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将奏凱捷

關燈
卻說張經略查點梁山賊目,或斬戮,或擒獲,或病故,卻是一百單七人,隻不見了一個盜首宋江。

    張公對雲陳二人道:“這是元惡渠魁,豈可漏網,公等可知其出沒否?”雲天彪道:“賊黨惟有鹽山一處,料此賊必然逃向此方,可速向此方追捕。

    ”希真道:“此賊射瞎一目,最易辨識。

    ”張公稱是,便圖繪宋江面貌,差康捷飛檄東平一路關隘,嚴行查緝。

    康捷領令去了。

    随命鄧宗弼、辛從忠、張應雷、陶震霆領兵四萬名,飛速前去,剿滅鹽山,沿途查訪宋江。

    鄧辛等四将領命去了。

     原來宋江自那日魯達瘋死之後,便邀吳用入内議事。

    二人密室對坐,宋江長歎一聲,隐隐的流出一行淚來,道:“軍師,你看大事如何結局?”吳用默想一回道:“但憑天數。

    ”宋江道:“依我看來,天之亡我,不可為也。

    先生作速為我劃策。

    ”吳用又沉吟良久,目視宋江,将中指在桌上書一“走”字。

    宋江搖頭道:“這個斷斷不可,我一走如何對得住衆兄弟。

    若摯了大衆同走,官軍必然追來,仍與不走何異。

    ”吳用道:“兄長且去,隻要我不走就無害了。

    ”宋江道:“這便更荒唐了,豈有我得保全,先生受累之理。

    ”吳用道:“兄長且去,小弟見機而作。

    至于衆兄弟,亦隻好付之大數而已。

    ”宋江道:“還有一事甚難,我此刻單身出走,老父在堂,斷難竊負而逃。

    若不禀知老父,于心何忍;若說明了,老父必然牽挂,如何是好?”吳用道:“這也隻好從權。

    太公面前,萬無說明之理。

    兄長且去,太公如果問起,總說兄長在前關就是了。

    ”宋江道:“我兄弟老清,與我同胞,此刻遠别,須得告知他方好。

    ”吳用道:“這個更可不必,兄長且去。

    老清是純厚人,易于安慰,可以放心。

    ”宋江道:“萬一事變,這些兒郎們我不能照顧,如何是好?”吳用道:“古人說得好;慈不掌兵。

    兄長且去,此刻非慈悲之時節了。

    ”宋江浩然歎道:“鹽山情形,據朱仝、雷橫說起,十分興旺。

    如果如此,盡可去得,我且先去。

    ”吳用道:“兄長須帶一人同去,以便沿途服侍。

    我看兵目中史應德,乃是小竊出身,兄長帶去大利。

    出後關時,也省得告知燕青。

    ”宋江稱是,急忙收拾,帶了史應德去了。

    故爾梁山内外寂無知覺。

     且說宋江同史應德由洞内曲曲折折爬出洞外,隻見一片亂石縱橫。

    幸喜史應德竄山摹澗,如履平地,一路扶掖了宋江過去。

    過得亂石,又是一道山隘,兩邊陡壁,中間僅有隻身可過。

    過了山隘,又是細路一條,兩邊都是深塘及爛泥潭。

    又接着一片荒山,四圍榛棘。

    宋江到了此處,時已黃昏,便道:“今夜無處栖身,怎好?”史應德道:“渡過此山,山腳下便是運河。

    更喜昏黑渡河,無人辨識面貌。

    渡得運河,那岸便有宿頭。

    ”宋江依言,随了史應德,跨過荒山,早已昏黑,不辨人迹。

    史應德敲火覓路,到得河邊,茫茫白水,無船可波。

    宋江立在岸邊,躊躇無計,想了半晌道:“我竟昏了,此路戴院長進出多次,曾說自造一隻小船,藏在山洞裡,今日何不取來一用?”史應德也恍然大悟,便去尋着了那山洞裡的小船。

    宋江上了船,史應德劃船,平平安安,穩渡中流,登了東岸。

     宋江與史應德上岸,黑路中又行了一程,遇着一個小小桑村。

    時已夜半,那些人家尚在績麻,燈火未熄。

    史應德上前去敲一家的門,裡面一老婦人問是誰。

    宋江答言:“過路客人,特來借火,懇求方便。

    ”那老婦人來開了門,宋江同史應德進去了,故意坐着與老婦扳談,方知此家隻得一婆一媳居住。

    宋江看他情形樸陋,是真實鄉村人家,料不緻踏着什麼機關,便取出二兩來重一錠銀子,“告求老奶奶造飯借宿。

    ”那老婦接了這錠銀子,歡歡喜喜的應允了,便與媳婦去廚下燒茶煮飯。

    須臾間搬出來,請宋江主仆吃了。

     宋江深恐露出破綻,隻推害眼,背燈光坐了。

    吃了飯,又推困倦,那老婦急忙讓出床鋪,宋江先去睡了。

    史應德也進去睡了。

    婆媳自在堂前績麻。

    宋江心虛膽怯,那裡睡得着,隻聽得隔闆壁有人說話道:“這遭天下太平了。

    宋江那厮何等了得,今番也要吃張将軍拿了。

    ”一人道:“宋江到底為射瞎了眼睛,一路倒運,直到如今。

    看來凡有一人破了相,終不讨好。

    ”一人道:“若拿着了宋江,把來千刀萬剮,方洩吾恨。

    那年我外祖家好端端住在沂州安樂村,吃他殺得不知去向,至今提起來頭發直豎。

    ”宋江聽了這番話,分明如卧針氈,周身冷汗,心中躍躍,提起了耳朵,離着枕頭三四寸,聽他們說,卻漸漸說到别件事去了。

    須臾間,堂前婆媳熄燈就寝,四鄰亦寂靜無聲。

    宋江提心吊膽,如何睡得着,望到窗格微明,一硌碌爬起來。

    喜那鄉村人家起早慣的,那婆媳兩個早已起來。

    宋江托言趕路,向那老婦讨些湯水茶飯,道聲打攪,同史應德走了。

    一路平安,無人盤問。

     主仆二人過了東平,滿耳朵聽得街坊村落間,紛紛的講梁山講宋江。

    宋江心中十分虛怯,同了史應德隻揀僻路走,夜間仍就小僻村落歇宿。

    宋江心中提挂,又是一夜不睡。

    天明又行,行至申牌時分,走過肥城縣界的陶山,忽聽得路上紛紛講動,張經略大将軍查拿宋江的文書到了。

    宋江暗暗叫苦道:“想是我的梁山休也。

    我到此進退不得,如何逃命?”便引史應德到僻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