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挂 公孫勝破九陽神鐘

關燈
,知是真人指醒他,心中十分凜凜。

    收了玄黃吊挂,覓路到了亭下,喜行李一物不失,便收束好了。

    不說一路曉行夜宿。

     單表那日到了鹽山,知公明連戰十餘日不利,被困山中,忙使逼霧法護住鹽山,便進寨内見宋江。

    宋江喜出望外,忙教迎入。

    宋江便将前番幾疑公孫失信,今番果不失信的話,叙了一番。

    公孫勝也将上項情事述了一番,與鄧天保、王大壽相見了。

    宋江便吩咐治筵,與公孫勝接風。

    公孫勝将取到玄黃吊挂的事說了,宋江大喜。

    當時公孫勝在鹽山聚義廳上,連作了七日的法,起了七日大霧。

    那鄧宗弼與陶震霆隻得商議收兵而回,辛從忠亦早退兵去了。

    宋江等在鹽山安息了十餘日。

    宋江、公孫勝、楊雄、石秀提了原來人馬,由鹽山起行,鄧天保、王大壽、朱仝、雷橫候送。

     宋江等仍由海道進小清河,不日到了萊蕪。

    吳用等見了公孫勝,又聞得了玄黃吊挂,皆大喜。

    吳用告知陳希真打兖州,掃平飛虎寨,壞了鄒淵、鄒潤。

    宋江大怒,便傳令即日興兵,就請公孫軍師同行。

    公孫勝道:“且慢,那吊挂雖然到手,用法卻費周折。

    ”宋江、吳用齊問何故,公孫勝道:“本師說此寶着挂在鐘上,其鐘無故自碎。

    今此事如何做得到?其次,須在一百八步以内,但任用一人,隻待其鐘響時,将吊挂向鐘招展,口念‘靈寶元宗粉碎虛空’八字,其鐘亦應聲而碎。

    若出一百八步以外,須步鬥布罡,持咒掐訣,許多禁法,方可破得。

    至出三百六十五步以外,無濟于事矣。

    那鐘系純陽煉就,響徹九裡之外,雖持吊挂之人無所妨害,但一吊挂不能廣庇衆人,進了九裡界内,持法之人早已孤身隻影,如何布置?當思良法。

    ”吳用绉眉道:“若如那年張家道口,任憑生人行走,并不稽查,我們隻須黑夜進去,莫說一百八步,再近些也可去得。

    今聞其移在新柳營,不知他如何情形。

    ”宋江道:“且待我統兵到彼,發人去探看形勢。

    ”吳用道:“是極。

    但不可打草驚蛇,哥哥此去須假作回兖州之勢,俟探得形勢,驟然進兵。

    ”宋江便教吳用仍守新泰、萊蕪。

    這裡再抽動新泰頭領黃信、楊林,随同宋江、公孫勝、楊雄、石秀,帶領一萬人馬,向新柳營進發。

     不日到了新柳西境外,距新柳尚有三站多路,前隊楊雄、黃信早已假向兖州去。

    當日宋江傳令安營下寨,使教石秀去新柳營探路。

    石秀道:“非是小弟不肯去,委實那年陳希真奪這青雲山時,小弟在此地厮殺過數次,恐有人認識小弟面貌。

    ”宋江點頭,便差楊林去。

    楊林去了五日轉來,回報道:“小弟探得那鐘在新柳城西門外禹功山上,離城七裡。

    小弟便到禹功山去,在山腳邊一小酒店坐下。

    聞說那鐘樓周圍一百四十四步,都是紅牆攔住;裡面外面,守鐘軍士五百名;那守鐘頭領,姓苟名英,也甚了得。

    ”宋江道:“你混進他三百多步内去看過否?”楊林道:“他山上都有稽查,不能混入。

    ”宋江道:“山高幾何?”楊林道:“山高二裡,那鐘正在山頂。

    ”宋江看着公孫勝道:“這便怎處?”公孫勝亦躊躇無計。

    楊林道:“那山腳邊,卻任憑生人行走。

    ”宋江道:“終在三百六十五步以外,何濟于事。

    ”公孫勝忙道:“楊兄弟,你且說山腳邊如何情形。

    ”楊林道:“那裡是個客商聚集之所,五方趕集之人卻也不少,所以有三五爿酒店、飯店、茶店,還有一個肉鋪,并有菜行、油行、糧食行之類,一切炊餅果糕攤,也有好幾處。

    卻都是店屋,并無住家。

    ”公孫勝道:“你在酒店時,望見鐘樓否?”楊林道:“望得逼明,六角挑起,彩畫壯麗。

    ”公孫勝道:“山勢陡峻否?”楊林道:“山勢卻陡峻。

    ”公孫勝道:“山腳坡上還可上去否?”楊林道:“小弟到的酒店,正在山坡上。

    ”公孫勝道:“如此,還好設法。

    ”宋江忙問何故,公孫勝道:“望見鐘樓逼明,其近可知。

    山高雖有二裡,然因其陡峻直上,并非平地,若計其平距,當不過三四百步。

    又坡上尚可進去,定當在三百六十五步界内矣。

    ”宋江道:“既如此,隻好煩賢弟改扮了,親去一走。

    須早一日進去,小可統大兵随後就來。

    ”公孫勝領諾。

     當時宋江傳令召轉楊雄、黃信,安排人馬。

    公孫勝扮作一個小行販,着了草鞋,穿一件舊短布衫,内系麻布抹胸,中藏那玄黃吊挂,挑一副舊籮擔。

    緩緩取路,走了三日,到了禹功山邊,叫聲苦,不知高低,那些店面盡行收拾,房屋盡行封鎖。

    原來苟英因探得宋江逗留境外,七八日不去,便知他不懷好意,一面飛報青雲山上陳希真,并新柳城内視萬年、王天霸,一面傳谕山下商賈等盡行徙去。

    公孫勝見了如此情形,隻得撒了籮擔,揀條僻路上山。

    天色已晚,且喜不撞見一人,便留心尋個安身之所。

    且喜走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