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關燈
小
中
大
夫所謂土者。心而已矣。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淨名所謂心淨則土淨也。倘以肉團為心。緣影為心。既未證心之所以為心。又安識土之所以為土。則夫應觀法界。一切惟心。心佛衆生。三無差别者。果何所謂也。而迷心作境者。昧然罔覺。一心之趨向。遂成兩土之分歧。有穢淨。斯有苦樂。有苦樂。斯有生佛。一切之國土。想網之所成也。濁惡衆生。既不能信。複何能證。誰則背塵向覺。起厭生欣。當今之世。而欲求一超生死之捷徑。脫輪回之方便。舍此淨土一門。其何從而有之。台宗卍蓮法師。深究宗門。廣稽教部。不以宗教為究竟。而以淨土為指歸。其亦悟徹根源。契理亦複契機。故發為詩歌。作為銘詞。無不闡揚淨土。大放厥辭。二十九章之雜綴。所以辯明淨土也。四十八首之題像。所以宏贊淨土也。唯心之頌百八。所以遍窮淨土。也要約之律二十。所以勸修淨土也。而且欣厭有銘。警?有偈。無非反複叮咛。欲人之同歸于淨土也。夫菩薩之用心。利他更切于自利。恐淨土之不知所修也。爰輯儀式以示之。恐淨土之有外乎禅也。複拟牛頌以通之。法師之于淨土。固已深信。而證之于其心矣。餘與法師交契有年。深知巅末。十八猶負薪。二十始剃染。未當學問。而能言之亹亹者。不亦難乎其難哉。因弁數語于簡端。以明法師之專心淨土。絕不以宗教接人。正是善宗者不言宗。善教者不言教也。後之學者。當知無宗之非教。無教之非宗。無宗教之非淨土也。幸勿岐而二之。是為序。
大清光緒乙亥歲孟春月樂成吳鄭衡書于三一閣之香染室
大清光緒乙亥歲孟春月樂成吳鄭衡書于三一閣之香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