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慧娘送希真去了,當晚帶領數十騎,教劉麟保護出營,到一高阜處,吩咐手下人把那新制的飛樓裝起來。
慧娘坐穩了,二十人拽動繩索,樓内四小卒攪起桦車,那座飛樓豁刺刺的平地湧起四十餘丈,衆人無不駭異。
那慧娘在飛樓上,往下觀看高封的營寨,隻見各帳房燈火照天,梆鑼喝号,雨點蛙鳴價的熱鬧;又看那營後蘆川上五座浮橋,也有些燈火,蘆川的水湯湯的響;又把那兩邊的形勢看了,笑了一笑,吩咐四小卒把桦車銷釘拔去,那座飛樓豁刺刺的溜了下來。
慧娘同劉麟回營,對衆人笑道:“高封這厮全不知地利,背水紮營,又當着天竈,破他時真不費力。
今夜若去劫營,便可了賬。
隻是孩兒們都辛苦了,且将息着。
僥幸這厮們再寬活一夜,明日取他不遲。
”正說間,忽報苟桓、劉麒二位頭領都到。
慧娘甚喜,接入相見。
慧娘把明日破敵之計說了,苟桓道:“姑娘見的甚是。
隻是我不去劫他營,也要防他來劫我。
”慧娘道:“那厮吃主帥破了他法,今夜未必敢來,然不可不防。
”遂将那三十六名弓弩手調在前營,防高封用妖法劫營。
這裡吩咐軍政司,暗備火攻器具。
那知這夜高封竟不來。
次日早晨,慧娘傳令道:“今日巳時,必有西風,二哥可将蘆葦幹柴載大船五隻,另用小船二十隻,帶領五百名水軍,在蘆川上流埋伏,高處探望。
但等妹子收兵,便乘順風駕火船,燒他的浮橋,斷高封歸路。
二哥深知水性,可當此任。
真将軍領一枝人馬,多帶飛天噴筒、火毬、火箭,去柏樹林内埋伏。
隻看浮橋上火起,這厮們必去救,便領兵直搶他的左營,燒他的寨栅。
高封口兵來救,真将軍且退,放他過去,卻繞出柏樹林後掩殺。
那時他軍心惑亂,不敢厮殺,不死于火,必死于水也。
大哥病體初愈,未可沖鋒,領一枝兵去蘆川下流高官墳埋伏。
高封敗走,必走這條路,大哥就彼擒他。
高封遇着高官墳,不死何待?二位苟将軍相助奴家,領正兵出戰,須要如此如此,後面樹林内多用旌旗,教他疑惑,不敢窮追。
”調遣部畢,真祥麟道:“那有全營兵馬,一齊都出戰之理?”慧娘笑道:“與這等無謀匹夫厮殺,何必盡如法。
”當時苟桓、真祥麟見慧娘遣兵調将,用計微妙,甚是吃驚,喝彩道:“真不愧是女諸葛!”當時都依計而行。
慧娘同苟桓、苟英領兵直叩高封寨前挑戰。
卻說高封被希真捆倒,搶回營來,衆人都解不開那拘魄金繩。
高封将解索咒念了幾遍,那條索子隻是解不脫。
高封驚道:“這厮的真武廖有雷門罡氣在内,我的法寶被他禁住了。
若待十二雷門旋回本位,須得一個周時。
隻好等待天明,取太陽真炁破他。
”那高封直捆了一夜,尋思道:“我的法術修煉多年,到處無敵,卻不料陳希真這厮有如此法力,怎得勝他?可恨魏虎臣這狗才,我一力舉薦他來守景陽鎮,他隻袖手旁觀!”便叫軍政官再行公文,去催魏總管進兵;一面申詳制置使,請嚴行申饬魏虎臣按兵不動之罪。
挨到天明,偏又是個陰天,不見太陽。
高封又沒有驅雲的本領,隻好忍耐,等一個周時。
将近辰刻,聽得營外金鼓呐喊之聲,報進來有賊兵讨戰。
高封被捆綁,動展不得,令緊守寨門,休要出戰。
慧娘見高封不出,教軍士們辱罵許久。
時候恰是正午,高封的拘魄金繩方才脫下,手腳都捆腫了。
看那金繩時,靈氣散盡,已是無用之物。
高封便領兵出營對敵,隻見猿臂寨兵馬排成陣勢,苟桓兄弟分列兩旁,居中劉慧娘,身乘銀合白馬,淡妝素服,揚鞭大罵道:“高封賊子!你害我祖母性命,如今自投死地,早早下馬受縛,免得姑娘費力。
”高封大怒,捏決念咒,把劍向空一指,隻見黑雲蓋下,狂風大起,半空中成千成萬的飛刀,雪片也似劈下來。
慧娘便教那三十六名弓弩手,把希真的法箭望空射上去。
發不到百十枚箭,早風雲皆散,那些飛刀紛紛飄落,原來都是蘆葦葉。
高封見法被破了,叫孫麟、李鳳鳴出馬。
苟英出迎,略戰數合,慧娘便鳴金收兵,将人馬退了。
高封道:“這厮無故收兵,莫非有謀,且叫探看。
”回報沒有埋伏,高封方驅兵追趕.慧娘領着兵馬隻顧走,更不回頭。
高封追了一程,隻見小校來飛報道:“前面雜樹林内有無數旗幟隐現。
”高封道:“我料這厮必有埋伏,且休追趕。
”隻見猿臂寨的兵馬,抹過樹林轉灣去,都不見了。
那時秋高氣爽,風聲甚大,吹得那些樹上的紅葉都飒飒的飄下來。
後軍忽然發起喊來,高封大驚,忙問何故。
軍士道:“望見本營火起。
”高封道:“休要驚慌,快收兵回。
”便叫孫麟、李鳳鳴斷後。
衆軍漢急行沒好步,氣急敗壞。
正走間,隻見本營敗殘兵馬奔來道:“苦也,上流頭一隊火船,乘着順風沖來,燒毀浮橋。
我等去救時,不防旱路上柏樹林内,又殺出一路賊兵來偷營。
西風正大,怎敵得他順風縱火,大營已被他奪了去也。
”衆軍齊聲叫苦,高封魂不附體。
趙龍道:“小将也勸太守不要背水下寨,如今浮橋燒斷,怎尋歸路?”高封道:“我原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便大叫道:“衆軍将聽者:我等已無歸路,何不随本府死戰!”對趙龍道:“這厮全兵都出,燉煌必然空虛,可乘虛奪了他的,再做道理。
”趙龍道:“此計大炒!這厮必料我回救大營,半路上截我。
我偏不由他打算,竟奪他的燉煌。
正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高封大喜,便引兵殺奔燉煌。
正走得高興,隻聽得軍笛嘹亮,山坡下轉過一位絕代佳人,乘馬緩辔而出,隻得十餘騎護從,正是慧娘。
慧娘道:“高封,你已渡過蘆川,可想還有活路哩!倒不如早早受縛,也不過一死,卻不省了許多驚恐力氣。
你待要奪我的燉煌,不要想失了心。
”高封大怒,見慧娘沒多幾人,便回顧衆将道:“上去捉這婆娘來,再與劉廣說話。
”衆将呐喊搶殺上去,慧娘回馬便走。
忽然一聲号炮,苟桓、苟英兩路殺來,兩翼下萬弩齊發,矢如驟雨。
那弩便是諸葛連弩,慧娘遵依舊法改造過。
原來諸葛孔明的連弩,是一臂一弓,一弓發十矢,每一發十矢齊出,矢長八寸,匣内共容矢八十枝;慧娘改作一臂三弓,每一弓發三矢,三弓并發,九矢齊出。
矢長一尺五寸,匣内共容矢七十二枝,弓硬箭細,又遠又準。
慧娘一到猿臂寨,便畫出圖樣,教巧手匠人連夜打造,
慧娘坐穩了,二十人拽動繩索,樓内四小卒攪起桦車,那座飛樓豁刺刺的平地湧起四十餘丈,衆人無不駭異。
那慧娘在飛樓上,往下觀看高封的營寨,隻見各帳房燈火照天,梆鑼喝号,雨點蛙鳴價的熱鬧;又看那營後蘆川上五座浮橋,也有些燈火,蘆川的水湯湯的響;又把那兩邊的形勢看了,笑了一笑,吩咐四小卒把桦車銷釘拔去,那座飛樓豁刺刺的溜了下來。
慧娘同劉麟回營,對衆人笑道:“高封這厮全不知地利,背水紮營,又當着天竈,破他時真不費力。
今夜若去劫營,便可了賬。
隻是孩兒們都辛苦了,且将息着。
僥幸這厮們再寬活一夜,明日取他不遲。
”正說間,忽報苟桓、劉麒二位頭領都到。
慧娘甚喜,接入相見。
慧娘把明日破敵之計說了,苟桓道:“姑娘見的甚是。
隻是我不去劫他營,也要防他來劫我。
”慧娘道:“那厮吃主帥破了他法,今夜未必敢來,然不可不防。
”遂将那三十六名弓弩手調在前營,防高封用妖法劫營。
這裡吩咐軍政司,暗備火攻器具。
那知這夜高封竟不來。
次日早晨,慧娘傳令道:“今日巳時,必有西風,二哥可将蘆葦幹柴載大船五隻,另用小船二十隻,帶領五百名水軍,在蘆川上流埋伏,高處探望。
但等妹子收兵,便乘順風駕火船,燒他的浮橋,斷高封歸路。
二哥深知水性,可當此任。
真将軍領一枝人馬,多帶飛天噴筒、火毬、火箭,去柏樹林内埋伏。
隻看浮橋上火起,這厮們必去救,便領兵直搶他的左營,燒他的寨栅。
高封口兵來救,真将軍且退,放他過去,卻繞出柏樹林後掩殺。
那時他軍心惑亂,不敢厮殺,不死于火,必死于水也。
大哥病體初愈,未可沖鋒,領一枝兵去蘆川下流高官墳埋伏。
高封敗走,必走這條路,大哥就彼擒他。
高封遇着高官墳,不死何待?二位苟将軍相助奴家,領正兵出戰,須要如此如此,後面樹林内多用旌旗,教他疑惑,不敢窮追。
”調遣部畢,真祥麟道:“那有全營兵馬,一齊都出戰之理?”慧娘笑道:“與這等無謀匹夫厮殺,何必盡如法。
”當時苟桓、真祥麟見慧娘遣兵調将,用計微妙,甚是吃驚,喝彩道:“真不愧是女諸葛!”當時都依計而行。
慧娘同苟桓、苟英領兵直叩高封寨前挑戰。
卻說高封被希真捆倒,搶回營來,衆人都解不開那拘魄金繩。
高封将解索咒念了幾遍,那條索子隻是解不脫。
高封驚道:“這厮的真武廖有雷門罡氣在内,我的法寶被他禁住了。
若待十二雷門旋回本位,須得一個周時。
隻好等待天明,取太陽真炁破他。
”那高封直捆了一夜,尋思道:“我的法術修煉多年,到處無敵,卻不料陳希真這厮有如此法力,怎得勝他?可恨魏虎臣這狗才,我一力舉薦他來守景陽鎮,他隻袖手旁觀!”便叫軍政官再行公文,去催魏總管進兵;一面申詳制置使,請嚴行申饬魏虎臣按兵不動之罪。
挨到天明,偏又是個陰天,不見太陽。
高封又沒有驅雲的本領,隻好忍耐,等一個周時。
将近辰刻,聽得營外金鼓呐喊之聲,報進來有賊兵讨戰。
高封被捆綁,動展不得,令緊守寨門,休要出戰。
慧娘見高封不出,教軍士們辱罵許久。
時候恰是正午,高封的拘魄金繩方才脫下,手腳都捆腫了。
看那金繩時,靈氣散盡,已是無用之物。
高封便領兵出營對敵,隻見猿臂寨兵馬排成陣勢,苟桓兄弟分列兩旁,居中劉慧娘,身乘銀合白馬,淡妝素服,揚鞭大罵道:“高封賊子!你害我祖母性命,如今自投死地,早早下馬受縛,免得姑娘費力。
”高封大怒,捏決念咒,把劍向空一指,隻見黑雲蓋下,狂風大起,半空中成千成萬的飛刀,雪片也似劈下來。
慧娘便教那三十六名弓弩手,把希真的法箭望空射上去。
發不到百十枚箭,早風雲皆散,那些飛刀紛紛飄落,原來都是蘆葦葉。
高封見法被破了,叫孫麟、李鳳鳴出馬。
苟英出迎,略戰數合,慧娘便鳴金收兵,将人馬退了。
高封道:“這厮無故收兵,莫非有謀,且叫探看。
”回報沒有埋伏,高封方驅兵追趕.慧娘領着兵馬隻顧走,更不回頭。
高封追了一程,隻見小校來飛報道:“前面雜樹林内有無數旗幟隐現。
”高封道:“我料這厮必有埋伏,且休追趕。
”隻見猿臂寨的兵馬,抹過樹林轉灣去,都不見了。
那時秋高氣爽,風聲甚大,吹得那些樹上的紅葉都飒飒的飄下來。
後軍忽然發起喊來,高封大驚,忙問何故。
軍士道:“望見本營火起。
”高封道:“休要驚慌,快收兵回。
”便叫孫麟、李鳳鳴斷後。
衆軍漢急行沒好步,氣急敗壞。
正走間,隻見本營敗殘兵馬奔來道:“苦也,上流頭一隊火船,乘着順風沖來,燒毀浮橋。
我等去救時,不防旱路上柏樹林内,又殺出一路賊兵來偷營。
西風正大,怎敵得他順風縱火,大營已被他奪了去也。
”衆軍齊聲叫苦,高封魂不附體。
趙龍道:“小将也勸太守不要背水下寨,如今浮橋燒斷,怎尋歸路?”高封道:“我原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便大叫道:“衆軍将聽者:我等已無歸路,何不随本府死戰!”對趙龍道:“這厮全兵都出,燉煌必然空虛,可乘虛奪了他的,再做道理。
”趙龍道:“此計大炒!這厮必料我回救大營,半路上截我。
我偏不由他打算,竟奪他的燉煌。
正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高封大喜,便引兵殺奔燉煌。
正走得高興,隻聽得軍笛嘹亮,山坡下轉過一位絕代佳人,乘馬緩辔而出,隻得十餘騎護從,正是慧娘。
慧娘道:“高封,你已渡過蘆川,可想還有活路哩!倒不如早早受縛,也不過一死,卻不省了許多驚恐力氣。
你待要奪我的燉煌,不要想失了心。
”高封大怒,見慧娘沒多幾人,便回顧衆将道:“上去捉這婆娘來,再與劉廣說話。
”衆将呐喊搶殺上去,慧娘回馬便走。
忽然一聲号炮,苟桓、苟英兩路殺來,兩翼下萬弩齊發,矢如驟雨。
那弩便是諸葛連弩,慧娘遵依舊法改造過。
原來諸葛孔明的連弩,是一臂一弓,一弓發十矢,每一發十矢齊出,矢長八寸,匣内共容矢八十枝;慧娘改作一臂三弓,每一弓發三矢,三弓并發,九矢齊出。
矢長一尺五寸,匣内共容矢七十二枝,弓硬箭細,又遠又準。
慧娘一到猿臂寨,便畫出圖樣,教巧手匠人連夜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