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兖州城

關燈
祥麟大怒道:“你這厮真不生眼,你不看旗号上我們有欽賜字樣,他有沒有?我今日看你是哥哥,權讓你一次,你快快心中思量,棄邪歸正罷。

    ”大義氣得暴躁如雷,道:“你這厮直如此颠倒說,你壞了我孫新頭領,我今日看你是兄弟,不來殺你。

    你識得的,趕早下馬受縛,我在公明哥哥前保你不死。

    ”祥麟大怒道:“你這厮既做了強盜,辱沒我真家祖宗,我認識你什麼哥哥!誰稀罕你不殺!”說罷挺槍直刺大義,大義亦怒極揮刀便鬥。

    鬥到三十餘合,隻見祥麟漸漸氣力不加,槍法散亂。

    大義喝聲:“着!”一刀劈去,祥麟急閃,已将一頂束發紫金冠劈落塵埃。

    祥麟大驚,技發回陣。

    大義緊緊追來,祝永清急忙提戟出陣,萬年亦出陣前,兩枝戟擋個不及,大義已搶入二祝背後。

    陣上因自己将官在外,不敢發矢,大義已闖入陣中。

     宋江大驚,忙揮軍馬掩上去救大義。

    永清、萬年忙揮戟,拔兩翼精兵迎住。

    麗卿見了,便撇顧大嫂,單槍闖入宋江隊裡,宋江軍馬大亂。

    隻見希真陣内亦人聲亂喊,真大義已從永清左翼中,提着一顆人頭,沖殺出來。

    宋江見大義出來,慌忙鳴金收軍。

    麗卿亦從宋江陣中出來,迎着大義,假意邀殺。

    大義忙将手中人頭,掼過在宋江面前,挺刀迎鬥。

    永清、萬年也一齊上前追殺大義。

    大義喘乏,無心戀戰,撥馬便走。

    永清、萬年追個不及,收兵回陣。

    麗卿那裡肯歇,直追上去。

    顧大嫂見了,怒不可遏,便出馬敵住麗卿,放回大義。

    麗卿、顧大嫂重複狠鬥。

    兩邊都不住的鳴金,麗卿、顧大嫂隻得各歸本陣。

     方才宋江見大義掼過一顆頭來,倒也唬了一跳,急令擡來細看,正是真祥麟面目,驚喜出于望外。

    見了大義回陣,便道:“真賢弟,你真個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了。

    ”大義請将祥麟首級掩葬,休要号令,“務求俯準,略盡弟兄情分。

    ”宋江歎服,衆人都佩服人義真是英雄豪傑。

    輔梁埋怨大義道:“真将軍錯了。

    令弟既有心招緻将軍,将軍大該将計就計,誘他過來。

    小可自有妙法,不但勸令弟歸誠,而且管教希真全軍覆沒。

    今将軍不忍一時之忿,竟把令弟殺了,雖見将軍事主之忠,卻于希真無損,徒壞了令弟。

    ”大義懊悔不疊,宋江也懊悔,從此深信大義。

     看官,這個頭怕他真是真祥麟的?須記那年希真擒高封的時節,高封有個兔子,是阮其祥的兒子,名喚阮招兒,面目與祥麟相像,希真曾說有個用處,今番把來如此用過也。

    宋江如何識得,正在歡喜,忽聞外面喊聲振天,報稱:“猿臂兵馬來也。

    ”宋江道:“今日勝負相當,此番務要勝他一陣。

    ”輔梁道:“如勝他不得,不如依愚見詐敗誘他。

    ”宋江點頭,便将此話吩咐衆将,衆将領諾。

     宋江傳令出陣,隻見麗卿早已立馬核心,高叫:“忍心殺弟的賊,快來納命!”大義大怒,正要出馬,隻見顧大嫂叫道:“真大哥少歇,待奴家去結果了他。

    ”一馬飛出。

    麗卿道:“你這賤人,非吾敵手,着好厮殺的出來!”顧大嫂咬牙大怒,直取麗卿,兩馬相交,軍器并舉。

    孫立見了,怒氣填胸,正待出陣,楊林叫道:“前番我不曾厮殺,今番待我去。

    ”一馬縱到核心。

    隻見希真陣裡,王天霸例提鐵撾,大吼出來。

    原來希真因天霸不曾厮殺,此番特叫祝萬年、謝德去替天霸押後軍,調天霸到前陣。

    當時天霸敵住了楊林,奮勇酣戰。

    孫立見了,飛馬出陣。

    怎奈栾廷玉仇人相見,分外眼睜,不待他到垓心,已一馬馳出,迎住厮殺。

    兩陣上喊聲振天,鼓角齊鳴。

    真大義見顧大嫂鬥麗卿不過,便挺刀直取麗卿。

    廷芳見了,便舞雙刀去取顧大嫂。

    麗卿和大義不是真厮殺,心中不樂,隻得勉強如演戲般,鬥了十餘合。

    希真深恐露出破綻,忙教婁熊一馬出陣,挺矛上前叫道:“前番小将因保護主帥,不曾出陣,今番來替小姐厮殺也。

    ”麗卿聽了,便勒馬回陣。

    婁熊與大義大呼厮殺。

     希真立馬陣前,永清在左,麗卿在右,看那戰場上八位英雄,分作四對兒厮殺,真是雲崩電駭,日晴天昏。

    麗卿見了,忽對永清道:“一不做,二不休,前番既用暗箭斬得賊将,今番我想再用,你看射那個好?”永清道:“擒賊先擒王,射群賊何如射宋江。

    ”麗卿道:“路隔得遠,恐射不到。

    ”希真聽了,便道:“踅到牙旗邊去,便好射。

    ”麗卿便去壺中揀一枝上等直幹的雕翎狼牙箭,踅到牙旗邊。

    隻見場上喊聲大震,兩陣上鼓角喧天,麗卿左手抽那張寶雕弓,将箭搭在弦上,拽開那弓,正似一輪滿月,端的虎口過肩,鳳眼到鐵,觑定了宋江的咽喉,飕的一箭射過去。

    霹靂聲中,流星迸到,正是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宋江正看那場上厮殺,那裡留心到有人暗算,那枝箭已射到宋江喉嚨前。

    喉嚨不比别處,乃是緻命之所,又無衣甲阻擋。

    看官,不要替古人耽憂,當年那枝箭與宋江的喉嚨相去尚隔三五寸遠哩,宋江死不死傷不傷,尚未可定,且看到下回,便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