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安國語卷一

關燈
龍寶開山語錄中事(○住大德語要) 師于嘉曆元年十二月八日開堂。

     拈衣雲(○都府樓才見瓦色。

    觀音寺隻聽鐘聲)千尺不過丈六(○月高城影盡)雞足不如大德(○霜重柳條疏)何故。

    舉衣雲。

    頂戴披之。

    誰辨正色(○言車之功轍不與焉)。

     升座拈香雲。

    此一瓣香(○上透霄漢下徹黃泉)爇向爐中恭為祝延萬萬歲。

    今上皇帝聖躬萬歲萬歲萬萬歲(○南海象樹不知春秋)陛下恭願龍圖永固玉葉彌芳(○長奉殿上金鐘勤。

    萬歲山前玉漏遲)。

     次拈香雲。

    此一瓣香(○乾坤内宇宙間。

    中有一寶秘在形山)爇向爐中恭為祝延太上天皇聖壽億萬歲(○鬥南長見老人星)恭願超上德于千載(○王登寶殿野老讴歌)樹風聲于後昆(○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

    俊士亦俟明君以顯其德)又拈香雲。

    此一瓣香(○湘之南潭之北。

    中有黃金充一國。

    吹毛截不入。

    輪錘擊不開)奉為金紫光祿大夫黃門侍郎增崇祿算(○求賢以德。

    緻聖以道)伏願松柏之壽甫甲之幹柱石國家撫育生民(○水廣則魚大。

    君明則臣惠)。

    此一瓣香(○天高東南地傾西北)奉為光重法筵諸尊官洎滿朝文武百僚增崇祿算(○珠玉無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也。

    況賢者之有足乎)伏願安國利民齊伊周之古術(○水廣則魚大也。

    俊人在官則治道清。

    奸佞幹政則禍亂作)乃忠乃孝稱思轲之正範(○王聖臣賢天下盛。

    君明臣直國之福也)此香在雲門關裡久為衲僧鎖口訣(○五百年滞貨如何今時人顧底半個亦無若有爇向爐中亦可)曾拾得于鐮倉縣畔巨福山頭和氣霭然。

    囊藏二上來(○試道幾重包裹)香風隐而彌露。

    今日拈出爇向爐中供養前住建長禅寺敕谥圓通大應國師南浦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師就座顧視大衆雲。

    便恁麼相見早隔五須彌。

    若也待開口。

    三生六十劫。

    還有知個中事底麼。

    出來對衆決擇看。

    有麼有麼。

    僧問。

    雪山雪寒吾佛成道。

    法堂功成和尚開堂。

    建法幢立宗旨正在此時。

    諸官臨筵請師提唱。

    師雲。

    國清才子貴。

    家當小兒驕。

    僧雲。

    直将一句無心法仰祝萬國泰平瑞。

    師雲。

    滿口道着。

    僧雲。

    記得慈明開堂有僧問。

    攢錦簇花即不問。

    如何是本來面目。

    明雲。

    一言已出驷馬難追。

    此意如何。

    師雲。

    石從空裡。

    立。

    火向水中焚。

    進雲。

    僧雲。

    明明三際曉。

    皎皎一輪孤。

    明雲。

    一輪底亦作麼生。

    意在那裡。

    師雲。

    魚龍穴下盤根闊。

    日月輪邊氣象深。

    進雲。

    僧雲。

    洎合放過明便喝。

    如何辨端的師雲。

    劫石易消。

    村話難改。

    進雲。

    上來一一蒙指示。

    隻如和尚今日開堂說法。

    當機觌面如何接人。

    師雲。

    眉毛厮結準上厮拄。

    僧雲。

    作家宗師天然有在。

    便禮拜。

    師雲。

    且緩緩。

    又雲。

    更有問話者麼。

    又有僧問。

    記得龐居士辭藥山。

    居士指空中雪雲。

    好雪片片不落别處。

    意旨如何。

    師雲。

    難提掇處轉有則。

    僧雲。

    時有全禅客雲。

    落在什麼處。

    士打一掌。

    又作麼生。

    師雲。

    八角磨盤空裡走。

    僧雲。

    全雲。

    居士也不得草草。

    士雲。

    汝恁麼稱禅客。

    有人不放汝在。

    如何委悉。

    師雲。

    咬定牙關。

    僧雲。

    全雲。

    居士作麼生。

    士又打一掌。

    意在那裡。

    師雲。

    多添少減。

    僧雲。

    虛堂祖翁雲。

    雖則是兩掌。

    其間有呆有搦。

    有收有放。

    如何辨别。

    師雲。

    到此大行。

    僧雲。

    上來已蒙慈悲。

    向上宗乘事如何舉唱。

    師雲。

    千峰雪白。

    萬壑風寒。

    僧雲。

    老師果是人天大導師。

    便禮拜。

    師雲。

    許你歸衆去。

     乃雲。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青原伯家三盞酒。

    吃了猶言未濕唇。

    抱贓叫屈。

    大欲知無欲。

    大求齊無求)。

    冰鎖瀑泉聲細碎(○澄潭不許蒼龍蟠。

    死水何曾振古風)今此寶藏自然而至(○可惜許遲了也。

    殊不知威音以前)風搖寒木影攣拳(○鳥飛毛落。

    水至渠成。

    又是家常茶飯)況我宗印禅者與海南檀越冒穹谷攀幽林(○見義勇為)親擇巨材(○獨木漢不能架高廈)堆山積嶽控溪水與海通。

    鲸波險處獨解透路(○為是神通妙用乎)驅白牛于露地。

    結軌于百裡(○本體如然乎)鸠成風于大野。

    響斧于一城(○良匠無棄材。

    明君無棄士)或費郊外丁夫。

    或勞山中普請(○頭頭上明物物上明)樹雲間之朱堂。

    布五彩之橑椽(○佛身充滿于法界。

    普現一切群生前)安燈王之廣座(○盡大地是者法王座。

    豈假燈王力)莊三道之寶階(○水鳥樹林念佛念法作麼生)區區役役(○不起道場現諸威儀。

    區區役役在何處)今日開堂(○遍界古佛堂何日有閉卻)高答君臣。

    遍報過現未來(○一段風光畫不成)大覺海中一切聖賢(○三千世界海中漚。

    一切賢聖如電拂)生生所參見諸善知識。

    衆中衣缽道友。

    師僧父母。

    一切恩門。

    一切含靈(○所有一切衆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相若無相。

    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

    實無衆生得滅度者)為便是自然而至(○水至彙成)為複是從功而成(○制心于一處。

    無事而不辨。

    又是有無裈草裡坐。

    多口阿師面上夾竹桃花。

    肚裡參天荊棘。

    鸾膠難續斷腸人。

    又恐多少喪身失命去。

    罕逢穿耳客。

    多遇刻舟人)諸人于此會得去。

    山僧不必解說(○和尚大慈大悲。

    伏乞為解說)若也不會。

    曲務速說。

    擊拂子雲(○止止。

    有什麼長處。

    說似一物即不中。

    縱說得八九十成。

    猶是玄沙道底)所以前釋迦不前。

    後彌勒不後(○不是分外事)無邊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誰即不識)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将謂十世古今全離于當念)一毛頭上現寶王刹。

    一綱頃轉大法輪(○殘羹馊飯狗亦不吃)雖然如是。

    猶是建化門中事也(○有什麼不可。

    分解卻不可。

    我愛建化門)向上宗乘事又作麼生(○堂中若有者漢。

    擘開左眼雲貓。

    出去大冷卻一堂。

    危哉)又擊一拂子雲。

    有意氣時添意氣。

    不風流處也風流(○有麼有麼)小比丘妙超(○曆劫無名。

    錯安著名字)恭遇君聖臣賢。

    不忘靈山付囑(○佛言。

    佛法付囑國王大臣有力檀那)大平得路成此梵刹(○四美具二難并)敷揚正法眼藏(○盡大地沙門正法眼藏如何敷揚去)祝延聖壽無疆(○我當住于此常說法教化無數億衆生)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情與無情。

    同蒙光輝共力拜手(○風搖松竹是歡聲)妙超下情不勝感激屏營之至(○皇風永扇佛日增輝)複雲。

    昔日世尊六年戴雪頭上安頭(○佛佛要機祖祖機要。

    有例攀例。

    賺殺一船人)明星忽現眼皮橫綻(○捏目強生花。

    可惜許)從此無端解道大地含識具這如來知慧德相(○謹謝如來深恩。

    可惜許。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何處着如來德相)大衆若是大地衆生。

    各各自有生涯(○隻恨多認賊為子。

    無差别平等不顧佛法。

    惡平等故)從旦至暮從少至老每日起坐經行(○認取卻不可。

    被毛從此得。

    作佛亦依他)一是一非瞥喜瞥瞋并是他家活脫生涯也(○學道之人不知真隻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為本來人)何必貴如來智慧德相(○縱不要如何從頭具有來)後代兒孫得被者老漢惑亂(○和尚又作麼生。

    謹奉賀特有老和尚不受他瞞。

    圓頂方袍他受業師做)往往安禅靜慮刺腦入膠盆(○隻恨近代安禅靜慮底兒孫亦甚稀)以悟為望。

    似緣木求魚。

    謂之望上心不足(○聞有三十年前挾複子帶淚辭播州走行相陽挨門傍戶俄又走華洛叩頭于韬光庵。

    呈望上心底老漢矣。

    又聞近頃在龍寶堂上開大口矣)大須辜負世尊出世本志(○作麼生是世尊出世本志。

    曰。

    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

    欲令開佛知見故出現于世)且問諸人。

    上來既道。

    後代兒孫被他惑亂(○兩頭三面小賣弄)今也便道。

    大須孤負他出世本志。

    是褒世尊是貶世尊(○眼看東南心在西北。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若道贊歎。

    因甚有惑之言(○過橋村灑有。

    隔岸野花香)若道诽謗。

    亦可有孤負之詞(○到江吳地盡。

    隔岸越山多)或道褒貶随時。

    未免随語生解。

    更道褒貶不施。

    失卻古佛家風(○自攜瓶去沽村酒還着衫來作主人)直饒道總不恁麼。

    明知莽莽鹵鹵去。

    畢竟意在那裡(○同天下利者得天下。

    擅天下利者失天下)所以山僧曾有一頌。

    明星一見雪重白(○是甚麼閑事。

    此老又重要惑亂人那)眼裡瞳人毛骨寒(○第二重亦有。

    雖然與麼。

    更須子細。

    何故。

    兩背由來拊。

    雙眉元是單)大地若無知此節(○隻知途路遠。

    不覺又黃昏)釋迦老子出頭難(○縱有知此節。

    者裡不許出頭。

    六七四十二)隻如道眼裡瞳人毛骨寒。

    是什麼時節(○要知山上路。

    須是去來人)若能恁麼去。

    日用四威儀中壁立萬刃孤迥迥峭巍巍(○要行便行。

    要坐便坐。

    用壁立萬刃為什麼)如天普覆如地普載(○虛空消殒鐵山摧。

    那處着覆載底天地)如虛空含容(○虛空生大覺中。

    猶如發海一漚)如日月照耀(○日月照臨不到。

    天地覆載不盡)因甚如此。

    今日臘月八(○依稀上已仿佛重陽 舉。

    太宗皇帝因僧(○是凡是聖。

    恐是随後婁蒌漢)朝見。

    帝賜座(○澤及于民則賢人歸之。

    澤及于昆蟲則聖人歸之)問雲。

    卿甚處來(○直鈎釣骊龍。

    曲鈎釣蝦蟆蚯蚓)僧奏雲。

    廬山卧雲庵(○果然出處亦不知。

    三步雖活。

    五步須死)帝雲。

    卧雲深處不朝天。

    因甚到者裡(○天風吹落桂花枝)僧無對(○作家禅客天然别驚群動衆。

    隻是深山古廟(○裡無轉智大王)師蓦拈柱杖雲。

    太宗威容嚴肅機晤宏遠(○君子不猛不瞋。

    民畏于鈇钺。

    叉是佛心天子)者僧寝默。

    俯仰不失其禮(○不風流處也風流。

    恰似羊公鶴)隻如後來雪窦明覺大師代雲難逃至化又作麼生(○稽首明覺大師。

    明頭打着。

    喑頭打不着)卓拄杖一下雲。

    四海而今清似鏡。

    三邊誰敢犯封疆(○兩朝寶峰國師。

    喑頭打着。

    明頭打不着。

    鹄林即不然。

    者僧若低頭鞠躬道得拈将廬山真面目以祝延陛下萬萬歲。

    不唯明暗雙雙。

    感得天顔有喜近臣知。

    何故。

    君不密則失臣。

    臣不密則失身)正旦謝兩班上堂。

    僧問。

    日暖風和萬物新相逢。

    便拜又相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