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
關燈
小
中
大
來?”雲龍道:“父親回家不多幾日,正在料理祖公窀籮之事,特奉聖谕,因山東正在整饬戎行之際,不可疏忽,即着父親奪情辦事,仍回原職。
因此,父親趕辦葬事已畢,随即起行。
先令小侄奉母率眷,先行抵署。
因聞大軍在此,特來進谒。
”希真道:“原來是尊大人奉旨複任,這于梁山事宜,大有裨益。
二位此來,亦是奇遇。
”便吩咐備酒,就在山上擺開筵席,與雲龍夫妻接風。
席間雲龍、慧娘問起破賊之事,希真從汶河渡鏖戰之事,逐節說了,說到活擒李逵,二人俱啧啧稱奇;說到箭射花榮,二人俱深深佩服麗卿。
漸漸說到目下攻圍新泰已有十餘日,總不能破,慧娘回眸一望,便對希真道:“這山下望城中,曆曆分明,形勢為我所據,理宜即速可破。
”希真道:“就是這城中錢糧充足,器械俱備,無從設法。
”永清道:“秀妹慧眼,想必分外看得分明。
今日既已來此,合是天賜其便,何不就請賢妹探看一遭,或有破綻可尋。
”慧娘欣然首肯。
當時席間,希真、永清、麗卿、雲龍、慧娘等人,各各細叙些别況。
酒闌席散,日方過午,慧娘一時高興起來,便道:“趁今日天色未晚,甥女就去探望一遭。
”希真、永清皆喜。
當時希真、永清、麗卿、雲龍、慧娘五騎馬同出營前,望下去,隻見新泰城雉堞圈圍,鱗居比列。
雲龍道:“賊中莫說無人,這點碟子小的城池,卻這般守禦得法。
”麗卿道:“可惜沒有這樣長的火箭,不然放火燒了他。
”慧娘一聽麗卿的話,猛回頭看一看,那營前這枝旗竿橫影在地,欣然得計,便吩咐随從人去行李内取那算籌、标杆、象限儀三件家夥來。
随從人應了去。
慧娘忽走近旗杆前,細細将那影看了又看,又向城中一望,绉眉道:“這座山恐防用不得。
”躊躇了一回,又縱目四望,忽見東邊一座高峰,慧娘指着問希真道:“這座峰頭是何名字?”希真道:“叫做東高峰。
就同這山相連的。
”慧娘道:“既如此,我們且往那裡去看看來。
”當時等帶了算等等三件家夥,便一同到了東高峰。
慧娘揀了一片平地,立起标竿,量了日影,布了象儀。
向城中一望,布開算籌一算,又将象儀向影上一量,口裡自言道:“這山在城的正東偏南十五度,正是乙山辛向,一定好用了。
且待算這山的高低,井離城的遠近看。
”當時又豎起标竿,挂起象儀,測望一回,布了算籌,道:“這山原來高七裡,離城中十二裡。
”又算了一回,便笑着對希真道:“姨夫快去安排人馬,來日已初三刻,此城立破矣!”四人一齊驚喜,希真、永清忙問其故,慧娘道:“回營去再說。
” 當時五人一齊回營,進帳坐地,慧娘道:“那年公公收降白瓦爾罕之時,甥女得其火鏡之法,能引太陽真火于十數裡外,射入賊營燒毀諸物。
方才甥女聽卿姊說想放火箭,因此蓦想到此法。
但此法須山之高低遠近方向,與太陽地平經緯,一一符合,方可應用。
甥女見這望蒙山在新泰之南,太陽到南方,總是午正前後,其影最高,這山不見得高,所以不合用。
那東高峰一處,說也奇極,竟是天生成燒這新泰城的。
緣此地北極距天頂五十四度,此時在白露節後,太陽距北極八十四度。
甥女算定明日已初三刻,太陽地平經度系正東偏南十五度有零,卻好這東高峰向城中是乙山辛向,也是正東偏南十五度有零,與太陽地平經度符合。
至于太陽地平緯度,系高三十度稍強,卻好這山高七裡,離城中十二裡,用切線法取之,也是高三十度稍強,與太陽緯度符合。
到了這時刻,隻須在這峰頭安施火鏡,那太陽真火便直射城中。
更有巧極妙極者,甥女算其火光所射之地,正是糧草房;稍移一度,便是火藥局。
城中無故火藥自炸,糧草自燒,賊軍必然驚亂。
乘其驚亂,一攻而破矣。
” 希真大喜,便請雲龍、慧娘少留一日。
當夜升帳,分派将官兵馬:祝永清、祝萬年領六千人馬攻北門;栾廷玉、來廷芳領六千人馬攻南門;召忻、高粱領六千人馬攻西門:主帥親帶陳麗卿、婁熊、花貂、金莊領八千人馬攻東門。
查得新泰西北有清江渡一區,宋江如失城逃出,必奔泰安,此路必經之所,便派真祥麟、範成龍、唐猛領兵四千名前往埋伏;又派史谷恭前去司掌瞭望信号之事。
其餘老弱帶傷之兵,均着看守望蒙山,即請雲龍督領,并護從劉慧娘在東高峰上審候時刻,安置火鏡。
分派已定,衆将紛紛領令而去。
個個摩拳擦掌,隻等明日已初三刻,便要一齊動手。
且說宋江在新泰城中,日日提心守禦,真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所幸城中錢糧器械,通盤計算,還可支持一年,略為放心。
不料這一日宋江正在東門,看見希真全隊人馬早已圍住各門。
宋江全神照應外面,忽城中疊次報來,糧草房無故火發。
因此,父親趕辦葬事已畢,随即起行。
先令小侄奉母率眷,先行抵署。
因聞大軍在此,特來進谒。
”希真道:“原來是尊大人奉旨複任,這于梁山事宜,大有裨益。
二位此來,亦是奇遇。
”便吩咐備酒,就在山上擺開筵席,與雲龍夫妻接風。
席間雲龍、慧娘問起破賊之事,希真從汶河渡鏖戰之事,逐節說了,說到活擒李逵,二人俱啧啧稱奇;說到箭射花榮,二人俱深深佩服麗卿。
漸漸說到目下攻圍新泰已有十餘日,總不能破,慧娘回眸一望,便對希真道:“這山下望城中,曆曆分明,形勢為我所據,理宜即速可破。
”希真道:“就是這城中錢糧充足,器械俱備,無從設法。
”永清道:“秀妹慧眼,想必分外看得分明。
今日既已來此,合是天賜其便,何不就請賢妹探看一遭,或有破綻可尋。
”慧娘欣然首肯。
當時席間,希真、永清、麗卿、雲龍、慧娘等人,各各細叙些别況。
酒闌席散,日方過午,慧娘一時高興起來,便道:“趁今日天色未晚,甥女就去探望一遭。
”希真、永清皆喜。
當時希真、永清、麗卿、雲龍、慧娘五騎馬同出營前,望下去,隻見新泰城雉堞圈圍,鱗居比列。
雲龍道:“賊中莫說無人,這點碟子小的城池,卻這般守禦得法。
”麗卿道:“可惜沒有這樣長的火箭,不然放火燒了他。
”慧娘一聽麗卿的話,猛回頭看一看,那營前這枝旗竿橫影在地,欣然得計,便吩咐随從人去行李内取那算籌、标杆、象限儀三件家夥來。
随從人應了去。
慧娘忽走近旗杆前,細細将那影看了又看,又向城中一望,绉眉道:“這座山恐防用不得。
”躊躇了一回,又縱目四望,忽見東邊一座高峰,慧娘指着問希真道:“這座峰頭是何名字?”希真道:“叫做東高峰。
就同這山相連的。
”慧娘道:“既如此,我們且往那裡去看看來。
”當時等帶了算等等三件家夥,便一同到了東高峰。
慧娘揀了一片平地,立起标竿,量了日影,布了象儀。
向城中一望,布開算籌一算,又将象儀向影上一量,口裡自言道:“這山在城的正東偏南十五度,正是乙山辛向,一定好用了。
且待算這山的高低,井離城的遠近看。
”當時又豎起标竿,挂起象儀,測望一回,布了算籌,道:“這山原來高七裡,離城中十二裡。
”又算了一回,便笑着對希真道:“姨夫快去安排人馬,來日已初三刻,此城立破矣!”四人一齊驚喜,希真、永清忙問其故,慧娘道:“回營去再說。
” 當時五人一齊回營,進帳坐地,慧娘道:“那年公公收降白瓦爾罕之時,甥女得其火鏡之法,能引太陽真火于十數裡外,射入賊營燒毀諸物。
方才甥女聽卿姊說想放火箭,因此蓦想到此法。
但此法須山之高低遠近方向,與太陽地平經緯,一一符合,方可應用。
甥女見這望蒙山在新泰之南,太陽到南方,總是午正前後,其影最高,這山不見得高,所以不合用。
那東高峰一處,說也奇極,竟是天生成燒這新泰城的。
緣此地北極距天頂五十四度,此時在白露節後,太陽距北極八十四度。
甥女算定明日已初三刻,太陽地平經度系正東偏南十五度有零,卻好這東高峰向城中是乙山辛向,也是正東偏南十五度有零,與太陽地平經度符合。
至于太陽地平緯度,系高三十度稍強,卻好這山高七裡,離城中十二裡,用切線法取之,也是高三十度稍強,與太陽緯度符合。
到了這時刻,隻須在這峰頭安施火鏡,那太陽真火便直射城中。
更有巧極妙極者,甥女算其火光所射之地,正是糧草房;稍移一度,便是火藥局。
城中無故火藥自炸,糧草自燒,賊軍必然驚亂。
乘其驚亂,一攻而破矣。
” 希真大喜,便請雲龍、慧娘少留一日。
當夜升帳,分派将官兵馬:祝永清、祝萬年領六千人馬攻北門;栾廷玉、來廷芳領六千人馬攻南門;召忻、高粱領六千人馬攻西門:主帥親帶陳麗卿、婁熊、花貂、金莊領八千人馬攻東門。
查得新泰西北有清江渡一區,宋江如失城逃出,必奔泰安,此路必經之所,便派真祥麟、範成龍、唐猛領兵四千名前往埋伏;又派史谷恭前去司掌瞭望信号之事。
其餘老弱帶傷之兵,均着看守望蒙山,即請雲龍督領,并護從劉慧娘在東高峰上審候時刻,安置火鏡。
分派已定,衆将紛紛領令而去。
個個摩拳擦掌,隻等明日已初三刻,便要一齊動手。
且說宋江在新泰城中,日日提心守禦,真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所幸城中錢糧器械,通盤計算,還可支持一年,略為放心。
不料這一日宋江正在東門,看見希真全隊人馬早已圍住各門。
宋江全神照應外面,忽城中疊次報來,糧草房無故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