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兖州城
關燈
小
中
大
是真家門裡的子孫,快快收拾,同我回去,不要發糊塗。
”萬年笑道:“敝寨之事,仁兄真個一無聞知。
”大義道:“甚事?”萬年道:“論起先,卻也似乎強盜。
但我這強盜,與衆不同,從不抗殺官兵,從不打家劫舍,現在戮力王家,再救蒙陰,蒙朝廷欽賜忠義勇士名号,又蒙欽賜部監、防禦等銜,刻下又拟恢複兖州,以為進身之地。
如此舉動,卻非強盜之所能為。
方才小弟所追的賊将,便是梁山泊上的病關索楊雄。
仁兄請詳察之。
”祥麟道:“哥哥路上去打聽去,如此言一有虛謬,哥哥便來取兄弟頭去。
”大義道:“既如此,卻也還好。
我住東京七年,但聞得山東盜賊橫多,至于如此備細,我卻如何曉得。
現在有夥郯山大客商,在東京獲利而歸,因路中歹人多,不好走,邀兄保護同行,所以到此。
”萬年、祥麟齊聲道:“郯山去此不遠,吾兄早去早來,弟等在寨恭候。
”說罷,三人各取兵器上馬,拱手告别。
大義自去了。
萬年、祥麟同回山寨。
希真已将兵馬發放,萬年、祥麟同繳了令,說起途遇真大義之事。
說到梁山張魁邀大義入夥,大義撕毀書信一節,希真使入耳關心,忙問道:“你們何不邀他同來?”祥麟道:“他有要事赴郯山,小将已叮囑他務轉從這裡來。
”希真聽罷甚喜。
當時在禹功山下,尋得苟英的屍身,安葬了,哭奠了一番;又撫恤陣亡軍士家屬,修理新柳城垣,添設燉煌,備禦梁山。
過了數日,忽報山下有大漢,自稱姓真,名大義,要來求見。
希真大喜,忙同祝萬年、真祥麟親身下山迎接。
真大義見希真一表人物,不覺拜倒在地。
希真慌忙答拜,便相邀一同上山。
進廳分賓坐下,希真開言道:“今日得仁兄光降,敝寨增輝。
”大義道:“一介武夫,何足挂齒。
今日得近山鬥,三生有幸。
”衆英雄便依次通款。
希真吩咐殺豬宰羊,款待大義。
席間彼此相談,十分投契。
席終,希真邀大義到後廳叙話,希真道:“吾兄如此奇才,未解何故高尚不仕。
”大義道:“說不得。
宰相不明,反是盜賊生眼。
當今江湖上,營務中,市井内,但本領略高些的,都被盜賊招去。
即如大義,自問無甚本領,卻早吃那梁山賊徒有書信招緻,正不解仕途中倒無此等人來汲引我。
”希真歎息不已。
漸說到取兖州之事,大義道:“陳将軍此事若成,真是莫大功勞。
”希真便立起拱手道:“此事之成敗,其權操之吾兄。
”大義愕然立起道:“将軍此話何來,小可一介武夫,如何有關于重務?”希真笑道:“仁兄請坐,老夫有細情奉告。
若說力取兖州,不知何年何月。
鎮陽關異常堅固,李應又守禦得法,端的是件難事,所以隻有智取一法。
現有一個秀才姓魏的,在兖州府城外甑山下居住。
此人品行極高,足智多謀,大為李應之所契重。
此人卻深惡強盜,一心要扶助朝廷,現與老夫密計停當,與老夫裡應外合,攻取兖州。
但魏先生系是文人,尚少一員武将。
今仁兄既有梁山招緻之信,梁山必深信仁兄,倘仁兄不棄朝廷,俯肯周旋大事,希真不揣冒昧,欲請吾兄乘此機會,僞入梁山,與魏先生呼應聯絡,共襄大事,剿除狂賊,肅清王土。
則蓋世奇功,盡出吾兄一人之展施也。
”大義聽罷,呆了半晌,做聲不得。
希真又道:“仁兄不必細索,爾我所商之事,總斷隻有八個大字,叫做;扶助朝廷,掃除強梁。
”真大義道:“陳将軍,不瞞你說,論别處小可卻生疏,若論兖州,小可本是兖州人,兖州地方小可認識的人不少。
小可若在兖州,要照那年楊騰蛟倡率義勇,恢複南旺營故事,小可盡做得到。
”希真聽得喜極。
隻見大義又道:“隻是我此去,必然因張魁而進。
将來事畢之後,宋江必然恨大義,恨大義亦必恨張魁,倘竟置之于死地,大義未免對付不得張魁。
”希真正色道:“吾兄體如此小見,令友張魁,失身從賊,死不足惜。
總而言之,吾隻須看朝廷面上。
若如此瞻徇朋情,殊非食毛踐土、戴德報恩之義。
”大義道:“是極,是極。
” 希真出來,與祝永清、劉慧娘等說了,無不大喜。
當下寫起一封緻魏輔梁密信,信内開明兩條計,請輔梁擇用。
希真與永清等商議停當,便将信交與大義,又厚厚送些金銀。
大義那裡肯收,吃希真遜不過,隻得收了小半。
住了兩日,作别起行。
希真叮囑道:“凡事須與魏先生商就再做。
至吾兄倡率義勇一事,可行則行,如不可行,還是把細為妙,恐人多易于洩漏也。
”大義點頭,徑赴兖州瓶山去了。
衆人皆喜,這裡希真商議起兵,慢表。
且說真大義單身匹馬,取路向甑山而行。
不日到了甑山,隻見車騎滿谷,原來是宋江、李應在那裡拜會魏輔梁。
真大義隻得遠遠地一茶店坐下,等了好歇,宋江、李應去了,真大義方起步走到輔梁門首,向應門童子唱個喏,說道:“有張辟邪書信緻候。
”童子應了進去。
輔梁一聽見張辟邪三字,便知道那話兒到了,忙教請來人進内叙話。
大義
”萬年笑道:“敝寨之事,仁兄真個一無聞知。
”大義道:“甚事?”萬年道:“論起先,卻也似乎強盜。
但我這強盜,與衆不同,從不抗殺官兵,從不打家劫舍,現在戮力王家,再救蒙陰,蒙朝廷欽賜忠義勇士名号,又蒙欽賜部監、防禦等銜,刻下又拟恢複兖州,以為進身之地。
如此舉動,卻非強盜之所能為。
方才小弟所追的賊将,便是梁山泊上的病關索楊雄。
仁兄請詳察之。
”祥麟道:“哥哥路上去打聽去,如此言一有虛謬,哥哥便來取兄弟頭去。
”大義道:“既如此,卻也還好。
我住東京七年,但聞得山東盜賊橫多,至于如此備細,我卻如何曉得。
現在有夥郯山大客商,在東京獲利而歸,因路中歹人多,不好走,邀兄保護同行,所以到此。
”萬年、祥麟齊聲道:“郯山去此不遠,吾兄早去早來,弟等在寨恭候。
”說罷,三人各取兵器上馬,拱手告别。
大義自去了。
萬年、祥麟同回山寨。
希真已将兵馬發放,萬年、祥麟同繳了令,說起途遇真大義之事。
說到梁山張魁邀大義入夥,大義撕毀書信一節,希真使入耳關心,忙問道:“你們何不邀他同來?”祥麟道:“他有要事赴郯山,小将已叮囑他務轉從這裡來。
”希真聽罷甚喜。
當時在禹功山下,尋得苟英的屍身,安葬了,哭奠了一番;又撫恤陣亡軍士家屬,修理新柳城垣,添設燉煌,備禦梁山。
過了數日,忽報山下有大漢,自稱姓真,名大義,要來求見。
希真大喜,忙同祝萬年、真祥麟親身下山迎接。
真大義見希真一表人物,不覺拜倒在地。
希真慌忙答拜,便相邀一同上山。
進廳分賓坐下,希真開言道:“今日得仁兄光降,敝寨增輝。
”大義道:“一介武夫,何足挂齒。
今日得近山鬥,三生有幸。
”衆英雄便依次通款。
希真吩咐殺豬宰羊,款待大義。
席間彼此相談,十分投契。
席終,希真邀大義到後廳叙話,希真道:“吾兄如此奇才,未解何故高尚不仕。
”大義道:“說不得。
宰相不明,反是盜賊生眼。
當今江湖上,營務中,市井内,但本領略高些的,都被盜賊招去。
即如大義,自問無甚本領,卻早吃那梁山賊徒有書信招緻,正不解仕途中倒無此等人來汲引我。
”希真歎息不已。
漸說到取兖州之事,大義道:“陳将軍此事若成,真是莫大功勞。
”希真便立起拱手道:“此事之成敗,其權操之吾兄。
”大義愕然立起道:“将軍此話何來,小可一介武夫,如何有關于重務?”希真笑道:“仁兄請坐,老夫有細情奉告。
若說力取兖州,不知何年何月。
鎮陽關異常堅固,李應又守禦得法,端的是件難事,所以隻有智取一法。
現有一個秀才姓魏的,在兖州府城外甑山下居住。
此人品行極高,足智多謀,大為李應之所契重。
此人卻深惡強盜,一心要扶助朝廷,現與老夫密計停當,與老夫裡應外合,攻取兖州。
但魏先生系是文人,尚少一員武将。
今仁兄既有梁山招緻之信,梁山必深信仁兄,倘仁兄不棄朝廷,俯肯周旋大事,希真不揣冒昧,欲請吾兄乘此機會,僞入梁山,與魏先生呼應聯絡,共襄大事,剿除狂賊,肅清王土。
則蓋世奇功,盡出吾兄一人之展施也。
”大義聽罷,呆了半晌,做聲不得。
希真又道:“仁兄不必細索,爾我所商之事,總斷隻有八個大字,叫做;扶助朝廷,掃除強梁。
”真大義道:“陳将軍,不瞞你說,論别處小可卻生疏,若論兖州,小可本是兖州人,兖州地方小可認識的人不少。
小可若在兖州,要照那年楊騰蛟倡率義勇,恢複南旺營故事,小可盡做得到。
”希真聽得喜極。
隻見大義又道:“隻是我此去,必然因張魁而進。
将來事畢之後,宋江必然恨大義,恨大義亦必恨張魁,倘竟置之于死地,大義未免對付不得張魁。
”希真正色道:“吾兄體如此小見,令友張魁,失身從賊,死不足惜。
總而言之,吾隻須看朝廷面上。
若如此瞻徇朋情,殊非食毛踐土、戴德報恩之義。
”大義道:“是極,是極。
” 希真出來,與祝永清、劉慧娘等說了,無不大喜。
當下寫起一封緻魏輔梁密信,信内開明兩條計,請輔梁擇用。
希真與永清等商議停當,便将信交與大義,又厚厚送些金銀。
大義那裡肯收,吃希真遜不過,隻得收了小半。
住了兩日,作别起行。
希真叮囑道:“凡事須與魏先生商就再做。
至吾兄倡率義勇一事,可行則行,如不可行,還是把細為妙,恐人多易于洩漏也。
”大義點頭,徑赴兖州瓶山去了。
衆人皆喜,這裡希真商議起兵,慢表。
且說真大義單身匹馬,取路向甑山而行。
不日到了甑山,隻見車騎滿谷,原來是宋江、李應在那裡拜會魏輔梁。
真大義隻得遠遠地一茶店坐下,等了好歇,宋江、李應去了,真大義方起步走到輔梁門首,向應門童子唱個喏,說道:“有張辟邪書信緻候。
”童子應了進去。
輔梁一聽見張辟邪三字,便知道那話兒到了,忙教請來人進内叙話。
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