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
關燈
小
中
大
晚。
輔梁教李應緩緩追上,行不十餘裡,隻聽得前面林子裡,探子說沒有伏兵的所在,忽然連珠号炮響亮,李應大驚。
輔梁曉得又是那鋼輪火櫃的法兒,卻對李應道:“仁兄放心,此事定是那厮狡狯,必非伏兵。
但前去虛虛實實,竟難猜測。
我們黑夜進兵,斷非所宜,不如就此紮住營寨,明晨再議。
”到了明晨,探子探得林子内果非伏兵,希真卻連夜又退四十裡。
輔梁道:“不好了,我中他計也。
這厮分明令我疑畏不敢追他。
”便教李應快追。
看官,凡是天下的人,腳步大略相同,不見得李應的兵比希真的兵兩腿分外生得長些。
希真早已退了一百多裡,李應如何追趕得上?況且一路上,每逢山路崎岖,林木掩映,輔梁還有許多探路搜伏的事務敷演他。
當時李應追希真不及,隻得怏怏提兵而退。
且說吳用在萊蕪,自從送宋江、公孫勝等起身後,便與朱武修緝新泰、萊蕪兩處燉煌營汛,端的十分如法,衆人皆喜。
續聞得宋江、公孫勝仍為希真所敗,心中十分懊惱。
又聞得希真重複攻打兖州,驚道:“這厮如此冤冤相報,節節相纏,萬一兖州真個失手,大事去矣。
”便與朱武商議救兖州之策,朱武道:“那厮空群争兖州,他本寨必然空虛,我去襲他猿臂寨何如?”吳用道:“此計固妙,但那厮豈有不防備之理。
我想他那新柳營在青雲山南面,我兵由北而南,路頗迂曲,他那裡或不甚防備,亦未可知。
況且那鐘已被我們毀破,路上更無阻礙,我等不如潛師進發,直攻那處。
”朱武稱是。
隻見淩振起身道:“軍師既要攻城,何不仍用地雷之法?”吳用道:“那裡沒有内線,你如何混得入去?”李雲道:“适才小弟想得一攻城栽埋地雷之法,取名‘鐵穹廬’,自問勝于木驢。
”吳用道:“你且将圖式與我看。
”李雲呈上圖式,吳用道:“甚好,隻須略改數處。
這裡且發兵到彼,待我相機使用。
”說罷,便教朱武與花榮鎮守二縣,抽萊蕪頭領史進、陳達、李忠、周通,帶領一萬二千人馬,并帶李雲、湯隆、淩振,及各項工匠,各種材料。
将人馬分為二隊,吳用、史進、湯隆、李雲、淩振領前隊,陳達、李忠、周通領後隊,僵旗息鼓,包戈束甲,向新柳進發,一路悄悄前進。
這日到了下馬橋,距新柳尚有兩站路,忽然後隊發喊,一彪人馬殺來,風飄旗号,正是猿臂寨。
當先一員大将,躍馬橫刀,大叫:“逆賊敢亂闖,吾乃劉廣是也!”陳達、李忠、周通大驚,一齊迎殺。
劉廣輪刀大戰,三人都敵不住。
更兼梁山兵不及取甲,吃猿臂兵箭矢槍炮,驟雨飛蝗價攢上。
這場厮殺,幸虧吳用出師素有警備,不緻十分大敗,但人馬器械,已損折許多。
劉廣曉得吳用不是好欺的,得了這勝仗,連忙收兵而回。
原來劉廣自希真伐兖州去後,深恐梁山來走冷着,便一體知會苟桓等,小心防禦。
苟桓與劉廣密議,梁山如來,必是新泰、萊蕪一路,便遣精細探子,密到新泰、萊蕪去探吳用行止。
這日探得吳用潛師出境之信,苟桓便去通報劉廣。
劉廣便挑選了八百名精細壯勇,到下馬橋埋伏,隻候他前隊過去,掩他後陣。
吳用一時不防,正中其計。
吳用大怒。
衆頭領無不忿怒,便請直攻新柳城。
吳用道:“且慢,休中其奸計,這場他不是正戰,乃是挑敵之兵。
那裡他必定還有什麼詭謀。
”當時點閱人馬,便傳令紮下了營寨,一面發探子到新柳城去。
過了一日,探子回報:“猿臂兵屯在禹功山上,四面林子水草邊都有伏兵,也有幾處假的,虛插族旗,堆積煙火。
”吳用聽了,便傳令拔寨進兵,離新柳營西面六十裡下寨。
史進道:“軍師何不就從他沒有伏兵處殺進去?”吳用道:“你不曉得,他沒有伏兵處定有伏兵。
我們且就此屯紮,不出十日之外,我有條計,管殺得他退入城中。
”便對李雲道:“你那攻城鐵穹廬,比木驢果然較好。
木驢是圓頂,逼到城下時,最怕城上推千斤石壓碎木驢。
今你改作尖頂,心思卻好。
但用四斜柱架一梁,總嫌頂平,千斤石終壓得斷。
況你用鐵柱、鐵梁,又重又硬。
重則難運,硬則易斷。
今我意改用粗大渾貓竹,貓竹粗而軟,勝于鐵杆;又三柱便結成一廬,頂尖且銳,自然不怕千斤石了。
至于你用生牛皮繃篷,内襯亂發絲綿,不受槍炮矢石,最妙。
至裡面支架也須用渾貓竹,可以萬全無弊。
”李雲及衆頭領皆喜道:“軍師神智,真賽過諸葛也。
”吳用使教李雲聚集工匠,趕緊制造;又教淩振趕緊置辦地雷,在營後搭廠,限日辦齊。
吳用号令機密,自不洩漏。
這裡且按兵不動。
那劉廣見吳用按兵三日不進,便知吳用另有詭謀,飛速通知希真。
原來希真兵馬,
輔梁教李應緩緩追上,行不十餘裡,隻聽得前面林子裡,探子說沒有伏兵的所在,忽然連珠号炮響亮,李應大驚。
輔梁曉得又是那鋼輪火櫃的法兒,卻對李應道:“仁兄放心,此事定是那厮狡狯,必非伏兵。
但前去虛虛實實,竟難猜測。
我們黑夜進兵,斷非所宜,不如就此紮住營寨,明晨再議。
”到了明晨,探子探得林子内果非伏兵,希真卻連夜又退四十裡。
輔梁道:“不好了,我中他計也。
這厮分明令我疑畏不敢追他。
”便教李應快追。
看官,凡是天下的人,腳步大略相同,不見得李應的兵比希真的兵兩腿分外生得長些。
希真早已退了一百多裡,李應如何追趕得上?況且一路上,每逢山路崎岖,林木掩映,輔梁還有許多探路搜伏的事務敷演他。
當時李應追希真不及,隻得怏怏提兵而退。
且說吳用在萊蕪,自從送宋江、公孫勝等起身後,便與朱武修緝新泰、萊蕪兩處燉煌營汛,端的十分如法,衆人皆喜。
續聞得宋江、公孫勝仍為希真所敗,心中十分懊惱。
又聞得希真重複攻打兖州,驚道:“這厮如此冤冤相報,節節相纏,萬一兖州真個失手,大事去矣。
”便與朱武商議救兖州之策,朱武道:“那厮空群争兖州,他本寨必然空虛,我去襲他猿臂寨何如?”吳用道:“此計固妙,但那厮豈有不防備之理。
我想他那新柳營在青雲山南面,我兵由北而南,路頗迂曲,他那裡或不甚防備,亦未可知。
況且那鐘已被我們毀破,路上更無阻礙,我等不如潛師進發,直攻那處。
”朱武稱是。
隻見淩振起身道:“軍師既要攻城,何不仍用地雷之法?”吳用道:“那裡沒有内線,你如何混得入去?”李雲道:“适才小弟想得一攻城栽埋地雷之法,取名‘鐵穹廬’,自問勝于木驢。
”吳用道:“你且将圖式與我看。
”李雲呈上圖式,吳用道:“甚好,隻須略改數處。
這裡且發兵到彼,待我相機使用。
”說罷,便教朱武與花榮鎮守二縣,抽萊蕪頭領史進、陳達、李忠、周通,帶領一萬二千人馬,并帶李雲、湯隆、淩振,及各項工匠,各種材料。
将人馬分為二隊,吳用、史進、湯隆、李雲、淩振領前隊,陳達、李忠、周通領後隊,僵旗息鼓,包戈束甲,向新柳進發,一路悄悄前進。
這日到了下馬橋,距新柳尚有兩站路,忽然後隊發喊,一彪人馬殺來,風飄旗号,正是猿臂寨。
當先一員大将,躍馬橫刀,大叫:“逆賊敢亂闖,吾乃劉廣是也!”陳達、李忠、周通大驚,一齊迎殺。
劉廣輪刀大戰,三人都敵不住。
更兼梁山兵不及取甲,吃猿臂兵箭矢槍炮,驟雨飛蝗價攢上。
這場厮殺,幸虧吳用出師素有警備,不緻十分大敗,但人馬器械,已損折許多。
劉廣曉得吳用不是好欺的,得了這勝仗,連忙收兵而回。
原來劉廣自希真伐兖州去後,深恐梁山來走冷着,便一體知會苟桓等,小心防禦。
苟桓與劉廣密議,梁山如來,必是新泰、萊蕪一路,便遣精細探子,密到新泰、萊蕪去探吳用行止。
這日探得吳用潛師出境之信,苟桓便去通報劉廣。
劉廣便挑選了八百名精細壯勇,到下馬橋埋伏,隻候他前隊過去,掩他後陣。
吳用一時不防,正中其計。
吳用大怒。
衆頭領無不忿怒,便請直攻新柳城。
吳用道:“且慢,休中其奸計,這場他不是正戰,乃是挑敵之兵。
那裡他必定還有什麼詭謀。
”當時點閱人馬,便傳令紮下了營寨,一面發探子到新柳城去。
過了一日,探子回報:“猿臂兵屯在禹功山上,四面林子水草邊都有伏兵,也有幾處假的,虛插族旗,堆積煙火。
”吳用聽了,便傳令拔寨進兵,離新柳營西面六十裡下寨。
史進道:“軍師何不就從他沒有伏兵處殺進去?”吳用道:“你不曉得,他沒有伏兵處定有伏兵。
我們且就此屯紮,不出十日之外,我有條計,管殺得他退入城中。
”便對李雲道:“你那攻城鐵穹廬,比木驢果然較好。
木驢是圓頂,逼到城下時,最怕城上推千斤石壓碎木驢。
今你改作尖頂,心思卻好。
但用四斜柱架一梁,總嫌頂平,千斤石終壓得斷。
況你用鐵柱、鐵梁,又重又硬。
重則難運,硬則易斷。
今我意改用粗大渾貓竹,貓竹粗而軟,勝于鐵杆;又三柱便結成一廬,頂尖且銳,自然不怕千斤石了。
至于你用生牛皮繃篷,内襯亂發絲綿,不受槍炮矢石,最妙。
至裡面支架也須用渾貓竹,可以萬全無弊。
”李雲及衆頭領皆喜道:“軍師神智,真賽過諸葛也。
”吳用使教李雲聚集工匠,趕緊制造;又教淩振趕緊置辦地雷,在營後搭廠,限日辦齊。
吳用号令機密,自不洩漏。
這裡且按兵不動。
那劉廣見吳用按兵三日不進,便知吳用另有詭謀,飛速通知希真。
原來希真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