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

關燈
太平也督領無數将官,押解了無數俘虜、首級進來,張公起身迎入忠義堂。

    張公問:“獲得宋江否?”賀太平道:“隻是小賊,不見渠魁。

    ”當時忠義堂上設立起五公座來,五副公案:正中一位大經略張公坐下,左邊上首賀太平,右邊上首蓋天錫,左邊下首雲天彪,右邊下首陳希真。

    衆将士堂上堂下分班侍立。

    簇新新旗斾飛揚,明晃晃戈矛排列。

    張公剛傳現在所有擒獲的一齊上來,左右轟雷也似一聲答應。

    不一時,隻見左右驅着那班賊目,一個個繩穿索縛,推到階下,向忠義堂上跪着。

    内中盧俊義看到此際,宛然是那年夢中景象,不覺心酸淚落。

    公孫勝卻形同木偶,不言不語。

    直待後來希真将那法壇神将發放,收了乾元鏡及諸法器,方能言語,所以此刻勘審不及。

    經略見賊目已齊,便勘問宋江逃向何方,一一問來,衆盜都供稱三日前已不見宋江,實不知其去向。

     經略正要用刑,劉麟從前關進來,禀稱:“小将見二賊從東山下飛奔而去,必是宋江、戴宗。

    小将急追過東山,看其蹤迹,實向東平府一路逃去。

    小将追不上,即忙回轉來。

    因後關道路不通,又未知大軍已破賊巢,故不回後關,卻從泊外繞轉來,以此來遲。

    ”張公聽了,便急叫康捷向東平府追去。

    康捷領了令箭,飛速去了。

    張公便教将盧俊義、公孫勝、柴進、朱仝、雷橫、裴宣、樊瑞、張青、孫二娘、段景住,共十人,一概拘入陷車。

     張公正待退座,隻見劉廣捉了兩名賊目解上來。

    诘問名姓,乃是蕭讓、金大堅。

    左右禀稱:“這兩個人,一個會描仿筆迹,一個會假雕印信。

    ”張公道:“既如此,且就把兩賊勘問一遭。

    ”隻見陳希真道:“此刻不但宋江逃逸,即吳用亦尚未獲。

    據劉麟禀稱,眼見逃賊隻得兩人,或就是宋江同吳用,均未可知。

    此事必須再行勘訊。

    ”雲天彪道:“久聞賊人有天降石碣一件妖事,大有可疑。

    今此蕭讓、金大堅二賊,既一系善寫,一系善刻,這樁妖事,定于二賊身上有些交涉,也須勘問。

    ”張公稱是。

     此時天色已晚,堂上堂下,點起無數火把蠟燭來,提蕭讓、金大堅上來勘審。

    先問宋江逃向何處,蕭金二人供稱不知。

    再三推問,實不知情。

    張公便叫:“擡過那石碣來。

    ”蓋天錫看那二人聽到這句話,面色頓然改變。

    蓋天錫早已心中瞧科。

    隻見那塊石碣擡到面前,張公與賀蓋等四人一齊觀看。

    賀太平道:“此非古迹,确是新镌。

    ”張公道:“不但此也,上面‘忠義雙全,替天行道’八字,果系天言,豈有如此荒謬絕倫?”便喝叫将石碣擡在二賊面前,厲聲問道:“此石碣從何而來?從實招供,免用刑法。

    ”蕭金二人肐搭搭的将那番虛皇壇設醮,宋江祈晴感應,是夜天上開眼,射落一團火光,變為石碣的話說了。

     蓋天錫便喝叫左右用刑,蕭金二人叫起撞天屈來。

    蓋天錫對張公道:“這班賊骨頭,不打如何肯招!”張公便喝左右動手。

    兩旁轉過數名兵卒,将二人一索捆翻,各打了一百訊棍,早已皮開肉綻,血流滿地。

    蕭讓熬刑不過,隻得從實供道:“這石碣上字是小人寫的,因楷書恐人識得破綻,所以改寫古篆。

    又特訪得那道士何元通善識蝌蚪,所以特寫蝌蚪古篆,又特邀他設醮,以便認識。

    至于那年天上認真開眼,認真有火光翻落,萬國共睹,卻不解其何故。

    ”金大堅也将怎樣賽镌石褐的話說了,又道:“這是宋江想與盧俊義争位,故與吳用、公孫勝議得此法,特将盧俊義名字镌在第二。

    此碣自盧俊義一到山泊之後,就已镌定。

    彼時張清、董平等尚還未到,原想就部下頭目中選出幾個,以滿一百八人之數。

    後同張清等到來,卻好天罡數内餘第十五、十六兩行未镌,因将張清、董平镌入。

    所以董平在五虎将之列,名次卻在十五,頓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離開,實為镌刻已定,難以改易故也。

    ”賀太平又問道:“那董平、張清本位,原拟镌刻那個?”蕭讓道:“一個拟刻孫立,一個未定。

    至于地煞數内多有未定,所以龔旺、丁得孫盡有空缺可填。

    就是蔡福、蔡慶、郁保四、王定六等,也都是臨時填上去的。

    此一事,惟有宋江、吳用、公孫勝及小人等知悉,餘人都不曉得。

    ”張公大笑道:“妖言惑衆,一至于此。

    ”陳希真道:“你二人同做此詭密大事,那宋江、吳用逃走之處,豈有不曉得之理?”二人都叫:“實不知道。

    ”經略喝打,蕭讓、金大堅磕頭求饒。

    左右不由分說,拖下去一頓拷打,二人登時斃命。

     雲天彪道:“這石碣是妖盜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