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緻果計擒赤發鬼

關燈
餘合,劉唐性起,一樸刀和身撲向龐毅馬前。

    龐毅展開大刀,早已在前三路将劉唐樸刀格住。

    劉唐急不得入,心中愈怒,托地抽刀跳身而退。

    龐毅馬已追上,輪大刀照準劉唐面上砍去。

    劉唐從刀口閃過,狠狠的一樸刀,向龐毅馬腹搠來。

    龐毅看得分明,不待他搠到,便帶轉馬頭翻身而走。

    劉唐縱步追來,龐毅将刀向後三路虛閃一閃,劉唐霍地跳開。

    龐毅已掉轉馬頭,輪刀如旋磨般橫截過來。

    劉唐急忙俯首避過刀口,忽地将樸刀直向龐毅嗓子搠上來,早吃龐毅橫刀鎮住。

    二人一來一往,已并到五十餘合,毫無半點輸赢,兩陣上都看得呆了,畢應元暗暗喝彩。

    隻見龐毅忽然變了手法,将大斫刀揮揮霍霍,飛騰旋舞,橫劈豎劈,向劉唐這邊劈過去。

    劉唐大怒,也将刀亂劈亂砍,攻取龐毅。

    兩口刀如天旋地轉,星鬥撩亂的又戰了二十餘合。

    忽聽得龐毅喝一聲:“着!”一大刀橫旋過來。

    幸劉唐閃避得快,那口刀向劉唐頂門上恰恰揮過。

    劉唐吃了一驚,跑回本陣去了。

    龐毅哈哈大笑。

     呼延綽大怒,驟馬揚鞭直取龐毅。

    龐毅正待迎敵,隻見唐猛舞着銅劉,飛步而至,龐毅便勒馬回陣。

    唐猛敵住呼延綽,奮勇大鬥。

    唐猛一面銅劉,盤肩蓋頂,進攻退守。

    呼延綽兩鞭疊換相禦,兀自抵擋不住,隻得勒馬回陣。

    唐猛飛步追去,畢應元深恐有失,遂鳴金收軍。

    兩陣各自收軍。

    畢應元回營,便差人到後營去問孔厚,陷地鬼戶怎樣了。

    孔厚回言:“今日黃昏,準可辦好。

    ”畢應元便對龐毅、唐猛道:“二位将軍且請安息,明日準備擒賊。

    ”二将諾諾而退。

     次日黎明,畢應元升帳,分派兵将:令唐猛領兵一千名,到營旁林子裡埋伏,聽候号炮,即便沖殺出來,襲賊人後軍,唐猛領令去了,令孔厚帶兵二百名,在高阜處瞭望賊軍,施放号炮,孔厚領令去了。

    這裡将一切辎重,并雜役人等,移出營後,盡在鬼戶後面,遠遠安置。

    然後令龐毅帶兵二千五百名,前去賊營誘敵。

    龐毅領令,便到賊營搦戰。

    劉唐正要出戰,聞得官軍已到,勃然大怒,便教呼延綽押後隊,自己領前隊出來。

    不待布陣,大踏步搶到該前,大叫道:“老匹夫,今日同你并個死活,若留一個,不許收兵!”龐毅托須笑道:“毛賊有何技量,敢來領死!”劉唐大怒,舉刀直取龐毅,龐毅輪刀相敵。

    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忽見龐毅虛幌一刀,回馬便走。

    劉唐飛步追來,大叫:“賊匹夫,你休詐敗,我豈懼你!”龐毅忽翻身揮衆迎擊,劉唐揮衆來追,官軍、賊軍大殺一陣。

    龐毅将刀一掩,衆軍會意,都紛紛詐敗下來。

    劉唐率衆狠命相追,呼延綽也拔動後隊随上。

    龐毅隻顧前走,賊兵隻顧追來。

     畢應元已将營中兵馬早行退去了。

    賊兵追上一程,已過了鬼戶限界。

    孔厚在高阜上看得分明,一聲号炮,隻見賊軍隊裡塵土障天,山崩地裂的一聲響亮,中間一帶地面,憑空陷下去了。

    劉唐急回頭看時,隻見呼延綽已隔絕在陷坑後面,唐猛兵馬已從林子邊呐喊殺來。

    劉唐急欲抄過陷坑去救呼延綽,不料龐毅已從背後殺轉來,劉唐急忙轉身迎鬥。

    此時劉唐進退無路,隻得狠命相撲。

    戰不數合,龐毅心生一計,便乘間虛閃一刀,回馬而走。

    劉唐不知是計,拼命追來。

    龐毅拖刀前走,劉唐力猛心急,飛步追上。

    龐毅回手一刀,向劉唐腿上砍去。

    原想砍斷其腿,不防劉唐步快,已搶過刀鋒,龐毅大刀到時,正将柄上龍吞口處直打着劉唐腿灣。

    劉唐閃個不及,大吼一聲,推金山倒玉柱的撲翻在地,衆軍士一齊上前捆捉去了。

    畢應元指揮衆軍,将陷坑以内的賊兵提捉上來,盡行殺絕。

    那陷坑以外的賊兵,被唐猛兵馬襲擊。

    呼延綽不敢戀戰,飛奔逃回秦封山去了。

    唐猛追趕一陣,斬獲無數,收兵而回。

     畢應元、孔厚收集兩處人馬,填平陷坑,安營立寨,一面差人将劉唐解往天長山大營。

    天彪大喜,即發慰勞文書,并添撥四千人馬,教畢應元拒扼秦封山。

    一面傳令,将劉唐捆縛笆竿之上,懸于陣前。

    宋江望見,大叫一聲,昏暈在地,衆人急忙喚醒,大歎道:“氣死我也!”連夜收兵退去。

    雲天彪便統全軍,浩浩蕩蕩,殺過天長山來。

    宋江亟欲入城,幾次沖突不進,隻得離城下寨,作犄角之勢。

    天彪兵馬直到萊蕪城下,與傅玉、哈蘭生會合,商議攻城之策。

    一面差營弁押解劉唐到青州府監禁。

    隻見宋江紮營在外,天彪大笑道:“宋賊那日不退天長,我早知其有今日也。

    但他在此作一犄角,亦于我軍大為不便,必須速行驅逐。

    ”便顧左右道:“誰人願去?”言甫畢,隻見李成挺身而出道:“小将願去。

    ”天彪稱好,即付精兵四千,令其前去。

    隻因這一去,有分教:捐軀報國,克成勇将勳名;喪膽潛逃,甚削強徒羽翼。

    究竟宋江逐得去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