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驿盜殺侯蒙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秦明、董平敗到二龍山下,不防天彪領兵殺出,衆賊兵那敢抵敵,驚得大半跌下馬來。
天彪見賊兵如此狼狽,便止住三軍,且慢殺下。
天彪一馬當先,大喝道:“兀那鼠賊聽者:既然這等不濟,便殺盡了也空污我的刀斧,權饒你等性命,快去報知宋江,叫他早來納命。
”便傳令将兵馬擺開,放一條活路,喝令賊兵快走。
董平、秦明隻顧約束人馬,那有功夫回話,隻得同衆人都逃走了。
吳用引後隊人馬,接應了同回涓真山去。
左右問道:“相公何故放走他?”天彪道:“隻得三五百個帶傷的,殺了也于賊無損,也不算我強。
放了他,教這厮們識得我的利害。
”天彪将殘賊放盡,方收兵而回。
雲龍同傅玉等四将都到,兵馬齊集,天已大明,奪得器械馬匹甚多,官兵大獲全勝。
天彪教且安營下寨,将息三日班師。
一面将索超首級,先行解上都省。
這裡緩緩收兵,果然旌旗嚴肅,隊伍整齊,真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不日到了馬陉鎮,青州知府魯紹和親自出郊勞軍。
天彪叫過風會、聞達、雲龍,與太守見了,各通了姓名。
太守大喜,當時把了下馬杯。
慰勞都畢,同到天彪衙署,發放三軍。
退衙,與魯太守行禮坐地,衆将侍立兩旁。
太守開言道:“總管虎威出衆,制勝裕如,雖古之名将不及也。
但不知賊勢強弱何如,請聞其詳。
”天彪道:“決勝之策,果不出太尊所料。
”遂把決戰情形細述了一遍,“若是大兵不撤回時,眼見這賊難支,今實可惜。
”太守道:“總管雖不曾剿滅這厮,卻也殺得他落花流水,教這厮日後不敢正觑青州。
”天彪道:“非也。
宋江這厮假仁小惠,深得賊心,來春必然犯境,須要加意防備。
孫子說得好:無恃其不來,恃我有以待之。
隻是這番交戰之後,軍裝都有虧缺,雖奪得些器械馬匹之類,仍是不足。
若要彌補添修,款項庫中又不敷支銷,深是可憂。
”言未畢,隻見聞達上前聲喏道:“相公勿憂,小将方才所說那哈蘭生,有巨萬家财,常有報效朝廷之心,又與小将至交。
待小将先往勸捐,無有不從。
青州城内不少财主富戶,再勸捐些,便可敷用。
”天彪、魯太守一齊道:“若得此人仗義,青州軍民之幸也,問将軍速去走遭。
”天彪又道:“宋江若來救清真山,恐他料我人馬困乏,連冬犯境,也未可定。
歸化三莊與這裡有犄角之勢,是緊要所在。
聞将軍此去,緻意哈公,賊兵來時,務要彼此策應。
”聞達領命,當日帶了伴當到歸化莊去了。
天彪又叫傅玉提兵在城外安營,防梁山賊兵。
次日,魯太守開筵與天彪洗塵,盡歡而散。
沒多幾日,哈蘭生遣兄弟哈芸生,解三十萬銀子,同聞達到來。
天彪見芸生也是一表好人物,大喜,厚禮款待,将銀子收下,寫了回信,并實收文驗,送芸生去訖。
這裡魯太守去各富戶處勸捐。
那些富戶卻也好義,也捐湊到十餘萬之數。
太守都造了花冊,報上都省。
不到月餘,朝廷明降下來:雲天彪破賊有功,晉封加三級,加都統制銜;傅玉從優紀功;歐陽壽通實授提轄;雲龍授武翼郎;風會舊授武翼郎,今升授振威校尉;哈蘭生助饷有功,急公好義,升遊擊将軍,遇缺即用。
一應官兵有功及陣亡者,皆分别犒賞轸恤。
青州助饷富戶,分别大小之數,從優獎勵。
天彪見雲龍也叙功在内,便喚過雲龍吩咐道:“你看,衆将官都吃盡辛苦,你不過略動動,便同他們一樣。
須要自識慚愧,休得辜負天恩。
”雲龍叩頭拜謝。
天彪探得梁山兵馬都回,方收回傅玉。
次年春氣和暖,同魯太守協力同心,将所助軍饷,修築城池,添補軍裝。
器械馬匹,有那梁山奪來的,也都編号收用。
凡有軍士死傷之家,天彪皆親自去吊喪問病,軍民無不感泣。
天彪又發信與陳希真、劉廣道:“既要報效朝廷,建功贖罪,也須趁早了。
”陳希真複信道:“老種經略相公遠征,佞臣在朝,恐不見容。
待種經略奏凱後,未為晚也。
”天彪見希真信中之言,知是實話,也不再催。
不數日,天王李成已奉聘到來。
天彪大喜,優禮接待。
李成又薦他的朋友胡瓊,亦是關西好漢,天彪也收了,同養在衙署内。
自此以後,青州、馬陉甲兵富強,馬皆長膘,人皆可用,真個是金城湯池,一方雄鎮。
且按下慢表。
再說那日吳用見秦明、索超進兵,那裡放心得,便同董平随後接應。
果然索超失陷,秦明敗回。
當時接應了回清真山,遣人探聽,回報索超并一千軍馬皆死在長城嶺下。
吳用頓足叫苦道:“衆位兄弟不信吳某之言,果中奸計,今又喪一員大将,怎對得公明哥哥?”衆頭領無不傷感,送到長城嶺,尋着索超的沒頭屍身,用棺木收斂了,取回清真山。
不日宋江領大隊兵馬都到。
宋江在半路便得索超死的信,大怒,催兵急進。
到了清真山,先哭奠了索超一番,秦明送回山去養病,便與吳學究商議打青州報仇之計。
吳用道:“天彪這厮多智,乘他新勝之後,軍馬不曾将息轉,我等就将這五萬生力軍速去攻打。
若待來春,他修治城郭,養成氣力,就難動手了。
”宋江道:“軍師所言甚當。
”便傳今次日興兵。
也是天不佑他,連朝的大雪,翻翻滾滾下個不了,點水成凍,兵馬起身不得。
宋江見這般大雪不止,心中十分焦躁。
馬元連日整頓酒筵,與宋江解悶。
那日正當飲酒之際,宋江說到那不能得志的話,長籲短歎,灑淚不止。
衆頭領再三勸解。
忽報大寨有公
天彪見賊兵如此狼狽,便止住三軍,且慢殺下。
天彪一馬當先,大喝道:“兀那鼠賊聽者:既然這等不濟,便殺盡了也空污我的刀斧,權饒你等性命,快去報知宋江,叫他早來納命。
”便傳令将兵馬擺開,放一條活路,喝令賊兵快走。
董平、秦明隻顧約束人馬,那有功夫回話,隻得同衆人都逃走了。
吳用引後隊人馬,接應了同回涓真山去。
左右問道:“相公何故放走他?”天彪道:“隻得三五百個帶傷的,殺了也于賊無損,也不算我強。
放了他,教這厮們識得我的利害。
”天彪将殘賊放盡,方收兵而回。
雲龍同傅玉等四将都到,兵馬齊集,天已大明,奪得器械馬匹甚多,官兵大獲全勝。
天彪教且安營下寨,将息三日班師。
一面将索超首級,先行解上都省。
這裡緩緩收兵,果然旌旗嚴肅,隊伍整齊,真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不日到了馬陉鎮,青州知府魯紹和親自出郊勞軍。
天彪叫過風會、聞達、雲龍,與太守見了,各通了姓名。
太守大喜,當時把了下馬杯。
慰勞都畢,同到天彪衙署,發放三軍。
退衙,與魯太守行禮坐地,衆将侍立兩旁。
太守開言道:“總管虎威出衆,制勝裕如,雖古之名将不及也。
但不知賊勢強弱何如,請聞其詳。
”天彪道:“決勝之策,果不出太尊所料。
”遂把決戰情形細述了一遍,“若是大兵不撤回時,眼見這賊難支,今實可惜。
”太守道:“總管雖不曾剿滅這厮,卻也殺得他落花流水,教這厮日後不敢正觑青州。
”天彪道:“非也。
宋江這厮假仁小惠,深得賊心,來春必然犯境,須要加意防備。
孫子說得好:無恃其不來,恃我有以待之。
隻是這番交戰之後,軍裝都有虧缺,雖奪得些器械馬匹之類,仍是不足。
若要彌補添修,款項庫中又不敷支銷,深是可憂。
”言未畢,隻見聞達上前聲喏道:“相公勿憂,小将方才所說那哈蘭生,有巨萬家财,常有報效朝廷之心,又與小将至交。
待小将先往勸捐,無有不從。
青州城内不少财主富戶,再勸捐些,便可敷用。
”天彪、魯太守一齊道:“若得此人仗義,青州軍民之幸也,問将軍速去走遭。
”天彪又道:“宋江若來救清真山,恐他料我人馬困乏,連冬犯境,也未可定。
歸化三莊與這裡有犄角之勢,是緊要所在。
聞将軍此去,緻意哈公,賊兵來時,務要彼此策應。
”聞達領命,當日帶了伴當到歸化莊去了。
天彪又叫傅玉提兵在城外安營,防梁山賊兵。
次日,魯太守開筵與天彪洗塵,盡歡而散。
沒多幾日,哈蘭生遣兄弟哈芸生,解三十萬銀子,同聞達到來。
天彪見芸生也是一表好人物,大喜,厚禮款待,将銀子收下,寫了回信,并實收文驗,送芸生去訖。
這裡魯太守去各富戶處勸捐。
那些富戶卻也好義,也捐湊到十餘萬之數。
太守都造了花冊,報上都省。
不到月餘,朝廷明降下來:雲天彪破賊有功,晉封加三級,加都統制銜;傅玉從優紀功;歐陽壽通實授提轄;雲龍授武翼郎;風會舊授武翼郎,今升授振威校尉;哈蘭生助饷有功,急公好義,升遊擊将軍,遇缺即用。
一應官兵有功及陣亡者,皆分别犒賞轸恤。
青州助饷富戶,分别大小之數,從優獎勵。
天彪見雲龍也叙功在内,便喚過雲龍吩咐道:“你看,衆将官都吃盡辛苦,你不過略動動,便同他們一樣。
須要自識慚愧,休得辜負天恩。
”雲龍叩頭拜謝。
天彪探得梁山兵馬都回,方收回傅玉。
次年春氣和暖,同魯太守協力同心,将所助軍饷,修築城池,添補軍裝。
器械馬匹,有那梁山奪來的,也都編号收用。
凡有軍士死傷之家,天彪皆親自去吊喪問病,軍民無不感泣。
天彪又發信與陳希真、劉廣道:“既要報效朝廷,建功贖罪,也須趁早了。
”陳希真複信道:“老種經略相公遠征,佞臣在朝,恐不見容。
待種經略奏凱後,未為晚也。
”天彪見希真信中之言,知是實話,也不再催。
不數日,天王李成已奉聘到來。
天彪大喜,優禮接待。
李成又薦他的朋友胡瓊,亦是關西好漢,天彪也收了,同養在衙署内。
自此以後,青州、馬陉甲兵富強,馬皆長膘,人皆可用,真個是金城湯池,一方雄鎮。
且按下慢表。
再說那日吳用見秦明、索超進兵,那裡放心得,便同董平随後接應。
果然索超失陷,秦明敗回。
當時接應了回清真山,遣人探聽,回報索超并一千軍馬皆死在長城嶺下。
吳用頓足叫苦道:“衆位兄弟不信吳某之言,果中奸計,今又喪一員大将,怎對得公明哥哥?”衆頭領無不傷感,送到長城嶺,尋着索超的沒頭屍身,用棺木收斂了,取回清真山。
不日宋江領大隊兵馬都到。
宋江在半路便得索超死的信,大怒,催兵急進。
到了清真山,先哭奠了索超一番,秦明送回山去養病,便與吳學究商議打青州報仇之計。
吳用道:“天彪這厮多智,乘他新勝之後,軍馬不曾将息轉,我等就将這五萬生力軍速去攻打。
若待來春,他修治城郭,養成氣力,就難動手了。
”宋江道:“軍師所言甚當。
”便傳今次日興兵。
也是天不佑他,連朝的大雪,翻翻滾滾下個不了,點水成凍,兵馬起身不得。
宋江見這般大雪不止,心中十分焦躁。
馬元連日整頓酒筵,與宋江解悶。
那日正當飲酒之際,宋江說到那不能得志的話,長籲短歎,灑淚不止。
衆頭領再三勸解。
忽報大寨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