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請來目錄
關燈
小
中
大
上新請來經等目錄表
入唐學法沙門空海言。
空海以去延曆二十三年。
銜命留學之末。
問津萬裡之外。
其年臘月得到長安。
二十四年二月十日。
準敕配住西明寺。
爰則周遊諸寺。
訪擇師依。
幸遇青龍寺灌頂阿阇梨法号惠果和尚。
以為師主。
其大德則大興善寺大廣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弟子也。
弋鈎經律該通密藏。
法之綱紀。
國之所師。
大師尚佛法之流布。
歎生民之可拔。
授我以發菩提心戒。
許我以入灌頂道場。
沐受明灌頂再三焉。
受阿阇梨位一度也。
肘行膝步學未學。
稽首接足聞不聞。
幸賴國家之大造大師之慈悲。
學兩部之大法。
習諸尊之瑜伽。
斯法也則諸佛之肝心。
成佛之徑路。
于國城墎于人膏瘦。
是故薄命不聞名。
重垢不能入。
印度則輸婆三藏脫躧負扆振旦則玄宗皇帝景仰忘味。
從爾已還。
一人三公接武耽玩。
四衆萬民稽首鼓箧。
密藏之宗自茲稱帝。
半珠顯教靡旗面縛。
夫以。
鳳凰于飛必窺堯舜。
佛法行藏逐時卷舒。
今則一百餘部金剛乘教。
兩部大曼荼羅海會請來見到。
雖雲波濤湲漠風雨漂舶。
越彼鲸海平達聖境。
是則聖力之所能也。
伏惟皇帝陛下至德如天。
佛日高轉。
人之父佛之化。
悲蒼生而濡足。
鐘佛囑而垂衣。
以陛下新禦旋玑。
新譯之經自遠新戾。
以陛下慈育海内。
海會之像過海而來也。
恰似符契。
非聖誰測矣。
空海雖阙期之罪死而有餘。
竊喜難得之法生而請來。
不任一懼一喜之至。
謹附判官正六位上行大宰大監高階真人遠成。
奉表以聞。
并請來新譯經等目錄一卷。
且以奉進輕黩威嚴。
伏增戰越。
沙門空海誠恐誠惶謹言。
大同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入唐學法沙門空海上表 入唐學法沙門空海大同元年請來經律論疏章傳記。
并佛菩薩金剛天等像。
三昧耶曼陀羅。
法曼陀羅。
傳法阿阇梨等影及道具。
并阿阇梨付囑物等目錄都合六種。
就中。
新譯等經都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
梵字真言贊等都四十二部四十四卷。
論疏章等都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
已上三種總二百一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
佛菩薩金剛天等像。
法曼陀羅。
三昧耶曼陀羅。
并傳法阿阇梨等影共一十鋪。
道具九種。
阿阇梨付囑物一十三種。
新譯經 · 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三卷(三禦四十二紙) · 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八紙) · 觀自在菩薩授記經一卷(一禦十二紙) · 瑜伽念珠經一卷(二紙) · 奇特佛頂經三卷(六十八紙) · 觀自在菩薩最勝明王心經一卷(一禦十二紙) · 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二紙) · 阿唎多羅阿噜力經一卷(十一紙) · 普賢行願贊一卷(五紙) · 地藏菩薩問法身贊一卷(五紙) · 出生無邊門經一卷(十紙) · 大吉祥天女經一卷(七紙) · 底哩三昧耶經一卷(十四紙) ·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經三卷(廿四紙) ·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經一卷(二紙) · 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一卷(九紙)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分别聖位法門一卷(一禦十三紙) · 菩卷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七十八紙) · 寶箧經一卷(六紙) ·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一卷(三紙) · 大孔雀明王經三卷(五十紙) · 大雲輪請雨經二卷(二十禦廿四紙) · 雨寶陀羅尼經一卷(五紙) · 蘘麌梨童女經一卷(四紙) · 稻[卄/幹]喻經一卷(八紙) · 大寶廣博樓閣經三卷(四十五紙) · 菩提場莊嚴經一卷(二十禦廿二紙) · 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二紙) · 施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四紙) · 三十五佛名經一卷(二紙) ·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卷(三紙) · 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一卷(八紙) · 诃利帝母經一卷(三紙) · 毗沙門天王經一卷(五紙半) ·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一卷(七紙) · 文殊問字母品一卷(三紙) ·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法一卷(二十禦廿三紙)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念誦法一卷(十八紙) · 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十二紙) · 阿閦如
空海以去延曆二十三年。
銜命留學之末。
問津萬裡之外。
其年臘月得到長安。
二十四年二月十日。
準敕配住西明寺。
爰則周遊諸寺。
訪擇師依。
幸遇青龍寺灌頂阿阇梨法号惠果和尚。
以為師主。
其大德則大興善寺大廣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弟子也。
弋鈎經律該通密藏。
法之綱紀。
國之所師。
大師尚佛法之流布。
歎生民之可拔。
授我以發菩提心戒。
許我以入灌頂道場。
沐受明灌頂再三焉。
受阿阇梨位一度也。
肘行膝步學未學。
稽首接足聞不聞。
幸賴國家之大造大師之慈悲。
學兩部之大法。
習諸尊之瑜伽。
斯法也則諸佛之肝心。
成佛之徑路。
于國城墎于人膏瘦。
是故薄命不聞名。
重垢不能入。
印度則輸婆三藏脫躧負扆振旦則玄宗皇帝景仰忘味。
從爾已還。
一人三公接武耽玩。
四衆萬民稽首鼓箧。
密藏之宗自茲稱帝。
半珠顯教靡旗面縛。
夫以。
鳳凰于飛必窺堯舜。
佛法行藏逐時卷舒。
今則一百餘部金剛乘教。
兩部大曼荼羅海會請來見到。
雖雲波濤湲漠風雨漂舶。
越彼鲸海平達聖境。
是則聖力之所能也。
伏惟皇帝陛下至德如天。
佛日高轉。
人之父佛之化。
悲蒼生而濡足。
鐘佛囑而垂衣。
以陛下新禦旋玑。
新譯之經自遠新戾。
以陛下慈育海内。
海會之像過海而來也。
恰似符契。
非聖誰測矣。
空海雖阙期之罪死而有餘。
竊喜難得之法生而請來。
不任一懼一喜之至。
謹附判官正六位上行大宰大監高階真人遠成。
奉表以聞。
并請來新譯經等目錄一卷。
且以奉進輕黩威嚴。
伏增戰越。
沙門空海誠恐誠惶謹言。
大同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入唐學法沙門空海上表 入唐學法沙門空海大同元年請來經律論疏章傳記。
并佛菩薩金剛天等像。
三昧耶曼陀羅。
法曼陀羅。
傳法阿阇梨等影及道具。
并阿阇梨付囑物等目錄都合六種。
就中。
新譯等經都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
梵字真言贊等都四十二部四十四卷。
論疏章等都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
已上三種總二百一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
佛菩薩金剛天等像。
法曼陀羅。
三昧耶曼陀羅。
并傳法阿阇梨等影共一十鋪。
道具九種。
阿阇梨付囑物一十三種。
新譯經 · 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三卷(三禦四十二紙) · 金剛頂瑜伽般若理趣經一卷(八紙) · 觀自在菩薩授記經一卷(一禦十二紙) · 瑜伽念珠經一卷(二紙) · 奇特佛頂經三卷(六十八紙) · 觀自在菩薩最勝明王心經一卷(一禦十二紙) · 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二紙) · 阿唎多羅阿噜力經一卷(十一紙) · 普賢行願贊一卷(五紙) · 地藏菩薩問法身贊一卷(五紙) · 出生無邊門經一卷(十紙) · 大吉祥天女經一卷(七紙) · 底哩三昧耶經一卷(十四紙) ·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經三卷(廿四紙) · 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經一卷(二紙) · 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一卷(九紙)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分别聖位法門一卷(一禦十三紙) · 菩卷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五卷(七十八紙) · 寶箧經一卷(六紙) ·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一卷(三紙) · 大孔雀明王經三卷(五十紙) · 大雲輪請雨經二卷(二十禦廿四紙) · 雨寶陀羅尼經一卷(五紙) · 蘘麌梨童女經一卷(四紙) · 稻[卄/幹]喻經一卷(八紙) · 大寶廣博樓閣經三卷(四十五紙) · 菩提場莊嚴經一卷(二十禦廿二紙) · 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二紙) · 施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一卷(四紙) · 三十五佛名經一卷(二紙) ·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一卷(三紙) · 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一卷(八紙) · 诃利帝母經一卷(三紙) · 毗沙門天王經一卷(五紙半) ·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一卷(七紙) · 文殊問字母品一卷(三紙) ·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法一卷(二十禦廿三紙)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念誦法一卷(十八紙) · 無量壽如來念誦儀軌一卷(十二紙) · 阿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