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回 吳用計間顔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
關燈
小
中
大
徐官兒真是高的。
至于想出這條計,卻沒見識。
”盧俊義問故,吳用道:“我這反間計,他能不受,豈非高的?無故想将計就計,要我悮信其言,甘心詐敗,他便好乘勢搶關,這心思太迂曲了。
不但迂曲,而以勇将銳卒輕入重地,亦是冒險之道,此我所以笑他沒見識也。
為今之計,不去睬他最為穩當。
但我山寨被困将近二年,如今得此機會,豈可錯過,我也隻得冒一冒險了。
”盧俊義問:“如何計較?”吳用道:“他想我詐敗,我便依他詐敗;他想進關,我便依他進關。
待他人馬進得一半,我便放下千斤重閘,閘住了他。
他裡面軍馬任我甕中捉鼈,他計便左了。
這喚做他将計就計,我也将計就計也。
”盧俊義稱是。
即命賈虎政傳言龐泰述,依計而行。
這裡吳用請盧俊義與徐甯、張清在關内協捉顔樹德,令燕青、朱富、李雲嚴守關上,令李立專司千斤重閘。
分派已定,吳用又道:“這事兩下冒險,成敗樞機全在一閘。
”便親自去踏勘那千斤閘,将閘闆閘槽軸頭都細細察看了一遍,又演試了兩遍,果然滑利無礙,方才放心。
便将諸事安排停妥,等待官軍。
且說徐槐、顔樹德在頭關土闉内,聞得吳用果肯就計詐敗,樹德大喜,便要領兵出去。
徐槐道:“且慢。
你此去隻有一味奮勇殺賊,不暇他顧。
須得一人保你同去,方為妥善。
如今我想郓城一路,向委任森鎮守,此刻陳統制已要興兵進攻濮州,雲統制也要乘勝來讨嘉祥,這兩路賊人方當自顧不暇之際,任森離開郓城,必無妨害。
不如調他前來,共行舉事。
”樹德稱是。
徐槐便傳令到郓城去調任森。
不數日,任森到來,參見了徐槐。
徐槐便将上項的話從頭至尾一一說了,任森大喜,便請徐槐發令。
徐槐便令顔樹德為先鋒,領步兵五千名,都暗帶了火器。
任森即同在步兵内,以便策應。
這裡派韋揚隐、李宗湯帶領一萬五千人馬,乘勢搶關。
部署已定,便教龐泰述去通知日期。
到了這日,徐槐傳令進攻二關。
三聲号炮,衆軍一齊起身。
顔樹德橫刀縱馬,當先而行。
須臾到了二關之外。
那邊吳用差張清在關外布陣等待。
樹德見了張清,也不發話,提刀直奔過去;張清見了樹德,也無回言,舞槍直迎過來。
兩馬盤旋,槍刀并舉,彼來此往,鬥到不上二十合,張清便虛幌一槍,勒馬便走。
樹德縱馬追去,五千步兵一齊潮湧而前。
賊兵呐喊一聲,都随着張清紛紛逃入二關。
村德便令那五千步兵殺入關來。
此時吳用在關上十分提心,一眼看望,見顔務滋已進關門,官軍後隊已洶洶而來。
吳用即忙放起一個号炮,關上賊兵一聲呐喊,放下那千斤重閘。
任森急從步兵隊裡飛到,不先不後,不早不遲,閘闆下來,任森托住。
徐槐大喜,急教韋揚隐從關上殺入,李宗湯從關門殺入,官軍喊聲振天,潮湧而入。
樹德五千步兵已在關内放火,登時火勢透明。
吳用見閘闆不下,官軍盡入,驚得罔知所措。
軍師一驚,衆将無主,衆軍皆亂。
樹德在關中輪一口大刀,從烈焰飛煙之内,酣戰盧俊義、徐甯、張清。
那燕青、朱富、李雲隻得保着吳用逃入關内,與盧俊義等三人會合了,一面共戰樹德,一面且保吳用向三關退去。
韋揚隐,李宗湯已一齊殺入二關,來助樹德。
二關已破,賊兵紛紛崩潰。
李立不知就裡,因見閘闆不下,便冒死殺到關下。
此時任森已教衆兵用棍将閘闆托住。
李立一見,便去直搦任森,大叫:“我催命判官在此,誰敢收閘!”任森道:“有我救命将軍在此,誰敢放閘!”言畢抽劍直取李立。
李立不識高低,前去迎戰,鬥不六七合,吃任森輕舒猿臂,生擒過來了。
盧俊義、徐甯、張清、燕青、朱富、李雲已保着吳用,退入三關。
徐槐統大軍殺入二關,收齊兵馬,撲滅了餘火。
那賈虎政早已死于烈火之中。
關上官軍早已将重閘收起。
徐槐傳令就二關内安營下寨,衆将紛紛獻功,徐槐大喜。
原來徐槐定計之先,也料到放閘之事,所以教任森混入步兵,抉此千斤重閘,果然冒險成功。
當時得了二關,衆人無不歡喜。
徐槐便命就二關内築起土闉,嚴行把守,一面将李立解往曹州府監禁,一面申報都省,表奏朝廷,這裡大開慶功筵宴。
刁二本無功勞,念此事實起于他,亦與賞赉。
樹德見此,蓦然想到龐泰述不是好人,便請徐槐斬了他。
徐槐想了一想,此人留在帳中必為患害,便傳令将龐泰述即行斬首。
看官,這龐泰述兄弟共有四人:龐泰述當長,次名泰良,三名泰圃,四名泰表,名為龐氏四泰。
這四泰是天下有名的幫閑,害人真真不淺。
隻殺得一個,尚有三個未曾除滅,卻大為可憂。
如今說結水浒正事要緊,那三個既不幹梁山之事,隻好不說了。
言歸正傳,當時徐槐慶筵已畢,仍舊安排攻守之事。
那邊吳用與盧俊義逃入三關,衆頭領急忙登關。
此時吳用已懊恨欲死,隻得勉強把心神一定,料理守備事務,忽聞得宋公明逃回山寨之信,大驚失色。
那宋公明在忠義堂上,眼巴巴望吳用成功,不料忽報到二關失陷,也驚得幾乎死去。
吳用回轉忠義堂,與宋江相見,一番怎好、怎麼了的話,不必細表。
且說徐槐攻進二關之時,陳希真正由大名府起兵攻打濮州,雲天彪正由泰安府移兵攻打嘉祥。
看官,須諒作書者隻得一支筆,不能雙行夾寫,且待下一回,先說陳希真攻打濮州。
至于想出這條計,卻沒見識。
”盧俊義問故,吳用道:“我這反間計,他能不受,豈非高的?無故想将計就計,要我悮信其言,甘心詐敗,他便好乘勢搶關,這心思太迂曲了。
不但迂曲,而以勇将銳卒輕入重地,亦是冒險之道,此我所以笑他沒見識也。
為今之計,不去睬他最為穩當。
但我山寨被困将近二年,如今得此機會,豈可錯過,我也隻得冒一冒險了。
”盧俊義問:“如何計較?”吳用道:“他想我詐敗,我便依他詐敗;他想進關,我便依他進關。
待他人馬進得一半,我便放下千斤重閘,閘住了他。
他裡面軍馬任我甕中捉鼈,他計便左了。
這喚做他将計就計,我也将計就計也。
”盧俊義稱是。
即命賈虎政傳言龐泰述,依計而行。
這裡吳用請盧俊義與徐甯、張清在關内協捉顔樹德,令燕青、朱富、李雲嚴守關上,令李立專司千斤重閘。
分派已定,吳用又道:“這事兩下冒險,成敗樞機全在一閘。
”便親自去踏勘那千斤閘,将閘闆閘槽軸頭都細細察看了一遍,又演試了兩遍,果然滑利無礙,方才放心。
便将諸事安排停妥,等待官軍。
且說徐槐、顔樹德在頭關土闉内,聞得吳用果肯就計詐敗,樹德大喜,便要領兵出去。
徐槐道:“且慢。
你此去隻有一味奮勇殺賊,不暇他顧。
須得一人保你同去,方為妥善。
如今我想郓城一路,向委任森鎮守,此刻陳統制已要興兵進攻濮州,雲統制也要乘勝來讨嘉祥,這兩路賊人方當自顧不暇之際,任森離開郓城,必無妨害。
不如調他前來,共行舉事。
”樹德稱是。
徐槐便傳令到郓城去調任森。
不數日,任森到來,參見了徐槐。
徐槐便将上項的話從頭至尾一一說了,任森大喜,便請徐槐發令。
徐槐便令顔樹德為先鋒,領步兵五千名,都暗帶了火器。
任森即同在步兵内,以便策應。
這裡派韋揚隐、李宗湯帶領一萬五千人馬,乘勢搶關。
部署已定,便教龐泰述去通知日期。
到了這日,徐槐傳令進攻二關。
三聲号炮,衆軍一齊起身。
顔樹德橫刀縱馬,當先而行。
須臾到了二關之外。
那邊吳用差張清在關外布陣等待。
樹德見了張清,也不發話,提刀直奔過去;張清見了樹德,也無回言,舞槍直迎過來。
兩馬盤旋,槍刀并舉,彼來此往,鬥到不上二十合,張清便虛幌一槍,勒馬便走。
樹德縱馬追去,五千步兵一齊潮湧而前。
賊兵呐喊一聲,都随着張清紛紛逃入二關。
村德便令那五千步兵殺入關來。
此時吳用在關上十分提心,一眼看望,見顔務滋已進關門,官軍後隊已洶洶而來。
吳用即忙放起一個号炮,關上賊兵一聲呐喊,放下那千斤重閘。
任森急從步兵隊裡飛到,不先不後,不早不遲,閘闆下來,任森托住。
徐槐大喜,急教韋揚隐從關上殺入,李宗湯從關門殺入,官軍喊聲振天,潮湧而入。
樹德五千步兵已在關内放火,登時火勢透明。
吳用見閘闆不下,官軍盡入,驚得罔知所措。
軍師一驚,衆将無主,衆軍皆亂。
樹德在關中輪一口大刀,從烈焰飛煙之内,酣戰盧俊義、徐甯、張清。
那燕青、朱富、李雲隻得保着吳用逃入關内,與盧俊義等三人會合了,一面共戰樹德,一面且保吳用向三關退去。
韋揚隐,李宗湯已一齊殺入二關,來助樹德。
二關已破,賊兵紛紛崩潰。
李立不知就裡,因見閘闆不下,便冒死殺到關下。
此時任森已教衆兵用棍将閘闆托住。
李立一見,便去直搦任森,大叫:“我催命判官在此,誰敢收閘!”任森道:“有我救命将軍在此,誰敢放閘!”言畢抽劍直取李立。
李立不識高低,前去迎戰,鬥不六七合,吃任森輕舒猿臂,生擒過來了。
盧俊義、徐甯、張清、燕青、朱富、李雲已保着吳用,退入三關。
徐槐統大軍殺入二關,收齊兵馬,撲滅了餘火。
那賈虎政早已死于烈火之中。
關上官軍早已将重閘收起。
徐槐傳令就二關内安營下寨,衆将紛紛獻功,徐槐大喜。
原來徐槐定計之先,也料到放閘之事,所以教任森混入步兵,抉此千斤重閘,果然冒險成功。
當時得了二關,衆人無不歡喜。
徐槐便命就二關内築起土闉,嚴行把守,一面将李立解往曹州府監禁,一面申報都省,表奏朝廷,這裡大開慶功筵宴。
刁二本無功勞,念此事實起于他,亦與賞赉。
樹德見此,蓦然想到龐泰述不是好人,便請徐槐斬了他。
徐槐想了一想,此人留在帳中必為患害,便傳令将龐泰述即行斬首。
看官,這龐泰述兄弟共有四人:龐泰述當長,次名泰良,三名泰圃,四名泰表,名為龐氏四泰。
這四泰是天下有名的幫閑,害人真真不淺。
隻殺得一個,尚有三個未曾除滅,卻大為可憂。
如今說結水浒正事要緊,那三個既不幹梁山之事,隻好不說了。
言歸正傳,當時徐槐慶筵已畢,仍舊安排攻守之事。
那邊吳用與盧俊義逃入三關,衆頭領急忙登關。
此時吳用已懊恨欲死,隻得勉強把心神一定,料理守備事務,忽聞得宋公明逃回山寨之信,大驚失色。
那宋公明在忠義堂上,眼巴巴望吳用成功,不料忽報到二關失陷,也驚得幾乎死去。
吳用回轉忠義堂,與宋江相見,一番怎好、怎麼了的話,不必細表。
且說徐槐攻進二關之時,陳希真正由大名府起兵攻打濮州,雲天彪正由泰安府移兵攻打嘉祥。
看官,須諒作書者隻得一支筆,不能雙行夾寫,且待下一回,先說陳希真攻打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