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驿盜殺侯蒙
關燈
小
中
大
燈彩,預備接讀綸音。
一面叫辦酒筵,款待知府。
侯發道:“下官赴任限期緊促,不敢久留,就此告辭。
”宋江并衆頭領那裡肯放,再三款住。
當日殺牛宰馬,大開筵席。
席間宋江又催李雲趕緊辦迎恩亭,李雲道:“小弟已催儹夫役,三日内即可完備。
”宋江道:“以速為妙。
”侯發道:“家兄方渡黃河,到此尚有數日,頭領緩些不妨。
”宋江道:“太尊那知宋江的心!我等皆造下彌天罪孽,蒙令兄提救,天子法外施恩,我恨不得今日便見天顔,那裡還再耐得。
”候發贊歎不已。
宋江問道:“不知朝廷可招安陳希真否?”侯發道:“不瞞頭領說,招安貴寨,家兄兀自費盡心血,又虧煞蔡太師的大氣力,方得官家準奏。
實緣家兄欽佩大寨忠義分上。
至于那陳希真,有何好處,誰耐煩與他出力!”宋江聽了,又稱謝不盡。
當晚,留侯發在客房安歇。
宋江便密請吳軍師到自己房裡,屏退左右,商議招安之事。
直議論到三更後,忽傳呂方、郭盛二位頭領進房内說話。
次日,宋江進當廳吩咐呂郭二位頭領:“帶領五十名心腹伴當,赍了下程,一路迎上去,恭接天使,休要怠慢。
”呂郭二人領命。
那行裝禮物早已備好,火速帶了心腹伴當下山去了。
侯發再三告辭,挽留不住,隻得設筵餞行。
宴罷,宋江又送出一大盤金銀,權當路費。
侯發那裡肯受,再三遜謝,方才收了。
帶了原來的仆從,辭别下山。
宋江直送過金沙灘,又把了上馬杯,戀戀難舍,又灑了許多别淚,方才分手。
回得山寨,東京範天喜的腳信亦到,信内稱說:“官家已準招安,全虧侯蒙之力,又虧太師極力周旋,方回得官家之意。
太師又參奏雲天彪辜恩溺職,請旨降革。
那知種師道先在官家前密保此人,天子竟聽老種之言,不準太師所奏。
後又接到賀太平的本章,表奏雲天彪的軍功。
天子召入太師,大加申斥,幾欲治太師參秦不實之罪,幸王黼等求免。
今官家反将雲天彪晉封三級,加都統制銜……”等語。
宋江見了,愈加憂悶,知那招安之信,果是實了。
差人去通知各處頭領,來忠義堂上赴慶賀筵席。
卻說李逵巡哨方回,聞知宋江要受招安,便來見宋江,大嚷大叫道:“做強盜不快活,鳥耐煩去受招安,又去受那奸臣的氣!既要受招安,當初何必做強盜?”宋江喝道:“你這黑厮省得什麼,卻來胡說!”李逵道:“倒是我不省得!你早也說要受招安,晚也說要受招安,我隻道你嘴裡隻這般說罷了,那知你認真要做出來。
在江州時,你何不早說了,也免得我直跟随你到這裡。
辛辛苦苦弄得個場面,又要改頭換尾。
隻管說彌天大罪,既做下彌天大罪,須知沒處改換。
不要惱我性發,直趕到黃河渡口,一闆斧砍翻那鳥侯蒙,把那個诏書扯得粉碎,看你們去受招安!昨日那鳥知府僥幸,不撞着我,不然也一鳥斧結果了他。
”氣得個宋江說不出話來,半晌道:“你看,你看,這黑賊好道瘋了!不要道我認真不來斬你!”李逵道:“斬隻管斬,我說總要說。
”吳用道:“你這厮太不識起倒。
浙江方臘猖獗,朝廷正要用人,你若去殺得人多,做個大官,隻在眼前,你卻不要?”李逵道:“我在梁山泊,怕沒處殺人,要去替趙頭兒出力!趙頭兒敢是你的親爺?”吳用對宋江道:“這厮真不通時務,嘴裡說得出,防他真做出來,且關鎖在一間房裡。
待受了诏,再放他出來。
”遂教衆頭領把李逵推了出去。
宋江道:“我不念這厮舊日之情,真斬了他。
”宋江便和衆好漢在鷹台上擺筵,衆好漢俱開懷暢飲。
衆人道:“怎的公明哥哥酒量反不及往日?”宋江笑道:“便是一來病後,二來真個歡喜得酒都吃不下去了。
”衆好漢飲至半夜方散。
次日,宋江道:“侯知府教我不要興兵,我想征伐猿臂寨,須不比攻打國家城池,興兵何妨。
”公孫勝道:“哥哥之言甚是。
貧道想,兵有先聲後實者,今我大振軍威,布宣朝廷恩命,勸希真歸降。
希真若懼而來降,則日後在我掌握。
若不從命,吾奉诏之後,據順讨逆,必能滅他。
”吳用、宋江齊說:“此計大妙!”宋江道:“須差一能言舌辯之士前去,誰當此任?”吳用道:“何用人去,但須一封書足矣。
”使教聖手書生蕭讓,吩咐了柱意。
那蕭讓頃刻寫起,将草稿雖與宋江、吳用觀看。
那書信道: “梁山泊主替天行道天魁星義士宋江,拜書于猿臂寨陳道子閣下:忠義者,人生之大節;朝廷者,天下所依歸。
人無強弱,反道者死;國無大小,背順者亡:自然之理,無足怪者。
江久耳盛名,知道子為忠義之士,屢欲奉教。
會道子遭高奸之迫,江使奉書不得通,饑渴終莫能慰。
不謂道子不以忠義為念,棄我如遺,逞其才智,雄據一方,撫祝氏之餘孽,與敝寨旗鼓相向,蠶食我青雲,毀傷我羽翼,恣意橫行,豈以江為木偶耶?方今天下豪傑,上應天星,不期而會,此非江足重也,特以忠義之心,人所固有,一唱百和,感應甚捷。
是以聞替天行道之舉,莫不鼓舞歡欣,影從雲響。
而道子獨中風狂走,自棄良時,恃有烏合蟻附之衆,甘為祝莊、曾市之續,竊為智者不取焉。
且夫梁山之兵力,何戰不勝,何攻不摧,固道子所習聞者。
況迩者朝廷明聖,赦江既往之罪,招安綸綍,已降九天,誅讨不順,命江前驅。
江奉诏兢兢,敢不祇遵。
夫以忠義武怒之師,敵王所忾,掃蕩區區一猿臂寨,車輪螳斧之勢,童
一面叫辦酒筵,款待知府。
侯發道:“下官赴任限期緊促,不敢久留,就此告辭。
”宋江并衆頭領那裡肯放,再三款住。
當日殺牛宰馬,大開筵席。
席間宋江又催李雲趕緊辦迎恩亭,李雲道:“小弟已催儹夫役,三日内即可完備。
”宋江道:“以速為妙。
”侯發道:“家兄方渡黃河,到此尚有數日,頭領緩些不妨。
”宋江道:“太尊那知宋江的心!我等皆造下彌天罪孽,蒙令兄提救,天子法外施恩,我恨不得今日便見天顔,那裡還再耐得。
”候發贊歎不已。
宋江問道:“不知朝廷可招安陳希真否?”侯發道:“不瞞頭領說,招安貴寨,家兄兀自費盡心血,又虧煞蔡太師的大氣力,方得官家準奏。
實緣家兄欽佩大寨忠義分上。
至于那陳希真,有何好處,誰耐煩與他出力!”宋江聽了,又稱謝不盡。
當晚,留侯發在客房安歇。
宋江便密請吳軍師到自己房裡,屏退左右,商議招安之事。
直議論到三更後,忽傳呂方、郭盛二位頭領進房内說話。
次日,宋江進當廳吩咐呂郭二位頭領:“帶領五十名心腹伴當,赍了下程,一路迎上去,恭接天使,休要怠慢。
”呂郭二人領命。
那行裝禮物早已備好,火速帶了心腹伴當下山去了。
侯發再三告辭,挽留不住,隻得設筵餞行。
宴罷,宋江又送出一大盤金銀,權當路費。
侯發那裡肯受,再三遜謝,方才收了。
帶了原來的仆從,辭别下山。
宋江直送過金沙灘,又把了上馬杯,戀戀難舍,又灑了許多别淚,方才分手。
回得山寨,東京範天喜的腳信亦到,信内稱說:“官家已準招安,全虧侯蒙之力,又虧太師極力周旋,方回得官家之意。
太師又參奏雲天彪辜恩溺職,請旨降革。
那知種師道先在官家前密保此人,天子竟聽老種之言,不準太師所奏。
後又接到賀太平的本章,表奏雲天彪的軍功。
天子召入太師,大加申斥,幾欲治太師參秦不實之罪,幸王黼等求免。
今官家反将雲天彪晉封三級,加都統制銜……”等語。
宋江見了,愈加憂悶,知那招安之信,果是實了。
差人去通知各處頭領,來忠義堂上赴慶賀筵席。
卻說李逵巡哨方回,聞知宋江要受招安,便來見宋江,大嚷大叫道:“做強盜不快活,鳥耐煩去受招安,又去受那奸臣的氣!既要受招安,當初何必做強盜?”宋江喝道:“你這黑厮省得什麼,卻來胡說!”李逵道:“倒是我不省得!你早也說要受招安,晚也說要受招安,我隻道你嘴裡隻這般說罷了,那知你認真要做出來。
在江州時,你何不早說了,也免得我直跟随你到這裡。
辛辛苦苦弄得個場面,又要改頭換尾。
隻管說彌天大罪,既做下彌天大罪,須知沒處改換。
不要惱我性發,直趕到黃河渡口,一闆斧砍翻那鳥侯蒙,把那個诏書扯得粉碎,看你們去受招安!昨日那鳥知府僥幸,不撞着我,不然也一鳥斧結果了他。
”氣得個宋江說不出話來,半晌道:“你看,你看,這黑賊好道瘋了!不要道我認真不來斬你!”李逵道:“斬隻管斬,我說總要說。
”吳用道:“你這厮太不識起倒。
浙江方臘猖獗,朝廷正要用人,你若去殺得人多,做個大官,隻在眼前,你卻不要?”李逵道:“我在梁山泊,怕沒處殺人,要去替趙頭兒出力!趙頭兒敢是你的親爺?”吳用對宋江道:“這厮真不通時務,嘴裡說得出,防他真做出來,且關鎖在一間房裡。
待受了诏,再放他出來。
”遂教衆頭領把李逵推了出去。
宋江道:“我不念這厮舊日之情,真斬了他。
”宋江便和衆好漢在鷹台上擺筵,衆好漢俱開懷暢飲。
衆人道:“怎的公明哥哥酒量反不及往日?”宋江笑道:“便是一來病後,二來真個歡喜得酒都吃不下去了。
”衆好漢飲至半夜方散。
次日,宋江道:“侯知府教我不要興兵,我想征伐猿臂寨,須不比攻打國家城池,興兵何妨。
”公孫勝道:“哥哥之言甚是。
貧道想,兵有先聲後實者,今我大振軍威,布宣朝廷恩命,勸希真歸降。
希真若懼而來降,則日後在我掌握。
若不從命,吾奉诏之後,據順讨逆,必能滅他。
”吳用、宋江齊說:“此計大妙!”宋江道:“須差一能言舌辯之士前去,誰當此任?”吳用道:“何用人去,但須一封書足矣。
”使教聖手書生蕭讓,吩咐了柱意。
那蕭讓頃刻寫起,将草稿雖與宋江、吳用觀看。
那書信道: “梁山泊主替天行道天魁星義士宋江,拜書于猿臂寨陳道子閣下:忠義者,人生之大節;朝廷者,天下所依歸。
人無強弱,反道者死;國無大小,背順者亡:自然之理,無足怪者。
江久耳盛名,知道子為忠義之士,屢欲奉教。
會道子遭高奸之迫,江使奉書不得通,饑渴終莫能慰。
不謂道子不以忠義為念,棄我如遺,逞其才智,雄據一方,撫祝氏之餘孽,與敝寨旗鼓相向,蠶食我青雲,毀傷我羽翼,恣意橫行,豈以江為木偶耶?方今天下豪傑,上應天星,不期而會,此非江足重也,特以忠義之心,人所固有,一唱百和,感應甚捷。
是以聞替天行道之舉,莫不鼓舞歡欣,影從雲響。
而道子獨中風狂走,自棄良時,恃有烏合蟻附之衆,甘為祝莊、曾市之續,竊為智者不取焉。
且夫梁山之兵力,何戰不勝,何攻不摧,固道子所習聞者。
況迩者朝廷明聖,赦江既往之罪,招安綸綍,已降九天,誅讨不順,命江前驅。
江奉诏兢兢,敢不祇遵。
夫以忠義武怒之師,敵王所忾,掃蕩區區一猿臂寨,車輪螳斧之勢,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