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國語卷七

關燈
龍寶開山語錄中拈古評唱 舉。

    臨濟上堂雲。

    一人在孤峰頂上無出身之路。

    (○朝三暮四。

    黃葉遮門。

    拄杖子不打者死漢。

    蘆華擁腰。

    瞎驢兒有甚境界)。

    一人在十字街頭亦無向背。

    (○朝四暮三。

    明頭來也明頭打。

    暗頭來也暗頭打。

    四方八面來也旋風打。

    虛空來也連架打)。

    那個在前那個在後。

    (○豈不夙夜。

    謂行多露。

    國将興時聽于民。

    将亡時聽于神)。

    不作維摩诘。

    不作傳大士。

    珍重。

    (○國興也視民如傷也。

    共亡也以民為土芥)。

    師雲。

    将謂龍頭蛇尾。

    (○賤如泥沙。

    貴如金璧)。

    元來隻是蛇尾龍頭。

    (○用則為虎。

    不用則鼠)。

    雖然如是。

    深領指示。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黍稷非馨。

    惟聽惟馨)。

     舉。

    飲山同岩頭雪峰到德山。

    (○三人行則必有一智)。

    乃問。

    天皇也恁麼道。

    龍潭也恁麼道。

    (○被他獅子皮還作野幹鳴)。

    未審德山作麼生道。

    (○若是野幹逐法王。

    百年妖怪空開口)。

    德山雲。

    你試舉天皇龍潭底。

    看。

    (○撓釣搭索)。

    欽山拟議。

    (○有羊質而虎皮者。

    見草而說見豺而戰。

    忘其皮虎)。

    德山便打。

    (○當可斷不斷卻招其亂)。

    欽山歸延壽堂雲。

    是則是。

    打我太殺。

    (○恐痛者須是知痛人。

    怖毒者須是知毒人)。

    岩頭雲。

    汝與麼。

    他後莫道見德山。

    (○疾捷我華而不食我實)。

    師雲。

    可惜許。

    (○疾過我門而不入我室)。

     舉。

    雲門上堂雲。

    遇人即鼻孔遼天。

    (○口咬霜刃足撥飛鋒。

    韶石大士平生遊戲三昧也。

    隻恨有見直木為輪把曲木為桶底做。

    何故。

    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

    師雲。

    堪笑這老漢。

    赤腳上刀山披毛入火聚。

    其争奈解笑底也少。

    (○龍寶國師非無水攻則章邯以亡其城陸擊則荊王以失其地底雄略。

    唯恐有玉人獻寶楚王誅之李斯竭忠胡亥極刑之憂。

    何故。

    如何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之時。

    猛虎畫蛾眉)。

     舉。

    僧問雲門。

    如何是透法身句。

    (○鹪鹩巢深林不越一枝。

    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門雲。

    北鬥裡藏身。

    (○夫搏牛之虻必不可破虱矣)。

    師雲。

    衆生若非法身即非衆生。

    (○黃絹幼婦。

    似以法身喻衆生)。

    法身若非衆生亦非示身。

    (○外孫齑臼。

    不如以衆生喻法身)。

    透之一字因誰緻得。

    (○譬似寇難至躄者告盲者盲者負走)。

    直饒是北鬥裡藏身。

    可謂首羅三目似伊字。

    (○國師國師。

    國師哉國師。

    國師以前無國師。

    國師以後無國師。

    國師哉國師。

    國師國師)。

     舉。

    雪窦示衆雲。

    譬若二龍争珠。

    有爪牙者不得。

    (○衣而不裳未知其可也。

    裳而不衣未知其可也)。

    或有衲僧問既是有爪牙者為什麼不得。

    請大衆為雪窦下一轉語。

    (○夫舟覆者因鬥風。

    筏永無恙者不與水争)。

    師雲。

    其貧不學儉富不學奢。

    此是俗漢之陋韻。

    卻可謂知言也。

    (○久遠而不改其操。

    雖隋和何以加諸)。

    且問諸人。

    二龍爪牙孰與雪窦爪牙。

    (○日出而葵藿傾。

    月虛而魚腦減)。

    他既争珠不得之。

    這老争個什麼而不得。

    請各下一轉語。

    (○秋雨甲子禾頭生耳。

    冬雨甲子牛羊凍死)。

     舉。

    趙州問投子。

    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

    (○一日之忌暮無飽食。

    一月之忌暮無大醉)。

    投子雲。

    不許夜行。

    投明須到。

    (○一歲之忌暮無遠行。

    終身之忌暮常護氣)。

    師雲。

    趙州移步不移身。

    (○去卻一拈得七)。

    投子移身不移步。

    (○拈得一去卻七)。

    雖然承虛接響。

    争奈他後舉得者少。

    (○以寬處衆以恕待人君子之道也。

    國師胡為為進一瓜而斬三妾放二桃而殺三子。

    何故。

    夫子道但忠恕而已矣)。

     舉。

    臨濟令侍者傳語德山。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

    侍者雲。

    德山要打人。

    (○笠重吳天雪。

    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若跣不視地厥足用傷)。

    濟雲。

    汝但去。

    待伊拈棒接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