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

關燈
理官送交印信,各營官弁齊來禀安。

    天彪便問道:“近日青雲山、猿臂寨二處強徒,尚知斂迹否?”衆将對道:“匪徒畏相公虎威,近日毫無舉動。

    ”天彪道:“雖如此,汝等總宜格外防守,不可懈怠。

    ”衆将諾諾稱是而退。

    護理官請内衙複叙,并送交雲太公書信而去。

    天彪拆閱家信,得知太公身安,甚為欣慰;并知陳希真父女現在劉廣處一事,歎息不已。

    正欲消停數日,命駕往訪。

     這一日,沂州府高封差人投文,因府城修整完固,移請督同間視。

    天彪即于次日進城,會同查閱,果然城郭如新,磚石堅固。

    高封治酒相請,接談之間,都是套談,并無關切。

    隻因一佞一忠,平素本不相合,不過共事一方,各完門面而已。

    其餘各官禀安道候,不必細表。

    又因拈香拜客,住了兩日出城,遂傳谕繞道到安樂村,便拜劉宅。

     不多時到了劉家,公人投進名刺。

    劉廣正與希真在後堂閑淡,見了雲天彪的名刺,便對希真道:“雲親家來也,我與你同去見他。

    ”希真欣然,即偕劉廣出廳相見。

    天彪已在廳上。

    希真看那天彪,果然天表亭亭,轶類超群,心中先已敬佩。

    天彪見希真仙風道骨,儀度非常,便向劉廣道:“這位想就是東京陳道子兄了。

    ”劉廣道:“正是。

    ”希真道:“久欽山鬥,未識荊顔,今日駕臨,實為深幸。

    ”天彪道:“渴慕大名,相見恨晚。

    小弟前在東京,極欲奉訪,因公程迫促,無緣相遇。

    難得仁兄适到此間,真天賜也。

    ”彼此欣然就坐。

    劉廣道:“親家嘉祥一役,威震人寰,未知幾時回署的?”天彪道:“因人成事,一無功績。

    方于旬日前返署,現因公事由城裡而來,專程奉候兩兄。

    ”希真道:“不敢,不敢。

    在尊府蒙太公厚誼,多多打攪。

    本欲趨叩台階,因知閣下王事勤勞,尚未進谒。

    ”天彪亦道:“豈敢。

    ”又道:“家父來示,雲及仁兄到此原委。

    小弟于未接家信之前,先見東京殿帥府一角公文,即為仁兄之事;并牽連令愛,甚為驚異。

    料想其中必有不平之事,正在無計。

    到底如何起釁,再望細談。

    ”劉廣道:“一言難盡。

    總而言之,高俅該死。

    ”希真遂将麗卿打傷高衙内說起,從頭至尾,直說到冷豔山遇賊,雲太公相留,現在權進此處的緣故,細細說了一遍。

    天彪歎道:“世事不平,英雄遭屈。

    難得賢父女如此有才有勇,甚為敬佩。

    當今天子聖明,必有昭雪之期。

    即如親家懷才不遇,亦是暫且之事耳。

    仁兄樂天安命,毫無怨無之氣,真是可敬。

    ”希真道:“吾兄過獎。

    小弟因遊心方外,已無心于世,故爾一切榮辱得失之事,勉強看開耳。

    ” 正說間,劉麟出來告:“請太親翁便飯。

    ”劉廣便邀天彪進内廳去,希真亦同進去,隻見裡面酒筵早已擺好,彼此相遜入坐。

    三人席間暢談,酒至數巡,天彪對希真道:“吾兄超遊物外,固是高曠,但據吾兄這副奇才,似宜先為朝廷出一番大力,然後恬退,方是正理。

    ”劉廣道:“小弟也這般奉勸道子。

    據道子說來,實是道味已深,世味已淡。

    ”希真道:“弟非不知君臣大義不可輕棄,但因時運一定,不能妄求。

    更兼自幼好閱丹經,參究秘籍,性之所近,專在于此。

    至于今,日引月長,個中玄理,略解一二,愈覺愛戀不能忘懷。

    承吾兄之勸,隻好看日後機會何如,再行定見耳。

    ”天彪歎息不已。

    三人又複縱談一切,情投意洽。

    希真又提及太公相待之情,天彪因記得太公信中,命其照應希真,便道:“仁兄在此,離敝署不遠,弟意欲屈吾見過臨,盤桓朝夕,千萬勿卻。

    ”希真欣然領諾。

    劉廣亦道:“相去無多,可以常來常往,彼此皆不寂寞。

    ”三人說說談談。

    酒飯畢,天彪遂命備輿,邀希真同回景陽鎮。

     二人辭了劉廣,一同起行,不多時同到了景陽鎮署内。

    天彪邀希真到一所精舍坐地,從人看茶,二人坐談。

    希真看那裡面,兩旁架上,圖書卷帙,魚鱗也似排着;正中間供一幅關武安王聖像,又供一部《春秋》,博山爐内焚著名香;桌案達架子上,豎着那口青龍偃月鋼刀,套着藍布罩兒。

    天彪指着那部《春秋》道:“小弟不揣愚陋,竊着《春秋大論》一編,包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尚不曾脫稿。

    昔年泰山居士孫複曾着《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便是我的粉本。

    我看那孫複之論雖好,卻嫌他有貶無褒,殊失聖人忠厚待人之意。

    今我此編,頗與他微有不同。

    ”說罷,便取那稿本與希真看。

    果然議論闳博,義理淵深,希真十分驚服。

    那天彪與希真食則同案,寝則同榻,十分愛敬。

    希真每念起劉廣那封回書在張百戶處,深自憂慮,時常對天彪說起。

    天彪道:“這不妨事。

    仁兄恐此地不穩,不如仍到舍下家父身邊去。

    令愛或在此,或同去,都好。

    隻是目下天氣炎熱,且待秋涼動身。

    ”希真猶豫未定,有時回劉廣家看看,慧娘時常把術數勸解,希真隻得暫住在雲天彪處。

    光陰迅速,不覺已是七月初旬天氣。

    隻因這一番,有分教:群居家小,忽遭意外幹戈;失勢英雄,另建草茅事業。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