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
關燈
小
中
大
迎入帳中坐下,便問:“經略有何密谕?”希真便将用法攝公孫勝魂魄的話說了。
永清道:“聞道家追魂攝魄,須要本人生年月日,今公孫勝的生辰何處探聽?”希真笑道:“這厮的生辰,我卻已探聽得也。
”永清忙問從何處探來,希真道:“我在大名府時,無意中得了他來。
那大名府城内龍華寺的住持大圓,曾經到梁山做過道場的。
我到任後入寺行香,據他的徒弟妙果說起,那年晁蓋死時,他師父在山設薦,他亦在列,因說到晁蓋生死年月日時。
我當時便蓦然想到公孫勝,探問一句,果然被我探得。
原來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與晁蓋情意最深。
彼時晁蓋病笃未死,吳用等六人都開列自己生辰,具疏借壽。
尚未舉行,晁蓋已死。
因此疏章未曾焚送,卻吃這妙果僧看見。
因内中公孫勝八字最容易記得,所以至今不忘。
說來乃是庚申年辛酉月壬戌日癸亥時。
”劉廣、永清都大為驚異,因歎道:“事非偶然也。
” 希真便吩咐将後營帳内打掃清潔。
希真即去安排法器,按着十二雷門,挂起十二面大圓鏡,中間設起香案,按八卦擺列八面方鏡,就正中焚起一爐旃檀。
希真誦起淨壇諸咒,四圍都灑了法水,然後将那面乾元寶鏡正中供起,擺列了香花燈果。
希直叩齒念誦真言,拜跪行禮畢,走出帳來,暮色已蒼。
希真便教永清就營中選十二人,都要命帶丁甲的,前來聽用。
當時在前營吃了素齋,隻見永清已将丁甲命的十二人帶上來。
希真便書了十二道丁甲符,分與十二人佩戴了。
傳谕劉廣、永清監營,自己卻帶那丁甲人入帳登壇。
那十二丁甲手執五色旗幡,按着方位侍立帳門之外。
帳内壇上星燭燦爛,寶鏡光明。
希真登壇,将那備好硃筆黃紙,擺在壇上,口中念念不絕,書成了數十道符篆。
隻見希真叫侍從人進來,收去了香案。
希真将那所書的符,向左右前後,壇上壇下,一一誦咒焚化了,便披了頭發,右手執持寶劍,左手高提起那面乾元寶鏡,念念有詞。
少刻,希真忽地将寶劍插于地上,便從袖中取出公孫勝的生命一紙,并一蓬亂發擲下來,急将右腳踏住。
重複拔起寶劍,念聲愈厲,隻見四邊燈光鏡光,都霍霍閃動。
念夠多時,喝聲道:“疾!”那四壁光芒,一齊射向公孫勝命紙上來。
希真急将乾元鏡一照,愕然道:“咦!”疾想片時,便将那寶劍放于地上,右手捏起一個劍訣,向那乾元鏡上不住的書符,口中不住的念咒。
約有許久,便又向鏡上噓了一遍罡氣,放了劍訣,重複提起寶劍,左手高提着乾元鏡照于地上,凝然不動。
寂然無聲。
不多時,隻見那乾元鏡内,蓬蓬勃勃金光發現,瀉如泉流,逸如電發,明如硫焰,響如雷鳴。
希真用右手寶劍東點西指,那光便東飛西迸。
又是許多時,那團火漸漸淡去。
希真向地上一看,又向鏡中一看,目定口呆,半晌道:“這厮真個如此難捉!”良久道:“我曉得了。
”便将寶劍與乾元鏡一齊放下,挽了頭發,重複叫帳外從人進來,擺設香案,并叫那十二丁甲命人都進壇來。
香案擺畢,希真命從人部出帳外,隻叫那十二丁甲命人依班侍立左右。
希真就案上寫起一張疏牍,又書了幾道符,便于案前拱手誦起九天玄女寶浩。
誦了九遍,稽首九拜,便跪在案前,将疏牍念誦一遍,就于燭上焚送,又再拜稽首。
立起來,便将那所書的符四面焚化,便叫侍從人進來收去香案。
希真重複被發仗劍,左提寶鏡,照前作法。
不多時,隻見那乾元寶鏡神光三門。
希真定神一看,喜形于色,道:“在矣。
”便命那十二了甲解下壇中所有的鏡,都移入壇心,将公孫勝的命紙重重疊疊壓住,便将乾元寶鏡鎮壓在上面,寶劍插在壇前。
希真帶那十二丁甲齊出壇來,将那十二人發放。
時已四更,希真就在前帳内默坐定神。
少刻,已轉五更,希真便傳令請劉廣督理本營事務,淩晨攻擊左關,自己帶領範成龍徑到大營來通報經略。
經略聞報,即忙傳令開營迎入。
希真進見,禀告公孫勝魂魄已經攝得,張公甚喜。
希真又道:“此時尚鎮在壇中,未曾處斬。
若斬了他的魂魄,此人可以立死。
不識經略意中何如,特來請令。
”張公道:“此人亦系賊魁,理宜生擒他來明正典刑,方為不錯。
”希真道:“既如此,須希真随營攻入關中,親去擒他。
他還有一個徒弟,雖無甚利害,也須希真去擒。
”張公稱是,便撥中營兵馬一萬,
永清道:“聞道家追魂攝魄,須要本人生年月日,今公孫勝的生辰何處探聽?”希真笑道:“這厮的生辰,我卻已探聽得也。
”永清忙問從何處探來,希真道:“我在大名府時,無意中得了他來。
那大名府城内龍華寺的住持大圓,曾經到梁山做過道場的。
我到任後入寺行香,據他的徒弟妙果說起,那年晁蓋死時,他師父在山設薦,他亦在列,因說到晁蓋生死年月日時。
我當時便蓦然想到公孫勝,探問一句,果然被我探得。
原來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與晁蓋情意最深。
彼時晁蓋病笃未死,吳用等六人都開列自己生辰,具疏借壽。
尚未舉行,晁蓋已死。
因此疏章未曾焚送,卻吃這妙果僧看見。
因内中公孫勝八字最容易記得,所以至今不忘。
說來乃是庚申年辛酉月壬戌日癸亥時。
”劉廣、永清都大為驚異,因歎道:“事非偶然也。
” 希真便吩咐将後營帳内打掃清潔。
希真即去安排法器,按着十二雷門,挂起十二面大圓鏡,中間設起香案,按八卦擺列八面方鏡,就正中焚起一爐旃檀。
希真誦起淨壇諸咒,四圍都灑了法水,然後将那面乾元寶鏡正中供起,擺列了香花燈果。
希直叩齒念誦真言,拜跪行禮畢,走出帳來,暮色已蒼。
希真便教永清就營中選十二人,都要命帶丁甲的,前來聽用。
當時在前營吃了素齋,隻見永清已将丁甲命的十二人帶上來。
希真便書了十二道丁甲符,分與十二人佩戴了。
傳谕劉廣、永清監營,自己卻帶那丁甲人入帳登壇。
那十二丁甲手執五色旗幡,按着方位侍立帳門之外。
帳内壇上星燭燦爛,寶鏡光明。
希真登壇,将那備好硃筆黃紙,擺在壇上,口中念念不絕,書成了數十道符篆。
隻見希真叫侍從人進來,收去了香案。
希真将那所書的符,向左右前後,壇上壇下,一一誦咒焚化了,便披了頭發,右手執持寶劍,左手高提起那面乾元寶鏡,念念有詞。
少刻,希真忽地将寶劍插于地上,便從袖中取出公孫勝的生命一紙,并一蓬亂發擲下來,急将右腳踏住。
重複拔起寶劍,念聲愈厲,隻見四邊燈光鏡光,都霍霍閃動。
念夠多時,喝聲道:“疾!”那四壁光芒,一齊射向公孫勝命紙上來。
希真急将乾元鏡一照,愕然道:“咦!”疾想片時,便将那寶劍放于地上,右手捏起一個劍訣,向那乾元鏡上不住的書符,口中不住的念咒。
約有許久,便又向鏡上噓了一遍罡氣,放了劍訣,重複提起寶劍,左手高提着乾元鏡照于地上,凝然不動。
寂然無聲。
不多時,隻見那乾元鏡内,蓬蓬勃勃金光發現,瀉如泉流,逸如電發,明如硫焰,響如雷鳴。
希真用右手寶劍東點西指,那光便東飛西迸。
又是許多時,那團火漸漸淡去。
希真向地上一看,又向鏡中一看,目定口呆,半晌道:“這厮真個如此難捉!”良久道:“我曉得了。
”便将寶劍與乾元鏡一齊放下,挽了頭發,重複叫帳外從人進來,擺設香案,并叫那十二丁甲命人都進壇來。
香案擺畢,希真命從人部出帳外,隻叫那十二丁甲命人依班侍立左右。
希真就案上寫起一張疏牍,又書了幾道符,便于案前拱手誦起九天玄女寶浩。
誦了九遍,稽首九拜,便跪在案前,将疏牍念誦一遍,就于燭上焚送,又再拜稽首。
立起來,便将那所書的符四面焚化,便叫侍從人進來收去香案。
希真重複被發仗劍,左提寶鏡,照前作法。
不多時,隻見那乾元寶鏡神光三門。
希真定神一看,喜形于色,道:“在矣。
”便命那十二了甲解下壇中所有的鏡,都移入壇心,将公孫勝的命紙重重疊疊壓住,便将乾元寶鏡鎮壓在上面,寶劍插在壇前。
希真帶那十二丁甲齊出壇來,将那十二人發放。
時已四更,希真就在前帳内默坐定神。
少刻,已轉五更,希真便傳令請劉廣督理本營事務,淩晨攻擊左關,自己帶領範成龍徑到大營來通報經略。
經略聞報,即忙傳令開營迎入。
希真進見,禀告公孫勝魂魄已經攝得,張公甚喜。
希真又道:“此時尚鎮在壇中,未曾處斬。
若斬了他的魂魄,此人可以立死。
不識經略意中何如,特來請令。
”張公道:“此人亦系賊魁,理宜生擒他來明正典刑,方為不錯。
”希真道:“既如此,須希真随營攻入關中,親去擒他。
他還有一個徒弟,雖無甚利害,也須希真去擒。
”張公稱是,便撥中營兵馬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