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回 陳念義重取參仙血 劉慧娘大破奔雷車

關燈
卻說範成龍央求徐溶夫,用盡方法,取得參仙到手,仍吃他逃脫。

    範成龍懊恨欲死,徐溶夫道:“事已如此,恨亦無益,且回合下再商。

    ”範成龍道:“仁見你想,教我怎生回兖州去?”唐猛道:“我被蚊子叮得一身老大疙瘩,仍撲了一場空。

    早知如此,捉住時先弄殺了,倒沒這樁事。

    ”範成龍隻是呆想,徐溶夫再三相勸,隻好回家,真是一步懶一步。

    到了家裡,徐溶夫的娘子并兩個兒子得知,也是納悶。

    範成龍問溶夫道:“何不就去一掘,且試如何?”溶夫道:“仁兄不信,夜來說過,此物端的在地下遊行無礙,隻是出入的路必從生根發首之處。

    若在那裡刨掘,他先走了,掘亦何益!如果好刨掘,何用費如許力氣?如今他着了這番驚恐,三五個月不敢出頭,卻怎好?”範成龍道:“舍了這參仙,仁見可另有何法治得劉慧娘好?”徐和道:“這個實難,我的學問,怎能加乎孔厚之上,他兀自設擺布處。

    除此參仙之外,都自草木凡品,卻如何換得命過!”範成龍沉吟歎氣,唐猛道:“哥哥,今夜心焦也是無益。

    不如且睡了,明日再商。

    ”溶夫道:“也說得是。

    ”便勸範成龍安置。

     衆人都去睡了,範成龍那裡睡得,巴到天明,爬起來。

    見衆人都還未起.卻開門出去小解,一面看那高平山上,山光岚氣,曉色蒼蒼,好鳥亂鳴,泉聲清冷。

    成龍感歎不已,想到:“慧娘命在旦夕,奔雷車怎生解圍,我卻如何回猿臂寨?”看看那山上,隻是籲氣。

    正在出神呆想,隻見山腳邊幽林深處,一個老人走來。

    成龍看那老者,道家裝束,拄一枝過頭藜杖,穿一領舊葛道袍,首頂竹冠,腳踏麻鞋,腰懸兩個葫蘆,生得仙風道骨,鶴發童顔,緩步而來。

    到了成龍面前,把成龍一看,笑道:“足下是何處英雄,不去與國家出力,來此深山何幹?”範成龍見他形容古怪,言語非常,便答道:“小可委是兖州府軍官,有公幹到此。

    ”那道長大笑道:“我省得了,想是山東幹戈未靜,又來尋徐溶夫商議什麼。

    ”成龍道:“正是為此。

    ”道長道:“他已是額外之人,各有正事,隻顧纏他做甚!不瞞将軍說,徐溶夫乃是老拙的小徒,我适從此閑過,正要來探他。

    ”範成龍聽了,吃了一驚,連忙施禮。

     隻見徐溶夫的小兒子跑出來見了,忙報進去道:“老師父來了。

    ”徐和忙出來迎拜道:“師父長久不來了,快請進來。

    ”那道長便同範成龍一齊進來,隻見他更不謙讓,就去上面坐了。

    徐娘子同兩個兒子都來參見。

    此時後猛已起來,亦來相見。

    那師父問了範唐二人姓名,稱贊道:“皆濟世英豪也。

    ”徐和便對範唐二人道:“我這師父,姓陳,名念義,道号通一子。

    本是吳越名醫,深明陰陽消長之理。

    七十歲上,厭棄塵世,入山修道,得地仙證果,今年一百四十歲了。

    現在隐居天台山中,是小弟受法恩師。

    ”範成龍稱羨不已。

    徐和問道:“師父何來?”陳念義道:“我到薊北赴龍沙會,比較赤書玉字,意欲通誠張真人,保持劫運。

    又因金雲門仙子,借我丹母,久不見還,前往索取,今已取得,仍歸天台。

    道從青州經過,見官兵與寇賊鏖戰,殺氣沖滿,遂繞道而行。

    因久不與你相見,特留殘步相看。

    昨夜到孤雲汛,見月光可愛,遂住于松林之下,所以今早才到。

    ” 範成龍眉峰一皺,私對徐和道:“令師既是現在神仙,劉慧娘病何不求告于他,必有妙術相救。

    ”徐和道:“我也正如此想。

    ”便拜問陳念義道:“有一俗事拜求老師,伏望慈悲救濟。

    ”陳念義道:“又是什麼,我一切俗緣俱已生疏,你這般熱腸,何時得了。

    ”徐和道:“此實不得已之事。

    ”遂說起慧娘病症如此沉重,孔厚不能醫治。

    陳念義歎道:“造物樞機,豈凡庸所可窺弄,鹵莽粗工,舉眼皆是,實軒岐之大魔,生民之劫運也。

    孔厚無法可施,求我亦是無益。

    ”隻見範成龍再拜道:“小将奉令而來,不但為劉慧娘一人,現在逆賊宋江,仗奔雷車之勢,橫行無忌。

    若慧娘一死,再無勝他之人,眼見山東百萬生靈盡遭塗炭,望老師大舍慈悲,拯救則個。

    ”陳念義道:“将軍不知,非是我怠惰。

    我的本領并無私藏秘妙,開着大門由人搬取,不但小徒盡得我法,便是孔厚亦莫不盡知。

    今慧娘已為腐醫所誤,勢難挽回,正所謂一個人輕輕推得倒,十個人用力扶不起。

    孔厚束手,老拙更有何法。

    ”範成龍道:“陳道子圓光,照出此地有參仙可以救命,小将昨夜與徐唐二兄如此用計,已捉到手,自不小心,仍吃他逃脫了。

    ”陳念義愕然道:“你們老大鹵莽,此事豈可亂做!幸衆位都是大根器人,不然自家性命休矣。

    ”衆人大驚,忙問其故。

    陳念義道:“凡生于天地之間皆曰命,上天好生,一切飛潛動植,無不覆育。

    而于其中能修養靈根,不擾世界者,尤為锺愛。

    上蒼之愛護道種,如慈母之保赤子,豈容人魔加害!那人參在地下三百年,秉上天瑤光之精,感山川靈秀之氣,全具人形六百年,便外開九竅,内生髒腑;九百年,能出地面,參拜星鬥,遊戲山川。

    此時便有山靈地抵守護,不許凡人欺害。

    倘故違禁忌,便是捉得到手,犯了神怒必死。

    一千二百年,能吐人言,天神誦章,脫離很株,遊行十洲三島,成全大道,與人之修成陽神無異,你們卻如何胡亂惹他!那隻獨角豹子,未嘗不是他的護衛,卻吃你們硬結果了。

    我看衆位都是天神下界,本處神抵一時亦拗你們不過,所以安然無事,不然如何做得到。

    雖然做被你們做了,畢竟不能取他到手。

    ”衆人聽了這話,都呆了,做聲不得。

     陳念義道:“範将軍既不為一己之私,救那一方生靈,也是一件大事。

    既是陳道子圓光見此參仙,不為無因。

    老拙此來,不為無緣。

    将軍一定要這參仙救劉小姐,須依老拙言語。

    ”範成龍欣然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