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卷第四十七

關燈


     無量如來功德海誰能得聞此尊名廓開寶藏大巍巍一切衆寶皆呈現 彼有緣者見諸寶鹹獲如意稱其心彼無緣者具目觀畢竟隔閡了無得 審谛二說何以故由於癡慧能否分惟此智慧精進人聞諸勝号即興起 大發慈哀頂佛足住佛刹土演妙聲譬如寶月行虛空於諸世界無不照 聞此妙法而作者從正覺中得所依於一佛者之所然而況盡諸法界佛 無量無邊大功德世世濟度諸衆生永與閻浮作導師是法名能出有壞 有求度滅不輪報敬禮稱揚諸佛尊一聲聖号聞諸天矧此無量妙歌曲 用一号普增衆德百千号不可思議聞諸佛名能奉行念念不忘堅固意 彼下劣者有深業不能入此微妙義端能勤求生大智極大勇猛於法中 稱念佛聲無所違一念興善受福報顯諸如來大聖德勤贊十方諸如來 諸佛遙贊亦複然解使若人淨諸業廣為衆生說妙法若此深奧孰了知 惟願最上德中王住此刹土成就衆受諸信行之供養愍濟沉淪作大航 度越無邊苦海中得大歡喜波羅蜜願使衆生皆成佛如蓮華開普大千 如來弘誓廣慈悲五濁惡世濟度盡有一衆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衆生欽此如來心發正覺心無退轉晝夜勤勤念諸佛道成即得見如來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後序 稱念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号。

    其功德甚深廣大。

    得福最多。

    以如是勝妙。

    導人為善。

    同修福果。

    夫所謂為善者。

    即前之所雲。

    忠於君上。

    孝於父母。

    敬天地。

    奉祖宗。

    尊三寶。

    敬神明。

    遵王法。

    謹言行。

    不殺生害命。

    廣行陰隲是也。

    世之善男子。

    善女人。

    有舍财以濟衆。

    有竭力行方便。

    如是修善以積功德者有之。

    惟稱念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号。

    不費己财。

    不用己力。

    而功德無量。

    佛雲。

    所說諸佛名。

    顯現諸佛行。

    有大威德相。

    以佛眼普見。

    若有智慧人當欲求菩提。

    應讀此佛名。

    不久得作佛。

    又雲我昔無數劫時。

    於妙光佛末法之中。

    出家學道。

    聞五十三佛名。

    聞已合掌。

    心生歡喜。

    複教它人令得聞持。

    它人聞已。

    展轉相教。

    乃至三千人。

    此三千人異口同音。

    稱諸佛名。

    一心敬禮。

    以是因緣。

    功德力故。

    即得超越無數億劫生死之罪。

    其千人者華光佛為首。

    下至毗舍。

    於莊嚴劫得成佛道。

    過去千佛是也。

    此中千佛者拘樓孫佛為首。

    下至樓至如來於賢劫中。

    次第成佛。

    後千佛者日光如來為首。

    下至須彌相於星宿劫中。

    當得成佛。

    現在十方諸佛。

    善得如來等。

    亦得聞知五十三佛名。

    故於十方世界。

    各得成佛。

    昔有人潛心淨業。

    日誦佛号萬聲。

    未甞間絕。

    一日無疾。

    沐浴面西跏趺而化。

    異香馥郁。

    竟成佛果。

    昔有女人。

    專心念佛。

    一日索火燒香。

    口雲佛以華台與我我當得佛果。

    已而天華飛墜。

    遂爾坐化。

    若此者不可枚舉。

    姑略言其一二耳。

    經雲有人求佛道。

    而於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無數偈贊。

    由是贊佛故。

    得無量福德。

    今複述此于篇末。

    使凡起心念佛者鹹發歡喜心。

    鹹得辯才學。

    鹹領悟佛旨。

    鹹得善神護。

    一切冤障業。

    悉得永脫離。

    稽首感佛恩。

    即得如來道。

    尚勉之哉。

    尚勉之哉。

     永樂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禦制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後序 如來作大方便。

    普利一切。

    闵濟三塗。

    開導迷惑。

    欲俾含靈蠢動皆成佛道。

    功德廣大。

    不可思議。

    朕主宰天下。

    轸念群生。

    弘體慈悲。

    發歡喜心。

    間取諸佛如來菩薩尊者名号着為歌曲。

    廣布流通。

    俾人人受持諷誦。

    積善修因以共成佛果。

    同臻快樂。

    此朕一視同仁之盛心也。

    然所着歌曲。

    無慮千百億佛。

    無一字而非真言。

    無一語而非至善。

    如布帛菽粟之濟人利世。

    不可一日而無者。

    善信之士。

    覩此勝妙希奇。

    務在虔恭至誠。

    堅心靜慮。

    齋潔焚香。

    頂禮贊諷。

    思惟坐卧之間。

    念念不忘。

    如此則諸佛如來為之感格。

    俾生享榮華。

    脫離諸惡苦趣。

    從無始以來百千億劫所積罪業。

    悉皆消除。

    殁則超登天堂。

    受諸快樂。

    至于子子孫孫。

    世臻福慶。

    九玄七祖。

    鹹獲超升。

    苟惟不誠不敬。

    輕慢亵渎。

    或飲酒茹葷。

    以此酣歌作樂。

    或穢言惡語。

    以此戲谑嘲咲。

    如此則諸佛如來顯示譴罰。

    俾生罹諸惡苦趣。

    殁堕無間地獄至于子子孫孫。

    世淪惡業。

    九玄七祖。

    永堕沉冥。

    不得超濟。

    夫禍福無門。

    為人所召。

    善惡之報。

    不爽毫發。

    究厥所由。

    特在吾心之誠與不誠而已。

    雖然。

    人非上智。

    孰能無過。

    苟能革僞以存誠。

    去污以就潔。

    洗滌忏悔。

    如紅爐點雪。

    消融淨盡。

    轉移之頃。

    可以改惡為善。

    化兇為吉。

    變地獄而為天堂。

    則其福德所及。

    有不可量。

    於乎。

    為善獲吉。

    為惡獲兇。

    理有必然。

    慈尊化度群倫。

    以念佛功德為最勝第一福田。

    信心念佛。

    是人善根。

    福報無量。

    朕於是編懇懇切切。

    無非欲人修善以滅惡。

    趨吉以避兇。

    期俾河沙刹土一切有情。

    均沾利益。

    同臻覺道以共享太平之福於無窮觀於此者尚戒之哉。

    尚勖之哉。

     永樂十八年正月初一日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卷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