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如實性禅師景川和尚語錄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不會。
為甚麼卻超佛祖。
白雲盡處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
舉。
香林為雲門侍者。
雲門凡接他。
隻叫遠侍者。
林雲。
諾。
門雲。
是甚麼。
如此十八年一日方悟。
門雲。
我今後更不叫汝。
師雲。
大心會裡雖有侍者不叫。
又不答。
且道。
雲門即是大心即是。
叮咛損君德。
無言固有功。
上堂。
舉。
趙州雲。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師雲。
諸人還知趙州落處麼。
花有清香月有陰。
解夏上堂。
九旬已過了。
各自東西去。
前途若有人問大心為人一句如何。
祇對他道甚麼。
腦後見腮。
莫與往來。
上堂。
古人道。
道在一家則一家重。
道在天下則天下重。
恁麼間絡索。
諸人如何剖判。
一點梅花蕊。
三千世界香。
冬至上堂。
晷運推移。
日南長至。
陰魔已去。
陽鬼方來。
且道。
正當恁麼時有甚麼祥瑞。
卓拄杖雲。
烏藤依舊黑鱗皴。
浴佛上堂。
世尊初生下時。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作師子吼雲。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雖是初生孩兒氣宇太殺可愛。
是則是争奈。
多獨尊一句了。
且道。
大心恁麼道。
還端的也無。
好個斑斑。
爪牙未備。
解夏上堂。
舉。
古人道。
一夏唠唠打葛藤。
幾乎絆倒五湖僧。
金剛寶劍當頭截。
始覺從來百不能。
師雲。
諸人指出百不能底。
看。
其或未然。
攪長河為酥酪。
變大地作黃金。
上堂。
重陽佳節道方親。
得意忘言隔海津。
汾水話端端的别。
秋風籬落菊花新。
大心即今不舉汾陽舊公案。
且道。
将甚麼賞佳節去也。
不貪王母桃。
自有仙家棗。
偈頌 謝輝東特芳和尚來訪(時住見龍) 平田淺草草庵居。
因憶楊岐屋壁疏。
珍重輝東堂上老。
來尋得忝賢輿。
春江長老偶作伽陀三章見贈老拙。
可謂。
絕唱矣。
餘次其韻者一章以伸謝枕雲。
殘齡七十又三霜。
懶殺宗師法戰場。
四海春江老禅将。
數篇寶唾水沉香。
和善藏主禮天橋文殊偈 耳觀即易眼聞難。
聲色堆中豈受瞞。
記否一宵丹嶽月。
金毛吼破夢猶殘。
詣泊濑觀音大士(時住與雲) 水月空華共映光。
無雙接化此靈場。
不離當處圓通境。
紅嶂白雲慈眼妝。
詣船倉辯才天(時住興雲) 萬刃峰頭白浪翻。
天娥栖處一乾坤。
吾來再拜有靈瑞。
開卻船倉福壽門。
山居(時在山城宇治田原) 洛水之南買沃山。
漫然投此老癡頑。
世人若問吾歸隐。
一把茅茨雲半間。
偶作 餘近來在城中接化焉。
榜人哂雲。
不知非矣。
餘聞之戲述不知非一篇。
以謝諸方之貶剝也。
乾坤獨有不知非。
遮莫時人鼓是非。
微笑□□□□□。
□□□□□□非。
雪 龍峰風景此時新。
頃刻花飛吹玉塵。
寄語滿堂諸大士。
莫論三等背天真。
初雪 雪花片片滿天開。
萬朵山河敷瑞來。
奇怪太平那一曲。
昆侖騎象舞三台。
自和 頃刻花從失曉開。
山山吹瑞改觀來。
天公巧妙也奇怪。
移出峨嵋藏五台。
和春浦和尚悼岐庵和尚偈 電光垂手劍求人。
氣焰當空大日輪。
将謂化緣今已畢。
雲門臨濟百花春。
悼龍泉劍公庵主(文明十六年九月九日化) 眉間劍不露鋒铓。
八十八年如電光。
庵主拳頭有麼否。
重陽九日菊花香。
悼密傳首座 鹡鸰原上舊因緣。
一别誰言隔大千。
小釋迦文移步處。
夢中夢破率陀天。
悼回春院主夫公座元 叢林名冠老回春。
聞訃今何哭此人。
相見分明真面目。
梅花八月一枝新。
道号 西浦 直從身毒到真丹。
一葦萬波垂釣竿。
欲隐老胡來意旨。
月明夜夜照前灘。
春江 暖岸風輕芳草渡。
幽崖煙淡綠楊頭。
奯公遮莫弄機巧。
野水鷗邊一葉舟。
松嶽 八千春色八千秋。
子葉孫枝鎖翠丘。
若把蒼髯比蓊郁。
白雲萬裡隔崖州。
高安 丈夫機宇自沖天。
心地法門從此傳。
千古前灘灘上月。
夜來照破大愚禅。
玉岩 明珠在掌德輝鮮。
萬朵山河一色邊。
撒手懸崖君自看。
珊瑚枝上月婵娟。
華林 新鮮機智轉玲珑。
五葉聯芳逞祖風。
漏得優昙春色好。
祥雲吹瑞一叢叢。
真贊 大德茂林和尚 霹靂之手。
閃電之機。
賓主互換。
棒喝交馳。
别别。
三尺青蛇三尺鐵。
并呑魔佛逞全威。
自贊(宗肅首座請) 肅如威儀。
他是阿誰。
打白拈賊。
握黑蚖兒。
罵黃面老。
着金縷絲。
這般惡腳手之漢。
堪笑人為唱導師。
咦。
又(紹蓓首座請) 這客作漢。
藞苴過人。
拈槌豎拂。
弄假像真。
佛界魔宮。
胡亂指陳。
何幸紫衣以貼體。
甚顔金襕以效颦。
咄。
手裡龜毛長數尺。
任他祖教又回春。
又(宗以首座請) 打爺之拳。
以毒攻毒。
迷子之訣。
将錯就錯。
不啻淩滅曾祖宗風。
況又??瞎人天眼目。
咄。
青蛇三尺意氣誇。
臨濟未是白拈賊。
又(宗紀首座請) 這賤賣擔闆漢。
貼秤金圈栗蓬。
斷絕楊岐派脈。
淩滅臨濟正宗。
朝來跳出佛界。
夜後遊戲魔宮。
我首座何故。
容得一般惡情悰。
人天眼目不無你。
遮莫談玄振祖風。
咄。
又(龍泉諸徒請) 這瞎秃子。
百醜千拙。
癡鈍昏蒙。
撒松源黑豆。
抛楊岐栗蓬。
朝出佛界暮入魔宮。
佛界魔宮攔不住。
龍泉室内逞威雄。
咦。
又(瑞應諸徒請) 真色非色真空。
非空月落西水朝東。
禅禅禅玄玄玄。
咄山英長立下風。
今按瑞應寺舊記雲。
寺在勢州員辨郡長深村。
富永氏數世領其地也。
後至築後刺史富輝。
有叔名池田者。
一目任俠負氣豪邁。
常好擊劍善兵。
荼毒黎庶者不為少矣。
以故人甚惡之。
富輝二臣矢代出羽。
矢代豐前。
讒以叔有異心。
于是富輝遂使二臣竊刺之。
實文安甲子五月二十八日也。
爾後池田之靈化為巨蟒。
數出傷害臣妾。
上下無不患之。
咒祈巫禳百方無驗矣。
富輝會北上衛禁門。
乃聞景川和尚之法化。
徑詣大心而吿以亡叔為崇之事。
且請雲。
師若來臨弊邑。
則創一宇。
願為師禅宴之地。
懇求不已。
于是。
師嘉其志。
乃許之。
既而偕富輝。
往于勢州。
其臣矢代出羽。
為之先驅。
延師于其祖香火地富春院。
居焉。
尋革富春為禅刹。
山曰慈恩寺曰瑞應。
堂舍殿宇不日吿成。
丹輝碧明照映林泉。
又以故富春玉桃二院。
為支刹也。
師以文明某年六月二十二日。
入寺開堂乃為池田作追薦佛事。
且贈法号曰遠林久侍者。
自師至日冤蟒不複出矣。
一家上下皆沐師之法化。
遐迩聞之無不欽歎也。
師住未幾學徒奔趨郁成叢林。
後師将歸大心舊廬。
令松嶽繼住焉。
松嶽和尚時在丹之龍興以師命檀請俱不可辭。
遂來董臨焉。
明應庚申仲春。
師示微恙。
瑞應諸徒恐師之一旦不起。
遽令畫工圖頂相。
馳徒請贊。
師便迅筆與之。
今贊辭是也。
其入寺開堂一會法語皆悉散逸求之不得。
不能無遺憾矣。
瑞應一事不載行狀故附記于此。
佛事 秦廣王安座開光 指像雲。
君是焰羅宮裡王。
敲吾笏室索宣揚。
作捧座勢雲。
如如不動三千界。
一點梅花具眼香。
遂以筆點。
龍泉劍公庵主周忌漸寫蓮經銘洪恩如海絕涯垠。
諸弟以何酬忌辰。
奇怪筆端三昧力。
紅蕖露滴七枝新。
前持是院從三品權大僧都大年妙椿和尚位七周忌拈香 拈香雲。
這香非日南沉水。
非海岸紫栴。
謂之知見大解脫。
謂之堅固那羅延。
長靈根于威音外。
下妙種于空劫先。
黃頭依之成正覺。
碧眼依之得單傳。
皇圖依之增聖壽。
大臣依之逞威權。
隻如從三品權大僧都。
依之轉曠世業識脫塵劫蓋纏。
舉香雲。
一片拈來新爇卻。
害熏熏徹晝坤幹。
索诃世界扶桑國美濃州厚見郡居住大功德主本州太守左京兆源朝臣成賴。
文明丙午仲春。
念一适膺前持是院從三品權大僧都大年妙椿和尚位七周忌之辰。
專就藥山正法精舍。
營辨齋會。
供佛施僧。
命工雕刻阿閦如來尊像一軀。
爰借手六和缁流。
嚴書妙芬陀利華經王。
頓寫漸寫各一部。
特修圓通忏摩。
設水陸妙供。
且先諱景七日。
晝誦夜禅。
晨香夕燈。
以至諸般白業不遑枚舉。
今日當忌謹拜屈清淨除馑男。
諷演無見頂相無為心佛所說悉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之次。
命琉泉小比丘宗隆。
焚此妙香。
供養現座道場本師釋迦大調禦。
濡首普賢琉璃寶殿醫王善逝。
安養國土無量壽覺。
補陀岸畔圓通薩埵。
當來世雄貝多梨耶。
當忌教主阿閦如來。
迦葉波阿難陀鹙子目連等大尊者。
開山常照塔中敕谥大醫禅師大和尚。
洎三世十方佛陀耶衆。
微塵刹圭諸賢聖衆等。
攸萃殊勳不啻為真儀資倍冥福。
與法界群靈同登莊嚴淨域者。
夫以。
聖凡一如山高海闊。
真俗不二鹄白烏玄。
談其極緻也橫亘十方如明珠走盤裡。
論其至妙也豎窮三際似日輪照大千。
赫赫乎晃晃焉。
才認着隔斷巨壑少尋思污卻心田。
偉哉。
本有實德豈堕法身量邊。
所以。
大年和尚位裂破小機教網參尋向上宗禅。
既是繼利仁将家之遠裔。
矧又為京兆幕下之英賢。
在勝義谛中能入世俗谛則。
橫身于幹戈場排百萬軍營。
南征北伐居世俗谛中。
能入勝義谛。
則馳心于活祖域。
了無味談柄。
左撥右旋。
不讓神謀武略于韓信白起。
絕勝智刃慧鋒于良邃子璇。
自在縱橫。
彎兔角弓。
架龜毛箭。
轉身遊戲。
跨金色馬。
揚白玉鞭。
真谛俗谛說甚雙泯。
一粒粟中藏世界。
佛界魔界有甚難入。
半升铛内煮山川。
也太奇。
也太奇。
黑??皴。
赤骨律。
大洋海底起劫火。
萬刃峰頭駕鐵船。
喝一喝雲。
恁麼間絡索總是真儀常三昧。
且道。
即今還有慶賀公門私第繁榮一句。
大家試聽取鹦鹉寶言宣。
遂插香雲。
大椿蓊郁八千年。
子葉孫枝共茂然。
欲寫七春傷意切。
黃莺啼破百花天。
春林宗育禅定尼五七日忌拈香 浩育從來絕比倫。
龍孫鳳子共振振。
孝心一片闌幹淚。
光景如流五七辰。
索诃世界南瞻部洲扶桑國美濃州賀茂郡居住功德主侍中令原貞藤。
文明十八稔南呂十一。
适膺先妣春林宗育禅定尼五七之嚴諱。
專就于陽山安養精舍。
營辨伊蒲之淨膳。
供齋佛僧。
命工雕刻六道能化地藏願王大薩埵尊像一軀。
特擢妙芬陀利華經王。
頓寫者漸寫者看讀者各若幹部雲雲。
夫以。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皎皎乎如千江月。
蕩蕩焉似萬國春。
無邊刹境不隔毫端。
頭頭顯露十世古今。
不離當念。
物物全真。
所以。
春林宗育禅定尼。
貞良志節。
謹潔精神。
玉鏡台前說無生話則下視先坐亡于龐老之床榻。
靈照女子。
紫羅帳裡投向上機。
則不屑呈書偈于徑塢之法席秦國夫人。
舞衫歌扇舊因緣元無五障可除去。
經卷藥爐真活計。
直饒三脫也效颦。
六十餘霜生以不生為生也。
平原秋樹繁紅色暫須臾頃死以不死為死也。
八月梅花一朵新。
到這裡說甚淨邦穢界一緻。
論甚男相女形雙泯。
甚希有也奇怪。
石女笑金剛。
喝一喝雲。
正與
為甚麼卻超佛祖。
白雲盡處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
舉。
香林為雲門侍者。
雲門凡接他。
隻叫遠侍者。
林雲。
諾。
門雲。
是甚麼。
如此十八年一日方悟。
門雲。
我今後更不叫汝。
師雲。
大心會裡雖有侍者不叫。
又不答。
且道。
雲門即是大心即是。
叮咛損君德。
無言固有功。
上堂。
舉。
趙州雲。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師雲。
諸人還知趙州落處麼。
花有清香月有陰。
解夏上堂。
九旬已過了。
各自東西去。
前途若有人問大心為人一句如何。
祇對他道甚麼。
腦後見腮。
莫與往來。
上堂。
古人道。
道在一家則一家重。
道在天下則天下重。
恁麼間絡索。
諸人如何剖判。
一點梅花蕊。
三千世界香。
冬至上堂。
晷運推移。
日南長至。
陰魔已去。
陽鬼方來。
且道。
正當恁麼時有甚麼祥瑞。
卓拄杖雲。
烏藤依舊黑鱗皴。
浴佛上堂。
世尊初生下時。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作師子吼雲。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雖是初生孩兒氣宇太殺可愛。
是則是争奈。
多獨尊一句了。
且道。
大心恁麼道。
還端的也無。
好個斑斑。
爪牙未備。
解夏上堂。
舉。
古人道。
一夏唠唠打葛藤。
幾乎絆倒五湖僧。
金剛寶劍當頭截。
始覺從來百不能。
師雲。
諸人指出百不能底。
看。
其或未然。
攪長河為酥酪。
變大地作黃金。
上堂。
重陽佳節道方親。
得意忘言隔海津。
汾水話端端的别。
秋風籬落菊花新。
大心即今不舉汾陽舊公案。
且道。
将甚麼賞佳節去也。
不貪王母桃。
自有仙家棗。
偈頌 謝輝東特芳和尚來訪(時住見龍) 平田淺草草庵居。
因憶楊岐屋壁疏。
珍重輝東堂上老。
來尋得忝賢輿。
春江長老偶作伽陀三章見贈老拙。
可謂。
絕唱矣。
餘次其韻者一章以伸謝枕雲。
殘齡七十又三霜。
懶殺宗師法戰場。
四海春江老禅将。
數篇寶唾水沉香。
和善藏主禮天橋文殊偈 耳觀即易眼聞難。
聲色堆中豈受瞞。
記否一宵丹嶽月。
金毛吼破夢猶殘。
詣泊濑觀音大士(時住與雲) 水月空華共映光。
無雙接化此靈場。
不離當處圓通境。
紅嶂白雲慈眼妝。
詣船倉辯才天(時住興雲) 萬刃峰頭白浪翻。
天娥栖處一乾坤。
吾來再拜有靈瑞。
開卻船倉福壽門。
山居(時在山城宇治田原) 洛水之南買沃山。
漫然投此老癡頑。
世人若問吾歸隐。
一把茅茨雲半間。
偶作 餘近來在城中接化焉。
榜人哂雲。
不知非矣。
餘聞之戲述不知非一篇。
以謝諸方之貶剝也。
乾坤獨有不知非。
遮莫時人鼓是非。
微笑□□□□□。
□□□□□□非。
雪 龍峰風景此時新。
頃刻花飛吹玉塵。
寄語滿堂諸大士。
莫論三等背天真。
初雪 雪花片片滿天開。
萬朵山河敷瑞來。
奇怪太平那一曲。
昆侖騎象舞三台。
自和 頃刻花從失曉開。
山山吹瑞改觀來。
天公巧妙也奇怪。
移出峨嵋藏五台。
和春浦和尚悼岐庵和尚偈 電光垂手劍求人。
氣焰當空大日輪。
将謂化緣今已畢。
雲門臨濟百花春。
悼龍泉劍公庵主(文明十六年九月九日化) 眉間劍不露鋒铓。
八十八年如電光。
庵主拳頭有麼否。
重陽九日菊花香。
悼密傳首座 鹡鸰原上舊因緣。
一别誰言隔大千。
小釋迦文移步處。
夢中夢破率陀天。
悼回春院主夫公座元 叢林名冠老回春。
聞訃今何哭此人。
相見分明真面目。
梅花八月一枝新。
道号 西浦 直從身毒到真丹。
一葦萬波垂釣竿。
欲隐老胡來意旨。
月明夜夜照前灘。
春江 暖岸風輕芳草渡。
幽崖煙淡綠楊頭。
奯公遮莫弄機巧。
野水鷗邊一葉舟。
松嶽 八千春色八千秋。
子葉孫枝鎖翠丘。
若把蒼髯比蓊郁。
白雲萬裡隔崖州。
高安 丈夫機宇自沖天。
心地法門從此傳。
千古前灘灘上月。
夜來照破大愚禅。
玉岩 明珠在掌德輝鮮。
萬朵山河一色邊。
撒手懸崖君自看。
珊瑚枝上月婵娟。
華林 新鮮機智轉玲珑。
五葉聯芳逞祖風。
漏得優昙春色好。
祥雲吹瑞一叢叢。
真贊 大德茂林和尚 霹靂之手。
閃電之機。
賓主互換。
棒喝交馳。
别别。
三尺青蛇三尺鐵。
并呑魔佛逞全威。
自贊(宗肅首座請) 肅如威儀。
他是阿誰。
打白拈賊。
握黑蚖兒。
罵黃面老。
着金縷絲。
這般惡腳手之漢。
堪笑人為唱導師。
咦。
又(紹蓓首座請) 這客作漢。
藞苴過人。
拈槌豎拂。
弄假像真。
佛界魔宮。
胡亂指陳。
何幸紫衣以貼體。
甚顔金襕以效颦。
咄。
手裡龜毛長數尺。
任他祖教又回春。
又(宗以首座請) 打爺之拳。
以毒攻毒。
迷子之訣。
将錯就錯。
不啻淩滅曾祖宗風。
況又??瞎人天眼目。
咄。
青蛇三尺意氣誇。
臨濟未是白拈賊。
又(宗紀首座請) 這賤賣擔闆漢。
貼秤金圈栗蓬。
斷絕楊岐派脈。
淩滅臨濟正宗。
朝來跳出佛界。
夜後遊戲魔宮。
我首座何故。
容得一般惡情悰。
人天眼目不無你。
遮莫談玄振祖風。
咄。
又(龍泉諸徒請) 這瞎秃子。
百醜千拙。
癡鈍昏蒙。
撒松源黑豆。
抛楊岐栗蓬。
朝出佛界暮入魔宮。
佛界魔宮攔不住。
龍泉室内逞威雄。
咦。
又(瑞應諸徒請) 真色非色真空。
非空月落西水朝東。
禅禅禅玄玄玄。
咄山英長立下風。
今按瑞應寺舊記雲。
寺在勢州員辨郡長深村。
富永氏數世領其地也。
後至築後刺史富輝。
有叔名池田者。
一目任俠負氣豪邁。
常好擊劍善兵。
荼毒黎庶者不為少矣。
以故人甚惡之。
富輝二臣矢代出羽。
矢代豐前。
讒以叔有異心。
于是富輝遂使二臣竊刺之。
實文安甲子五月二十八日也。
爾後池田之靈化為巨蟒。
數出傷害臣妾。
上下無不患之。
咒祈巫禳百方無驗矣。
富輝會北上衛禁門。
乃聞景川和尚之法化。
徑詣大心而吿以亡叔為崇之事。
且請雲。
師若來臨弊邑。
則創一宇。
願為師禅宴之地。
懇求不已。
于是。
師嘉其志。
乃許之。
既而偕富輝。
往于勢州。
其臣矢代出羽。
為之先驅。
延師于其祖香火地富春院。
居焉。
尋革富春為禅刹。
山曰慈恩寺曰瑞應。
堂舍殿宇不日吿成。
丹輝碧明照映林泉。
又以故富春玉桃二院。
為支刹也。
師以文明某年六月二十二日。
入寺開堂乃為池田作追薦佛事。
且贈法号曰遠林久侍者。
自師至日冤蟒不複出矣。
一家上下皆沐師之法化。
遐迩聞之無不欽歎也。
師住未幾學徒奔趨郁成叢林。
後師将歸大心舊廬。
令松嶽繼住焉。
松嶽和尚時在丹之龍興以師命檀請俱不可辭。
遂來董臨焉。
明應庚申仲春。
師示微恙。
瑞應諸徒恐師之一旦不起。
遽令畫工圖頂相。
馳徒請贊。
師便迅筆與之。
今贊辭是也。
其入寺開堂一會法語皆悉散逸求之不得。
不能無遺憾矣。
瑞應一事不載行狀故附記于此。
佛事 秦廣王安座開光 指像雲。
君是焰羅宮裡王。
敲吾笏室索宣揚。
作捧座勢雲。
如如不動三千界。
一點梅花具眼香。
遂以筆點。
龍泉劍公庵主周忌漸寫蓮經銘洪恩如海絕涯垠。
諸弟以何酬忌辰。
奇怪筆端三昧力。
紅蕖露滴七枝新。
前持是院從三品權大僧都大年妙椿和尚位七周忌拈香 拈香雲。
這香非日南沉水。
非海岸紫栴。
謂之知見大解脫。
謂之堅固那羅延。
長靈根于威音外。
下妙種于空劫先。
黃頭依之成正覺。
碧眼依之得單傳。
皇圖依之增聖壽。
大臣依之逞威權。
隻如從三品權大僧都。
依之轉曠世業識脫塵劫蓋纏。
舉香雲。
一片拈來新爇卻。
害熏熏徹晝坤幹。
索诃世界扶桑國美濃州厚見郡居住大功德主本州太守左京兆源朝臣成賴。
文明丙午仲春。
念一适膺前持是院從三品權大僧都大年妙椿和尚位七周忌之辰。
專就藥山正法精舍。
營辨齋會。
供佛施僧。
命工雕刻阿閦如來尊像一軀。
爰借手六和缁流。
嚴書妙芬陀利華經王。
頓寫漸寫各一部。
特修圓通忏摩。
設水陸妙供。
且先諱景七日。
晝誦夜禅。
晨香夕燈。
以至諸般白業不遑枚舉。
今日當忌謹拜屈清淨除馑男。
諷演無見頂相無為心佛所說悉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之次。
命琉泉小比丘宗隆。
焚此妙香。
供養現座道場本師釋迦大調禦。
濡首普賢琉璃寶殿醫王善逝。
安養國土無量壽覺。
補陀岸畔圓通薩埵。
當來世雄貝多梨耶。
當忌教主阿閦如來。
迦葉波阿難陀鹙子目連等大尊者。
開山常照塔中敕谥大醫禅師大和尚。
洎三世十方佛陀耶衆。
微塵刹圭諸賢聖衆等。
攸萃殊勳不啻為真儀資倍冥福。
與法界群靈同登莊嚴淨域者。
夫以。
聖凡一如山高海闊。
真俗不二鹄白烏玄。
談其極緻也橫亘十方如明珠走盤裡。
論其至妙也豎窮三際似日輪照大千。
赫赫乎晃晃焉。
才認着隔斷巨壑少尋思污卻心田。
偉哉。
本有實德豈堕法身量邊。
所以。
大年和尚位裂破小機教網參尋向上宗禅。
既是繼利仁将家之遠裔。
矧又為京兆幕下之英賢。
在勝義谛中能入世俗谛則。
橫身于幹戈場排百萬軍營。
南征北伐居世俗谛中。
能入勝義谛。
則馳心于活祖域。
了無味談柄。
左撥右旋。
不讓神謀武略于韓信白起。
絕勝智刃慧鋒于良邃子璇。
自在縱橫。
彎兔角弓。
架龜毛箭。
轉身遊戲。
跨金色馬。
揚白玉鞭。
真谛俗谛說甚雙泯。
一粒粟中藏世界。
佛界魔界有甚難入。
半升铛内煮山川。
也太奇。
也太奇。
黑??皴。
赤骨律。
大洋海底起劫火。
萬刃峰頭駕鐵船。
喝一喝雲。
恁麼間絡索總是真儀常三昧。
且道。
即今還有慶賀公門私第繁榮一句。
大家試聽取鹦鹉寶言宣。
遂插香雲。
大椿蓊郁八千年。
子葉孫枝共茂然。
欲寫七春傷意切。
黃莺啼破百花天。
春林宗育禅定尼五七日忌拈香 浩育從來絕比倫。
龍孫鳳子共振振。
孝心一片闌幹淚。
光景如流五七辰。
索诃世界南瞻部洲扶桑國美濃州賀茂郡居住功德主侍中令原貞藤。
文明十八稔南呂十一。
适膺先妣春林宗育禅定尼五七之嚴諱。
專就于陽山安養精舍。
營辨伊蒲之淨膳。
供齋佛僧。
命工雕刻六道能化地藏願王大薩埵尊像一軀。
特擢妙芬陀利華經王。
頓寫者漸寫者看讀者各若幹部雲雲。
夫以。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皎皎乎如千江月。
蕩蕩焉似萬國春。
無邊刹境不隔毫端。
頭頭顯露十世古今。
不離當念。
物物全真。
所以。
春林宗育禅定尼。
貞良志節。
謹潔精神。
玉鏡台前說無生話則下視先坐亡于龐老之床榻。
靈照女子。
紫羅帳裡投向上機。
則不屑呈書偈于徑塢之法席秦國夫人。
舞衫歌扇舊因緣元無五障可除去。
經卷藥爐真活計。
直饒三脫也效颦。
六十餘霜生以不生為生也。
平原秋樹繁紅色暫須臾頃死以不死為死也。
八月梅花一朵新。
到這裡說甚淨邦穢界一緻。
論甚男相女形雙泯。
甚希有也奇怪。
石女笑金剛。
喝一喝雲。
正與