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回 陳道子煉鐘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

關燈
一番,“現在兒子、兄弟在囹圄,命在旦夕,望乞救援。

    ”宋江聽罷,問吳用道:“難得這位豪傑兄弟來聚義,怎好不去救他。

    隻是我與陳希真相持,勝敗未分,棄之不甘,食之無味,勢難兼顧,如何方好?”隻見吳用聽了戴全之言大喜,叫道:“哥哥,這個利市真是天賜的,如何不去取!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這猿臂寨枉是無隙可乘,不如丢開,去取曹州,一者殺了這班貪官污吏,為民除害;二者為林沖兄弟報仇;三者得他的倉庫錢糧,可助山寨軍需,豈不妙哉!”林沖亦求宋江道:“望哥哥移兵向曹州,替兄弟出這口無窮冤氣。

    ”宋江道:“曹州也是一府之地,急切如何破得?”吳用道:“取曹州易如反掌。

    ”遂附耳低言道:“隻須教戴全和淩振如此如此用計,曹州唾手可得。

    ”宋江聽了大喜,說道:“此計果然妙絕,且等金珠到來,救出八位兄弟,便可收兵。

    ”不日,梁山、兖州二處,先後解到八十萬金珠。

    看官,這梁山雖是富饒,驟然提出八十萬金珠,亦不容易。

    宋江也覺得肉疼,無奈為兄弟面上,顧不得空乏,隻好使用。

    當時吳用、宋江商定主意,竟将八十萬金珠先解去希真營内,然後讨還八位頭領,就命花榮前往。

     花榮到了希真營内,希真見宋江将金珠先送到,已知其意,就吩咐将秦明等八人放出,交還花榮。

    謝德谏道:“宋江既将金珠先送來,正是錯打主意。

    兵不厭詐,何不趁此際會,收了他金珠,不放人還他,日後梁山受我們的牽制,豈不是勝算?”希真道:“非也。

    汝等不知,宋江非蔡京可比。

    蔡京先送金珠與宋江。

    是昏愚不省事機,所以蔡京終受宋江所欺。

    今宋江先送金珠與我,是欲示信于人。

    我若不還他八個人,我的理曲,他的理正,他的兵氣愈壯,衆心愈固。

    拚出了八個頭領,破釜沉舟價與我死并,畢竟我的兵力尚不及梁山,一旦失利,真乃貪小失大也。

    兩軍氣力相當,尚不敢使敵人有必死之心,況敵強我弱乎?”衆将俱拜服。

    希真又吩咐将擒來的衆喽啰,并馬匹衣甲器械,盡皆付還,都交與花榮,不缺一件。

    仍以酒筵相待,送出寨去。

     花榮等都謝了,同衆人回到宋江營裡。

    宋江見九個兄弟一同回來,悲喜交集。

    八人都拜謝宋江,宋江流淚道:“八位兄弟失陷,我痛不欲生。

    今得重會,實出萬幸,八十萬金珠何足惜哉!”衆人無不感泣。

    秦明、鄧飛道:“希真妖法如此可惡,必須設計破他。

    ”宋江道:“此刻我已改圖了。

    ”遂将戴全之事說了一遍,衆人大喜。

    宋江當時傳令,将後隊作前隊,拔寨退兵。

     早有細作報與希真,衆英雄都要追趕。

    希真道:“不可。

    吳用多謀,聞知他糧草充足,忽而退兵,恐防有詐,且再探虛實。

    ”數日内,連差去細作陸續來報:“宋江果真退兵,遣八員頭領斷後,就是放回去的那八個人。

    現在已去遠了。

    ”希真道:“這也古怪,這厮并不挫動銳氣,何故便退?”祝永清道:“想是梁山有甚事故,這厮有内顧之憂,所以收兵。

    ”希真道:“也未可定。

    吳用極會用兵,見難而退,不可去追他。

    這厮平白送我八十萬金珠,我所獲多矣,隻顧培我們的根本要緊。

    ”那猿臂寨自梁山攻打不得之後,希真連夜催築城垣,三月完功,亘長十三裡,與新柳城接連,十分堅固。

    就将九陽鐘樓移在新柳城西門外,離城七裡,禹功山上建立。

    那裡是個緊要所在,梁山兵來必由此路,所以希真将鐘樓移于此處,以作新柳保障。

    希真又命在黃葉村渡口,添設一座炮台,令劉麒分管。

    希真見張家道口城郭完工,一切關隘堅固,銀礦内磁器十分得利,兵糧充足,衆英雄各守舊職,戮力同心,乃欣然對慧娘道:“今而後我高枕無憂矣!”慧娘道:“雖則腳跟立定,那兖州不能恢複,未為得意。

    望姨夫早定妙策,若得了兖州,歸降朝廷,真無愧也。

    ”希真道:“甥女之言,正合吾意。

    隻是那鎮陽關十分險峻,急切攻打不下。

    不日我同你改裝了,親去踏看地利,再做計較。

    ”于是希真大聚衆英雄,于萬歲亭上參谒龍牌,請衆英雄各歸職守。

    一面隻顧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希真仍同慧娘駐紮青雲。

    自此以後,希真鎮守三寨,端的安如泰山,穩如磐石,威振山東,無人敢敵,專候梁山之變。

    放下不題。

     單說宋公明拔寨退兵,不日到了兖州。

    那李應等頭領都領兵出城迎接,宋江見那鎮陽關十分險峻,兖州城、飛虎寨都守禦得法,真是金城湯池,一夫當關,萬夫莫入。

    宋江看了,心中甚喜,便把全軍都屯在兖州,隻差淩振同戴全先到曹州按計行事。

     看官,須知說話的隻有一張嘴,著書的亦隻有一支筆,若要交代兩處事務,須得暫放下宋江這一邊,且講那戴全和兄弟戴春是怎樣的人。

    原來他父親叫做戴聚發,原是徽典當中夥計出身,綽号“鐵算盤”,真是絲毫不漏,那怕一文錢,情願性命抵換。

    那典當東人胡華廷,與他性格相仿,卻帶幾分呆氣。

    戴聚發便浸潤着他,格外做出誠實正經的模樣。

    胡華廷愛他忠厚而又精明,傾心付托。

    鐵算盤設法經營,生意越盛。

    不數年,胡華廷抱病,嗚呼哀哉死了,孤兒寡婦,盡托于鐵算盤。

    鐵算盤連欺帶騙,東邊诓稱折本,西邊假說倒竈。

    那胡華廷的老婆女流之輩,兒子又年輕,專好遊蕩,那裡去稽查得,聽他冬瓜推在葫蘆賬上。

    鐵算盤又趁勢暗使他的黨羽紀明,引誘胡華廷的兒子使錢,嫖賭吃着無不全備。

    鐵算盤卻又故意在人面前苦言勸阻,使人不疑心。

    不數年間,鐵算盤把胡華廷所有内外家資,一鼓而擒之,弄得胡家母子,寸草全無。

    幾處親友,素來都被胡華廷做絕了,到此無不暢快,誰來照應,老老實實,凍餓而死。

     那鐵算盤恐人看出破綻,也故意做出那倒竈行徑,口口說“我吃胡家害了”。

    在徽州鬼混了許久,暗暗的帶了兩個兒子,溜到山東曹州府,将騙來的家私撐立起門戶來。

    不數年,家财巨富,在曹州城裡稱得豪富,城内城外誰不曉得戴老員外。

    那時戴員外年已六旬,單單隻有這戴全、戴春兩個寶貝。

    這兩個寶貝,雖是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