僧。
吃了也須吐卻。
隻如諸大老激揚。
且道自己。
有什麼幹涉。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是什麼物。
既是常在動用中。
為什麼動用中收不得。
洞山問泰首座道。
過在什麼處。
意作麼生。
泰首座道。
過在動用中。
被洞山掇退果卓。
泰首座得果子吃。
不得果子吃。
五祖道。
明朝更獻楚王看。
且道與過在動用中。
相去多少。
大沩雲。
諸人還知洞山落處麼。
且道落在什麼處。
若也不知。
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
自是大沩作遮見解。
遮果子非但泰首座不得吃。
設使盡大地人來。
也不敢正眼觑着。
觑着則瞎。
雲蓋雲。
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鉗錘。
且無補綴底針線。
杜撰不少。
待伊道過在動用中。
但雲請首座吃果子。
不勞拈出。
泰首座若是個衲僧。
吃了也須吐卻。
特地一場愁。
五祖大沩雲蓋三人。
與麼說話。
要見洞山。
大遠在。
山僧今日。
忍俊不禁。
為諸人别行一路。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黑律漆。
拈拄杖。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過在什麼處。
卓一下。
當時若下得遮一着。
縱使盡大地。
是一枚果子。
也須粉碎。
更聽一頌。
樹頭金果鐵團栾。
千聖猶難着眼看。
莫謂臨機曾掇退。
當陽托出已和盤。
上堂。
虛而靈。
空而妙。
冷而看。
默而照。
亭亭雪沒青松。
杳杳雲藏白鳥。
正恁麼時。
還有相見分也無。
試舉看。
曹山因鏡清問雲。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時如何。
曹山答雲。
理即如是。
事作麼生。
鏡清雲。
如理如事。
曹山雲。
瞞曹山一人即得。
争奈諸聖眼何。
鏡清雲。
若無諸聖眼。
争鑒得個不與麼。
曹山雲。
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後來大沩喆雲。
是則曹山善切磋琢磨。
其奈鏡清玉本無瑕。
雖然不經敏手。
終成廢器。
仰山道。
曹山與鏡清。
與麼挨拶。
與麼敲唱。
固在天地未判。
佛祖未彰。
以前着到。
且道與老洞山。
五位君臣。
還有親炙分也無。
山僧今日。
不顧諸方笑怪。
試為點檢看。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
莫是正位麼。
曹山雲。
理即如是。
事作麼生。
莫是偏位麼。
鏡清雲。
如理如事。
喚作正中偏即是。
偏中正即是。
曹山雲。
瞞曹山一人即得。
争奈諸聖眼何。
鏡清雲。
若無諸聖眼。
争鑒得個不與麼。
曹山雲。
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
若是偏正兩忘處。
且喜鏡清曹山。
俱踏不着。
所謂兼中到。
不涉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謂出常情。
折合還歸炭裡坐。
殊不知。
正是見滲漏。
情滲漏。
語滲漏。
好吃三十拄杖。
大小大沩道。
曹山是則善切磋琢磨。
其奈鏡清玉本無瑕。
雖然不經敏手。
終成廢器。
還曾夢見二大老麼。
仰山如此說話。
莫别有長處麼。
聽取一頌。
洪蒙未判絕疎親。
畢竟難将事理分。
夜半正明還不露。
金剛腦後鐵昆侖。
上堂。
肘後符靈。
聲前眼活。
有收有放。
全生全殺。
白象昆侖騎。
黑狗爛銀蹄。
畢竟作麼生辨。
九峰普滿禅師。
問僧。
甚處來。
雲閩中來。
九峰雲。
遠涉不易。
僧雲。
也不難。
動步便到。
九峰雲。
還有不動步者麼。
僧雲有。
九峰雲。
争得到遮裡。
僧無語。
九峰雲。
悞殺一船人。
拈棒劈脊趂下。
九峰老漢。
雖是洞山真子。
卻有臨濟作略。
問僧甚麼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