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
關燈
小
中
大
。
隻見車夫領着一個黑大漢過來。
徐槐看那漢,面目黝黑,虎須例卷,威光凜凜,身長九尺,腰大十圍,身上十分藍縷。
車夫指着對徐槐道:“這就是顔樹德。
”樹德向徐槐一揖,顧車夫道:“這便是徐老爺麼?”徐槐暗暗稱奇,便答揖道:“小可正是徐槐。
”路上人見一華服官人與乞丐施禮,都看得呆了。
樹德對徐槐道:“小可落魄半生,知己極少。
今日老先生見召,有何教言?”徐槐道:“請壯士進内叙談。
”便攜了樹德的手,一同進内。
那些仆從盡皆駭然,連車夫也呆了。
樹德到了廳上,向徐槐撲翻虎軀納頭便拜。
徐槐慌忙答拜,便吩咐:“浴堂内備好湯水,請顔相公沐浴。
”又吩咐:“取套新衣服與顔相公穿了,然後請顔相公出廳叙話。
”顔樹德道:“小可承先生過愛,不知先生因何事看取?”徐槐道:“小可在山東時,久聞足下大名。
但不知足下運途蹇晦,一至于此。
”樹德浩然歎道:“小可是四川人,自幼遊行各處。
那年小可在河北薊州,因生意虧本,往青州奔投表兄秦明,正還未到,不料那厮失心瘋了,早已降賊。
小可失望,意欲仍回薊州,更不料還有個失心瘋的賊,就是傳言秦明降賊的人,勸小可也去降梁山,吃小可一掌打死。
小可犯了人命,隻得一口氣向南奔逃。
路至濟南,盤纏乏絕,隻得沿路行乞,逦迤到了河南歸德府。
小可初意,原想到這京裡來投奔一個好友。
後想世間都是沒志氣的人,我這副鋼筋鐵骨埋沒了也就罷了,便一口氣回四川去了。
恰得奇兆:小可到了四川之後,為人傭工度日,一日往景嶽山去,走進一所廟宇,十分宏敞,隻見裡面一個老者,相貌魁梧,向小可說道:‘你是洞天中大将軍,豈可置之無用之地!’又說我遇午當顯。
說罷,那老者并廟宇都不見了。
小可感此奇兆,因重複一路行乞到東京來。
到此方才七日,不意便遇先生。
先生果知我,異日為先生沖鋒陷敵,萬死不辭。
”說罷又拜。
徐槐急忙扶起,感慨一回,便問道:“足下那位好友姓甚名誰?”樹德道:“小可未曾和他會面,據另一個好友,姓韋名揚隐的在薊州說起他,性情仁厚,韬略淵深,慷慨好施,謙光下士,現在槚村村神明裡居住。
他姓任,名森,表宇人銜。
小可久記在心。
那年因思歸故鄉,不去見他。
今番去見,叵耐他管門的這班鳥男女,不容我進去。
我想,就不去罷了!”徐槐道:“想是下人之過,足下休怪他。
且請用了便飯,改日小可與足下同去見他。
”當日徐槐請顔樹德酒飯,又打掃一間房屋安置樹德,又暢談半夜。
次日早起,徐槐在外面應酬了些事務,大約無非貴官貴客,一番常套,不必細表。
到了傍午,與顔樹德用了中飯,便叫備個名帖,帶同顔樹德,直到槚樹村神明裡去訪任森。
原來任森世居皇城,先代顯宦相繼,世沐恩光,家居神明裡,資财巨萬。
任森生得相貌清正,長須五绺,豐裁儒雅,勇力過人,性情仁厚,卻又嚴正,所以一切富家龌龊子弟,無不刻忌他。
更兼他深居簡出,不喜趨走,所以朋友極少。
這日任森正靜坐書齋,外面忽投進徐槐名刺。
任森接了細細觀看,恍然悟道:“那年先師陳念義夫子仙駕來臨,謂我道:‘能用汝者,與餘有二人也。
’言訖而去,語在可解不可解之間。
今想‘餘有二人’,非‘徐’而何?且待我出去接見他。
”便命邀徐槐進廳,顔樹德一同進來,任森接見遜坐叙茶。
徐槐與任森略談幾句,任森便大悅服,便請徐槐上坐,納頭下拜。
徐槐忙謙讓道:“豈可如此!”任森道:“我觀先生才德超群,必建非常功業,日後但有用小弟處,無不效勞。
”徐槐謙讓答拜,重複入坐。
任森便指樹德問徐槐道:“這位大英雄是誰?”徐槐代樹德通了姓名,樹德便向任森下拜。
任森大喜答拜,道:“那年韋揚隐回東京,向小弟說知顔兄,小弟甚為欽佩。
又說在歸德府尋訪吾兄不着,小弟亦代為納悶。
不期今日得瞻虎威,實為深幸。
”樹德聽了大笑。
當時任森留徐槐、樹德酒飯,暢談一切,十分知己。
席間徐槐開言道:“仁兄貴莊設立碉樓,整頓戈甲,想是為元陽谷賊人之事麼?”任森道:“正是。
那厮見俺莊上豐富,常來滋擾,是以小弟不惜重資,募練鄉勇,保護村莊。
那許平升吃小弟誘敗一陣,從此不敢正觑我村。
隻是那厮還有個黨羽韓同音,把守得緊,所以不能直搗他巢穴。
”徐槐未及開言,樹德忙說道:“那韓同音本領甚低甚低!小弟一到東京,聞知此事,就去與他厮會。
那韓同音身披鐵葉甲,手執刀牌。
小弟赤膊空拳,打得那厮觔鬥頻翻。
隻可惜許平升來幫他了,不然小弟活打殺他。
”徐槐撚須微笑道:“二公既同生公憤,敵忾殺賊,小可不才,取條妙計,管掃得那厮影迹無蹤。
”二人一齊請教,徐槐道:“火攻而已矣。
”二人大喜。
顔樹德便要前去,任森道:“且将器械備好再去。
”一面
隻見車夫領着一個黑大漢過來。
徐槐看那漢,面目黝黑,虎須例卷,威光凜凜,身長九尺,腰大十圍,身上十分藍縷。
車夫指着對徐槐道:“這就是顔樹德。
”樹德向徐槐一揖,顧車夫道:“這便是徐老爺麼?”徐槐暗暗稱奇,便答揖道:“小可正是徐槐。
”路上人見一華服官人與乞丐施禮,都看得呆了。
樹德對徐槐道:“小可落魄半生,知己極少。
今日老先生見召,有何教言?”徐槐道:“請壯士進内叙談。
”便攜了樹德的手,一同進内。
那些仆從盡皆駭然,連車夫也呆了。
樹德到了廳上,向徐槐撲翻虎軀納頭便拜。
徐槐慌忙答拜,便吩咐:“浴堂内備好湯水,請顔相公沐浴。
”又吩咐:“取套新衣服與顔相公穿了,然後請顔相公出廳叙話。
”顔樹德道:“小可承先生過愛,不知先生因何事看取?”徐槐道:“小可在山東時,久聞足下大名。
但不知足下運途蹇晦,一至于此。
”樹德浩然歎道:“小可是四川人,自幼遊行各處。
那年小可在河北薊州,因生意虧本,往青州奔投表兄秦明,正還未到,不料那厮失心瘋了,早已降賊。
小可失望,意欲仍回薊州,更不料還有個失心瘋的賊,就是傳言秦明降賊的人,勸小可也去降梁山,吃小可一掌打死。
小可犯了人命,隻得一口氣向南奔逃。
路至濟南,盤纏乏絕,隻得沿路行乞,逦迤到了河南歸德府。
小可初意,原想到這京裡來投奔一個好友。
後想世間都是沒志氣的人,我這副鋼筋鐵骨埋沒了也就罷了,便一口氣回四川去了。
恰得奇兆:小可到了四川之後,為人傭工度日,一日往景嶽山去,走進一所廟宇,十分宏敞,隻見裡面一個老者,相貌魁梧,向小可說道:‘你是洞天中大将軍,豈可置之無用之地!’又說我遇午當顯。
說罷,那老者并廟宇都不見了。
小可感此奇兆,因重複一路行乞到東京來。
到此方才七日,不意便遇先生。
先生果知我,異日為先生沖鋒陷敵,萬死不辭。
”說罷又拜。
徐槐急忙扶起,感慨一回,便問道:“足下那位好友姓甚名誰?”樹德道:“小可未曾和他會面,據另一個好友,姓韋名揚隐的在薊州說起他,性情仁厚,韬略淵深,慷慨好施,謙光下士,現在槚村村神明裡居住。
他姓任,名森,表宇人銜。
小可久記在心。
那年因思歸故鄉,不去見他。
今番去見,叵耐他管門的這班鳥男女,不容我進去。
我想,就不去罷了!”徐槐道:“想是下人之過,足下休怪他。
且請用了便飯,改日小可與足下同去見他。
”當日徐槐請顔樹德酒飯,又打掃一間房屋安置樹德,又暢談半夜。
次日早起,徐槐在外面應酬了些事務,大約無非貴官貴客,一番常套,不必細表。
到了傍午,與顔樹德用了中飯,便叫備個名帖,帶同顔樹德,直到槚樹村神明裡去訪任森。
原來任森世居皇城,先代顯宦相繼,世沐恩光,家居神明裡,資财巨萬。
任森生得相貌清正,長須五绺,豐裁儒雅,勇力過人,性情仁厚,卻又嚴正,所以一切富家龌龊子弟,無不刻忌他。
更兼他深居簡出,不喜趨走,所以朋友極少。
這日任森正靜坐書齋,外面忽投進徐槐名刺。
任森接了細細觀看,恍然悟道:“那年先師陳念義夫子仙駕來臨,謂我道:‘能用汝者,與餘有二人也。
’言訖而去,語在可解不可解之間。
今想‘餘有二人’,非‘徐’而何?且待我出去接見他。
”便命邀徐槐進廳,顔樹德一同進來,任森接見遜坐叙茶。
徐槐與任森略談幾句,任森便大悅服,便請徐槐上坐,納頭下拜。
徐槐忙謙讓道:“豈可如此!”任森道:“我觀先生才德超群,必建非常功業,日後但有用小弟處,無不效勞。
”徐槐謙讓答拜,重複入坐。
任森便指樹德問徐槐道:“這位大英雄是誰?”徐槐代樹德通了姓名,樹德便向任森下拜。
任森大喜答拜,道:“那年韋揚隐回東京,向小弟說知顔兄,小弟甚為欽佩。
又說在歸德府尋訪吾兄不着,小弟亦代為納悶。
不期今日得瞻虎威,實為深幸。
”樹德聽了大笑。
當時任森留徐槐、樹德酒飯,暢談一切,十分知己。
席間徐槐開言道:“仁兄貴莊設立碉樓,整頓戈甲,想是為元陽谷賊人之事麼?”任森道:“正是。
那厮見俺莊上豐富,常來滋擾,是以小弟不惜重資,募練鄉勇,保護村莊。
那許平升吃小弟誘敗一陣,從此不敢正觑我村。
隻是那厮還有個黨羽韓同音,把守得緊,所以不能直搗他巢穴。
”徐槐未及開言,樹德忙說道:“那韓同音本領甚低甚低!小弟一到東京,聞知此事,就去與他厮會。
那韓同音身披鐵葉甲,手執刀牌。
小弟赤膊空拳,打得那厮觔鬥頻翻。
隻可惜許平升來幫他了,不然小弟活打殺他。
”徐槐撚須微笑道:“二公既同生公憤,敵忾殺賊,小可不才,取條妙計,管掃得那厮影迹無蹤。
”二人一齊請教,徐槐道:“火攻而已矣。
”二人大喜。
顔樹德便要前去,任森道:“且将器械備好再去。
”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